作者:志鸟村
“套牌车。”郑天鑫从牙缝里吐气。
套牌车也能继续往下查,但查起来就是要费功夫的。
“技侦呢?”检察官是提前跟进了,案子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已有所了解。
郑天鑫无奈的叹口气,道:“电话卡是买的,也联系不到人了,最后一次接入基站是在盘源村附近……”
美剧里常有的一次性电话,在国内并不流行,但还是有人使用的。这种正常时候被警察遇到,都是得多怀疑两茬的,但真到了调查的时候,它确实是有阻隔侦查的作用的。
检察官想了想,问:“这样的话,社交软件也没消息?”
“没有。”郑天鑫说的有点烦闷起来:“盘源村的村民,倒是有人说,见过人来找陈友第,但他们也说不清长相外貌,盘源村的人,跟陈友第的来往也很少,他是被孤立的那种人,从年轻的时候,就没什么朋友,村子里的窝囊废……”
郑天鑫说着说着,也觉得没意思了。
案子做到这一步,这么多条的线索,最后竟然齐齐的断掉了,当然,现在跟随任何一条线索,再仔细侦查,想办法扩大范围,还是有跟上去的概率的,但时间上……
嗡……
郑天鑫的手机响起。
“我接个电话。”郑天鑫向检察官不好意思的一笑,掏出手机一看,竟是江远的来电。
这就只能是有关案子的电话了。
郑天鑫犹豫了一秒钟,就接通了手机,点了免提,且道:“江法医,我开了免提,什么事?”
“我在谷仓内找到一枚指纹。”江远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来,平静的道:“现在锁定了一名有猥亵前科的前科犯,鲁阳本地人,在一家物业公司工作,具体的情况,我发您手机上。我现在怀疑这位应该就是第三人了。”
郑天鑫听的一愣一愣的:“你刚刚找到的指纹吗?”
郑天鑫看了一下手机,现在距离发现谷仓内的尸体,起码已经四个小时了。
江远“恩”的一声,道:“用了三个多时间,在床头柜的边缘找到的,分离指纹也比较费时间,郑支,我建议立即抓人……”
“好的好的。”郑天鑫应了,一边用手势,让旁边的刑警帮忙打电话,一边忍不住问:“这个指纹找起来比较难吗?”
手机对面传来几个人的笑声,郑天鑫感觉应该是自家的痕检。
江远道:“有一定的难度,凶手有处理指纹的习惯,不过,他在这个谷仓里呆太久了。”
第403章 申请突击
结束了通话,郑天鑫赶紧打开手机看江远发过来的资料,同时读给旁边的检察官听:“田襄,男,现年47岁,鲁阳市人,因犯猥亵罪,判1年8个月……这家伙装的宽带网络的地址,在物业公司附近的村子里,田尚村……他家也是拆迁过的……”
郑天鑫快速的读完了资料,再道:“我们现在就去田尚村,李检?”
