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90章

作者:葫芦村人

  即使空军放弃歼-9,歼-9也有救了!

  整个研究所搞了快十年,眼看即将进入样机制造阶段,准备试飞,结果被空军按下了暂停。

  611所没有任何办法。

  现在有了转机,可以拯救项目,意味着大家多年的投入不会变成技术文件束之高阁。

  如何能不高兴?

  “只有一个问题,哈工大的经费能不能支撑?每年300万,对歼-9跟新型号的论证,都只是杯水车薪啊。”

  王所长一脸担忧。

  300万,太少了。

  众人沉默了。

  自主立项,可以让歼-9甚至新型号继续搞下去。

  李瑞只承诺前期每年提供300万的经费,相对于歼-9目前所需的经费来说,连一架样机都造不出来。

  后续试飞,加一次油都得好几万。

  更不要说在试飞过程中发现故障、需要改进、更换零部件等的成本。

  每一次的试飞,消耗都不是小数目。

  “还有,合作的不只是我们。601不可能任由我们所主导研发,同样可以借机搞自己的新项目……”

  王所长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132厂技术室跟611之间一直处于竞争关系;根本不向601所跟112厂分工明确。

  建设于58年的132厂,总投资超过1.8亿,建成于64年10月。

  11月第一架歼-5架首飞成功。

  66年5月,工厂技术室改型设计的歼教-5成功首飞。

  在68年,132厂技术部跟生产车间努力下,拥有了歼-7生产能力;并以此为基础,70年完成歼-7I型战机首飞;而现在,132厂技术室的歼-7II也已经完成地面实验,即将进入首飞阶段。

  如此情况下,132厂技术室自然不愿意把接下来的歼-7大改项目主导权交给70年才成立的611所。

  会议室里所有人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前途,再次堪忧。

  “所长,不用担心。歼-9现在的配套没有跟上,航电、火控雷达、动力系统都严重滞后才出现这情况。哈工大是高等院校,主要为国家培养顶级人才,他们开发的项目只会是核心技术项目,不会有战机总成设计研发……”

  看着所里众人黯淡的神情,宋主任轻松地笑道。

  他知道大家厌烦了主导权之争。

  主导权,关系到设计方案跟理念等等。

  没有哪家设计单位会承认自己的方案不如别的单位。

  没办法,国家穷,经费不多。

  要不然,每个设计方案都搞出来,哪种设计优秀,选用哪种就行了。

  没被选上的,再改改,部队需要能执行各种任务的战机,比如截击机、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等等。

  “这么说来,所里需的先进配套技术,可以由学校的科研团队负责?”

  王所长眼神亮了。

  “对,比如新型号的气动布局、航电、雷达、传动系统等等……”

  “那就讨论人员吧。”

  王所长没有再反对。

  战机设计,各系统的细分领域设计才更关键,总成设计,需要各个系统的技术提升才能跟着提升。

  哈工大。

  化学实验室。

  “瞎搞!简直就是瞎搞!”

  康毅表情扭曲地指着面前低着头、不敢吭声的张敬研跟唐龙两人怒斥。

  口水喷得两人额头跟头发上都是。

  可他们头也不敢抬。

  “你门觉得,现在能溶于水的还是聚四氟乙烯?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毒理分析什么都没做,你们怎么敢把新搞出来的东西提供给金工车间用来喷涂到电饭锅上?如果有毒,那是杀人!杀人啊!”

  实验室其他人都是大气不敢出。

  进入实验室这么长时间,从没见到康主任发这么大的火。

  “实验班的家伙,一点规矩都不讲。好好地搞自己的香料配方就得了,非要瞎几把乱搞!”

  对于张敬研跟唐龙两人挨骂,其他化学专业的学生不敢吭声。

  何洋满脸不屑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实验班其他进入化学实验室的同学,虽然没有谢威那样扎实的基础,却依然喜欢乱搞。

  前阵,张敬研跟唐龙两人违反规定把一个小女孩带进实验室,结果,而引发了开学以来实验室第一场爆炸。

  要不是众人反应快,加上爆炸规模不大,非得出人命不可。

  第二天,康主任没处分张敬研跟唐龙。

  直接给实验室立了新规矩:非实验室人员不得入内!

  何洋几人,可不敢在没有征得导师同意的情况下带别人进来,或是搞别的实验。

  实验班的张敬研跟唐龙不守规矩不说,当康主任没在实验室时,就各种乱七八糟的实验瞎几把折腾。

  何洋几人都受了多次牵连。

  现在,终于又出事儿了!

  这次,导师得把他们赶走了吧?

