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736章

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那时候我就想,日本是一个工业化的国家,他们这么重视农业技术,重视水稻稻种的改良,为什么呢?应该是为了让农业支撑工业的发展,用比较少的人口,比较少的土地,就能养活大量的工人,这样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才可以提高。”

“杂交水稻,是很有希望增加农业产量的一条路子,农村工作部邓部长特别关心这件事,唐院长您也直觉觉得这条路能走,那我们就全力以赴地走下去了。”

唐华:“丁老,杂交水稻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客观规律,我和邓部长都没有催您。”

“但时间毕竟也过去五年了嘛,”丁颖说,“五年,也该出成果了。”

唐华:“您的研究有突破了?”

丁颖笑道:“不是我的研究,是我徒弟的研究。我现在有两个徒弟,他们任何一个都比我还有农学部的这帮子老头加起来都厉害。我的工作其实是给徒弟的研究搭把手呢。”

唐华:……

“今年六七月,实验基地的早稻收割,到时候是否成功,就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了。”

……

海南岛南红农场,中国工程院农学部水稻第一实验基地(海南基地)。

张先程扛上一把铁锹,从宿舍走向试验田。

五月的海南炎热如火,虽然还是上午八点,田间的微风已能把人熏得出汗。

“张研究员,试验田的水我已经放过了。”

“是吗?那好,我们就顺便除除草吧。”张先程说。

“前天才除过。”

“两天了,野草也会长出点芽了。”

稻田里的稻子已经能看见稻穗了,一丛一丛,翘翘地指着天空——这说明水稻还没灌浆,如果稻穗都是饱满的稻粒,它是会下垂的。

一边在田间瞪大眼睛找杂草、拔杂草,张先程也用目测的方式估测这片水稻的长势和收成。

“很明显,这一季水稻的增产很明显,”张先程说,“到六月份,我们就可以报捷了。”

“还是丁老的眼光毒辣,很早就看出了雄性不育系是杂交水稻的关键。”

张先程:“是啊,然后我们就漫山遍野,找了三年的野稻,但是运气真的不错。有丁老在后面撑着,我们整个研究所,不,整个水稻杂交协作组,才能有今天的果实。”

“天然雄性不育系也只是第一步,不育系的强恢复系是您选育出来的。”

“那都是1957年的事了,这两年我们也不是别的什么都没做。从强恢复系到三系杂交增产,中间还有好几百里地呢。”

……

湖南省安江农校试验田,中国工程院农学部水稻第二实验基地(湖南基地)。

几名农校的职工在田间忙碌,这片几十亩的茁壮成长的水稻是全村的希望,不对,是安江农校全校的希望。

给水稻完成了一次“护理”,职工纷纷洗脚上岸。一名三十岁左右的黑瘦研究员站在地头,叉腰眺望这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山间的风吹过,稻田隐隐能看出稻浪。走在田间地头,目之所至都是稻的世界,鼻子闻闻,也是水稻香香的青味。

“刷——”研究员袁隆平从衬衣兜里掏出烟盒,叼出一支劣质香烟,划火柴点上,美美地吸了一大口,惬意地看着眼前自己的杰作。

“袁哥,这一拨水稻好像有点希望耶。”助手说道。

“你才发现啊,我从分蘖的时候就看出来了,”袁隆平说,“现在马上就要长穗,过两个礼拜,就能看得更清楚。等七月收割,那就铁板钉钉了。”

1957年2月,丁颖找到了第一片野生的“天然雄性不育株”,这是现在两个基地杂交水稻试验的基础。

但从天然雄性不育株到高产杂交稻,中间还要迈过很多坎儿。袁隆平培育了雄性不育野稻的保持系,因为是1957年12月确定系种的,在中国发射人造卫星之后三天,所以被袁隆平命名为“前进一号稻”。

而张先程想到了要对野稻本身进行恢复系选育,在他的试验下,获得了强恢复不育系稻种,时间是1958年5月,张先程给这系稻子起的名字是……“天河一号稻”。

然后就是强恢复不育系稻种怎么杂交,农学部划分出了三系杂交和二系杂交法两个路线。张先程和袁隆平都选择了三系杂交作为突破口。

助手:“海南基地他们三季稻,一年能试三次,我们在湖南只能出双季稻,一年试两次。我觉得我们比海南基地慢一节拍,太吃亏了,这么几年下来,我们都比他们慢一轮了。”

袁隆平哈哈笑道:“不是试的次数多成功率就大的。”

第十六章,攀登者

“说吧,中国想要从美国买什么?”