“我跟你们一起去。”李检察官对于陈友第的审讯并不看好,也不想等了,干脆跟着出门去。
郑天鑫点点头,点齐了人马,直奔田尚村。
一队七八辆车,全部打亮了警笛,狂躁的飞奔。
路不远,从市局出来,也就是十几公里的距离,同样是一个坐落于国道旁的村子。村内有很多四五层的自建房,一层的面积只有百十个平方的样子,也都没有院子。
大部分的房子外墙都没有贴瓷砖,就是水泥的颜色,水泥的花纹,裸露在空气中。
偶尔有些房子贴了瓷砖的,也是靠路的一边贴,连侧面都不贴的样子。更有甚者,是窗户都没装,或者只装了一楼二楼的,三楼以上全部空着。
“不是拆迁的村子吗?”李检边下车,边眺望了两眼。
“都是这样,现在拆迁都拆必要的部分,没拆完的地段,他们都是盖来想等下次拆迁的,反正按平米赔钱,建太好没用,住的人也少。”郑天鑫偶尔还是出出外勤的,对辖区内的情况还是蛮熟悉的。
正说着话,身后又是“第五第五”的警笛声。
是江远积案专班的警车过来了。
双方的想法都差不多,这种时候,顾不上秘密抓捕了,反而是要震慑歹徒,令其不敢行凶。
距离逮捕陈友第,已经四个小时了,消息泄露的可能性很大。田襄作为同案犯,若是拘禁着受害人,那受害人已经非常危险了。不过,从好的角度去考虑,田襄也有可能正在睡觉,或者喝酒喝到桌子底下去了。
再者,就算田襄得知了消息,是否选择灭口,也是不一定的。普通人若是逃跑的话,通常也会把这种重要的决定,放在最后去做。
也就是说,田襄正常来说,可以选择先收拾行囊,带上包裹细软,拿上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等物,做好一切准备,然后再杀人灭口……
至于田襄此人究竟正常不正常,没见过他的几个人,就只能是猜测了。
路上联系过的村支书,匆匆的跑了出来。
队伍前面的刑警没给他啰嗦的时间,直接让他上车,再带着车队前往田襄家。
浪费了几分钟的时间,刑警大队的刑警们,直接开着车,就将田宅及周围给包了起来。
民警们戴枪的掏枪,还有的从小车的后备箱里捞出盾牌、防弹衣和防刺服穿上,有几名队里的传统强攻手,摩拳擦掌的窜到了田宅的前后门,以及窗户的位置。
江远积案专班的车队,跟着停到了后面,队员们也是类似的做派,只是装备更好更全。
“江队来了。”郑天鑫客客气气的向江远打了声招呼,又给他和李检察官互相介绍了。
相比于郑天鑫对江远的复杂情绪,李检察官更多一些局外人的情绪,并好奇的问江远,道:“听说这个田襄的指纹锁定是挺困难的?”
司法系统的人,从某个层面上来讲,说话都挺有目的性的,像是李检说的第一句话,听着像是纯粹的聊天,实际上,他又是在为接下来的案件起诉而收集信息。
江远跟各类检察官也是打过交道的,所以没有随便说话,趁着打量田宅的时间,思考一番,才道:“困难的地方肯定是有的,因为从指纹的分布来看,能够明显的发现,田襄此人是在有意识的消除自己的痕迹。”
“怎么看出来的?”李检就问的非常朴素,一方面是他不懂,另一方面,等到了法庭上,法官和律师也是会问类似的问题的。
江远沉吟片刻,道:“这是在扫指纹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的。基本上,当时的谷仓里,我就只看到了4个人的指纹。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因为谷仓内至少有5个人的尸体,我当时还不确定,但至少有7名受害人,加上张海和陈友第两名施害者,那就是有9个人曾经出现在谷仓内,结果只有两名施害者,以及活下来的2名受害者的指纹,说明有人此前处理了谷仓内的指纹及其他痕迹。”
李检听的点头。这时候,跟着江远跑了一圈,从谷仓过来的几名鲁阳市的痕检和现勘们,也走了过来。李检特意招招手,将他们喊了过来,然后问江远道:“我不懂技术,不过,我就好奇的问一下,一个人应该有10个指纹吧,加上脚趾的,因为这些人住谷仓里对吧,那其实4个人,就能留下80个指纹?而且80个指纹也不都是全指纹,对吧,这样能分辨出谷仓里有多少个指纹吗?”
“当然。”
“正常情况下不能!”
“要不说呢!”
除了江远回答的理所当然,其他几名痕检都是一阵自嘲声与笑声。
郑天鑫盯着几名发笑的痕检,感觉电话里的几个家伙就是他们。
李检有点品过味来了,再看江远,道:“好像只有你一个人,能分辨这么多指纹。我不是质疑啊,我的意思是,这个到时候在法庭上,能说得通吗?”
