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长阳市局各个单位的警员们陆陆续续的来到了大礼堂。
没有参加彩排又来开会的,就主要是提供观礼价值了。包括多名领导也是如此。
有些时候,领导,其实也是背景板的一部分。很多时候,哪怕开会的议题与其无关,对其无益,为了表达重视,他也得轻挪贵臀,以小时为单位的僵坐在椅子上。
到江远上台的时候,台上台下的闪光灯,连成了一片。
对记者们来说,报导年轻人的故事,还是更有吸引力一些。许多记者的提前设计里面,也都将江远的部分,当做是一篇文章有趣的地方,用来充实文章的血肉。
主持人也有意用江远活跃气氛,声音嘹亮,并换做普通的语式,道:“三级警司江远,入职时的职务是法医。而他在入职后的一年里,却通过指纹、现场勘查、血迹分析、足迹分析等手段,一口气侦破了超过20起命案。同志们,20起命案,一年的时间!而且,其中过半都是命案积案!”
这时候,台下的观众多多少少有些被吸引了。
做警察的,太知道命案积案的威力了。
命案现案破不了是要吃挂落的,别人现案期间侦破不了的命案,却被你在积案状态下给侦破了,这要说人家没实力,真的是自己都要不好意思。
不过,20起命案就过于夸张了,有不知道情况的警员,已是忍不住在低下询问起来。
大礼堂里,已是嗡嗡的一片声响。
“大家别着急,我现在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江远同志侦破的命案积案和命案现案……”主持人说着一挥手,背后的屏幕,就开始飞快的闪动案件的名字和画面。
其中好几个案子,都引起了下方的骚动。
毕竟,这些案子可都是长阳市的刑警们没侦破的,其中有几个还颇为有名。
如513当门刺杀案,一度都是被当做完美案件来疯传的。
主持人这时候才换了官方一些的话语,满脸带笑的道:
“江远同志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连续侦破多起命案积案与命案现案……
“有力的打击和震慑了不法分子,极大的提升了长阳市命案的结案率……”
“江远——荣立一等功!”
自发的掌声,哗啦啦的拍了起来。
现场导演如获至宝,赶紧拍摄收集了起来。
江远深吸一口气,走上了主席台。
余温书亲自给他别上了一等功的奖章。
江远胸前的奖章,也终于是挂出了第二排。
距离铠甲装还有差距,集一件护心镜就很有希望了。
与此同时,系统也跳出了提示
奖励:个人一等功
奖励内容:一次技能自选
江远没有立即做选择,先是用意识取消了半透明的系统界面。他的计划,是根据接下来的案件,来决定技能的选择。
第320章 父子
“一等功!你这可是把大家都给甩到后面了。”马继洋是长阳市刑警支队里的立功天花板,三次二等功的经历极为突出,在同辈中基本无人可敌,但他也没拿过一等功。
江远谦虚的道:“我也没想到就能拿一等功。”
“你怎么会想不到,你做的那些个案子,要是还不给你一等功,让后面的二等功,我们这样的三等功怎么办。就应该你拿一等功的。”马继洋这次只得了三等功,再遇到江远,就调侃了起来。
江远笑笑:“马大队谬赞了,以后有机会合作。”
这个话比刚才的话稍微大了一点,但马继洋一听,立即眼睛一闭一睁,就好像眨了个眼,道:“那肯定是可以的,我们大队的实力,向来都是数一数二的,你看我的军功章就知道了,是吧!”