华盛顿,众议院议长塞缪尔·雷伯恩的邸宅。

美国化工联合委员会副会长小托马斯·哈斯特与商务部的官员上门拜访雷伯恩,这也算是美国特色的游说团行为吧。

哈斯特上门来当然是征求议长的支持,让国会对出口管理法案出台一个特别案,让美国的这些企业主和中国有生意可做。

特别案只是开一个特例,意思是“鉴于当前的形势,允许某项交易一次”,比如这次,就可以单独称为“中国与美国农业化肥设备的进出口贸易单独批准法案”。

雷伯恩听了游说团的开场,就直截了当地问哈斯特,中国到底要买什么。

哈斯特:“嗯……我首先说一下中国提出的对等贸易协议,这对我们是很有好处的。如果成交,中国可以出售计算能力达300万次每秒的的高性能计算机,同档次的计算机,美国国内至少要1到2年后才能研制成功。”

“中国当然提出了一个购物单。首先是粮食,打算购买1200万蒲式耳小麦和1000万蒲式耳玉米……”

这些小麦和玉米的总价加起来,大概就半台晶体管超算吧……

雷伯恩:“就这些?这倒是像在挽救我们的农场主。”

哈斯特:“对的,粮食根本不在出口管理法案的限制之内,也不在巴统的限制之内。中国的购物单中,涉嫌敏感设备的项目是合成氨设备,他们要购买3套40万吨合成氨设备,并提出购买专利授权和全套技术。”

“合成氨设备在禁运列表当中。因为氨是生产炸药的必备原料。”说话的是一旁雷伯恩的秘书。

哈斯特:“我先说明一下,合成氨设备虽然是在禁运列表之中,但是这次中国有完全合理的解释,他们购买超大型合成氨设备是用于生产化肥,而且只生产化肥。”

“此外,作为交换,化工联合因此还可以对等地从中国获得全循环汽提法尿素生产的专利授权。”

“然后呢,合成氨设备确实是生产炸药的必备原料,但中国早就有合成氨工厂,中国现在使用的合成氨设备有从苏联进口的5万吨合成氨设备、仿制苏联的5万吨合成氨设备、自行制造的1万吨小型合成氨设备。”

“这么多的中小型合成氨工厂,中国肯定不缺制造炸药的氨,他们引进40万吨合成氨设备,就是专用于低成本地大量生产氮肥。”

“化工联合会现在也迫切需要获得全循环汽提法尿素专利的授权。从1955年起,中国陆续把这个专利授权卖给了三四个西欧国家,这导致美国的化肥出口被奥地利、英国、德国压制得很严重……”

雷伯恩议长听完了哈斯特的长篇解释,想了想:“您说的这些,是便于我在众议院上说服反对者的材料吧。”

“是的。”

秘书:“议长先生,如果单就此项出口进行单独审批,理论上可以做到,不过,这项设备出口只有利于化工行业,其他行业的代言人可能会挑刺,这是在国会里可能遇到的主要麻烦。”

雷伯恩指着秘书:“他说的麻烦是确实存在的,你们应当也予以考虑。不过我认为这应该能通过,我还以为中国人拿着美元要买一艘核动力航母呢。”

企业号核动力航母今年下半年就要下水,造价4.5亿美元。

美国估计中国手中持有至少5亿美元的外汇,这都是前几年没地方花钱憋出来的贸易顺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