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146章

作者:志鸟村

  “坏了一两年了,报过了,一直没修。”年轻老师回答着。

  猴舍就一点点大的空间,摄像头照着,多少是会有些不自在,维修的积极性不高,大约也是可以理解的。

  江远再低头看向地面。

  桌椅有些被移位,地面有一些被蹭来蹭去的痕迹,显的颇为凌乱。

  因为是室内的环境,地面所留的足迹就没有成型的。

  倒是有几个半脚掌,大约是踩到了落地的食物,留下了一点点的花纹印记,但能给出的信息也非常少。

  曹可扬回头看看江远,见他没有表示,就对同来的刑警道:“你们去查监控吧,我在这边扫一下指纹,看有啥突破没。”

  当一名痕检这样给同事说话的时候,就相当于男人对女人说“你等下,我吃颗药”一样。

  不需要羞愧,因为已经习惯了。

  但是,也不值得骄傲。

  不过,又是普普通通的一天罢了。

  门口。

  警员们也在积极的做笔录。

  被问最久的就是负责猴舍的老师,他也是报案人。

  他的态度很配合,有问必答,等笔录问完了,反问道:“猴子什么时候能找回来?”

  “这个很难讲的。”刑警也是为难,破案这种事情,又该如何保证呢。

  猴舍的老师呆呆的看着他,道:“这是我毕业论文。”

  “咦,你不是老师吗?”

  “我在农大读博士,在职的。”猴舍老师喃喃道:“3年了。”

  “猴子和你的毕业论文是啥关系?”

  猴舍老师道:“我的毕业论文是恒河猴的养殖相关的内容……”

  刑警在本子上记了几笔,道:“你在清河学院上班,读农大的博士,然后用公家的猴子写自己的毕业论文?”

  猴舍老师想了想,道:“差不多是这样。”

  “还是你们知识分子会弄这些。”刑警啧啧两声,重新打开笔录,道:“那你读博这方面,有没有得罪人……”

  “没有。”

  “其他方面呢,有没有得罪人?”

  猴舍老师烦闷的道:“没有!我一个搞科研的,我到哪里得罪人去?”

  刑警强调道:“正常情况下,外面的人也不会扛着液压钳,来偷你的猴子的。你仔细想想,最近有没有跟人起冲突,有没有碰到奇怪的人,奇怪的事,说奇怪的话?”

  “为什么一定要追着我问?”猴舍老师不满意的道:“这明显就是为了偷猴子而偷猴子来的吧。”

  刑警严肃的看猴舍老师一眼,道:“猴子这条线,我们肯定也会追查的。但你这边这条线,不是得找你询问,才能知道吗?你说你知道的,别管我们怎么调查!”

  这边的语气稍微重一点了,猴舍老师就有点压不住了,只能低头思考,想了一会,道:“你一定要说有什么事,最近也就是有几个买猴子的电话,开的价格还挺高。但我这个猴子是有自己的任务的,肯定不能卖给他们……”

  刑警在那里疯狂的做笔录。

  江远将现场看了一圈,着重给地面上的足迹拍了照片,又在一个桌角,发现了一点纤维的痕迹,小心的用物证袋取了,就悄然退出了现场。

  纤维可能是学校的学生或者老师留下的,也有可能是偷盗者留下的,江远肉眼判断,与案件最相关的可能,是偷盗者用了类似于麻袋的袋子装猴子,袋子挂到了桌角,留下了一点纤维。

