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474章

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42吨推力的红烟硝酸-偏二甲肼火箭发动机点燃,向下喷出橘红的火焰。火焰被斜坡地面弯折过来,一股浓烟顺着风飘向荒芜的山谷。

发动机楼刚好建在两条山谷的交叉口,这样无论是北风还是南风,发动机楼都可以测试发动机,都可以让火焰和烟雾吹向安全的地区。

唐华和钱学森都在看表。

这是DF-1(原来钱学森自定D-1的型号,刚刚被改为DF-1)和TK-3用的火箭发动机的600秒长时间试车。

“偏二甲肼燃料的比冲确实高了,但野战加注也就比较麻烦了。”唐华说,“本来想应该试试红烟硝酸-煤油发动机的。”

钱学森:“它首先是一枚探空火箭……”

60秒。

发动机楼,42吨推力的RD42发动机继续喷火。

橘红的火焰在山谷慢慢变成白烟,这白烟的密度还很大,一直顺着山谷底部运动。

120秒。

白烟已在山谷延伸出去一公里多,唐华和钱学森都看不到头了。

“我刚才好像看见发动机的喷射变小了一点点?”钱学森突然说,“是不是推力不均匀?”

唐华:“打电话问问。”

电话那边,在发动机楼即时观察测试仪器读书的工作人员告诉钱学森,最近60秒发动机的推力波动数值在正常范围内,41.2吨到42.8吨,没出意外。

140秒。

如果RD42发动机是安装在DF-1弹道导弹上,这会儿发动机应该已经熄火,导弹进入近似抛物线飞行阶段了。

即使是安装在TK-3探空火箭上,大概150秒后也该烧完了。

但要测试发动机的极限强度和极限性能,还是要进行600秒试车。

这也是找出设计中的缺陷的极端方法。

比如一些薄弱之处,它在发动机工作100秒的时候出故障的概率是千分之一(超标了,必须改进),那如果发动机连续工作600秒,这个部位出问题的概率或许就达到50%甚至更高。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可以对设计薄弱的地方额外补强。

300秒。

400秒。

……

通过。

12月初涡轮泵联试车、12月底首次点火、1月份第二、第三次短时试车,2月上旬进行600秒长程试车。

RD42发动机不用做摇摆试车和长程摇摆试车。600秒二次通过后,RD42的设计工作就差不多进入收尾阶段。这意味着,1955年8~9月,第一枚TK-3或者DF-1的测试飞行应该是不会掉链子了。

第七十七章,万隆会议还开不开

钱学森的运载火箭与弹道导弹团队现在越来越厉害了。

这个团队和以前唐华的各种项目小组差别不小。

唐华的团队就是唐华论证、唐华规划、唐华设计,在设计实现阶段,他拽来的小组开始发挥作用,把控各个主要零件的生产,交付和质量控制,顶多有点儿边缘设计要完善。

T50和T51计算机的时候尤其如此。

后来X小组研究集成电路,算是组织了黄教授和谢希德两员强将参与,比T50和T51计算机好些,但是论证大方向发展和总规划,还是唐华来做。

光纤的研制和工业生产,理论交给了赵忠尧,工程交给了王大衍,这比X小组又稍微进步了些。

钱学森的团队以召开“技术民主会”为特色,要做一个东西,钱学森并不是马上定下来总规划,而是让几个小组的头儿先进行思考,之后将思考成果带到会议上,开头脑风暴。

如果没有穿越视角作弊的话,其实钱学森这种团队研发方式是正确的……

现在钱学森回国才一年多,姚桐斌、屠守锷、黄炜禄、任新民等一批人就迅速形成了一个各司其职但又相互了解的运载火箭/弹道导弹设计规划小组,和钱学森一起,正在走“研发一代、规划一代、论证一代”的滚筒式研发道路。

研发一代指的是射程600公里的DF-1以及能上太空的TK-3探空火箭。规划一代是DF-2中导,论证一代是DF-3远导。

比如今天发动机楼的测试,除了对DF-1使用的发动机进行600秒长程测试,还对DF-2的第一级发动机进行了点火试车。

作为标准射程1800公里的中程导弹,DF-2比DF-1更大,速度更快,第一级发动机所需的推力也更大。

……

从承德回到北京几乎用了一个白天。

回到北京,唐华正赶上人大副委员长、前政协副主席张澜先生的追悼会。

“经主席的特赦,杜聿明、薛岳两人已出功德林,安顿下来了。”

去年12月新当选的政协副主席叶TING在唐华旁边说。

“你去年资助了杜聿明先生在美国读书的大儿子?他想当面向你致谢。”

唐华:“哦,这么快?”

要不是打算提前释放张淦、薛岳、常经国,杜聿明应该是在1959年功德林的首批大赦时才出来的。

“我先问问总理。如果没问题的话,见一面可以啊。”

……

“唐先生你好……”

“杜先生,不用这么客气,我是晚辈,您坐着就行。”

唐华、统战部长李伟涵一起去见的杜聿明。

唐华上前一步,扶着杜聿明重新坐回椅子。

作为1904年生人,杜聿明差不多40多岁身体就垮了,进功德林时全身上下都是毛病,睡一觉醒来脊柱都会保持侧卧压出来的形状,一上午都无法还原。

“我呢,也是无意中知道贵公子在美国读书,后援无力的事情。”

唐华说,“因为我比较熟一个人,您的女婿杨振宁。和杨振宁搭上线之后,又拐了几个弯,知道了你家现在的情况。”

1949年,27岁的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读博士后。那时的院长是奥本海默,他在自传里说,那时候他最爱看的场景就是杨振宁、李政道、费米在普林斯顿的草地上讨论粒子模型。

1954年杨振宁已经小有名气,因为提出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踏入“物理学家”的俱乐部。

杜聿明:“小女和女婿在普林斯顿研究物理。哎呀,说起来我应该劝他俩回国,用自己的学识为国效力。”

唐华:“不不不,不要。杨振宁的研究方向,怎么说呢,太高级了,只有在美国才有足够的物质条件进行,回到中国我们没法给这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