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582章

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现在我们的情报系统显示,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很可能于今年底发射,大家都判断可能在圣诞节。苏联必须比美国更早地将卫星送上太空。如果在这一方面失败了,苏联在太空竞赛的第一次交战就输给美国,这是不能容忍的。”

科罗廖夫现在也很苦恼。他不是情报人员,美苏的航天和弹道导弹人员也从来不交流,说实话他现在还真的搞不清楚美国的卫星研制到了哪一步。

“由于五年计划制定过程中的原因……”科罗廖夫说,

“我们的时间节点是58年的5月,卫星和火箭都是。现在,卫星尚未制造出实用产品,火箭也正在进行最后的试飞。”

部长:“我们不需要有一颗功能齐全的卫星,我们只要向太空发送一颗可以被识别或者检测得到的人造物体,就可以宣告胜利,其他的都不重要。能否把一个D项目的样机发送到太空去?”

科罗廖夫:“正如我刚才所说,不仅卫星还处在研制阶段,火箭也很不成熟,前两次火箭试射都未获得成功。8月的第三次试射是最后的决战,如果第三次试射仍未成功,那么我们的形势可能会更糟糕。”

“您是苏维埃最伟大的火箭总设计师,请务必想出解决的办法。”

科罗廖夫一下子无话了。凝神想了很久,他终于勉强想出一个方案:

“R7火箭最大的隐患是发动机过多。如果当前的致命故障能够排除,第三第四次试射,恐怕火箭也不能保证100%的完好率。如果想在火箭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就将一枚卫星发射送入太空,倒也有一个办法。我们发射一枚小质量的物体上太空,它不是1.4吨,甚至也不是0.7吨,而是100公斤左右。这样,即使R7火箭在飞行途中有一个助推器未能全功率工作,火箭剩余的发动机和燃料能量仍可以将它送上太空。”

部长:“很好,就按这个方案解决,干吧。”

……

北戴河。

“我明天就一个人先走了,你和汉城就继续在北戴河呆到8月20号把。”唐华对周璇说。

周璇:“其实有点想和你一起回去。”

“这里气候好,北京还是闷热得很。而且,汉城可喜欢这里了,每天在沙滩和树林玩得疯了一样,”唐华捏捏周璇的鼻子,“再说这里也有很多好朋友嘛,蒋英他们一家还是第一次来这里度假呢。”

“这次也是国家秘密吗?”

唐华:“这一次真不是……可能下周,报纸会公开说中国正在准备启动航天工程和研制人造卫星。哎,这几天对你科普了什么是人造卫星,现在应该了解了吧?”

“知道。就是用大火箭把一个东西发射到天上,然后它就会和那些星星一样,不掉下来,还一闪一闪的。”

……

第二天就要返回北京,但今天晚上,唐华还是能拖鞋大裤衩在海滩上溜达一会儿。

“总会计师单独找我,倒了半小时的苦水,他是我们的大会计嘛。不过,这个预算他最后还是批了。”

主席坐在藤椅上,头枕靠背,刚好可以仰望夜空,秦皇岛的两座小高炉还不至于影响北戴河的空气,几人头顶是浩瀚的星海,银河如一条微亮的色带穿过天空。

唐华:“航天领域,我们不能落于人后,但也会谨慎地推进各种项目,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航天技术的发展对国防工业、对基础工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刺激作用,通过这种办法,可以让很多工业门类的技术水平有快速的增长。”

主席摇摇头:“发射中国的人造卫星,走向太空,不只是国防、工业基础的问题,还有我们看问题的高度。”

李复春:“这项工程能让全国人民的眼界更宽阔,对掌握科学技术更有积极性,更有探索精神。”

主席:“以前我经常说,要放眼整体,总揽全局,站在全局的高度去看世界和处理事情。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又要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什么是全局,什么才是全局的高度。……这项工程不只是让全国人民的眼界更宽阔,也是让我们的眼界更宽阔。”

……

唐华和钱学森轻装简从登上火车。7月27日早晨,中国航天由此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唐华,你觉得美国和苏联设计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会是什么样子?”钱学森问。

唐华:“在美苏眼里,第一颗卫星事关重大,政治意义大于实际用途,因此应该会采取保守的设计,只要是一个人造物体,能在太空运行,然后还能让地面找到它,就算成功了。”

“所以你却憋着早早就开始设计卫星,不同用途不同大小的一大帮子卫星家族。”钱学森说。

“我有时候看得比较远,而且坚信自己的判断和方向是正确的。”

