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葫芦村人
谢建国被闺女冷落,很是尴尬。
尤其是自己当成棉袄的闺女对自己这态度……
谢威话不多,从小就有主见。唯一让谢建国抬起头的就是当年儿子当知青,谢建国用自己的聪明把儿子从农村搞了回来。
在儿子面前,他几乎没有什么当爹的成就感。
闺女跟自己可亲多了。
现在……
“回去就回去啊!你在这边也没啥事!让我妈别担心我,干爹干妈还有我哥都在这里呢!”
谢柔依然没抬头。
谢厂长快要绷不住了:认了干爹干妈,就不要亲爹亲妈了?
棉袄破得太厉害,太漏风了。
“……”
“老谢,孩子学习呢。”
杜国旺见谢建国尴尬,急忙开口,拉着谢建国往外走去,“咱喝两口去,你践行。”
杜主任怕啊。
万一谢建国一时火大,非得带着谢柔回去,自己如何面对爱人跟大舅哥的双重怒火?
“幺儿,平时没事多活动一下……”
“你有完没完!我这刚有点思路,就让你打断了!我又不是不回家啊!爹,你能不能成熟点?”
谢柔怒目瞪着谢建国。
火大不已。
难怪老头子在家里经常被老娘骂,一点眼力见儿都没有。
自己不学习,也不让人能好好学习了?
啥爹啊!
“走,喝酒去。”
杜国旺拉着谢建国,向一侧的厨房走去。
从梁红玲认了谢柔当干女儿后,杜主任家里的炕,火就不曾熄过:白天谢柔炕上学习,晚上两口子睡觉,谢柔回旁边原本给谢威准备的房间睡觉。
要不是梁红玲觉得谢柔整天呆在炕上,除了上厕所没什么活动,都不会让让她到旁边厢房睡觉。
看着闺女一脸不耐烦,谢建国只能默默地跟着杜国旺往厨房而去。
正常东北人家,冬天喝酒都在温暖的炕上。
奈何,杜主任家里有母老虎……
下酒的,就只有花生米跟午餐肉罐头,也算丰盛了。
谢建国心情不佳,很快就有些微醺,杜国旺见他没说带谢柔回去,才松了口气。
第二天一早,谢建国就跟带着部分资料的徐昌帅几人一起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杜国旺亲自到火车站送人。
“唉~这闺女……杜主任,以后就得麻烦您多费心了。”
见女儿没来送自己,谢厂长很失落。
“不麻烦,不麻烦!昨晚上谢柔又通宵学习了。你刚走不久,梁老师把她哥叫来给她上课,一直到天亮才结束。”
杜国旺急忙解释谢柔没来的原因。
“谢厂长,快发车了。”
徐昌帅催促着谢建国。
惆怅的谢建国,看了看远处,无奈叹息一声,默默转身,进了车站。
这次回去,怕是会被刘梅骂得狗血淋头。
也不知道那件貂皮大衣能不能消得了刘梅的怒火。
谢建国甚至都想好了应对方案:如果刘梅非得因为两孩子都不在身边闹腾,年后暖和了就在哈城这边设立一个办事处,让刘梅来这边。
至于会不会有人说谢厂长给自己家里捞好处,谢厂长在意么?
······
接连三天,601的人都没有打听到任何想要的消息。
甚至,还发现哈工大的人在有意无意地阻止他们接触学校的学生,打探消息变得更加艰难。
雪上加霜的是:611所的人今天下午就会到哈城。
“611所的人今下午到,消息确定吗?”
顾副所长询问吕奎。
这两天,李瑞也不跟所里的人接触,态度非常坚决:达不成合作,不谈任何事情。
“对!611所的人由宋文骢主任带队。现在611所的项目因为经费等原因,几乎停滞;所里传来消息,132厂技术室已经派出考察团队去了罗马尼亚……”
团队在这边,即使合作谈判没有任何进展,也没人闲着。
吕奎把所里传过来的消息向众人做了汇报。
同一个系统,各单位之间的情况都非常清楚。
歼-9前途堪忧,系统内部都清楚。
601所的歼-8尚未定型,空军跟海军航空兵部队哪怕迫切需要战机守卫祖国蓝天,却因为性能太差,并没有催促定型委员会快速批准,投入生产。
而是研究讨论部队未来发展所需战机。
高空高速的歼-8,尚未定型,就已经落后。
歼-9面临的困境更大。
配套不齐全,技术难度大,性能指标一直无法达到要求,就连配套的涡扇发动机进度也不理想……
“有没有可能,李瑞是想用611逼迫所里快速达成跟他们的合作?”
