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葫芦村人
压制着爆粗口的冲动,心中默默骂了一句。
难怪之前王征让自己好好复习。
每天送饭不说,连饭盒都不让谢威洗,就为了给他节约时间。
杜国旺跟梁红玲夫妻两回家也没打扰过谢威,仿佛两人之前没有因为谢威学什么专业产生矛盾。
眼前散发着油墨的试卷,揭示了一切。
整张试卷,看不到一个汉字,英俄两种文字介绍题目!
今年高考英语都没纳入录取成绩,只有部分专业作为参考啊。
哈工大更过分,题目不仅有英文,还有俄文。
外语题目虽然简单,甚至比不得谢威那时代中考英语的难度,可整个考场哀嚎声一片。
“嘭~嘭~嘭~”
站在讲台边正在分草稿纸的田远拍了拍桌子,严肃地对喧闹的考场喊道:“安静!注意考场纪律。”
考场里安静了下来。
“同学们,这次入学检测不是为难大家,是为新开的本硕连读专业选拔学生,对基础要求比较高。请根据自己的能力,尽量完成试卷,考试时间截止下午6点,中午未交卷的同学,会有人给你们送饭。另外,本次考试成绩不会纳入档案,也不影响后续学习跟工作分配……”
田远如此解释,平均年龄20好几的新生,根本不相信考试对未来没影响。
还好,英语跟俄文大部分都看不懂,通过数字、公式跟图形,都是通过高考的精英,题目大体上还是能看明白的。
“草稿纸不够的,举手,我送过来,大家考上大学,已经是算是准国家干部,请遵守考场纪律。”
田远再强调了考场纪律后,坐在讲台上观察着台下众人的反应。
满脸绝望的有之。
抓耳挠腮的有之。
咬着笔头满脸茫然的……
谢威扫视了一番同考场同学的反应后,想到王征的嘱托跟杜国旺夫妻的反应,琢磨着是不是因为杜国旺帮自己要了20万经费,其他人不满,所以王征在一直强调让自己考好。
他根本就没去想考试难度为什么这么大。
都是通过全国高考,分数必须在全省前面才能进入哈工大的学生,谢威不认为自己一定比其他同学强。
天才,永远都存在。
题很难,饶是谢威以前做了不知道多少《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陪着两孩子参加竞赛时陪着进行专项练习,甚至还在大学专门学过,可谢威依然觉得这些题让他头大。
整张试卷总共六道大题。
粗略扫了一遍题目,谢威本想在心中怒骂出题的人不当人子。
想到可能有梁红玲跟梁红斌出的题,默默叹息一声,安静地做题。
题目翻译过来,内容不多。
第一题:
(1)、1+1=()
(2)、请证明(写出简要证明过程或证明方法)。
(3)、若1+1≠(),你认为的正确答案是(),为什么?请给出理由。
第一小题,但凡有个幼儿园文凭,都知道答案。
可到了第二小题,就要让人疯了。
哥德巴赫猜想!
到几十年后谢威那个时代,都没有被证明。
最接近的,是国内数学泰斗陈大佬在1966年证明1+2成立。
跟梁红玲接触不多,以谢威对她的了解,不可能真的让学生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梁红玲出这道题的目的应该是考察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思维。
第三小题,谢威真的会。
从物理角度,通过空间维度、物理常数,甚至还得涉及到天才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的“平行线最终会相交”的证明等方面,来解释1+1=3。
讲台上的田远把整个考场情景全收在眼里:除了少数人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大多数写了每道大题中的送分题后,紧皱眉头,抓耳挠腮,不停地左顾右盼。
唯独坐在最后面的谢威,看题时皱过眉头后,就不停在写。
几乎没有停顿。
半个小时过去,大部分的答题页面还是空白,谢威举起了手。
“老师,麻烦给点草稿纸。”
田远过来,看到之前发的五张草稿纸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他大部分都看不懂。
在短短半个多小时,谢威居然已经在写第三道大题了。
不愧是众多系主任拼命抢的天才!
田远很清楚,要不是因为谢威,即使哈工大有入学考试,难度也到不了现在这种。
“这些够吗?”
田远直接给了谢威一个本子。
对谢威的态度,他是非常好的。
毕竟,计算机系也希望争取谢威最后选择在计算机领域深造、发展。
为什么学校这么多系主任抢谢威?
项目!
有项目,才有经费,才能有成果,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在专业道路上走更远。
要搞项目,就必须有天才的技术带头人。
谢威这种有着坚实基础的天才,很快就能培养成技术带头人。
“我靠,牲口啊!居然做一半了!第一题的哥德巴赫猜想我都还没写完啊……后面还涉及爱因斯坦物理维度学……”
“这还是人吗?第三大题的天体运动,不仅要求曲率,还得对曲线求导,得展开泰勒公式,还有高阶无穷小跟杨辉三角。额的个神!”
谢威旁边前面两人扭头看到他居然已经在写第三题,震惊了。
“第一道题是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
“泰勒公式我知道,可怎么展开啊!”
“什么叫高阶无穷小?怎么用?”
“杨辉三角是什么?”
整个考场,随着谢威旁边的两个家伙惊呼,顿时乱了起来。
大部分学生,很多专业名词连听都没听过!
“安静!注意考场纪律,再说话,以作弊处理!”
