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一个代表着你血液里有什么,一个代表着胃里有什么。
取完了东西,江远用刀虚点了一下腹腔,问:“找一下吗?”
王澜和牛峒再愣愣神,低声道:“那就找一下吧。”
也不用他说找什么,三名法医就一起伸头找了起来。
“没有凝血块。”
“胃这边戳破了,但也没有凝血块,没有碳化。”
“下腹部这里也是,没有碳化。”
大家很默契的就将要点说出来了。
死前戳破了血管,是会流血的,这是因为心脏泵血出来的缘故。
死后戳破的血管,是不会流血的,因为心脏已经停止跳动了。
在欧美国家吃不到放血猪肉的原因,除了经济因素和习惯以外,就在于放血猪肉,需要让猪在活着的时候流血,这就很不合欧礼。
而腹内没有凝血块,就说明死者是死后戳破的血管,或者……
从理论上讲,血凝块也有可能被火焰焚烧掉了。
说胃部没有碳化,下腹部没有碳化,就是为了消减后续的可能性。
“这么看,就是中毒性窒息和机械性窒息的可能性比较大,死后还给尸体戳了这么多刀……”牛峒不禁摇头。
江远比划了一下戳刀的位置,道:“有可能是熟人作案,害怕被认出来,所以补刀了。”
“非常有可能。”牛峒兴奋起来,道:“那我先打个电话。”
死亡原因,基本上就算是找出来了。
具体情况,还要看毒检的报告,但腹部的戳刺是死后戳的,这一点对案件的侦破有较大的影响,还是要先通知给一线的。
等牛峒弄干净手,打了电话,又重新戴上手套过来,就见江远和王澜,正挖出心脏来,仔细的检查着。
“有发现吗?”牛峒赶紧踩着自己的脚凳上台。
“有点状出血。”江远道。
“窒息旁证。”牛峒点头。
窒息可以导致乏氧表现,可以在多个内脏的表面,形成这样的点状的出血。
死者的心脏就是如此。
不过,就今天的尸体状态,还能注意到点状出血,也是不太容易的。
胸腔都快烧透了。
火要是灭的慢一点,真把房子全烧光了,心脏估计也该烧透了。
“江远眼神还挺好的。”牛峒赞赏的说了一句。
王澜抬起头来,晃着脑袋,缓解着颈部不适,且道:“江远可不止是眼神好,他是瞅着内脏表面的出血去的。肝肾都仔细检查了。心脏上的,也是可以找出来的,出血都要烤干了。”
“江法医可以的。”牛峒点头。
知识就写在书里呢,能够在合适的时间,恰当的运用起来,这就挺不简单了——牛峒对江远的评价,还是年轻新人,现在则是略略高看一眼了。
“咱们把剩下的也做了吧,雷队长一会准备过来看看。”牛峒说了一句,就继续卖力的剖了起来。
旁边的痕检曹可扬帮忙都帮的要吐了,叹口气道:“你们雷队长这会子过来?半夜吗?”
“他半夜又不睡觉的,没事儿。”牛峒一点体恤领导的心思都没有。
江远,王澜,曹可扬和法医助理一起点头表示赞成。
解剖室里的气氛,都因此变的温馨起来。
一个小时后,清河市前进区的刑警大队长雷鑫,就跑了过来。
“江法医,辛苦了,辛苦了。”
清河市总共有三个区,前进区属于老市区了,区局的刑警大队,跟宁台县的刑警大队是一个级别的。
这是一位有点偏瘦,手黄牙黄,一看就只能动脑,不能动手的刑警。
进门来,雷鑫先是客气的跟江远打招呼,然后才给其他人发烟。
江远说了句“没事”,也就接了烟点燃。
有事献殷勤,肯定是为了事情的。
趁着案子,互相熟悉一下,雷鑫又道:“江法医,王法医,牛峒,我介绍一下案子?”
“好。”
雷鑫斟酌着语言,道:“简要来讲,是今天……昨天下午了,咱们前进区的一处民宅,村民自建房着火了。灭火以后,发现的这具女尸……尸体做了DNA比对,我也是刚刚拿到结果。”
“死者名叫张瑛,22岁。未婚。租住在这里。现场的情况,是死者躺在屋内的床上,没穿衣服,所以有入室强悳奸的可能。”
“城中村的自建房,来往的人比较复杂,摄像头也很少。”
“我们现在正在排查张瑛的社会关系。死者在商场上班,是欧莱雅专柜的销售员,感觉没有关系特别好的同事。她父母,对女儿的社会关系了解也不多……”
雷鑫说了一圈,再道:“江法医有空看看现场?”
江远倒是不反对,只是挠头道:“纵火后的现场,证据很少吧。”
他之前就做过纵火案的指纹,算是糊届天花板了。
雷鑫也没啥遮掩的,就道:“现勘基本没有发现什么证据。现在,尸体也没找到精悳液之类的证据的话,就算找到人,估计也会缺乏物证的。”
“凶器?”
