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18章

作者:志鸟村

  说话间,就见江远点兵点将似的,从几个金银黑灰白色的瓶子中,取出一个装有金色粉末的,又取了一只毛茸茸的酒黑色刷子出来。

  重新看了眼翻拍的照片的位置,江远用毛刷蘸了金粉,轻轻弹动刷柄,使得400目的铜粉,细密密的落到尚算平整的钢面上。

  从牧志洋的角度去看,江远弹的就格外均匀,配合他的前奏,竟是颇有仪式感。

  “搞技术的就是不一样啊,你这个还挺有讲究的,我们一般都是用银粉的。”牧志洋作为刑警,出现场的时候,也是要经常扫指纹的。有些小案子,能自己动手的,总比请刑科中队的人过来简单。

  江远观察着工字钢表面,道:“银粉附着力强,适合的场合多,算是万能粉。但今天这个背景太浅,用金粉的对比好。”

  “你这个刷子好像也不一样。”

  “纯灰鼠毛的。200多一个,我专门要出来的。”

  “这个破刷子200多?”牧志洋讶然。

  “灰鼠毛号称刷毛里的爱马仕。”江远甩了一下毛刷,笑道:“你看毛尖,又细又直,而且软和,不容易破坏指纹。”

  “这就爱马仕了?”

  “因为女生用的化妆刷里面,灰鼠毛也是最好的。它刷指纹舒服,女生的脸被它刷着也舒服。”江远接着又补充道:“跟金粉最配。”

  江远说着话,趴下来,端平右手,用灰鼠毛刷的尖端,极轻柔的拂去工字钢表面的金粉,温柔的像是给美女晕染眼影一般。

  随着多余的金粉散去,几个不太完整的指纹,就出现在了两人眼前。

第37章 取证

  牧志洋也趴了下来,仔细的看那几个指纹。

  残缺不全的指纹,以指尖的位置为主,中间部分按压的都不是很全面,总面积也都不大的样子。

  “时间还是久了点?”牧志洋有点失望。200多的刷子,刷的还是一听就贵的铜粉,结果也没刷出完整的指纹来。

  江远先是取了照相机出来,尽可能清晰的拍了照片,才直起身来,直接看着拍摄出的指纹图案,缓缓道:“残是残了点,但应该能凑出十几个特征点。”

  牧志洋踮脚看了指纹,颇为意外的道:“这个形状都不全了,纹路也模模糊糊的,还能提出十几个特征点?”

  “你应该看看我前些天做的纵火案的指纹。”江远又俯身拍了几张指纹照片,接着开始拍摄现场照片。

  牧志洋一拍脑袋:“你说我这个联想能力……唉,也就是你了,换个人过来,这个案子还真不好弄。”

  同样的指纹,若是县局的现勘撸出来的,痕检肯定得装作不屑一顾的样子。否则怎么办呢,残成这种狗样子,甭管老严还是小王,都是匹配不出来的。

  就算指纹的完整度再高一点,两人估计也是不愿意做的。

  完整的指纹是有手就能做匹配的,残缺的指纹可是越残越闹心,残缺成纵火案的程度,那就不仅是闹心的程度了,还可能损耗心力,损耗的还得是专家级痕检的心力……

  用这种烧掉牛人脑细胞的方式破的案子,如果只是几辆电动车被盗,办案民警都会觉得不好意思。

  江远自己做,就没有那么多啰嗦的话了,客客气气的道:“是我只会指纹。派出所查的话,应该有别的办法吧。”

  “有办法,也不见得就能破获了。偷电动车这种的,好多都是流窜作案,跑一个地方呆一段时间,钱花完了,觉得危险了,又去另一个地方,跟旅游似的。”牧志洋莫名的觉得有点羡慕。

  做完现场笔录的周塔正好回来,听到牧志洋的后半句,赞同道:“确实是。有些人也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的。”

  “我尽快把指纹比出来。”江远能做的也就是这个了。拖的久了,就算指纹比出来了,犯罪嫌疑人跑了也是个麻烦——这又是现实中的一重麻烦,哪怕知道犯罪嫌疑人在哪里,异地办案的手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还有燃烧的经费,全都是麻烦。

  想象两位民警,很可能是四位民警,开车前往也许上千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市,与当地刑侦部门沟通,请求派人协助侦查和逮捕犯罪嫌疑人,在此过程中因为加油、过路费、加班费和食宿大把的花着钱,结果带回家的是一名偷窃了数辆电动车的小毛贼,还有可能抓不到人……谁想起来,心里都会欠得慌吧。

  比起年轻的牧志洋,周塔更加无法理解江远。

  不过,他习惯了多做事,少说话,帮着江远把东西整理清楚,就马不停蹄的赶往小区外的停车区。

  到了地方,三人各自戴上手套口罩,开始扒着下水道,试着将视频里看到的烟头和垃圾找出来。

  三个人,两大袋,很快都满足的站了起来。

  “污染成这个样子,估计就烟头能用了。”江远叹了口气。下水道里的烟头不少,他全部起了出来,又用小证物袋一个个的收集起来。

  就这个动作,江远做了一刻钟有余。

  牧志洋看着都累,脱了手套,捂住鼻子又嫌弃的松开,道:“垃圾水都浸进去了,还能查DNA?”

