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抽取技能 第1001章

作者:太极手

  威尼斯电影节刚拉开帷幕,正是狗仔队最活跃的时候。

  从他们踏出酒店那一刻起,就有大批记者在后面跟着拍照。

  不少记者还专门调焦,把镜头对准杜笙和查理兹,完全忽略了麦绍辉、朱迪等人。

  光看这些照片,还以为两人是在约会。

  经验丰富的娱乐记者最懂观众口味,知道什么新闻最受欢迎。

  而杜笙和查理兹这次看似偶然的聚餐,毫无疑问成了当晚的头条素材。

  与此同时,评委之一的艾曼纽尔正坐在餐厅角落,

  她心不在焉地吃着夜宵,手里那杯咖啡已经被她搅得快没味儿了。

  脑子里还在想着刚才看到的短信。

  布拉德·皮特希望她能在评审团里帮个忙,为《刺杀神枪侠》争取一个重量级奖项。

  她一边慢悠悠地搅着咖啡,一边皱眉琢磨:

  “这一届威尼斯电影节,谁会是垫背的哪个?”

  耳边传来几个灯塔国人在低声聊天的声音。

  她在好莱坞待过几年,听得懂美式英语:

  “布拉德·皮特和哈维·韦恩斯坦都来了,这回威尼斯怕是要热闹咯。”

  “还记得前年的事吗?

  哈维为了买一部电影的海外版权,把人关在房里折磨十小时!”

  “那算什么,我亲眼见过他把一位大牌女演员锁在别墅,槁的腿都软了。”

  “这家伙是把他在好莱坞的那一套搬来欧洲了。

  今年来了这么多美女,不知道又要坑谁。”

  “布拉德·皮特跟他相交甚密,之前连女朋友安吉丽娜朱莉都能共享,可见是一丘之貉。”

  还有人继续爆料:

  “格温妮斯·帕特洛就说过,在她跟皮特交往期间,哈维居然横插一脚!”

  “前段时间安吉丽娜实在受不了三人行,逼着皮特断掉和哈维的关系。

  但皮特还是照常合作,那时候她都怀孕了,两人吵翻天。”

  这些话一句句飘进艾曼纽尔的耳朵里,让她想起了一段她一直想忘却的往事。

  那是八年前,她第一次来威尼斯参加电影节,也碰上哈维·韦恩斯坦。

  当时对方说要帮她打开好莱坞的大门,把她约到了酒店房间……

  她始终觉得那不是一次普通的见面,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猎滟”。

  哈维当时的承诺一个都没兑现,而她也没留下任何证据。

  为了能在圈子里继续混下去,她只能选择沉默、隐忍。

  现在她放下叉子,拿起餐巾轻轻擦嘴,动作优雅得像是回到了那个房间。

  表面上她不敢正面撕哈维,但在评审团内部,她可以悄悄做点小动作。

  如今布拉德·皮特冲奖冲得正猛,而他是哈维的铁哥们。

  她不能撕破脸,但她可以选择站到另一边。

  离开餐厅时,艾曼纽尔特意买了凯瑟琳最爱的宵夜,送到她的房间。

  凯瑟琳虽然出了名的硬气,但也不是不讲情面。

  想要推动好友的《罗曼史》拿奖,必须团结更多评委。

  艾曼纽尔主动示好,凯瑟琳接受了。

  ………

第767章 讽刺十足!

  吃完宵夜,杜笙一行人回到酒店,进行例行会议。

  公关经理詹姆丝正在汇报最新进展:

  “目前我们已经确认简·坎皮恩、艾曼纽尔和冈萨雷斯三位评委站在我们这边。

  目前最大的对手,毫无疑问就是布拉德·皮特和他的《刺杀神枪侠》。”

  杜笙抬手点了点桌上的笔:

  “保罗·范霍文也表态支持。”

  特蕾莎有些惊讶:

  “你是怎么搞定他的?

  他不是跟布拉德·皮特和导演安德鲁·多米尼克关系不错吗?”

  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位居然是“杜氏门徒”!