田远差点爆出口,口口声声说别人不是人,开口的两个家伙简直不当人子。
解题思路都说了出来,明显作弊了。
不过,看到绝大部分人一脸懵逼,田远终究没有把两人赶出去。
众人噤若寒蝉,不敢再吭声。
考试可以考零分,人品不能有问题。
考个大学不容易啊。
开口说话的两人交流了一番眼神,神色复杂地看了看谢威,见监考的田远怒视着他们,不敢造次,默默地继续答题。
两人都通过对方提供的思路,找到了不会的题的思路。
“应该够了。”
谢威明白前面两家伙是在提醒其他同学,田远没阻止,就说明没问题。
一脸笑容地接过本子,“求天体运行轨迹的正交分解,再利用弧微分计算,以及细胞增长过程用微分跟差分方程构建模型,要不了太多的草稿纸……”
“赶紧做题吧~”
田远默默叹了口气,没有阻止谢威提醒其他人。
短短几句话,涉及到很多高难度专业知识,考场里大部分人都听不懂。
即使有谢威的提醒,除非基础好,知识面广,否则依然做不出来。
没瞧着前面两个提醒其他人的家伙听了谢威的话后,直接把已经写了不少的答案划掉了么?
“呜~我听都没听过这些……”
一名女生听到这些,急得大哭。
“泰勒公式!弧微分!我记得之前看过的啊,怎么就想不起来了……”
谢威前面不远处,一名瘦弱的男生,听到提醒,绞尽脑汁地回想。
根本想不起来。
越想不起来,越着急,最后突然感觉到头昏脑胀,额头上的汗水大颗大颗地往下滑落,整个人突然浑身没了力气,直接从凳子上滑向地面。
“嘭~”
“有人晕倒了!”
“赶紧救人……”
教室里,顿时乱了。
第24章 看到有些兄弟姐妹反应内容,说几句,有兴趣的进
如题,这两天的剧情,有些兄弟姐妹反应,说是写偏了,或是水了。
说句良心话,写故事这么多年,葫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本这么用心过,每章写下来大约一个小时左右,修改往往都是三四个小时,但凡不符合主题的内容,都删了;但凡多的字,同样都删了,以前的老兄弟应该都清楚,之前葫芦写故事,连修改都没有。
原本,只是想要写一个贴近现实,能让大家感兴趣的故事。
有人反应,就说明这故事情节有些不讨喜了,那么后面的存稿全部作废,葫芦重新整理剧情,今天晚上的更新会晚一些。
另外,关于谢威的设定,在这里交代一下:谢威虽然原本是搞高科技领域的人,甚至在原本时代身份地位都不算低,可回到七八十年代,一方面并不是非常熟悉那个时代(包括我们现在,除非经历,多少人知道以前的时代是如何的呢?),去了,肯定得慢慢地适应环境;另一方面,就是谢威高考成绩,前面交代过,除了语文跟政治扣分,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这四门,都是满分。
有兴趣的兄弟姐妹可以看看78年的高考试卷,葫芦写之前认真看过所有卷子,讲真,不如现在闺女的初中考试的难度大。作为全职写手,葫芦很多时间都是根据孩子的时间分配,小学阶段,很多考试内容涉及到高考。现在刚进初一,仅仅数轴跟有理数,已经涉及到不等式等内容,平时练习题,也开始涉及到杨辉三角的基础,就连哥德巴赫猜想也有接触。
当然,接触哥德巴赫猜想不是为了证明,而是数学思维。
学理工科的兄弟姐妹应该知道,数学这玩意儿,最吃天赋,而且还需要知识面非常广泛,举个简单例子,1/n(n+1)=1/n -1/(n+1),也就是1/6=1/2-1/3,这种,目前是五年级的内容,若不是闺女学习需要,葫芦是不知道的。当年我们上学时候,根本就没有这些东西,但凡了解,直接带入公式就完事儿了。
而谢威,恰恰是这种教育下的人,回到那个高考难度不到目前中考难度的年代,自然,一切都很简单。
可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并不是数学天才,即使各种基础好,思维方法好,那也只能解题,而无法创造解题方法,所以他才进入哈工大。各种在现在属于基础基础的在那个年代,都是高精尖。
截止目前,哈工大走出了115位两院院士,450余位航天国防总工程师,上百位将军,各种高¥官不计其数。
这也是本故事的最大看点。
作为过来人,谢威本身就是一个作弊器,可以让各种技术项目的研发少走弯路,任何科技发展,绝对不是一个人能解决的。当然,爱因斯坦、特斯拉这种逆天的,不算。
还有,哈工大的领导在留学生态度的新闻,大家应该都看到了。
要是没有强势的领导,这所被其他学校把优势专业都合并走了的学校,不可能成为国防七子之首。
书中之所以出现大佬争抢谢威,并不是为了突出谢威个人牛逼,而是为了突出哈工大对优秀学生的态度。
很快,就会有一批大佬跟谢威一起接受哈工大的魔鬼教学,当然,本故事是虚构,主角还是由光环的,崩溃的,肯定是大佬们。
说了比较多废话,只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这故事,并不是单纯的写军工,而是写那些为国家强大付出的无数先辈的精神。
若是觉得故事没有吸引力,希望大家轻点骂葫芦。
拜托大家了。
第25章 如此哈工大,让人怎能不努力!
上一篇:拼爹系男神!
下一篇:我的超能力不是催眠,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