  这要是命案的话,这么些纤维材料,就已经当做一条线去追查了。

  但因为是盗窃案,那最后能当做证据就不错了。直接顺线查的话,麻烦程度略高了一些,得是其他线索都没有结果的前提下,才被考虑。

  出了现场,江远跟着魏振国,一起去看监控。

  做盗窃案的现场,跟做命案的现场一样,若是要详细的扫一遍,照样得到大几个小时去。而且,腰酸背疼腿抽筋,消耗物资三五斤。

  今天的案子,也不是江远的案子,深究其他,他都没有扫现场的权力。

  江远也没兴趣扫现场。

  人力有极限,要是遇到案子就一定要做,自己累死不说,弄不好还会得罪人。

  哪怕是曹可扬态度极好,也不见得就乐意被江远指点。

  清河学院的监控分布广泛,安排有专门的监控室。

  曾卓琥和几名学生,也好奇的跟在江远屁股后面,一起混了进去。

  清河学院本身的管理就那么回事,见来的人多了,干脆就不管了,只让出一台机器给他们看。

  负责的刑警没坐,找了名工作人员过来,一个个监控视频找过去。

  这时候,清河学院众多的监控就体现出了优势来。因为监控视频的数量过多,而看视频的人太少,以至于看的人巨累。

  那刑警也不是专业的图侦,找关键位置都勉强,跟着关键位置找接下来的关键位置就更困难了。

  好几个监控视频里,都能找到盗窃者的身影,看着是一男一女两个人,拖着两只行李箱,但看不清楚脸,确认不了身份。最难的是,好不容易监控跟到了,跟着跟着又跟丢了。

  几名学生最先看的无聊起来,其中一名女孩子就凑到江远身边,低声软糯的道:“你们平时看监控,都是这样子吗?”

  “差不多吧,看监控是比较无聊。”江远回忆了一下图侦们的工作内容,也是深有所感。

  别看图侦是现在刑科里的显学,经常冠以大数据云云的名字,但这东西在操作层面,只能叫大眼睛云云……

  就清河学院这种监控模式,看着监控室修的挺好,结果一半的的监控是实时的,只有拍新闻照,对外宣传的时候漂亮,存储的监控时间也短,还有循环录制的机制不完善的情况……

  还是那句话,清河学院要是死一两个人,这些监控都是宝。

  如果只是丢猴子,这些监控就是图侦之瞎。

  旁边的女学生自然不懂江远的感慨,又靠近了一些,低声道:“其实要是有多的设备的话,我们也可以帮忙看……”

  “其实也不用。”江远这会儿将思路扭转了过来,咳咳两声,道:“直接看院墙吧,出口的视频没有的话,就只能是从院墙出去的。”

  “翻墙可不容易。四只猴子看着挺重的。”负责的刑警道。

  “一只差不多10斤重。”曾卓琥在跟前说明了一句。

  “行李箱也有点重量,推着还行,翻墙就比较累了吧?”负责的刑警又指了一下之前的视频截图。

  两名窃贼推着一大一小两个箱子,总归不是很轻的样子。

  这要是翻墙的话,行李箱反而是个麻烦。

  “也许是从墙洞里钻出去的。”这次说话的人明显有些苍老。

  有人意外的看过去,立即站直了喊:“校长。”

  “衡校长。”曾卓琥也打声招呼。

  清河学院的校长衡文宣笑着点头,再跟民警专门打了招呼,道:“辛苦几位了,我听你们刚才在讨论案情,就忍不住想说一句。恩,学校的院墙,有几处都被挖出了洞,其实是可以进出的。”

  “那监控里调出来看看。”负责的刑警立即道。

  监控室的工作人员为难的道:“那边的监控装了就坏,最近都没有再装了。”

  “唔……”刑警皱起眉来。

  “洞对面的小餐馆里,是有监控的。”校长微笑着道:“正好冲着洞口。”

第231章 她的脚

  清河学院三面临街,一面临水。

  因此,学生们就在三面开了多个门,大的有一米五六的高度,弯腰可以通过,中大的就得蹲下身才能蹭出去,还有更小的,只能隔空送个外卖。

  看红墙被抠挖的痕迹,每隔洞都像是在生长一样。

  可以想象,假如每个学生钻洞的时候,都使劲摸一把,洞口扩大到正常房门的大小都不是梦。

  清河学院每隔一段时间,也都会整治一番高墙开洞的行为,被发现的洞会被简单的填起来,四周则会被加固,以免学生们过段时间再开洞的时候,发生危险。

  校长的秘书,将洞口对面小饭店的监控录像,送到了刑警手里。

  打开来,就见摄像头直接对着洞口,能将进进出出的人脸拍的一清二楚。

  “学生知道这个摄像头吗?”江远才从学校毕业不久,特能感受到该视频的威慑力。

  “想知道的还是会知道的。”校长得意的一笑:“用你们的话,这个摄像头的作用,主要是用来侦查,不是用来做证据的。”