“凶器在起火点跟前丢着呢,是一把主厨刀,就是西式厨房用的那种,厨房五件套之类的,送个木盒,里面的刀。外表也烧废了。”
别说,雷鑫套近乎归套近乎,他现在遇到的问题,也是真的有难度。
雷鑫似真似假的抱怨道:“我们现在排查还没结果,就算有结果了,我还得操心物证的问题。现在的命案要求越来越高了,没有DNA证据,没有硬挺的物证,检察官都要抱怨。”
王澜深有同感的点头:“CSI效应。”
CSI效应,说的是大家看了太多的,关于法证科学相关的电视电影以及综艺节目,以至于大家对于法政科学的要求,悄然提高了。
在欧美国家,CSI效应体现在陪审员对物证的要求,以及期望值提高了。比如说,陪审员们会要求更多的DNA检测,尽可能先进的技术。
在国内,CSI效应更多的体现在领导身上。尤其是非专业出身的领导,或者更高级的领导,当他们询问某个案件的“物证”的时候,刑侦人员要说没有感受到压力,是不可能的。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其实还是一种进步,毕竟,要“物证”的领导,比要“口供”的领导,似乎更讲科学的样子。
而对雷鑫这种基层负责人来说,各方面都得考虑起来。
第173章 房倒屋塌
跟大队长雷鑫说了会话,将一盒烟抽的差不多了,几名法医又重新穿戴整齐,继续剖尸。
雷鑫本来还有心帮忙的,看没地方了,就站边上,找了个脚蹬站上去,接着看。
曹可扬于是有伴了,一起。
纵火焚烧过的尸体,不比正常的尸检。
正常尸检,要是只做一部分的话,两三个小时就能解剖的差不多了,稍微复杂一点的,也许用到四五个小时。
但是,现在焚烧过的尸体,能够获得信息实在是太少了,那就得相对仔细的解剖一番。
雷鑫专程过来,其实也有这个意思在里面。
现场留下的物证接近于无,能用上的可能真的就是无。
而尸体固然是焚烧的不成样子了,但多多少少还是能留下点东西的。
雷鑫现在倒希望窒息的原因是中毒,若能因此确定毒物的种类,这就是一条非常好的物证线索了。
江远再次退居次席,但依然很努力的搜索着。
身为区局法医的牛峒更是态度认真,腹腔和盆腔检查过后,四肢都是一寸寸的细看过去。
大家心里都清楚,现在能指望的,就是有什么细小的发现。
江远的身材高大,很快弯腰弯到了困酸,挺身活动的时间,就见一枚亮晶晶的光团,从尸体的胸腔滑落了出来。
江远左右看看,伸手取了光团。
张瑛的遗泽——潮服衣品(LV2):
大城市的光怪陆离,潮气潮落给了来自小地方的张瑛以剧烈的冲击。那些漂亮的衣服,能够代表个性的,文化的,艺术的服饰,一次次的诱惑着张瑛,并使她流连忘返。
漂亮的衣物也给了张瑛以前所未有的自信,曾有一段时间,她还抓到了流行文化的尾巴,拥有了一些懂得赞赏和欣赏她的观众。
虽然,回到了小城市的张瑛,已经渐渐失去了时尚的敏感,但在清河市,她依旧是潮服顶流。
LV2就是一个城市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了,张瑛的遗泽,看起来还是LV2中较高段的。
只是,潮服衣品这种技能,能够用在什么地方呢?
根据尸体的衣着,来判断他的身份和来历吗?
转念,江远又看向尸体。
被烧焦的,卷曲的尸体,在被焚烧之前,却是赤悳裸的,也是令人唏嘘。
天蒙蒙亮的时间,尸检才算是彻底完成。
牛峒还要写尸检报告,王澜、江远和曹可扬以及雷鑫,坐着车,先离开,各自休息。
准确的说,是前三人休息,大队长雷鑫继续去别的地方激励士气。
翌日中午。
江远一觉睡醒,估摸着各项报告应该都出炉了,才收拾收拾,前往刑警队。
全身都换了崭新的衣服。
还是光光亮亮的警酷,制服套装,已经很好看挺拔。
虽然有了新技能,江远并不像改变太多。
进了大门,江远就感受到了浓浓的沉重的气息。
就像是烟熏的老腊肉,你闻到了就知道今天吃的是什么。
而四周的民警们的表情动作,传递给江远的信息,就是案件没破,疑难依旧,线索断绝的意思。
进到办公室里,气息依旧。几名长的就像是老腊肉的民警聚在一起,小声的讨论着,说的大约也不是蒜苗之类的小事。
“王法医,牛法医。”江远来到角落的办公桌,这边算是比较灵活的工位,就是给王澜这种外地支援来的刑警坐的。
“江远。”王澜点点头。她的眼神依旧锐利,只是略显疲惫。
四十多岁的人,还连续熬夜,大概也是要受不了了。
不过,警察皆是如此,尤其是刑警队里的刑警,一旦参与到重案要案中去,胃药肠胃药就是必备药了。
江远问:“毒检的结果出来了吗?有东西吗?”
“常见的毒物都没有。”牛峒应了一句。
毒物检验是按份来的。
通常来说,检查砒霜就检查砒霜,检查毒鼠强就是毒鼠强,也不存在将一份材料放进去,咔咔咔就吐出结果的机器。
简单一点的,像是测试氰化物,就可以用苦味酸试纸,具体做起来……差不多就是高中化学实验课的一堂内容。
至于固相萃取,液相萃取之类的,也是各有各的复杂。
所以,毒物检查没有结果,不代表说,死者就一定没有中毒,只是在常见毒物这一块呈阴性而已。
比较有名的复旦投毒案,就得单独去做二甲基亚硝胺的检查,结果呈阳,方可确定毒物的种类。而类似的对人类剧毒的化学品,估计还有60万种。
江远微微点头,道:“那就还是要从人际关系上走了?”
物证接近于无的情况下,那就只能用老刑警们老办法了。
也怪不得几名老刑警表情沉重且兴奋的商讨着。
王澜只“恩”了一声,道:“理想的状态,就是男女关系之类的事情,导致的情杀。若是如此的话,难度就在审讯上,看没有物证的情况下,人家招不招。”
“没错。”江远和牛峒齐齐点头。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