“首先,脚的纹路和手的纹路有很大的区别。关于裸足的足迹的问题,其实也可以判断到人,这个是另一个问题。所以,判断的就是40个指纹,而不是80个。”江远顿了一下,又道:“其次,判断哪个指纹属于食指,还是拇指,还是小拇指,是有很多办法的,所以,其实也不用去看每种指纹有多少个,确定大拇指和食指只有4种,基本就可以确定只有4个人了。”
大拇指对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为所有的握持动作都需要大拇指参与,理论上,没有大拇指的话,一个手的大部分功能就算是丧失了,这方面,可以自行尝试——用透明胶粘住大拇指,而不是割掉它。
法医做临床鉴定也是一个范例。如果大拇指被废掉了,直接就是重伤二级,最高可以判到10年。但如果只是食指伤残或中指伤残,那就是轻伤一级,严重程度相距甚远。
李检听的似懂非懂,又问:“那指纹不是会压不全吗?”
“指纹都有中心区域的,可以先看这部分。”江远道。
李检看向其他痕检:“很少听说这种,你们呢?”
“李检,宁台江远,凶焰滔滔,那不是开玩笑的。你知道人家是怎么判断有第三名同案犯的吗?”有痕检笑的略大声了一些,瞬间被郑天鑫锁定。
李检:“怎么判断的?”
“血迹分析来的,血痕的速度超过了两名现有的嫌疑人。当时都快读出犯罪嫌疑人的年龄了。”痕检们的震惊程度其实远超一名检察官的,这会儿的描述,也是在消减自己的压力。
有时候,明知道有人能像打桩机一样的做一个小时的活塞运动,与他跟你在床上一起做一个小时的打桩运动是两回事。
几名痕检跟江远在谷仓里,一起扫了四个小时的指纹——正常可能扫一个小时就结束的工作,在效率翻倍的情况下,还花费了三四倍的时间,那种痛苦,是外行人难以理解的。
李检倒是理顺了里面的逻辑关系,重复道:“就是说,江远你是确认有第三名凶手,再通过指纹,确认了他的存在?”
江远小纠正了一下,道:“刚开始的时候,确认房间内有第三名凶手,然后发现房间内只有两名凶手和两名受害人的指纹,后来仔细寻找以后,找到了第五人的指纹,并且确定是男性前科犯。”
前面发笑的痕检,给出了一个更浅显的解释:“江队带着我们,把整个谷仓的指纹扫了一遍。”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几名痕检的嘴角都在抽动。
砰!
一声枪响,清清楚楚的在众人耳边炸响。
郑天鑫一把将李检拉到了车后面,有反应的快的民警,亦是纷纷动作。
田宅自建房的二楼探出一个脑袋,接着是一支挥舞的手枪,声音随之传了出来:“都退后,退后100米!刀枪无眼,命是自己,别拿你几千块的工资,跟老子拼命!”
别说,此情此景之下,嫌疑人田襄的动作和声音,还真有一点点悍匪的意思,比逃亡中的张海,以及窝窝囊囊的陈友第,要跟像犯罪分子。
没等郑天鑫等人作出回应,牧志洋当时就笑出了声。
只见他飞快的跑回车后,从后备箱里取了个盾牌出来,一边检查防弹衣,一边道:“几位领导,我装备齐全,申请突击!”
“突击啥?”郑天鑫有点发愣,忙道:“这可是真枪!”
“手枪子弹没多疼。”牧志洋紧了紧头盔,再认真的道:“我挨过,真的!”
第404章 壁咚
牧志洋兴奋的跳动两下,像是在热身似的。
他用盾牌护着自己的头,往前移动了几步,也是像模像样的。
事实上,自从上次做“吴珑山野人案”受伤以后,牧志洋就专门的学习了一番。一中队的中队长伍军豪也不吝教导。
用伍军豪当年的话说:这年月,再遇到拿支手枪就嚯嚯的歹徒,你就当是中奖了!
