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231章

作者:志鸟村

  “关系户就是麻烦。”董冰念叨一句,只能默默的跟进了隔壁的办公室。

  毫不意外,高玉燕正大声的做自我介绍:“你们怎么知道我跟着江远,亲手抓了几十个人贩子?我们这趟总共抓了300多名人贩子,解救被拐卖的儿童和妇女100多人,大家可以上信息网看一下……”

  董冰站到了高玉燕身后。

  “做个自我介绍?”高玉燕说爽了,回头看一眼董冰,像是给她一个说话的机会。

  董冰并没有准备着要发言,在几名新同事的关注下,干脆喊起了口号道:“宁台江远,有我必胜!”

  安静,持续了十多秒。

  在尴尬变的公平之后,高玉燕带着董冰离开了办公室,得意洋洋的前往更前方的办公室。

第355章 假钞

  咚。

  咚咚咚。

  沉闷的锣声,在早上10点半的时间,准时在宁台县县局的大门外敲响了。

  与锣鼓声相对应的,是手持锦旗的数十名群众,排好了队,还抬着供桌,放着供果,一副准备祭奠老太君的样子。

  正在开会的局长关席皱皱眉,往窗户跟前一站,仔细看了一会,才轻声问:“怎么回事?”

  “给江远送锦旗的。”提前就收到过消息的黄强民,此时也略显吃惊,笑笑道:“他们问了我,我说送锦旗是好事,没想到他们现在这一套套的,搞的还挺特别的。”

  “人数有点多哦。”做局长的,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维稳做不好,这是他现在最大的软肋了。

  黄强民解释道:“因为丢了孩子的家长,都会加很多的群,好些人互相之间都是认识的。江远这次出去打拐,找回来的妇女儿童多达300人,涉及到这么多的家庭,很多人真的是非常的感谢他,屡次表达想要赠送锦旗之类的意愿,因为江远一直持续在外打拐,这才拖到今天。”

  “哦,没有去谷旗市吗?”

  “有的人是送锦旗往谷旗市的,但送两次,大家就都知道,真正负责侦破案件的江远,是咱们宁台县的刑警。受害人家属互相之间都是通消息的,而且,他们此前都有组织活动的经验。”

  “怪不得。”

  “所以他们很容易就聚集一群人了,这应该已经是劝说筛选后的人数了。”

  “都是丢了孩子的家长吗?”关席看着楼下排着队行进的队伍,基本也是放心的。

  黄强民点点头,又道:“有的家长找孩子找了好几年了,还有成年女子丢失的,被多次转卖,这种都能够顺利找回来,非常不容易。”

  关席缓缓点头,道:“那行,咱们就下去吧,给江远做个背景墙。”

  局长发话了,大家都是面带笑容的跟着出去了。

  送锦旗的队伍恰好到楼下,就一边敲锣打鼓,一边等待着江远等人出现。

  江远很快跑了下来,正好跟关席等人碰上。

  局长向江远点点头,就示意他先上前去。

  楼前,领头的几对夫妇见过江远,此时已是泣不成声。

  来送锦旗这件事,是商量好的,但情绪是真实的。像是站在前面,举着“执法为民,一身正气”锦旗的夫妻,寻子四年时间,从孩子一岁半,寻到了六岁,终于在江远的帮助下,在离家800公里的小城里,找到了心心念念的孩子。

  未来还很漫长,也不知向何方发展,但这一刻的情绪是决堤式的,是遮掩不住,也无需遮掩的。

  见到江远的那一刻,两人就都跪在了地上,抱头痛哭。

  他们也不是跪给江远的,只是情绪到了高峰,已经止不住的要宣泄出来了。

  夫妻两人三十多岁的年纪,看着像是五十岁了一样,哭的浑身抽搐,旁边的人扶也扶不起来。

  事实上,在两人的带领下,另有几对夫妻也迫不及待的加入到了嚎啕大哭的行列。

  这个世界,留给人们肆意大哭的地方,实际上是非常少的。就算是在自己家里——假设这些常年寻子,游走于各地的父母们还保留有私宅,他们也很难如此放肆的,歇斯底里的哭嚎。

  家里有刚刚寻回,惊疑不定,安全感缺乏的孩子,旁边有窥探隐私,情绪同样不稳定的邻居,对面的楼里,说不定还有人拿着手机,正在为了多一个点赞而努力的拍摄着视频。

  江远错开位置,半膝蹲在了旁边。

  长达一个多月的追索,令他颇为理解这些受害者的父母。子女被拐,并不像是财产损失那么简单,并不是简单的受到了损失,接踵而来的忧虑是孩子过的好不好,可能被卖去了哪里,有可能会在哪里,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是否要坚持,孩子是否期待我们的坚持……