  用来做证据,只能用一次,用来侦查的话,就能用无数次。

  学生们偷偷出个门,通常也不会躲着摄像头走,想躲其实也躲不了,所以,只要这里能确定这件事的存在,那学校里有的是摄像头用来做证据。

  江远上上下下的打量着校长大人,国字脸的男人,看着就很正义凛然的样子,没想到……果然是左鼻孔比右鼻孔小的人,显的有点暗戳戳的坏……

  “有用吗?”校长同志很关切的询问,并观看着刑警的操作,似乎想要偷师的样子。

  他这时候的动作样子,和曾卓琥手底下的学生们是差不多的。

  但这一次,刑警的操作,却是很容易让他看懂了。校长衡文宣也是一副学到了的表情。

  其实有什么好学的,这边的刑警用的就是最基本的功能。

  江远只是看看曾卓琥的几名学生,莫名对他们有些微的同情。

  校长这么跳,日常的想法估计不会少。

  刑警一组摄像头一组摄像头的找,等找到偷盗者的时候,已经是找了5个洞了。

  江远看的都有些乏了,心道:这还真不如多开俩门呢。

  视频里,明明白白的看到两名偷盗者,先后弯腰钻出,然后递出行李箱的场景。

  路过的学生还给帮了把手。

  但将镜头固定,却能看到,两名偷盗者不仅戴了口罩和墨镜,下半张脸还被防晒服给包着,脸上几乎没有真正露出的皮肤。

  看监控的刑警又好气又好笑:“现在的学生都是怎么想的,穿成这样都没有人报警吗?”

  江远觉得他说的不对,但是看看两名窃贼的脸,又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对了,猴子如果是装在行李箱里,不叫的吗?”江远问曾卓琥。

  “应该会叫的。”曾卓琥摇头。

  江远点点头,猜测可能用了什么药,但没有说出来。

  “过去取指纹吧。”江远这时候点了点视频图片里的洞顶部位。

  搬行李的女生因为要提行李箱的缘故,出洞口的时候,用手扶了墙,而她手上是没戴手套的。

  这么热的天,把脸捂起来还可以叫防晒,再戴手套就太难受了。

  不过,偷猴子的时候,俩人估计也是戴着的,只是出来了以后,才将手套脱掉了,估计是没想到,会在离开动保楼十几分钟的地方被注意到。

  这样子暴露的窃贼不在少数。

  行外人可能会想,如果是我作案,我一定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宁愿到门口都不脱。

  实际上,这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行外人只是用想的,而未曾实操过——这里就可以看出职业罪犯的专业性,他们做什么案子的时候,通常都会演习的。

  对于两名偷猴子的小贼来说,他们没有始终戴手套的原因,很可能不是因为想不到,更可能是因为做不到。

  比如说,拖着行李箱,戴着手套,在炎炎烈日下走十几分钟,可能就会很累,会手滑,会拖不动箱子。

  这种时候,是在路边戴着手套歇息一会,还是脱掉手套,擦干净汗接着走呢?

  又或者,他们走在路上的时候,可能需要打电话,用手机,戴手套也会觉得不方便。

  另外,猴子装箱的过程,是否需要脱掉手套操作?给猴子喂药,或者打针之类的操作,可能也有这方面的需求。

  总而言之,犯罪活动既是脑力活动,也是体力活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和困难的。

  如果在没有做过演习的情况下,完美的克服了这个过程,那是需要相当的专业度的。

  如果新人就能做到这种程度,其实推荐当特工。

  作为刑科人,是从来不相信完美犯罪的。

  就是普通警察,其实也都是不相信的。大家更相信增加投入,就能有更多的产出。

  而从普通警察的角度来说,江远这种人也属于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