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489章

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最后还不忘补上设备全部国产化的、操作简易的小型钢铁厂套装。

电影的最后定格在一行字:

继往开来,再创奇迹。

……

“唐华,歼-5已经在沈飞总装了,年底就试飞了!”唐华坐下下面观众席看会议厅的电影,刘业楼回头对唐华说道,“你那个飞机发射的打飞机的导弹,别忘了!”

唐华(擦汗):“今年夏天就要到乌梁素海打靶了!就快了!”

常乾坤:“那我还是现场压阵,不,观摩。”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致敬“响尾蛇”的霹雳-1研制可费劲了,导引头红外接收平面把王大衍折磨得要死,气动舵面把112B厂折磨得要死,火控计算机把张爵折磨得打电话向唐华求援。

也就是固体推进剂和发动机用苏联的配方,还算顺当。

……

“唐院长、唐部长,”身旁坐的是郭沫若,“工程院拐走了很多能干的人啊。”

呀,郭老。郭老有意见是正常的,得小心哄着。

唐华微笑:“郭院长,我不是在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任了个学部委员嘛。李四光先生最后也选择了在中科院。……科学院和工程院都是中国科学技术界的顶级学术组织,我们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是应该的。”

现在的工作划分,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及下属的研究所偏重于基础科学的研究,但也强调,在进行基础科学研究时,尽量给应用科学的发展“打开一条道路”。

中国工程院偏重于应用科学、应用技术/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但是,对应用科学进行深入研究,找到事物的本原规律,也是提倡的。

打个比方的话,爱因斯坦研究出E=MC^2的质能方程,这是基础科学。

1939年,发现铀235吸收中子会裂变反应,并且裂变过程中产生质量亏损,这可以说是应用科学,有时候也被归类为基础研究。

1942~1945年曼哈顿工程,计算出铀235的临界质量、计算出中子密度阈值,妥妥的应用科学范畴。

设计出枪式和内爆式原子弹然后往广岛和长崎各丢一个,这就是应用技术与工程技术范畴。

E=MC^2能推导出核裂变然后出原子弹,这是能给应用科学打开一条道路的基础科学。

“宇称不守恒理论”,额,虽然是非常牛的理论,但目前还打不开什么应用方向的道路。

但是郭沫若因为中国工程院成立感到惆怅并不是因为中科院被限制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而是因为唐华把很多能干的、出彩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划拉走了。

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之前,中科院很多研究所就已存在了,这是因为常凯申的中央研究院有很多人员和研究所设施遗留在了大陆。

嗯——还是用语谨慎一点,尽量不要群伤——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的数理化基础学科的院士,有一些是挺水的,和民国文科大师差不多。而且这些院士还挺孤傲。

也有一些是真牛人,比如赵忠尧、钱三强、李四光、侯德榜。然后这些真牛人全被唐华拐去干活了。

还好,唐华把赵忠尧和钱三强还给了郭沫若,以双重学部委员的身份。李四光考虑再三,最后一刻决定呆在中科院。

既然李四光去了中科院,黄汲清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工程院。

郭沫若:“现在你同时兼任两院学部委员的有你、赵忠尧、钱三强。另外,李四光上周跟我说要在中科院,结果昨天打电话跟我说他也想试试科学院和工程院一肩挑……”

唐华:“是否兼职不影响他们在中科院发挥作用的。工程院没有实体科研单位,成立工程院、工程学部,就是每年召集起来开一两次会。很松散。”

要说唐华支持不支持郭沫若,那当然是绝对支持。

老郭既是在他研究的领域做到极致的学者,也是一个革命者。

作为革命者,他在1927年,4.12之后申请入党。作为学者,《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两书足以开宗立派。

以后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有谁炸刺儿,唐华分分钟去镇压了。甚至不用唐华,赵忠尧都能把他们给镇压了。

……

“老列,恭喜。虽然在苏联没能成为院士,但是在中国实现了梦想。”

列别杰夫和妻子、女儿一起来的北京,此刻也喜笑颜开。虽然刚才的宣传电影提列别杰夫的时候只说“对计算机系统软件及某国家级重大项目做出了卓越贡献”,但这已经够了。

“我们开创了一个时代,并且站在世界的巅峰。”

“老黄,谢大姐,我们是三剑客,今后也永远是一个团队。”唐华、黄坤、谢希德,集成电路X小组的三核心。

在授予工程院学部委员头衔之后,X小组的三人工作稍微有一些调整。黄坤还是在北京,但将兼任北京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系的教授、副主任。

谢希德因为丈夫工作调动到了上海的生物研究所,唐华顺势就打报告在复旦大学也成立了一个微电子系,谢希德是教授、系主任。夫妻俩就可以一起到上海工作了。

黄坤:“四年之后,我和谢大姐会带出更多的微电子人才,团队会愈来愈壮大的。”

唐华笑而不语。

除了黄坤、谢希德、列别杰夫,被收入首届学部委员的还有钱学森、密码学家王永俊、上海计算机所的王守珏、长春光电的王大衍、112B厂的陆孝彭……钱学森、陆孝彭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其他都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工程院院士两年一次增选评定。1957年,还会继续有冒尖的人才被拉进来。

确实,队伍愈来愈壮大了。

第八十七章,两院都成立了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1955年6月2日。

就如上个月安排的,总理参加科学院成立大会。除了总理,出席大会的还有苏联科学院代表团、波兰科学院代表团,其他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也各派出科学家代表来参加成立大会。

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并没有这么多外国代表团,因为苏联现在并没有成立工程院。

唐华推掉副院长、推掉数学-物理学部主任的职位,只是数学-物理学部的一个学部委员。

“宪法通过以后,中国科学院已不是国务院的组成机构,而成为独立的学术研究和领导机构。”

总理先讲话,祝贺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讲了中科院的设置目的。

“在此鼓励中国科学工作者要团结起来,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努力提高科学研究工作的水平,为实现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

然后是老郭宣布同期成立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物学部、地球物理学部、哲学与社会科学部。

老郭又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科学院开展的6项重点工作:

原子核物理的研究;量子力学的研究;中国地质理论研究;高分子化学研究;蛋白质与遗传物质研究;近现代史和近现代思想史的研究。

这六个研究方向在开会之前老郭和唐华碰过。

原本1955年中科院成立时宣布在一五计划期间开展10项重点研究工作。然而因为中国工程院的成立,其中一大半变成了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向国家建议进行的重大工程技术项目了。

比如新冶炼技术、石油地质两个项目实际上已经启动了,流域规划调查、热带植物源的调查农业部在做。工程院拐走了这些技术类项目后,添加了几个偏理论性的研究。

另外哲学与社会科学部也不能没事干,近现代史和近现代思想史就是给他们倒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