“领导,前后夹击,别给他挟持人质的时间!”牧志洋催促着,又喊王传星,申耀伟等人排自己身后,组成了一支临时突击小队。
郑天鑫回头看看江远,心道,你这些手下还凶的很。
江远看牧志洋等人情绪高昂,倒是挺能理解他们的。江远积案专班的成员,都是非常有闯劲的警员组成的,要是没有想立功,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心思的话,是不会大老远的借调到江远手底下的。他的积案专班的工作量不低,甚至压力巨大,工资福利还比不上长阳市的普通警员,大家图的就是有所成,有所胜。江远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要是讨论性价比,专注于仕途的进步的话,江远做法医都是没意义的。
“假定案犯是一个人的话,可以让牧志洋他们试一试。他们也都是有训练过相关科目的。”江远表达了支持的意思,令郑天鑫有点意外。
要说训练,其实大家都是有训练过的。警察本来就是暴力机器,看美国的警察,一两人,两三人,顶着枪声冲出去,都是常有的事。国内的警察不敢冲,并不是警察不敢冲,而是领导怕出事。
对领导们来说,宁可用三五百人去耗死一名持枪歹徒,或者宁可等几个小时,等武警或特警过来处置,也不愿意让普通民警上阵。
这样的情况多了,许多民警自己都不愿意上去了。
但这种情况,显然不是正常态。
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明明是经过了充分训练的警察,经常让他们做着许多危险的工作,可到了有枪械出现的时候,警察们突然就变成了瓷娃娃似的。如果一名持枪歹徒需要200名刑警跟他耗一天的话,那就得有上百件的盗窃案束之高阁了。
一年365天,命案要全员出动,持枪案要全员出动,开大会要全员出动,大领导出行要全员出动,那留给大家做普通案件的时间,又能有多少?
江远自己也是经历过枪战的人了,如今想来,当时的恐惧是真实的,事后复盘,许多地方也确实可以做的更好。
牧志洋大概也是一样的心态,淋过雨的人,又何惧在雨中再走一趟,何况是防护周全的。
比起一天天的熬资历,牧志洋更愿意冒一点点的风险。
“江队,他们是你的人,你要是愿意的话,我也不反对。”郑天鑫能猜到一点这些年轻人的想法,虽然不是很赞成,但老实讲,对面一只小手枪,己方几十号人,有防弹衣有头盔有盾牌的情况下,冲过去起码两个三等功往上,年轻人想拼一下,也很正常。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不也是抓住几个机会才拼出来的。
按部就班的工作,除非是像江远这样的技术天才,破案高手,否则,大部分人就是一辈子的干警,加班加到头发稀少,熬夜熬到肝脏硬化,写报告写到满腹油脂,还不如挨一枪子!
“那让牧志洋他们试试?”江远向牧志洋等人确认了眼神。
郑天鑫点点头,道:“给你们带三支枪,尽量不用。”
他让人去取枪了,又回头看向自家队伍,道:“你们有想法的可以一起去,也是个机会。”
跟前两名刑警笑嘻嘻的没吭声,他们都是三十几岁的人了,有家有室的,也看透了,都没有兴趣上去拼命。别说要了姓名,就是受个伤,以后腿疼腰疼的,也不觉得划算。
郑天鑫的目光移远了一点,就有一名毕业没几年的小年轻,忍不住跳了出来:“郑支,我想去。”
“行。”郑天鑫答应了。总不能让客军冲锋在前,己方独享其成吧。
有一就有二,很快,附近几辆车的年轻警员里,站出了一半,算算也有小十个人了。
这边,牧志洋等人,已经是带着枪,顶着盾牌,从右侧的自建房迂回到了田襄家的楼下。
鲁阳市刑警大队的警员们则是分成了两队,一队从左侧的自建房迂回,另一侧绕到了背面,跟此前到达的民警们汇合,准备从后面翻墙进去。
等于说,除了正面的十几辆警车依旧闪着警灯,其他三面都有了强攻的队伍。
田襄把自己藏在二楼的窗户后面,只偶尔伸头看一下,仿佛担心被狙击枪干掉的样子。既看不到警察们在做什么,看到了估计也不懂。
同时,他又忍不住挥臂狂呼,稍微有点精神不太稳定。
当然,很多人遇到类似的,被几十上百个大汉围起来,说要拉你去枪毙的场景,也都会精神不太稳定的。
郑天鑫这边,一名刑警举着盾牌,手持扩音器,高喊着:“里面的人听着,你已经被我们重重包围……”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