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太极手
原来薪浪网上突然爆出一篇标题特别扎眼的文章:
《信息茧房有多恐怖?揭穿杜笙在国际上的尴尬处境》
文章开头先是一顿猛吹彩虹屁,说他电影、专辑在国内卖得多火爆,粉丝多热情,接着话锋一转,开始质疑这一切都是炒作!
其中特别提到,杜笙其实在国外不算大明星,所谓的“国际巨星”只是他公司包装出来的假象,目的就是骗国内粉丝消费。
然后列举了几个所谓“证据”:
譬如杜笙上北美访谈节目,收视率惨淡。
后续节目还被临时取消,电视台觉得请他会影响收视,宁愿赔钱也不让他来了。
此外,他在脱口秀上的表现也是“冷场专业户”。
主持人对他不冷不热,杜笙上台后还被整蛊了。
最后,文章还贴了几张北美社交平台截图,上面全是嘲讽杜笙靠女人上位的评论,比如:
“杜笙就是个靠名媛养的小白脸,活该被玩。”
“他以为自己真红了?灯塔国人只当他是个笑话。”
“他的成功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信息差骗局。”
这篇文章写得像模像样,配上所谓“数据”和“截图”,看起来还挺有说服力。
评论区很快炸锅,有支持的,也有骂的,更多人则是半信半疑。
“咱们偶像在国外到底红不红?”
这个问题,对很多人来说就跟问“你妈和你媳妇掉水里先救谁”一样,是情绪炸弹。
这篇爆文一看就是懂行的人写的。
它把真实发生过的事儿重新剪辑、换个角度,硬生生拼出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
‘杜笙在国外根本不受欢迎,他只是靠包装忽悠国内粉丝罢了。’
这个年代国内外的网络,如同隔着一道天堑。
特别是被海内外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各种妖魔鬼怪都能变现。
不明就里的网友看了,还真以为是那么回事。
阴谋论从来都不缺流量,再加上杜笙这人树大招风,敌人也不少。
各种言论开始刷屏:
“人在灯塔,文章揭露得不错。
杜笙确实被那边的人笑话了,人家把他当成猴子耍呢。”
“杜笙不是超有钱吗?还能被人耍?”
“一个黄种人,怎么可能在欧美娱乐圈吃得开?别再自我感动了。”
“幸好我没买专辑,不然就上当了,这就是个信息差詐骗!”
……
网络世界就是这样,真假难辨,情绪先行。
刘施诗越看越来气,几乎要把手机屏幕瞪穿。
一旁的杨蜜见状,笑笑道:
“别理这种带节奏的,最近你看得还少了?
等笙哥专辑销量数据出来,这些谣言就会自打嘴脸。
笙哥说过不让咱们在网上替他说话,你忘了?”
刘施诗咬了咬嘴唇,仔细一想也对。
杜笙确实交代过,不让她们掺和网络上的争执。
而在公司内部,钟甄、叶瀞芷也注意到这波舆论风暴。
她们不清楚这次是谁在背后煽风点火,打算先降温冷处理。
结果粉丝们急着替偶像辩解,反倒哭笑不得有种越描越黑。
话题#杜笙借助国内外信息茧房,一直欺骗华夏人#迅速登上热搜。
尤其是一些自称“灯塔国生活多年”的“资深观察者”带头煽风点火,风向开始一边倒:
“他在那边根本没多少人知道,大家只当他是个笑话。”
“他名声差得很,在好莱坞口碑不行。”
“所谓的‘国际巨星’全是假象,索尼花钱买的热度。”
这些人个个履历光鲜,不是留学多年,就是有海外亲戚朋友,说起来头头是道:
“我表弟就在洛杉矶,他说根本没人认识杜笙。”
“我同学的朋友在索尼工作,说这些都是合约要求的宣传。”
不明真相的群众一听:
哇哦,有人说得这么详细,肯定是真的!
于是网络上骂声四起,仿佛杜笙这次真的要“凉凉”了。
华宜、荣新达、鑫保源、澄天娱乐等竞争对手,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觉得杜笙这次不死也要脱层皮。
结果,现实直接给了他们狠狠一个大嘴巴。
………
第737章 我是学生,能包邮送我吗?
现实中,国内各大门店依旧排着长龙,专辑卖得飞起!
