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188章

作者:志鸟村

  柳景辉点点头,又道:“当然,不能指望这个,但我觉得,这一定会吸引到凶手来关注本案,说不定就会漏出破绽来。”

  “仅仅如此,怕是不够啊。”江远有点不看好的样子。

  唐佳立即倒戈,道:“对啊,说不定凶手都已经离婚了,十一年了,出去了,说不定工作都找不到……”

  “那就加一个悬赏,悬赏金拉高一点,说不定,离婚的老婆就把前夫给举报了。”王传星右手锤左掌。

  “然后把自己一起送监狱?”唐佳用智商鄙视王传星。

  “呃,也是……三十万也不值一个无期。”王传星默默低头。

  魏振国看几个人的表情有点凝重,不由一笑,道:“最起码,咱们的进度已经超过专案组了,当初专案组不能做的事,咱们也能做了。实在不行,咱们就把大湾村,或者附近的村子,甚至整个沙河镇列个名单,找案发后离开的人,尽可能的列多一点人出来,再做DNA……”

  “后期是做过类似排查的。”柳景辉强调道:“要想用排查的方式找到凶手,我们是比不过当时的专案组的。而且,江远不是提出,凶手是跛足吗?”

  “那直接找跛足的人不就行了,一个沙河镇,应该没多少吧。”王传星觉得智商重新占领高地了。

  柳景辉叹口气:“我一直说出租车的目的地,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其实,我认为案犯的目的地,确实是沙河镇附近,但并不是说,案犯就一定长居在沙河镇,甚至不一定是租住在沙河镇,也许只是走亲访友?或者是来投靠亲属?”

  他这么一说,刚刚觉得有点眉目的王传星,顿时两眼一黑。

  作为一名凭自身努力,考上了长阳市局的年轻人,王传星在刑警队里,原本是颇有自信的。

  不过,命案积案也确实是有点超纲了。

  “那现在怎么办?”王传星看向其他人。

  “如果跛足的判断确实的话……”柳景辉看看江远,再看看不远处的工厂,舔舔嘴唇,道:“那就先秘密调查。”

  这跟柳景辉前面说的侦查方向,就大相径庭了,王传星不由道:“为什么?”

  “因为凶手如果不是本地人的话,那知道凶手的跛足信息的,很可能就是凶手的亲戚,或者故友,总之,是有一定社交关系的对象,大张旗鼓的调查,有可能让知情人有顾虑……”柳景辉说到这里,道:“当然,核心还是跛足这个点……”

  “左腿短右腿长,有用刀的经验。”江远给出肯定的答复。

第284章 秘密调查

  “江老板,你看看这边这块地,都已经给平好了的,价格也便宜,您要是搞冷库,就还有补贴,一年弄下来,花不了多少钱……”穿着皮夹克的中介洋洋洒洒的一圈介绍,并看向几人中间的高个子。

  “不用叫我老板,我还不确定做不做。”江远换了便装,直接本色演出,道:“我就是先看看,这边村子的人,好不好打交道。”

  “江老板您是江村人,我不跟您胡说,这好不好打交道,关键是看村里的关系,您处的好不好。另外,看您愿不愿意从村子里雇人……”卖地的中介嘿嘿的笑两声,油光瓦亮的脑门,恨不得写上“诚恳”两个字。

  “你今天先这样,我们去村里看看。”江远道。

  中介忙道:“我带您去吧,我还认识人……”

  “你带看的,我也不信,回头我还得单独走一趟,何必呢,你说是吧?”江远接触过的中介太多了,也不需要敷衍他们,就有啥说啥。

  中介“哎哎”的应两声,也是一笑:“能行。那我先回去,您看完了,要用车了,就打个电话,我过来接您。”

  “好。”江远说声“再见”,就带着魏振国等人,往前面的大湾村走去。

  魏振国的脸又黑又皱,麻烦了别人却有点不好意思,等走远了,低声道:“咱们也不真的买地,让人家中介带看不太好吧。”

  “不会的,哪怕明知道你不买,地产中介也会愿意带看的。”江远一脸淡定的道:“中介不仅要向买方负责,他还得向卖方负责,如果长期没有带看,卖方就会不满意,所以,有的中介都会找假客户带看,还得花钱……”

  “还有这样的?”

  “他带看的客户多了,才好跟卖方提要求的。若是想做成独家之类的,更得客户多了才行。”江远顿了顿,又道:“之后,要是觉得还不自在,给中介直接包个红包就好。”

  魏振国忙道:“不至于那么不自在。”

  几个人说着话,进到了大湾村内。

  村子的路已经很窄了,道路两边,有的已经建成了厂房,有的则是民宅改的店铺开着,以量大管饱的粉店,面店为主,中间夹杂几个茶馆,炒菜馆。

  这种配置跟江村第一次拆迁以后很像,江远自如的找了家茶店坐进去,再对魏振国等人道:“咱们就以此为据点,大家各自侦查?”

