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217章

作者:志鸟村

  余温书看看图片,再看看江远,先是一阵后怕,接着就是满腔的愤怒:“这厮还敢谋杀警察?”

  江远随口说句公道话:“以当时的环境,可能不是为了谋杀,车速也不太够,可能只是想制造一场小车祸什么的……”

  “就算是受伤,也是不可接受的。”余温书气的牙根痒痒,他现在都舍不得江远熬夜。这江远要是受伤休息了,那是多大的事?

  浪费时间不说,更可怕的是,黄强民很可能会以照顾不周的名义将人给带回去。到时候,他再到哪里找这么一个地狱级的联合收割机出来。

  余温书现在哪里能够容忍这种事,想到这种可能,他都气的眼突。

  申耀国则有些不解的道:“你们只是去现场看一看,为什么车胎就被扎了?有必要吗?而且,他怎么注意到你们的,总不能天天守着那仓库吧,也没必要啊。”

  “说的也是。”现场几个人思考片刻,都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当然,要是阴谋论的考虑方向,那也许是嫌疑人提前知道了点什么,甚至知道了江远的身份和能力,然后做出了一些准备。小车祸也是可以造成大伤亡的。

  不过,要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那就有许多未解之谜了,比如说,对方如何知道内部的情况的,又如何知道江远的,又如何准确的找到江远的车辆的……

  有些问题倒不是没有解释,只是解释起来,过于复杂了。

  而做刑警的,其实通常都不会考虑的那么阴谋论。

  且不说这种事情的发生概率,就是真的发生了,如此复杂的情况,又如何通过法律来起诉呢。最终,还是得找到相对合理的证据。这也是柳景辉不怎么受刑警队长们的欢迎的原因之一。

  “不管怎么说,先把这个张项拿下,案子的前景就算是明朗了。”余温书第一个从思考中跳了出来,且道:“这个张项,经历很复杂,直接突破很可能会有困难,我再喊几个比较擅长审讯的过来,先把他的牙拔了。”

  遇事不决就摇人,做了这么多年的刑警支队长,余温书都快形成思维定式了。

  省会的刑警支队最不缺的就是各类专业化的人才了。县局向来都是很缺人的,但省会的市局常年借调下属单位的警员,自己的编制又值钱,所以需要什么样的人,就能收集到什么样的。

  省厅、直辖市的市局以及公部更是这种模式的加强版,其中藏龙卧虎,一个不留神,就有掌握着LV5乃至于LV6的超级高手冒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越是繁华的大都市,越是不应该进行犯罪,尤其是高关注度,高影响力的恶性犯罪,选择大都市是绝对错误的。相当于将对抗强度,从业余五段,一口气拔到了职业一二段,普通业余犯罪分子这么做,属于讨打行为。

  而在宁台县,像是一口气喊来5名高级审讯专家这种事,就绝对不可能发生了。

  宁台县一共也没5名审讯专家来着。

  专家们到位了,张项等人,也做好了拍照、摁手印等等前戏,一个个面色潮红的被卡在钢制椅具上,手被分开固定,脚也被叉开了要求固定,背臀靠在椅子上,亦被束缚带拉紧了,想动一下都难。

  江远等人依旧安安稳稳的坐在办公室里,透过投影,观看着审讯室里的情景。

  张项是名看着就不好惹的壮汉,上半身极其粗壮,被束缚带包裹住以后,依旧晃的椅子咚咚响。

  他的四名手下全是很年轻的精壮小伙,最多20岁出头的样子,脸上就像是刻了“桀骜不驯”几个大字似的,时不时用凶狠的眼神看向两边——他们身子轻,拧不动了。

  “这个建元制药有点意思啊。”申耀国看着这些小年轻的眼神,应激反应都要出来了。

  这要是在他的治安支队,遇到这样的小瘪三,他绝对不会打不会骂,而是会把他们所在的娱乐场所的老板抓过来,并让老板在所有人面前丢尽颜面。

  办公室里只开着一个频道的声音,但申耀国闭着眼都能猜到这些小崽子们会说什么:

  “我们是建元的人。”

  “我们规规矩矩做人,凭什么抓我们?”