  “康老师,我们也没考虑那么多。聚四氟乙烯耐酸碱,各种有机物溶剂都无法溶解……我们就想着在生产工艺上改进……”

  张敬研低着头,小声地解释着。

  “亏得你还是实验班的!我给你们上课没讲过同样原材料跟配方,在不同工艺下,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这样瞎搞,你确定那还是聚四氟乙烯?”

  康毅脸色更加难看。

  因为生气,浑身都颤抖起来。

  再次指着两人额头:“这是用于电饭锅内胆的涂层!煮饭的!如果有毒,你跟家人天天吃,后果如何?想过吗?信不信从今天晚上开始,我就让你们两个吃那个锅煮的饭?”

  唾沫星子依然四处乱飞。

  “康老师,电饭煲工作温度是110℃~130℃,我们测试过,这种可以溶于硝基苯(C6H5NO2)的材料熔点在290℃~312℃之间……”

  “化学性能分析呢?毒理分析呢?报告在哪里?进了实验室这么久,不懂规矩?”

  康毅粗暴地打断了唐龙的解释,气急败坏地看着他们。

  两人低着头,不敢吭声。

  “滚出去!我不想看到你们。给我好好反省,然后带着检讨以及这种材料的原料配方、工艺、实验注意事项等来找我。否则,这辈子都别想再进我的实验室!”

  竭力忍着怒意的康毅,直接让两人滚蛋。

  再看着这两个蠢东西,他怕自己会用化学药剂把他们溶解了。

  两人顿时如蒙大赦,逃也似的离开了实验室。

  出了实验室,两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想到康毅的要求,不由面面相觑。

  “检讨就检讨啊,还得写工艺跟配方,可怎么写?检讨论文?”

  出来后,唐龙苦着脸问张敬研。

  检讨加论文,不知道怎么写啊。

  张敬研也是一脸苦涩,“这次确实是我们不谨慎,各种分析都没做,就提供给那边……那是煮饭的电饭锅啊!”

  康毅如此愤怒,张敬研能理解。

  现在被康毅一阵怒骂,也是后怕不已。

  见唐龙还在懊恼,安慰着他:“等六哥回来,问问六哥吧。他提供的思路……他跟康主任关系好,可以帮咱们说情。”

  天天跟唐龙在一起的张敬研对化学兴趣不大。

  只不过为了拿补贴才努力学习、实验。

  唐龙不同于他,对化学非常感兴趣。

  谢威提供了香料合成思路,大部分关键实验都是唐龙完成的。

  现在这种可以溶于硝酸苯的“四氟乙烯”,也是唐龙根据谢威随口提的可以“试试”的工艺跟配方搞出来的。

  “他都不知道去了哪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啊。”

  唐龙无语了。

  他怕以后真的进不了实验室。

  “这几天,让康主任先消消气,咱们也再琢磨一下工艺,而且,班上的课也拉下不少,越来越难了,离期末考试可不远了。”

  张敬研拉着一步一回头、不愿意离开的唐龙离开了化学实验室。

  “导师,消消气。”

  何洋主动走上前。

  奈何,康毅却黑着脸看着他,厉声问道:“你很闲吗?让你改进工艺,完成了?”

  迁怒!

  绝对是迁怒!

  何洋心中骂死了实验班的两个混蛋,苦着脸看着康毅,“导师,我正要向您汇报,这工艺,我不知道如何下手……”

  “不知道如何下手?平时都在干什么?找不到别的性质相同的催化剂?还是实验室没有别的材料?看看人家实验班的,不需要我说就能主动去搞别的,你呢?这些天都在混日子吗?何洋,你是研究生啊!你不羞愧吗?”

  羞愧?

  自己为什么要羞愧?

  应该羞愧的不是让滚蛋的两个实验班混蛋?

  何洋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康毅。

  自己没听错吧?

  不服!

  “导师,前阵他们在实验室可是出了安全事故……”

  自己虽然保守,不,那是谨慎。

  可从来没出安全事故,不能再躺枪,也不能再给他们背锅了。

  “你怕出安全事故,就特么别进化学实验室啊!赶紧转到其他专业去!你来我化学实验室干什么?你有本事一年给老子把化学实验室炸几次,老子都给你兜着!”

  康毅的声音陡然大了起来。

  “……”

  何洋懵逼了。

  真的。

  实验班的本科生犯错,自己挨骂?

  不只是他,其他实验室的学生也都懵逼了:康主任这是让他们炸化学实验室?

  “一个月,看不到改进工艺,或是没有新的东西,我会向学校建议你转别专业,你根本不适合搞化学!”

  康毅没理会自己最早看重的学生是什么心情。

  从一开始,谢威没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可是把何洋当成自己第一个门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