  “行。”柳景辉先是一口应了下来。

  魏振国看看四周,已经有村民打量过来,不禁苦笑一声:“我搞侦查这么多年,这么明目张胆的秘密调查还是第一次。”

  说着话,他也就出去做事了。

  江远跟牧志洋一起,也慢悠悠的出门溜达。

  村里人的警惕心都高,外地人进来,问来问去,是没人给你好好说的。江远知道是这种情况,所以特意找了个要建冷库的理由,再在村里询问,就很好说话了。

  对大湾村的村民,或者外地来打工的人来说,有人愿意来投资,来建厂,那都是非常欢迎的。

  就算要欺负新来的,也肯定是要在你建厂成功了以后,才来欺负的。

  没建厂之前,大家的表情都非常的友善。

  江远找了家小超市,先进去买了一条软中华,再问:“老板,你们这边的菜场都是卖鲜猪肉的吗?冻肉吃不吃的?”

  “本地人都是吃当天的猪肉的,要早上杀的那种,到了下午,就不好卖了。”超市老板给江远了一条烟,再道:“你是那个说要建冷库的老板,是吧?”

  “消息传的这么快?”江远昨天就找了地产中介看冷库了,特意等了一天再过来,果然所有人都收到了消息似的。

  江村其实也是差不多,像是江远得了二等功这种事,半个下午的时间,远在国外的亲戚都会知道。

  超市老板笑呵呵的,道:“我们这边人都爱聊天,老板是江村人,怎么不在江村搞?”

  “冷库肯定要建在大城市的,江村的地理条件肯定比不上这边。冷库里出来的东西,最后还是要长阳市的人来消化的。”江远笑笑。

  “江村那边的风景好,交通也好,你们拆了好几次吧,家里补了很多钱?”超市老板例行八卦。

  “也没有多少。”江远笑笑,又道:“也不一定搞,我就是家里派过来打个前站,先问询问询。”

  超市老板立即道:“在这边建冷库肯定没错的啊,我们本地人不吃冻猪肉,外地来打工的吃啊。你像是对面做卤肉面的,冷猪肉几块钱一斤,鲜猪肉卖十几块,他肯定买冷猪肉的。”

  “不知道你们这边能消化多少……对了,你们本地屠户多吗?”

  “就菜场那几个吧。卖冷冻肉的就两家,还卖冻鸡肉。”

  “菜场的屠户都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

  “都有吧。现在好多卖菜的都是从“点点提横竖钩竖横折钩横,横撇竖横折钩点撇横横竖”过来的,人也有卖肉的。

  江远点头:“这些厂子呢,厂子里都是买冻猪肉的吧,他们的食堂里,不可能也用鲜猪肉吧。”

  “那肯定啊。所以说,我们这边用的冻猪肉多的很,你把冷库建过来,本地用的都用不完。”

  “建不建还要看优惠政策的。对了,你们这边要是招聘残疾人的话,给不给优惠的?村里有没有给补贴的?”

  江远一边说话,一边将刚买的中华烟拆开来,并递了一支给超市老板。

  老板不客气的接了过来,取了打火机点起,又递给江远,自己深吸一口,详细的说了起来。

  一票刑警,全都打着建厂的名义,四处打问起来。

  过了一会,柳景辉率先回来,就坐在茶馆里,一边喝茶,一边画起了思维导图。

  魏振国等人溜达一圈回来,给柳景辉报告一些情况,再接受新的指示,继续出去打问。

  大湾村里的村民,也不可能想到正在询问的是一群刑警。

  十一年前的积案,对于刑警们来说,是遥远的困难。对于村民们来说,几乎是遗忘的记忆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大家提供出来的信息,能联系到11年前的,都已经是大家在记忆里筛选过的了。

  晚饭。

  几人换了个饭店的小包厢,等菜齐了,就让服务员出去,各自交谈起来。

  柳景辉拿出自己写了一天的笔记本,道:“我总结一下今天的收获。这里面,我觉得最主要是三件事,我先来说。”

  “第一个,是大湾村里,以前开过一个屠宰场,总共十几个人,半自动的那种,就是脱毛有机器,分解基本靠手工,但顶上有吊装的那种,大概吧。”

  “第二个,大湾村这边有三个规模比较大的工厂,有专门的食堂,他们采购基本都是从长阳市来的,互相之间是有人员流动的。”

  “第三个。大湾村这边是发展比较早的村子,11年前的时候,还有外地的屠夫送猪过来的,为此还跟大湾村的屠宰场干过架。”

  柳景辉等大家消化了一些,又开始说其他的消息。

  在将所知的情况全部描述一番,桌面上的菜已是吃了大半。柳景辉亦不介意,取了筷子,边吃边道:“你们看看吧,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除了屠宰场,木器厂,伐木场之类的,应该也要关注。”江远道。

  “可以。接下来弄一队人,再跟这些。”

  “诊所也是。”

  “恩。”

  江远将目标范围又重新扩大了一些,再次缩小道:“所有这些工厂、食堂、或者行业内的公司,有没有在11年前,发生重大变故的?”