马继洋把胸脯拍的噼里啪啦响,像是一只挂满了装甲片的59坦克。
而他这次只得了三等功,充分说明了没有了老婆以后,他的实力不可避免的下滑了。
自古以来,有老婆买得起房的士兵,才是最强士兵。
“江远!”一名记者路过,拿起照相机就要给江远拍照,接着还要采访。
马继洋等人羡慕嫉妒笑的离开了。
这可不是一等功的特殊待遇,还是年轻高大有话题的江远的特殊待遇。
江远三言两语的敷衍了记者,再往出走,又被拦了下来。
余温书这次请来了好几吨重的记者,这在会议进行过程中极为好看和有面儿,但到了自由采访的环节,就让江远等人有点不爽了。
江远是装作打电话,有急案的样子,才窜了出来。
上了车,江远才是略略轻松一些,掏出手机来,就见微信和短信都有上百条了,还有好几个未接电话。
微信里,除了私信,最多的就是提醒江远的群红包。刚刚获知消息的江富镇满世界的发着红包,尤其是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群里面,就以江富镇的红包最多,一度占据了半壁江山。
一名普通的江家人,如果拆迁分到的房子不多,房租不够,那今次认真的抢一波红包,就能过个肥年了。
除此以外,私信发来的红包,亦是提示了好几屏。江远不得不拿出随身的笔记本,将这些红包记录下来。
长阳市年终表彰大会——
收入:一等功奖金20000元。父亲红包1000元(儿子长大了,自己挑个喜欢的礼物,一套房以下,我给你报销。)大爷红包6666元(小远了不起)。三叔红包66666(听说不能送太多钱,回头让村委会那边再给你结监控设备的设计费,这个多出来的当叔给你的咨询费。)三大爷红包10000元(江家永远是你坚实的后盾)。花婶10000元(别累到自己了,听说你当领导了,就不要光想着冲锋了,带好队伍,平安回家)。五叔红包5000元(你小子也太争气了),六叔3000元(争气费),七叔3000元(争气费),八婶2000元(争气费),九叔2000元(争气费)……
江远笔记本记的手酸,写了两页纸以后,发现后面似乎还有无穷无尽的私信。
有的人甚至还发了两遍,例如:
六婶10000元(婶子读书少,不知道一等功这么厉害,太厉害了!),七婶10000(你叔在家念叨了一天,让我再给你补个红包,沾沾喜气。)二十一叔3000+6000(本来想给你买双战靴的,后来想,还是发红包吧。你自己也买点装备,以备不时之需。)
这次跟以前不一样了,等于是全村人都给江远发了红包一样。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要单对单的发红包,而是以家庭或者户为核心的发红包。
这样算下来……
江远想了想,转身抽出了包里的笔记本,再打开一个“江村家庭户”的Excel表。
江远重新将刚才的红包数量等等,抄入了excel表,然后重新打开微信,继续一个个的添加红包数额。
江远其实不在乎这些红包的数值,他更关心的是感情,是村里人对自己的关注和关心。
就好像当年吃百家饭的时候,愿意给一个馒头的人家,并不比愿意给两个馒头的人家对自己的关心弱,而今天关上了门的邻居,也许只是造人的任务比较重,没有将太多的心思放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上罢了,过两天,他们腰酸了,自然会重新敞开房门,并多做许多好吃的。
但不得不说,江村人自从富起来以后,规矩也是多了许多,像是这种礼尚往来的红包,就是大家都很在意的点。谁家要是不能按照规矩来做,大家就要怀疑你家是不是被人骗去创业了。
到了那时候,劝诫的村民会将这家人的门槛踩破的。
红包全部收完,又收了许多二轮红包,就在江远都有些浑身不得劲的时候,江富镇的电话打了过来。
“老爸。”江远顺手放下电脑,推门下车,在车跟前活动活动筋骨。
“你在哪里?是跟同事出去庆祝了?”江富镇的声音很大的传出来,就像是在村里或者家里说话一样,必须要很大声,才能传的远。
江远将手机拿的远一点,道:“我还在大礼堂这边呢,今天大家都给送礼了,我在电脑上记一下。”
“对,记一下比较好,回头发一份给我,该还礼的还得还礼。”江富镇说着顿一顿,道:“你没事了就回房子这边来,我到你买的那个小房子楼下了。”
“咦,你到长阳市了?”江远有点意外,自己前两天还在家呢。
江富镇哼哼两声,道:“你要早说你这次拿的是一等功,我就过来看看了,你也不说让你爸我来观个礼啥的。”
江远愣了下,道:“主要是其他人,好像也没说请父母来看的……”
江富镇:“那是别人的父母都太老了,你爸我还年轻着呢。”
“好像还挺有道理的。是我没想清楚。”江远没犟,转而道:“下次好了,下次再拿一等功的时候,我就喊你过来看。”
“这还差不多。”江富镇嘟囔一句。
紧接着,强舅的声音传了过来:“你们父子两人说的话,就别让其他人听去了,不知道的以为你们在吹牛呢,知道的就得气死了。”
父子二人都笑出了声。
江远发动车,一刻钟不到,就开回了新买的小房子。
到楼下,就见一辆箱式小货车停在了门口,强舅和江富镇正在楼底下的中介门店看广告呢。
或许是因为开厢式货车的缘故,中介也没出来招呼,江富镇乐得多看一会,见到江远了,才道:“我就想你的房子那么小,要不要给你专门弄个菜窖之类的,算了,回头再说,我给你弄了头牛,弄了头羊,还有点鸡鸭鹅,回头请同事朋友们来吃吃饭……”
江远听老爹说的认真,就知道他不是开玩笑,赶紧到小货车后面一看,里面真的有一头露肉的牛,一只没穿衣服的羊,以及露出了凶臀的鸡鸭鹅。
“这……好吧。”江远早就熟悉了老爹的作风了,想了想,道:“那就明天吧,我搞个聚餐。”
“明天好,我还能帮你点忙。明天不上班的?”
