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葫芦村人
李创新解释着。
谢威没有再问。
“要不,大家等我一会儿,我把床铺上,一起去食堂?”
喷了一团烟雾,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谢威知道室友们的心思,没有说先跟他们一起去吃饭,回来再铺床。
在这之前,想着跟未来大佬们住一起,谢威也彷徨。
他靠着见多识广,才能现在碾压未来大佬。
时间长了,缺少了那1%灵感的弊端会暴露出来。
不努力,很快会被超越的。
“……”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没吭声。
“班长,要不等晚上,我搞点酒,一起喝顿?我跟李创新约好,他带我去图书馆熟悉环境。”
唐龙把烟头在床前书桌上的陶瓷烟灰缸摁灭,起身拿起桌上的大搪瓷茶缸说道。
李创新愣了,旋即点头,“对,班长,我们就先不等你了昂~”
怕谢威生气,急忙又解释:“班长,二哥昨下午才报道,还没熟悉学校……”
“去吧~”
谢威一脸笑容,“以后日子还长呢。”
两人拿着饭盒,匆匆往食堂去了。
“班长,要不要我帮你把饭打回来?刚开学,大家菜钱充足,晚了红烧肉就没了……”
唐龙拿着一个印着红色牡丹花的黄色搪瓷汤盆问谢威。
“不用,我一会儿去食堂,刚好熟悉一下。”
谢威摇头拒绝了。
姚鑫伟更是话都没说,拿着一个猪腰子饭盒就跟着张敬研两人后面跑了。
“冯柯,晚了食堂怕没什么好菜了。”
见冯珂没走,谢威不由有些意外。
冯柯内心苦涩:你觉得我不想跑?
“班长,我不急,等你一起。”
谢威明白冯柯的意思。
“冯哥,谢谢昂,我还真不知道食堂在哪儿。”
“班长,叫我老冯就好,我52年的,在北方草原放了八年羊……”
冯柯笑着介绍自己。
“建设兵团的?不应该去首都的学校?”
听到冯珂北边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谢威很意外。
在那边考试,分数能进哈工大,上清北也没问题。
哈工大,终究不是哈军工。
同样是重点大学,在东北之外,名气真比不得同为重点大学的首都几所学校。
“在边境放羊,瞧着老毛子开着坦克耀武扬威就来气。放羊没事时,我就想着,总有一天要帮国家设计出比他们先进的坦克。”
冯柯一说到老毛子的坦克,就咬牙切齿。
谢威叹了口气。
老毛子武装到牙齿的百万钢铁洪流,还得十多年才会撤走。
建设兵团,屯垦、戍边。
北边的,是为换家战术拖延时间而成立。
“那咋不去装甲兵技术学院?”
谢威不解。
搞坦克,装甲兵技术学院才专业对口啊。
哈军工四系的装甲兵工程系,61年迁到西京改成坦克技术学校;69年迁至北都,今年改建成装甲兵技术学院。
好像,是有点让人报考的人迷糊。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本想报哈军工,结果稀里糊涂来了哈工大,学校没坦克专业……”
“……”
一时间,谢威不知道怎么回答。
不过,貌似冯柯这家伙比把哈工程当哈工大报的家伙幸运多了。
第36章 老天给谢威开了门,终究关上了他一扇窗?
“其实,学校的专业,同样可以往坦克设计方向走,只不过毕业得学校分配。”
谢威感觉不回答不礼貌,安慰着对方。
“学校十个专业,跟坦克都没关系。现在咱们又进了实验班……”
冯珂叹了口气。
“怎么没关系?坦克是整体的工程系统,装甲、动力、传动、悬挂系统等,都跟基础高数、物理、化学相关。尤其是火控系统,更是计算机、光学、机械等多学科知识的结合。”
谢威走到桌子前,把手中的烟头在烟灰缸摁灭。
听到这些话,冯珂眼神亮了起来。
旋即,黯淡了。
对于坦克,谢威很懂么?
他怕都没见过坦克啥样的。
“呵呵,班长,别安慰我了。我可比李创新那家伙幸运。他想学航天专业搞火箭,来了才发现,咱学校航天专业70年就被打包跟着哈军工的航天、电子等系一起南迁了……”
“……”
谢威真不知道说啥了。
刚恢复高考,填志愿本就不规范。
传媒落后,信息资讯不发达。
考生消息来源少,对学校跟专业几乎没有了解。
很多人报考,专业干什么的都不知道。
最坑的是,拿到准考证填报志愿时,涉及到国防军工相关的学校,专业保密,志愿只能填报学校。
学什么专业由学校分配,跟学生无关。
“班长,你怎么不去清北呢?”
冯柯好奇谢威怎么来了哈工大。
这种天才,去了清北,也属于最顶尖那一批。
能得到更多资源倾斜跟照顾。
“还不是跟你一样,之前教我高数的老师是哈军工的教授,我也是来了才知道,哈军工早在70年就拆分了……”
谢威随口撒了个谎。
“这……”
顿时,冯柯觉得谢威跟他的距离。
近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如此天才,不也报错了学校嘛。
“唉~填报志愿时两眼一抹黑……想报考前就了解大学跟专业情况,除非身边有人熟悉。走,吃饭去。”
谢威叹了口气。
已经收拾好,拿起长方形铝饭盒,招呼冯柯一起去食堂。
“班长,这么一个小饭盒?能吃饱?”
看着谢威手里的小饭盒,冯柯有些震惊。
谢威疑惑地看着冯科。
“这饭盒装不下4两米饭,还有菜。”
冯珂解释着。
“我吃不了那么多,二两米饭加菜就够了。”
谢威有些无语,“走吧。”
真的假的?
冯珂目光从头到脚把谢威打量了一番。
个子不小啊,175高的汉子,甚至有些瘦。
不是越瘦的人越能吃?
谢威出了寝室门,冯珂急忙才拿起自己的搪瓷汤盆追了上去。
一路上,冯珂给谢威介绍着食堂情况:
食堂在主楼对面,有四栋独立的一层平房,从一灶到四灶,一灶供应米饭;三灶面食;二四两灶供应粗粮。
学生领到的饭菜票上印着灶号。
灶号跟灶对应不上,打不了饭菜。
之前不在一个班,谢威的细粮在一灶,冯珂是鲁东大汗,更喜欢面食,去了旁边的三灶,或许他是不愿意跟谢威一起吃饭才去的。
在食堂外分开,谢威进了一灶才发现,打饭打菜的地方依然人头攒动。
不多的餐桌坐满了人。
“好家伙!居然用浴缸装饭?(实际清大,借用)”
浴缸盛着冒着白烟的米饭,旁边是油漆斑驳的桌子上摆着几个白色搪瓷餐盘,里面装着菜。
一人收饭票,一人打饭。
学生就在前面排队。
饭票是学校用稍厚的硬纸印刷,上面分别印着粗粮、细粮。
排队。
交饭票。
“二两?够吃吗?”
收饭票的是四十出头的干瘦中年人,见谢威只打二两,皱眉不已。
后面排队的都诧异地看向谢威。
多数女生都吃三两,这么一个汉子,吃二两?
“老师,我南方的。”
收饭票老师点头,南方同学饭量确实比北方的小不少。
微胖的中年打饭大妈打量了一下谢威瘦弱的身子,默默摇头。
手里的长柄猛地一舀,冒尖的一大勺米饭,几乎把谢威的小铝饭盒装满。
“阿姨,我吃不了这么多。”
上一篇:拼爹系男神!
下一篇:我的超能力不是催眠,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