尤卫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排除这可能。601所现在没有经费,每年300万,不是小数目。”
吕奎点头。
李瑞就是这个意思。
让本就处于竞争状态的两家研究所一起谈,不就是为了谈条件?
“等611的人到了,看看情况再说。李瑞越是这么搞,咱们就越需要沉住气。这次的合作,中间肯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问题存在。”
李瑞提出的几项技术,确实让人动心。
表现得太过刻意。
算算时间,611所得到战机模型的时间比601所更早。
不然611的人来不了这么快。
与此同时。
学校几名骨干领导聚集在李瑞办公室里。
“恢复航空航天系,是学校下一步工作重点。601所的人一直不表态,下午611所的人到了,可能会对学校的发展计划形成新的挑战……”
李瑞看着众人,神情严肃。
601所的人耐心超乎了李瑞的预期。
等下午611所的人到了,双方一旦相互交流学校提出来的条件,很有可能导致合作失败。
“校长,要不把他们分开安置?”
后勤主任曲洪涛问道。
校长干这事情之前,也没跟任何人商量。
“没用。601的人这几天满学校乱蹿,他们不可能没收到消息,安排在别处,601的人也会找上门询问情况。”
刘德宝摇头。
分开安置的方案不可取。
反而成了此地无垠。
“让他们接触,相互交流吧。只要我们自己心中有数,所有人嘴巴闭紧,不透露如何消息,他们能如何?”
李瑞严肃地说道,“不出意外的话,学校跟611能先达成协议。即使601不愿合作,也无所谓。”
“……”
众人不解地看着校长。
“611所项目现在几乎陷入停滞。他们跟132厂技术室在争夺新项目,一旦失败,611所就彻底断了经费来源……学校能提供的经费不多,却能支持他们的项目持续研究。”
李瑞平静地说道。
之前去部里要政策,在了解到情况后,他就有了这想法。
原本准备等611跟132技术室竞争失败后再去找他们谈合作,在没有选择的情况,就容易了。
相对来说,132厂技术室在竞争新型号的胜出机会比611更大。
歼-7在132厂技术室改了一个型号了。
谢柔拿出来的战机模型,加上谢柔非航空航天专业不读,让李瑞不得不把计划提前。
下午。
刘德宝亲自带队从火车站把宋主任一行人接到了学校的小会议室里。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每年300万研发经费,学校不会干涉航空专业的项目研究……”
双方寒暄后,李瑞几乎没有给对方开口的机会,就直接把合作中双方权利跟义务明确说了出来。
“李校长,据我们所知,贵校经费并不充足,而且航空方面现在也没有什么基础了……”
宋主任很意外李瑞这么急切。
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就因为没有了基础,所以才选择跟贵所合作。611所不少技术研究人员,原来是学校航空专业的老师。”
李瑞打断了宋主任的话。
“宋主任,学校要发展,为国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为国防工业培养更多人才,就必须恢复航空航天系。经过上级批准,我们成为试点……”
一旁的刘德宝实时对校长的话做了补充。
理由很充分。
从601所调到蓉城的宋主任自然清楚对方说的是否是事实。
国家第一个风洞实验室,就在哈工大。
现在依然发挥着作用,只不过主要用于航天的导弹跟火箭风洞实验。
“七机部领导支持?”
一名611的干部再一次问出了关键问题。
“虽然哈工大隶属于七机部,却是为整个国防系统培养人才的重点高等院校……”
李瑞再次用这理由说事。
“目前,国内跟国外先进的战机技术差距太大,这非常让人痛心。这也是为什么学校在上级尚未批准恢复航空航天系的时候,就准备先行筹备,并且投入到航空相关技术研究中……用于支持航空事业的经费,源于学校独立经营的利润……”
611所众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哈工大能自己每年搞这么多经费?
“还有啊,在初步阶段,学校准备跟沈城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合作,参与到涡扇-6的部分研究项目中;同时,已经派出人员到电子14所洽谈以204雷达为基础,开发双脉冲多普勒雷达;另外呢,学校准备独立启动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
这两天,李校长可没少恶补航空相关的基础知识。
上一篇:拼爹系男神!
下一篇:我的超能力不是催眠,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