“现在搞团建都要上班时间的,要不然得被骂。”
“哦,你有大锅吗?”江富镇再问。
江远摇头:“我也不怎么做饭。”
“恩,没有大锅的话就没办法了,我打个电话。”江富镇说着掏出手机,等接通了,就道:“郭厨,你们明天来出个差吧,对……我在儿子这边,长阳市。恩,你们看着来吧,七八个人够用了……”
江远于是也打电话给王传星,通知他道:“明天上班,我邀请大家来我这边团建,一会我发地址给你。”
第321章 别凉了
约好了在家团建,江远就开始做起了准备。
第一件事,是去案发的市郊仓库现场调查。是的,江远的准备,不是基于食物饮料等物品的,而是顺着组员们的精神脉络出发。
人家公司团建,还要玩个狼人杀,或者杀人游戏呢,警察团建,就算没有杀人凶手当街跳舞,也得来个杀人案佐餐吧。
江远就带着强舅,直奔市郊的现代医药产业园,找到了当年纵火案的仓库。
时隔8年,仓库已然翻新,隶属于另一家物流公司了。
仓库内总的货品不多,仓库内的视野基本通透,员工则有四五十人的样子,江远亮出自己的证件,向仓库经理说明来意,后者用一脸惊诧:“这里死过人?”
江远没想到先收到这个问题,想想道:“很多地方其实都死过人的,别想太多。”
“我们这里经常凌晨上工的。哎,您这么一说,我们以后晚上还怎么加班啊。”经理的神色很不好看了。
“其实没什么的,这边仓库这么大的面积,才死两个人而已,像是产业园旁边的花筑路,以前都是乱葬岗的,刚建国的时候,还有土匪入境,杀人灭户数十人的记录……”江远读书的时候,就有老师喜欢讲山南省各地的典故,当然都是关于死人的。
仓库经理收获了新知识,一点都没笑,只道:“我就住花筑路,350号。这附近的房子,就那边的租金最低……”
说到最后,仓库经理也醒悟了过来,表情都开始扁平化了。
江远和强舅对视一眼,道:“其实没什么的,都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事情了。”
“你们看仓库吧。”经理已经不想跟他们说什么了,自己找了个监控拍不到的角落坐下来,掏出手机,默默的搜索起来。
江远叹口气,不要在搜索引擎里,输入自家的地址,后面再加上死人或命案或尸体之类的后缀,越是老城区,越是老地名,越是不适合如此。
就像江远和强舅说的那样,大几十年了,哪里还能不死个把人呢。
果然,经理迅速陷入了重度烦躁,中度emo和轻度恐惧中。
曾经做乱坟岗的地方,自然是城市边缘地带,就算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繁荣程度依旧很低,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有人死岂不是很正常?
趁着经理重启,江远快速的跟强舅将仓库走了一遍,该拍照的地方拍照,该记录的地方记录,有人过来询问,就亮证件出来。
仓库是重建过的了,也看不出有火烧的痕迹了。但基本的结构是没变的。重建也只是在原有的地基的基础上,重新盖了起来罢了。
江远自己其实也不知道要看什么,但还是细细的看过并拍照。
破案就是这样子,也不知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线索,只有走过该走的路,看过该看的风景,才会在抵达了终点之后,知道自己抵达了终点。
出了仓库,再绕行一周,回到停车场,江远先上车坐到副驾驶,接着就听强舅喊。
江远连忙下了车,就见强舅指着车的右后轮,道:“车胎被人扎爆了。”
江远的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出柳景辉车祸的场景,几乎是下意识的,江远就拿出手机,开了摄像,然后向四周转了一圈。
没什么异常的情况,但江远还是再转了两遍,才来到车后方。
就是强舅所描述的,右轮胎被扎破了,车胎还硬着,但也不确定能开多远的距离。
“这好像没什么用吧。”江远看车胎,有点犹豫的问。
“恩,咱们城市驾驶没什么大问题,可以开回去再补胎。”强舅道。
江远摇头:“就不要动了,喊刑科中心的来做检查就行了。”
江远说着就打电话给万宝明,让后者派了痕检过来。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