  “我不想听你们说什么,坐牢我也不怕。”

  申耀国不由笑了一下,道:“其实这种给我们审也可以,我们对这种东西最有经验了。”

  “一样的。”余温书同样很自信的样子。

  如果说张项本人还有一点点抵抗的能力的话,他带的几个小弟,是不可能挡得住审讯的。

  现在的审讯,从来都不是多大的声音,施加多大的压力的事。有时候还可以嘘寒问暖,有时候还可以假意利用。

  玩审讯的都是玩弄心理的专家,眼前这些“行政能力测试”或者“申论”考不过30分的小混混们,凭什么抵挡。

  只一会的功夫,审讯室里的混混们就开始知无不言了。

  申耀国不觉有些失望,年轻人的抵抗力要再强一点的话,他就可以去逮建元制药的“停车场项目”负责人了。

  而这边的证词出来了,张项一边的压力就开始呈几何数上升了。

  不需要再有额外的操作,张项就迅速的吐口了。

  “人是我杀的。火是我放的。”当张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在场的好些人,都忍不住看向江远。

  有了这句话,本案就算是告破了。且是完整的告破了。

  申耀国的隐患就此风消云散,既不需要再担心影响个人前途,也不需要有人背锅了。

  外表看着很平静的申耀国,也忍不住捏紧了拳头。

  “你怎么杀人的?详细过程讲一下吧。”审讯室里的专家很随意的声音,实则是对张项的完全拿捏。

  外表看着很强壮的男人,在私企里呆的久了,就像是腌久了的萝卜,硬是不可能硬了,最多软中带脆的意思一下。

  张项脸色煞白煞白的,好几次犹豫后,道:“我让那个……王克典开门以后,我就进去找殷绯。老板给她的好处,那是老板给的,她要出去单干,那就得重新签协议,我就跟她谈。”

  “这个女人还当是以前呢,说话拿的那个劲。我给她好好说话呢,她已经人五人六的骂起来了,还拿东西砸我。”

  “我当时转身走了就没事了,问题我那时候也年轻,她又在那里激我,刀架在脖子上了,还逼逼赖赖的……最后一刀戳过去,再不啰嗦了……”

  审讯专家:“仔细说你是怎么戳的。”

  张项:“我当时把她推到墙上,本来想着吓唬吓唬算了,结果她说要告我强悳奸,还要找袁建生说话。我当时也是生气,也是害怕,心想一不做二不休……”

  张项说着吐口气:“累了,早死早超声……”

  专家又挨着顺序问纵火,问凶器,问纵火的引火物等等。

  重点的问题都问完了,到了审讯的末尾,专家扫了眼问题,且问:“你从什么途径得到的仓库后门的钥匙,在哪里配制的?”

  张项突然犹豫起来。

  “关键的都说了,还差这么一哆嗦?”审讯专家很随意的说着重要的话。

  “我怕我说实话,你们不信。”张项道。

  “你说了,我们自己会判断的。”

  “我那天在家里呆着呢,有人给我丢进来的。上面还有打印的字,说这是殷绯仓库后门的钥匙,算是让人给耍了吧。”张项摇头。

  审讯专家是读过卷宗的,不由看了眼摄像头,再问:“那你,有没有给王克典拿过钱,买过火车票?”

  “没,我第二天去找他,那孙子已经跑了。”张项心大的道:“他跑了,我就安心的呆着了,后来果然没事,血赚!”

  这一次,审讯室内外的警察们,都陷入了沉默。

第331章 换个目标

  “殷绯的仓库后门的钥匙,还有打印的纸,你有留着吗?”审讯专家继续追问。

  张项的眼神里闪烁着120公斤级健身男的锐利光芒:“当然,我存银行保险柜了。600一年。”

  监控室里的几个人,表情都有些微的变动。

  所以说,没人是真的傻子,哪怕张项这种五大三粗的,看着就像是健体吃药弄坏了脑子的家伙,依然用仅有的脑细胞,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审讯室的专家都不由赞一声:“不错啊,还知道存保险箱。”

  “免得被人寻到家里来,一把火给烧了。”现任纵火犯张项,笑的就像是参透了世界一样。

  审讯专家一琢磨,顺口道:“你还参与过哪次纵火?”

  张项的眼神一变,明显的扯谎样子:“就那一次,那一次就够呛了,谁还一天没事了防火呢。”

  审讯专家皱皱眉,但他没有继续漫无目的的追索下去,很快返回来,道:“你去找殷绯,是你自己的决定吗?”

  “是。”

  “是什么契机,就是为什么在当时,那个时间段去找殷绯?而且是采用携带刀具,自后门进入的方式?”

  张项回忆着,道:“那要签合同的啊,殷绯找的那个物流公司跟我们不对付的,跟她讲了不要讲,她当我们是小瘪三。她都爬不上床的小三了,她跟我们装个屁……”

  张项说着说着就气愤起来。

  看起来,他对这里面的尊卑观念,是相当的敏感的。

  人在一个单位里呆的久了,往往会将一些单位的潜规则,当做是社会的共同的法则来认可,甚至于执行。

  审讯专家也没从张项的话里找出漏洞来,只能继续道:“谁给的你钥匙,你知道吗?”