“除了设计保守功能简单,他们的第一颗卫星可能还会有另一外一个特点,”钱学森接着唐华的分析,“给火箭留余量。如果发动机有喷口推力低于标准值怎么办?发动机提前意外关机怎么办?所以它们可能会设计一个质量较小的卫星来给火箭增加保险。”

唐华哈哈笑道:“所以咱们俩半斤八两。你设计了61公斤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的火箭,让我设计一枚55~58公斤重的卫星。这是对自己的火箭多有自信那。”

……

纽约,联合国总部。

美国代表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起了一项议案,并循循善诱地游说联大的各国代表通过这项决议。

这项议案的核心精神很简单:外太空非主权化。

以当前国际公认的100公里高度为大气层的分界线,100公里以下,是投影对应的陆地国家的领空;100公里以上就是太空,而太空应该是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的主权的,正如海洋有公海和领海一样,外层空间就如同公海,应为全人类共享,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权让自己的飞行器自由航行在太空中。

太空应是人类共享的无主权空间,这看起来是这么个理儿,挑不出毛病。美国进一步提议联合国发起一个《外层空间条约》的联署活动,有很多国家表示“这个话题很有趣”。

美国的盟国和小弟很快就投票赞成,一众吃瓜群众国家纷纷赞成,苏联也投了赞成票。

中国代表也投了赞成票。

华盛顿。

“总统宣布美国将发射卫星的消息,据说严重刺激了俄国人,现在俄国也疯狂投入了发射卫星的尝试中。这可能不是个好消息。”

查尔斯·卡贝尔,美国空军中将兼中情局副局长,对艾森豪威尔放的话略有些不满。

杜勒斯转转眼睛:“不管怎样,美国至少在宣传战领域获得了一场胜利。毕竟第一个宣示将向太空进军的国家,这一头衔也是有历史意义的。”

卡贝尔:“铁幕后面的情报我们所知的不一定准确。现在中情局最担心的,是苏联抢先美国向太空发射卫星。”

杜勒斯:“美国在航天和弹道导弹方面的投入远远多于苏联,除非发生意外,否则苏联不会领先美国。”

卡贝尔:“国务卿先生,这正是我要抱怨的地方。现在美国一共有三个军种在研制运载火箭和卫星:我们空军坚持使用阿特拉斯洲际导弹作为载具发射大型卫星,可总统认为这样发射卫星太晚,最近反而频繁支持美国海军的维京探空火箭计划。除此之外,美国陆军那群农民居然自己研制了弹道导弹,然后用这种导弹做亚轨道飞行试射,结果发射三次失败了两次,毫无悬念。”

杜勒斯:“每个军种都直接向总统负责,因此各个军种都能获得一些资源,这是美国的国情,虽然不合理但必须习惯。”

卡贝尔无言以对,起身离开。这时候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噢,今天早餐时候看报纸得到的消息:中国人也宣布加入太空竞赛了。”

“以中国人的种族特质,他们一定不是想发射卫星,而是试图击落我们的卫星。”杜勒斯随口抖了个机灵,“但是,恐怕到那时候我们的第一枚卫星已经在太空中旧得不像样了。”

第157章,好像丢了什么东西

“从今天开始,卫星厂就正式开工了,诸位就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团队。”

天津卫星厂的布局和天津火箭厂格外相似,原汁原味的破败乡村小学风格。大门和天津火箭厂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块白漆为底的木板,黑漆写着“天津卫星厂”五个大字,往传达室的墙上一钉,完事。

不但大门特别低调,天津卫星厂里头的建筑厂房更加破——现在只是把地圈起来而已,厂房还是一片荒草地,测试车间是刚铲掉草皮的白地——草皮是三天前卫星厂宣布开工建设后,这两天部队工程兵们的劳动成果。

厂房要空白至少半年,第一批卫星要借天津火箭厂的车间生产,以后再慢慢盖厂房和添置专用机床,现在加紧施工的是两个测试车间。

唐华在卫星厂唯一的可用建筑——一座小礼拜堂里宣布卫星厂和卫星研制团队成立。

“吕溪风,你是计量组,卫星设计阶段做的每一次调整更改,你负责跟进统计总质量和重心等参数。”

“杨家溪,你带框架组。”

“朱光亚,朱教授,”唐华看了两眼后世的真·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辐射组,提供卫星在太空的防辐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