  可以说,从孩子丢失的那一刻起,大部分普通人就等于被罩进了抑郁症的罩子里了。

  太多太多不敢想,又忍不住会去想的忧虑和痛苦。

  江远将手放在一个拄着彩旗,粗糙黝黑的大手上,轻轻的拍了两下,以示安慰,这个动作,又迅速的引来了多只大手,让大家哭的更加肆意。

  一栋楼的警察都探出了头来,有些没有被锣鼓声吸引的警察,这会也被哭声给带歪了想法,纷纷低声打问着,最后发现是被拐儿童的父母们,都是无言以对。

  任何正常人,接触到这一类案件,都会有深深的无力感。尤其是在自诩文明的年代里,将人作为获利的商品来贩卖,案犯被处理的力度还比不上贩卖野生动物的,这种荒谬感,以及由此带来的伦理的混乱,都是普通人难以忍受的。

  最早嚎哭的夫妻,渐渐止了声。妻子一抽一抽的伏在地上,身心疲惫的有些昏沉了。

  丈夫郝铁勉力起身,道:“咱们别干涉到人家单位里的正常秩序了,警察同志们肯定还有很多的工作,很多的任务要做,那个,香案摆一下,咱们再排个队。”

  郝铁是多个群的群主,经常组织成员到疑似地点寻找孩子,还曾经真的帮群友找到过孩子,所以是很有号召力的。

  哭的差不多的难友们渐次起身,将刚刚抬过来的香案摆起来,供果放上去,接着又锣鼓喧天的敲了起来。

  一只只锦旗和横幅也都打了起来。

  “人民警察为人民,危急时刻伸援手”

  “情系百姓,恩重如山”

  “千里追踪,破案神速”

  “神警雄风,罪犯克星”

  提前收到消息的警务处兴奋的拍着照片。难得一次有这么多的锦旗的,这些都算是大家的政绩了。

  黄强民亦是老怀大慰的点着头。他把江远卖出去,修了楼换了车添置了新设备,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如果还能收获一揽子的荣誉,那就更合适了。

  高玉燕也下到了院子里,就看有人认真的举着旗子,有人装模作样的拍摄,感觉有点好笑,又觉得有点心酸,同时还有很强的羡慕感。

  她想要的警察生涯,就是这样的……

  高玉燕凑近了一点人群,听着声浪起,看着人群散,到了大家都陆续回去的时候,才意犹未尽的来到江远身边,低声道:“江队,我找到一个案子。”

  “恩?不想多休息一下吗?”江远也是才舒缓的情绪,道:“积案不用太着急,之后可以慢慢做起来。”

  “不是积案。”高玉燕道。

  “现案?”江远有点惊讶的看向高玉燕。

  擅长搏斗的高玉燕,肩宽颈粗,郑重点头的样子,像是用下巴磕人似的,道:“我翻案子的时候看到的,一家小餐馆报警,说是有人吃饭后,给了假币,20元面值的,然后我就想到,我们谷旗市前阵子,也有人用20元面值的假币……”

  “假币的话,算是经侦的案子吧。”刑警大队和经侦大队,也是互不统属的两个单位。

  高玉燕却是无所谓的道:“你老大都变成黄局了,你还管它是不是刑警大队的案子呢,反正破了案子,黄局开心,关局也开心,咱们也破案了,社会治安稳定了,皆大欢喜。”

  江远失笑:“这也不是要介入经侦的案子的理由。”

  “很可能是连锁案件哦,我们谷旗市出现20元假钞,也就是半个月前的事,集中到这个时间,很可能是一个新的假钞团伙出现了。这种案件,及时破灭是最好的,社会面受到的影响也小。”高玉燕就想做大案子,一心劝说着江远。

  江远略微有点被说动,想了想,问:“这个案子目前什么情况?”

  “可能有人在侦办吧,没什么进度。”

  “他们没进展的原因是什么?”

  “要我看的话,各方面的资源都不到位吧。”高玉燕摊手,做出我跟你混的表情来。

  “我问问吧。”江远倒是有了点兴趣。

第356章 消费者

  江远自个儿看了假币案的卷宗,又查阅了近期其他数地的报案,就去找了黄强民。

  “黄局。”江远进到黄强民的新办公室,打了声招呼,就开始汇报情况。

  黄强民光是听江远喊“黄局”就浑身舒畅了,听完江远的报告,琢磨了一下,道:“经侦的案子,也不是不能做,不过,|假币案通常牵扯都很广,不是好破获的。不止是侦破的难度,办案估计就要跑不少地方。”

  江远点点头,他在这方面考虑的不多,想想道:“我组里的人,最近都挺闲的。”

  “也是,反正都是借来的。”黄强民的脑神经,瞬间就接到了新频道。想一想,江远的手下基本都是借过来的人,不论是长阳市的,还是新来的谷旗市的,感觉都不能做多长时间,既然如此,就肯定是开足马力的用了。

  江远不知道黄强民想到哪里去了,就着案子道:“我想找省厅参与下。”

  “哎,这个思路对。”黄强民一拍大腿。

  假钞案的核心问题就是涉及范围极大,虽然说假钞的核心是造假者,但在侦办初期,通常是接触不到造假者,只能绕着外围案件,抓捕一些假钞的使用者和运输者,尝试着接触到造假者。

  而这些使用者和运输者,显而易见的是在全省乃至于全国流窜的。

  没有哪个造假者会造出假钞来,就在自家周围贩卖或使用的。

  对宁台县这样的小县局来说,不扯别的,就是做这些小案子的差旅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要是请省厅出马的话,该说不说,省厅总归是会出些经费和资源的,虽然可能对省厅来说是毛毛雨,对县局来说却是足够舒服了。