那些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仿佛只是虚拟世界的幻觉,现实生活里压根没人当回事。
笙fan们也纷纷开启“阴阳怪气”模式:
“这的确是假象,借助信息茧房骗我花钱!
你们别买了,这种被骗的机会让我一个人来就行!”
“对,千万别被骗!
笙哥为了销量啥都干得出来!
我今天又去排队,整整两个小时啊,玛德还是没货!”
“到底是谁还在抢购杜笙的专辑?
快收手吧!根本就没上市,这就是个局!”
很快,‘杜氏蒙骗手法’这个梗直接冲上热搜第一,彻底盖过了之前的负面内容。
而之前还在洋洋得意的人,这会儿全都气得跳脚,脸色绿得像韭菜。
这场风波也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理:
‘嘴上喊着不要的人,往往是偷偷买得最多的那一个。’
而杜笙在国内的大本营,依然稳如老狗。
起初还有一些杂音在网络上挣扎,但很快就被淹没了。
哪怕某些海外推手不信邪,还在试图翻起风浪。
结果,又硬生生吃了个大锤。
星际传媒这边还没出手,泱视出手了!
它推出了关于杜笙新专辑《Endless Joy》的专题报导,还特意放在黄金时段播出。
节目里详细展示了这张专辑在全球的销售盛况:
在灯塔国洛杉矶、纽约、芝加哥等地,唱片店门口排起长队,场面堪比春运;
在伦敦、柏林,粉丝热情高涨,甚至要警卫人员出来维持秩序;
在霓虹、新嘉坡,粉丝们不但兴奋抢购,还拉横幅举灯牌,让现场变成了大型歌迷集会。
更绝的是,这段视频被转发到TVING平台后,评论区秒变段子手大赛:
“这就叫‘在国外没人认’?那这些排队的都是NPC吗?”
“肯定是托,不然怎么每个人都激动成那样?”
“这专辑里面竟然还塞了中文歌‘私货’,外国人怎么可能买它,肯定是幻觉!”
“华盛顿复活了?也没见这阵仗啊!”
“谁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啊,我就想知道谁手里还有多的?求转让一张!”
“我是学生,能包邮送我吗?”
……
随着泱视亲自下场背书,之前那些试图浑水摸鱼的言论,瞬间被拍死在沙滩上。
但真正让质疑者集体闭嘴的,是索尼音乐放出的销量数据。
根据公告牌最新统计,《Endless Joy》在北美首日销量高达71万张,也刷新今年灯塔国单日唱片销售纪录。
随后全球销量数据公布:
北美71万张,欧洲58万张,霓虹59万张,亚洲其他地区42万张……
【全球首日累计销量252万张!!!】
这个数字一出,整个娱乐圈都被震住了!
一天卖出两百多万张,破千万岂不是三两天的事?
在全球唱片史上,能做到百万/周销量的已经是顶级巨星了。
而杜笙这次直接冲上三百万+,简直是天神操作。
有不少人开始怀疑数据是不是造假,甚至觉得这不会是为了营销编出来的故事。
索尼音乐随即召开新闻发布会,总裁威廉姆斯亲自出席,并郑重声明:
“我们公布的销量数据完全真实。
但凡有虚假,我和索尼音乐愿意承担法律责任。”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能说的,毕竟需要企业信誉担保。
威廉姆斯继续说道:
“而且《Endless Joy》北美首日71万张,是公告牌独立权威统计,我们也影响不到。
按照这个趋势,北美首周200万张非常有可能达成。
在这种成绩面前,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弄虚作假。”
威廉姆斯还抛出重磅,说杜笙是第一个真正打通东西方市场的歌手。
“杜笙就像邓莉珺、迈克逊、中岛美雪合体一样,在各大语种市场,都有超强的影响力。”
这可不是吹牛。
别人能在欧美火一把,或者在亚洲卖得好就不错了。
但杜笙不一样,他是真正在全球范围内都能吃得开的那种人。
所以这张《Endless Joy》才做到了一天之内狂卖252万张的奇迹成绩。
接着,轮到索尼音乐自己上台“凡尔赛”了。
威廉姆斯一边夸杜笙,一边开始秀索尼的实力:
“当然除了杜笙本身牛,我们索尼音乐也是真的强!”
他说这次之所以能创造历史,靠的是三个关键点:
第一,渠道布局够广,华夏铺货速度飞快;
上一篇:开局心声,高冷女教授是恋爱脑?
下一篇:首富从租车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