  “那刚才说的三个,有两个是发生变化了。一个是屠宰场,一个是外村的屠夫,都发生变化了。其实是连带的。”柳景辉用笔点了点本子,道:“屠宰场最先停业了,厂房设备最后都卖掉了,外地来的屠夫也就多了,后来,有人在村外搞注水肉被发现了,又被打击了一波……但是,都没有听说有跛足的屠夫。”

  江远将卷宗中的照片,又拿出来看了起来。

  照片里,受害人头颈分离,凶手是先抹脖子再分尸的,留下了好几道的刀痕,并显示出了凶手的手法。

  江远仔细的看了一会,又吃了几口肥肠,才道:“我觉得可以着重跟一下这两条线。”

  “可以。”柳景辉答应的轻松,这背后,至少是十数名刑警踏上了奔波路。

第285章 跳

  大湾村最有名的食物是跳跳蛙。村里几十家的餐馆,有一半的馆子是XX跳跳蛙的名字,另外的店里也有一半兼营跳跳蛙。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大湾村早年盛产青蛙,田间地头里抓来的青蛙,被用各种方式煲奖,最后在村里某位大娘的手里升华了。

  再后来,不断迁入的厂房将稻田都占光了,大娘们就抄起锅铲,把外来的牛蛙做给外来的做牛做马的打工人吃。

  因为辣味足,口味重,倒是很受卖力气的打工仔的欢迎。

  不过,如今做跳跳蛙的,已经没有几家是大湾村本地人了。

  大家基本上都是租大湾村本地人的房子,学着做大湾村的跳跳蛙,然后卖给来大湾村打工的牛马们。

  江远和牧志洋联系的某位前屠夫,现在就经营着这么一家跳跳蛙店。

  中午。

  江远入内,直接点了菜,就喊老板出来,递烟给他,道:“我是之前给您打电话的,听说您以前是做屠夫的,后来不做了?”

  “哎,后来人家不要我们的货了,卖货的渠道断了,那就不做了。”老板身材高壮,看着依旧有能力将一个人独立分尸的样子,他看看江远,问:“你们不是说要建冷库吗?问这些做什么的?”

  “屠宰场杀的猪不可能全卖完的,尤其是内脏这些,卖不掉的就要进冷库。不过,鲜品变冻品,是要亏钱的。所以,屠宰场的生意太好了不行,太不好也不行。当然,很多屠宰场的内脏是包给其他人的……”江远是确实了解过冷库生意的,这会儿很轻松的说两句,再将话题收回来。

  江远问:“说不做就不做,对你们生活影响很大吧,对方有这么横吗?”

  “人家都是本地人,我们有什么办法。”老板摇摇头,道:“以前开屠宰场的是外地人,结果也是说不做就不做了,要不然,也没我们什么事。”

  “这边也再没开屠宰场。”

  “他们把生意停了,那大头肯定就被别的地方的屠宰场给抢了,再后面,想开也开不起来了。其实不让我们做,不就等于是让外地的屠宰场做。”

  “附近也没屠宰场了。”

  “市郊有大屠宰场的。”他说的是长阳市的大屠宰场。

  “他们招残疾人吗?包括轻微残疾的那种。”江远再问。

  曾经的屠户,现在的跳跳蛙老板缓缓摇头:“屠宰场的活还是挺重的,身板弱的都不一定能坚持住。”

  “说的也是。”江远道:“不过,现在的企业都有指标的吧,一个都不招,肯定是不行的。”

  “那就招老板的亲戚呗,谁家里还没个有残疾证的亲戚。”跳跳蛙老板说的很自然。

  “对哦,这种厂子招残疾人的话,是要残疾证的。”牧志洋有点欣喜的看向江远,并眨眨眼,暗示可以通过残疾证来找人。

  江远不为所动,并微微摇头。他总是提到残疾证,只是为了获得信息方便而已。

  普通人并不懂得伤残鉴定的标准,只以为肢体略有残疾就可以办证。

  但江远自己就是法医,伤残鉴定的标准一清二楚。

  跛足要办残疾证,按照最低的四级肢体残疾的标准,需要左右腿相差5厘米以上。

  这是一个很明确也很容易测量的标准,以他从血脚印中得到的信息来说,凶手的跛足程度,怕是拿不到残疾证的。

  江远又问了几句,等一支烟抽完,老板回后厨干活去了,过了会儿,喷了油,滋滋作响的跳跳蛙就端了出来。

  蛙肉鲜嫩,又辣又咸,对重口味人士来说,可以说是口感和口味的高耦合菜肴了。

  同时,垫在蛙肉下面的白菜豆芽等蔬菜,用油炝过之后,也是非常之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