  保罗私下对八极拳特别感兴趣,还专门联系杜笙请教技巧,两人因此熟络。

  詹姆丝点点头:

  “这样一来,至少有一半评委明确支持我们。”

  她顿了顿,继续分析:

  “如果张艺谋继续保持中立,那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拿下凯瑟琳。”

  马姚伟接过话题:

  “张导不会动摇的,我们已经在尝试接触凯瑟琳。”

  杜笙一直在看娱乐新闻,大多都是他和布拉德争影帝的消息。

  局势很明显,他和布拉德远远甩开了其他男演员,成了这场赛跑中的两位主角。

  问题是,怎么才能确保最后赢?

  在这方面,布拉德·皮特可是个老油条。

  搞不定评委,那就整垮对手。

  詹姆丝作为专业公关,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看向杜笙问:

  “媒体我已经安排好,你那边准备得怎么样?”

  马姚伟回答:

  “没问题,第一批照片很快就能出炉。”

  杜笙沉思片刻,缓缓开口:

  “詹姆丝,你能及时掌握动向。

  我建议在决议最后一天再爆料,让对手没有反扑的机会。”

  詹姆丝想了想,点头答应:

  “行,就这么办。”

  会议结束后,杜笙带着马姚伟前往机场。

  威尼斯还要持续几天,这段时间正好方便他去伦敦拍戏。

  詹姆丝、哈德斯等人则继续联络各大媒体,为杜笙制造话题、刷存在感。

  ………

  喜来登大酒店,一间会议室里。

  《刺杀神枪侠》的主创团队正围坐在桌前,气氛紧张。

  布拉德·皮特和哈维·韦恩斯坦坐中间,像是两个老谋深算的棋手,掌控全局节奏。

  “我们这次的目标有两个,评审特别奖和最佳男主角。”

  布拉德率先开口,语气干脆:

  “但我的重点是男主奖。”

  导演安德鲁·多米尼克对最佳导演没太大兴趣,评审特别奖对他来说也不是非拿不可。

  哈维·韦恩斯坦微微点头,表示理解。

  助理很懂他心思,顺势接话:

  “现在最大的威胁就是杜笙。”

  哈维冷笑一声:

  “老办法,先把他名声搞臭!”

  说完,他从包里抽出一沓厚厚的资料,递给剧组负责公关的人:

  “联系媒体,尽快放出去。”

  那人翻了翻内容,没问太多,直接起身离开会议室,开始执行任务。

  当天下午,法兰茜一家娱乐网站率先发难:

  《独家爆料:拍摄《通缉令》期间,杜笙利用投资人身份削减马特·达蒙戏份,导致其被孤立……》

  还有小演员出镜作证,视频看起来有鼻子有眼。

  这些说法虽然不完全属实,但也并非凭空捏造。

  杜笙和马特·达蒙之间确实关系紧张,而剧组也更偏向支持杜笙,马特·达蒙自然显得格格不入。

  紧接着,多家媒体跟进报导。

  有记者专门跑去采访马特·达蒙,但他选择沉默应对。

  这种不回应,反而让外界更加浮想联翩。

  《电影报》杂志更是火力全开,直接点名批评杜笙在《孤胆特工》里的动作戏全是替身完成,还说这部电影刻意堆砌华夏元素,与威尼斯电影节推崇的艺术性和独立精神背道而驰。

  还有媒体称《孤胆特工》制作成本高达1亿美元,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洗钱电影。

  面对铺天盖地的攻击,杜笙心里清楚得很:

  当别人拿着刀捅你的时候,解释“我没做错”一点用都没有,只会越描越黑。

  唯一有效的反击方式,就是拿出一把更大、更快、更狠的刀子,直插对方命门!

  他早就预料到哈维和布拉德会出手,也早已准备好了反击计划。

  他通过欧洲奢侈品牌卡地亚,搭上了意达利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信使报》的关系线。

  这家媒体旗下的评论家随即发难,痛批《刺杀神枪侠》拿意达利二战历史开玩笑,毫无尊重可言。

  虽然这只是部西部片,但它影射了不少敏感话题。

  尤其是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讽刺意味十足。

  但这只是个烟雾弹,真正的杀招,藏在后面。

  一段埋藏十年的旧账。

  ………

  在威尼斯郊区,远离德尔电影宫的一家普通咖啡馆里,坐着一位中年男人。

  《信使报》的娱乐主编戈卡斯。

  他在等两个人,詹姆丝和马姚伟。

  戈卡斯的妹妹在卡地亚市场部工作,这层关系促成了今天的见面。

  詹姆丝笑着打招呼:

  “老朋友,好久不见了。”

  戈卡斯扯了扯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