  “应该没问题。烟头保存DNA的能力很强。”江远仔细观察了一下烟头,道:“只要不发霉,10年的烟头都能测出DNA来。”

  “这么厉害?为什么?是吸的时候浸进去了?”牧志洋一天到晚跟着师父破案,倒是没关注过这个。

  江远点点头,道:“一方面是吸烟的时间长,再一个,是烟头的结构好,能抵御外界侵蚀。等到测DNA的时候,把里面的棉一条条的撕出来,也比较容易测出来。”

  “所以我们在派出所里老说,犯罪要学习,你说,都这个时代了,还有人把烟头丢到犯罪现场的。我们平时搞案子也是,一个个傻乎乎的,到处留的都是证据……”周塔笑呵呵的摇头。

  比起老辅警的周塔,牧志洋反而看的透彻,道:“他们也不是想留证据,他们就是顾不上。我有次跟着师父去搞命案都遇到过一次,凶手杀了人,从巷子里跑出去,手里还带着血,就抽烟,抽完也把烟头丢跟前,他们不是不知道,是当时脑子已经想不到这些了。太紧张了。”

  “这么说也有道理,反而做盗窃案的轻松,思维敏捷,不好找证据。”周塔道。

  “做盗窃的,重复次数多,熟练程度也高。一般搞凶杀的,一两次就完犊子了,没机会历练。”牧志洋开始做起了总结。

  “凶杀也复杂,现场经常乱糟糟的,又有尸体……相当于一个大项目。盗窃的是小项目。上来就做大项目的人,肯定容易出错。”周塔同样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江远扬了下证物袋,道:“回去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比到DNA。”

  “尽人事听天命嘛,就是这么回事。”周塔跟着跑了这么长时间,也是希望能有结果的。只是相对于成功,他对失败的经验更有感触。

  江远只轻轻点头,要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完整的跑一个案子。

第38章 未被抓捕

  法医办公室。

  绿萝精神抖擞,舒展着又厚又长的叶片。它的根系拼命的吸着水,尽可能的让自己的枝干硬起来,特别是在阳光的照耀下,可以硬的更久一些。

  办公桌前。

  江远坐直,双眼平视,把小王摆在旁边,就开始认认真真的给刚拿到的指纹标记特征点。

  小王更加认真的样子。

  在基层警界有句话,叫做警察不做刑警,做刑警不做技术刑警,而技术刑警指的就是刑科中队里的痕检,现勘,毒检等等。

  其原因,就是因为做技术刑警的,许多时候其实还要充当普通刑警来使用。该出现场的时候要出现场,该跑腿的时候要跑腿,到抓捕罪犯不够人手的时候,首先被抓捕的就是技术民警。

  小王以前也挺喜欢念叨这句话的,但在江远来了以后,小王同志就意外的发现了一个现象。

  江远自从开始做指纹以来,就再没有被“抓捕”过。

  刑警队的活是忙不完的,尤其是有命案的时候,大队长都能跟着大家三天三夜的不睡觉,普通民警能抽空打个盹,梦里都能笑出来。

  但是,江远是雷打不动的坐着办公室。甚至连带着小王,只要跟着江远的时候,都没有被抽调过。

  更令小王意外的是,并没有哪一级的领导为此下令过,但不管是刑科中队内部,还是其他几个刑警中队,哪怕是平时很喜欢顺手牵羊的几位,都像是有什么默契似的,从未就普通工作调用过江远。

  其实不用谁去说,小王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因为江远能用指纹直接锁定犯罪嫌疑人。

  有这份本事,哪个中队的中队长,不说以后免不了要求到人家这里,就是不在乎人情世故的,也不好意思顺手牵走江远。

  在警队里,级别有体现级别的地方,年龄资历有体现年龄资历的地方,但根子里,大家最看不起的业务,又是大家最无法摆脱的道理。

  一句话概括,你也破案,我也破案,谁又能比谁高贵呢。

  自然是能破案的比不能破案的高贵。

  小王是想做一个高贵的人的。

  小王正襟危坐,死盯着江远的操作。

  他看着江远画特征点,自己就在腿上画,试图搞明白江远的思维逻辑。

  指纹比对,很多时候,比的就是思维逻辑。

  一个断点,可能是特征点,也可能是图像里的噪点,或者是捺印时的不完整处,最终如何判断,是非常考验思维的。

  简单的指纹,怎么做都没关系,但遇到疑难的指纹了,首先就要在脑海中构建出足够多的内容来。

  “跑一下看看。”就在小王思维澎湃之际,江远结束了标注,将之丢给软件匹配去了。他也是看小王在看,所以才特别说一声。

  小王不由一愣,道:“标完了吗?”