  “老实说,不知道。”张项摇头。

  “猜一个呢。”

  “猜不出。”

  审讯专家皱眉:“有人给了你钥匙,殷绯仓库后门的钥匙,还用打印纸写明白,你就没想过,是谁给的你?为了什么?”

  “建元的人呗,是谁,我也说不清楚。”张项不在乎的道。

  “这么多年下来,你就没有想要自己调查调查的?”

  张项愣了愣,接着笑道:“你的意思我知道,想要我攀咬一个呗。其实说实话,我要是找到一个人指使我,就说买凶杀人啥的,我是不是就不用死了?但我没法咬啊,我咬谁,我就要得罪谁,到时候是不是死的更快了?”

  “建元公司没你说的那么厉害。你的案子现在是长阳市刑警支队在办,他们干涉不到。”

  “也许吧。但我手里也没证据,我能说谁呢?”张项摊手。

  “入室,两人死亡,纵火烧尸,这些情节,都是可以判死刑的。你如果供出同伙,或者幕后主使来,还是有可能判缓的。否则,大概率是死刑立即执行。”审讯专家也不装了,压力足足的传递给了张项。

  张项脸涨的通红,审讯椅发出哗啦啦的声响,依旧说不出有营养的东西。

  同伙也不能是凭空冒出来的,幕后主使更难证明,再想想他以前干的事,赚的钱,拿的东西,张项就更难抉择了。毕竟,刀还没有真的架在脖子上。

  办公室。

  江远等人坐等派出的刑警,取回了张项放置于银行的物品。里面就塞着一个钥匙,一张纸条,一个塑料袋,还有块石头。

  江远着重研究那枚钥匙。

  余温书等人着急的看着江远,期待着他给出什么好消息。

  江远看的很缓慢,看完了钥匙,又看其他三样。

  其实他在入手钥匙的一瞬间,就基本确定,这枚钥匙确实是造成后门锁芯的划痕,但未能正确的打开门的那枚钥匙。

  钥匙上甚至还有非常细微的粉末,如果做微量物证的话,多数能够跟后门的锁子匹配上。

  问题在于,认出了钥匙,其实也没什么用。

  江远倒是可以通过这枚钥匙,来匹配那台配钥匙的机器,前提是找到了该机器,并且机器上的刀头未更换——从时间上来看,除非机器在多年前被良好的封存了,否则,也不太可能做到了。

  纸条和上面打印的字迹,江远也能做分析。

  LV3的文检技能,就是做这个的。

  但是,LV3的文检,依然还是巧妇级的,所谓难为无米之炊……跟钥匙一样,得有对比的样本。

  指纹之所以能够成为证据之王,以及后来的DNA之所以能屡破巨案,靠的都是成熟直接的指纹库和DNA库。

  痕迹库和文件库就太弱了,能够提供的帮助寥寥。

  江远边看边想,花费了好一阵的时间,最后摊手道:“目前看来,这几件东西帮不上什么忙。”

  “找不到才是正常的。”申耀国赶紧安慰江远。

  申耀伟则道:“也许只是他随便说说的,为了脱罪什么的。”

  “恩,就这么几样东西,本来就很难找到线索的。”

  余温书说着说着,突然有点点的失望。

  余温书赶紧按捺住自己的情绪。

  转念,他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余温书,你这样想不对,不能什么事都指望江远给答案,江远是租来的,又不是买来的,说不定哪天还会牺牲在现场,到时候又怎么办呢?

  他这么想着,内心迅速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当然是趁着江远的租期到达之前,让他耕最多的地,割最多的麦子,斩最多的凶手……

  筑个京观就最好了。

  底层用暴力犯罪的凶徒的大颗粒脑袋,中间用形象较好的男女成对摆放,顶上用有纪念意义的罪案的案犯的头颅作为装点……

  余温书看着江远将证据收起来,道:“没有线索的话,这个案子可以暂时放一放,派两个人收收尾,看看情况。这个张项说的这个人,即使是真的,也很难定罪和判刑的。判死刑,或者定谋杀都很难……”

  事实却是如此,对方如果真的只是给了钱,提供了钥匙,而没有教唆和实质性的收买的话,那就算是定罪了,也只能是有期徒刑。

  江远的脑海中划过几个人,却道:“暂时没有钥匙主人的线索的话,我觉得可以把建元制药的停车场保安,先查一遍。”

  余温书立即看向申耀国。

  申耀国愣了一下,见江远的神情不像是作假,遂道:“查一遍也没问题,但无缘无故的,有点得罪建元制药了,袁建生在省里也是有名有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