  当然,一般的县局可是请不出省厅这尊真神的。各省的省厅的做事风格都不一样,有关注治安的,有关注缉私或缉毒的,也有关注于维稳的……总而言之,刑侦在省厅眼里,只是业务的一块拼图。也挺重要的,但并不是最重要的。

  要说起来,黄强民哪怕成为了黄局,他也请不动山南省厅。但用江远说话,就没问题了。

  当天下午,柳景辉就从长阳市赶到了宁台县。

  跟着江远一起做案子,要比他平时做案子有意思的多。

  柳景辉也就是级别太高了,又是省厅的编制,否则,他宁愿一天天的泡在江远的组里做案子。

  老实讲,像是柳景辉这样的四级高级警长,论升迁,已经没什么潜力了,哪怕是升级到一级高级警长,只要没有领导职务,其实都是虚衔。支持柳景辉殚精竭虑的工作的动力,是这份工作本身。

  要是能……带着江远一起工作,柳景辉自认为是效率非常高的。

  与往常一样,柳景辉依旧是一个人,到了宁台县局,见过黄强民等人,就跟江远坐到会议室里,开始阅卷。

  四十大几岁的柳景辉,收拾的清清爽爽,衬衫警服熨烫的妥妥帖帖,一个人坐在会议桌的另一端,看着就非常有范的样子,完全看不出曾经残花败柳的样子。

  任何一个人,不用知道柳景辉是谁,就看会议室里的场景,就能知道此君颇有不凡。

  柳景辉的对面,江远面前也放着一本卷宗,他一边用手逗弄着桌上的绿萝,一边漫不经心的看着。

  在柳景辉过来的时候,他就已经看过了这些案子,只是没想到柳景辉来的很快,为了方便探讨案情,大家干脆就等他。

  柳景辉也知道此点,翻页的速度都快了不少,尽管如此,该细看的地方,柳景辉还是细看了下去。

  顶着压力做事,是这行的基操,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呼……这么看的话,最近报警的这十几起假币案,应该都算是一个系列的案子了。”柳景辉合上最后一本卷宗:“但是,办结的案子,一个都没有,也就是说,一个犯罪嫌疑人都没抓到。”

  “报警的都是小饭店小超市的老板,收到假币气不过,报个警。也没有几个人真的把20块钱当回事。但警察接到报案以后再去找人,都已经找不到了,从监控和时间上来看,这些使用假币的人,应该不止一伙人。另外,他们用的20元的假币,似乎总共有5种冠号……”唐佳之前就跟柳景辉共事过,这会儿发言非常积极。

  毕竟,江远积案专班一口气增加了两名女警,唐佳感觉就是有人在针对自己,跟担心江远被人给撺掇了。

  柳景辉刚刚看完了卷宗,也有很强的倾诉欲,微微点头,道:“这几伙人,应该是差不多时间获得了这些假币,他们本身应该是非常外围的成员,甚至可能就是纯粹的消费者。”

  唐佳:“假币还有消费者?”

  董冰也有点熟悉环境和眼前这名夹子音同事了,跟着问:“怎么知道是差不多时间获得的假币?”

  柳景辉同时被两名女警询问,就相当于被200名男警追捧了,满足的拍拍肚子,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说。”

  柳景辉看了眼江远,见他似乎也在听着,更开心的道:“同一时间的判断,是从他们行进路线判断的。因为不是所有收到假币的老板都报警了,有的人可能都没有发现,这里面是有预判的成分的,不过,我们回头可能再证实。”

  柳景辉顿了顿,继续道:“假币消费者的话……应该说,20元假币本来就是消费级的。当然,这是我的说法啊。”

  唐佳这时候就很配合了,问:“为什么是消费级的?”

  “这就是说20元假币和100元假币的区别了。100元假币的使用者,往往倾向于比较小的开销,在付款的同时获得找零,找零的这部分呢,就是他的利润了。20元假币呢,用它的人,一般就是直接用,花几十块钱,就给一两张假币出去,或者掺着真币一起用,因为面额比较小,很多人都不会注意到。”

  “不过现在人用现金的很少了吧。”

  柳景辉点头:“路上用的还是很不少的。像是加油站,路边的小饭店,超市,还有一些小镇之类的,网络越不好的地方,老人越多的地方,用现金就越多,我看这些人,就有这方面的倾向……”

  柳景辉的脑海中已有多个推理在酝酿,并且都是很有可执行性的。

  此时,就听江远道:“看看监控吧。”

  柳景辉一愣,失笑道:“都是穷乡僻壤发生的交易,监控都不全的,而且,这些案子分布到了好几个省,好几个地方的报案都没有被好好处理……”

  “有多少看多少。”江远笑笑,道:“总有能用的。”

  “这也太俗了。”柳景辉无语的看看江远,心道,要是用这么无聊的方式破案的话,我专程跑过来做什么?

  两名大佬的眼神发生了碰撞,小弟们都不敢啰嗦,一个个低眉顺眼的做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