  “恩,标了十几个,应该够用了。”

  “这可比纵火案那次的轻松了。”小王随口来了一句。从他的角度来看,今天的指纹和纵火案的指纹都是超级难度的。单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小王还准备跟着江远再学一个星期呢。

  然而,江远只是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将第一轮的标记完成了。

  这时候,也听江远笑了一声,道:“那肯定,纵火案的指纹可能因为烧过的原因,很多细节都看不清了。提取的也不太好。”

  后一句才是他真实的吐槽。县局的条件不好,不是哪一块的条件不太好,而是哪哪的条件都不太好。

  单位的电脑,发出吱吱嘎嘎的叫声,

  小王的关注点就不在这里了,他回忆了一下刚刚看过的江远标注特征点时的细节,只觉得自己满脑子浆糊,像是刚刚参加了一次数学考试,明明选择题都写完了,但跟同学对题的时候,却又回忆不起自己的答案了。

  江远顺着软件给出的列表,一个个的核对着指纹。

  小王整理了一下心情,跟着江远的步伐,慢慢的看下去。

  他还没看到一半,江远刷的一下,又换了一个指纹。

  显然是刚才的指纹已被排除了。

  小王皱了一下眉,再跟着江远看下第二个指纹。

  未半,中道即止。

  续,又止。

  小王揉揉眼睛,只觉得两眼困酸,内心疲惫。

  这种感觉,就像是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讲卷子,很认真很认真的状态,听到一半,就听老师说“下面的很简单,就不讲了”……

  小王重新抬起头来,目光坚定,神情坚强——身为一名成年人,而且是光荣的人民警察,小王自问已变的无比强大!

  “比中了。”江远将第六个指纹重新核对了一遍,不由拍了下桌子,起身伸了个懒腰。

  小王的嘴角不由绽放出笑容来,一点点的绽放着:“这就比中了……可太好了。”

  江远则是松了口气。

  还好留下指纹的这位是个惯犯,否则,只有这一条线索的情况下,还真的很难锁定对方。

  “蔡斌……这人因为偷电动车,被刑拘过三次了。”江远扫了一眼记录,颇为惊讶:“都被抓了三次,偷电动车的手法,依然是暴力开锁,一点进步都没有啊。”

  “进步了以后升级偷摩托车吗?”吴军听到指纹比中了,也过来看了一眼,道:“这种人犯罪升级,更倾向于团伙犯。尤其是坐过牢以后,更容易这样。”

  江远回忆了一下看过的视频,道:“他这个不像是团伙犯,每次都是偷一辆车就走,偷走的车的价值也不一定高,也没有同伙接应……”

  “可能没有哪个团伙要他吧。”吴军淡定的打断江远的话。

  小王莫名同情的看了一眼电脑屏幕,犯罪嫌疑人的照片,缓缓道:“如果不是江远的话,应该也没人抓他。案值太低了,线索也少。”

  江远只当他是夸奖,甩手打电话给魏振国和牧志洋。烟头要做DNA,不知道要排队多久,先抓一个是一个。

第39章 一窝蜂

  翌日。

  清晨的小会议一结束,江远就穿戴整齐,下楼去等魏振国等人。

  抓捕的目标只是一名电动车窃贼,自然用不着趁夜出动。

  不过,尽管只是抓一名小蟊贼,江远依旧有一点点的紧张。他之前还从未进行过现场的抓捕。

  江远的紧张,在魏振国等人到达后,突然消散。

  “人会不会多了点?”江远面前是7男1女的配置,算上他自己,就等于有8男1女了。

  而就江远看到的视频来说,犯罪嫌疑人的身材动作,都是偏于弱小的。而在场的9个人,包括女警在内,看着都像是能抱摔小贼的样子。

  魏振国道:“抓人就要人多,咱们是兵,兵抓贼就要用三倍四倍的人数,把人一把摁住!一会你跟着我就行了。”

  魏振国其实是有点保护江远的意思。做指纹做的这么好的痕检,对宁台县来说,真真就是天上掉下来的蛋糕,正好魏振国还想咬的大口一点……

  至于江远想跟着抓人,有没什么经验这种事,魏振国根本无所谓,反正多带人去就是了。

  平时那些又菜又爱玩的局领导,参加抓捕行动什么的,不也是一样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