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370章

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

海军台湾战役总结会。

未来5~10年海军的发展方向。首先做到近岸和近海防御,保卫领土不受侵犯,保障渔民出海安全;未来巩固近海,逐步扩展防御圈,在中近海形成防御体系,保障驶近中国的货轮能得到一定的保护。

海战兵器方面,初期重点建设飞潜快,有一定规模后,调整为飞潜舰,舰指的是中型水面战舰。海航飞机远程化。

海上布局,要重点抓岛屿哨点建设,钓鱼岛、台湾、南海诸岛是重要的预警据点,应牢牢抓在手里进行建设。

讨论得出结论后,所有人目光看向主席。

主席目光一直在看墙上挂着的中国海疆图。

主席看了许久中国海疆地图,目光又移到另一面墙。

那里是亚太为中心的世界地图。

从世界地图收回目光,主席点了一支烟,先从1951年海军初订的建设计划讲起:

“海军51年就提出保卫海防,不让敌人上岸。中国海岸线一万几千公里,都不让上岸,是不是能够办到?我看靠不住。”

“所以有的同志又提议,有些地方准备好了让敌人上来,上来了就把他困住,消灭掉。这也是一种打法。”主席摇摇头,“还是有点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喽。”

“有些同志以为,一个国家就只有陆地是领土,抵御外来侵略就是不让敌人从海上登陆我们的陆地。这种想法狭隘了。建设一支强大海军,不只是为了保卫祖国领土的需要,还是保卫祖国海洋的需要。”

“你海军只护住了我们的陆地,可人家军舰就在几百公里外打转,我们的渔民出海捞个鱼都要被他们抓走,是不是我们吃亏了?我们的货轮开出去开进来都要被美国军舰扣押,是不是也是中国的主权受侵犯了?如果发生这两种事情,恐怕也是我们的海军失职哟。”

第八十五章,第四卷完

当台湾还在蒋介石手里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会只盯着台湾。

现在台湾收回了,王震都动身去台湾上任了,作为中国的领导人,再看亚太的地图时视角就会大有不同。

主席现在所想的是中国与东欧国家的海上运输——虽然这一点海运量其实只是中国进出口的小头——但毕竟被掐了。

主席还在想近海渔场的安全,虽然现在农业部的统计93%的渔船是只能在二三十海里范围打渔的非机动渔船,但也有那么一些渔船会到东海和南海捕鱼。

“现在国内的工业基础比较差,造不出大船,我们暂时还以这个战略方针为主,”主席说,“但是必须大搞造船工业,大力造船,建立‘海上铁路’,今后若干年内,我们要有条件建立强大的海上战斗力量。”

萧晋光:“已经确定了,今年夏季海军和重工业部船舶工业局在上海召开会议,讨论下一步海军的发展方针与造船工业的配合问题。”

主席:“现在工业部门给海军搞了几种先进的导弹,领先美国,这很好。但是再好的武器也要装在船上,否则开不出海怎么打仗呢。现在我们利用起义的废旧军舰,从苏联买的军舰也是用过的,但几年以后,形势会有改变。钢生产出来了,工厂搞起来了,要造什么样的军舰,就要好好思量了。”

萧晋光:“我们现在好用的舰艇平台确实比较缺乏,但台湾战役之后这种情况改善了一点,现在我们从国军手里接收了六艘3000吨以上的驱逐舰,比我们购买的苏联驱逐舰还要强,夏季的上海会议,就是要讨论这些舰如何改装和使用。”

主席:“蒋介石是个称职的运输大队长啊,在退出舞台的最后一刻,还给我们送了个大礼物。”

……

主席说六条舰队驱逐舰是蒋介石送的礼物。其实吧,李宗仁可能会觉得是他送的……

不过李宗仁现在并没有兴趣考虑这些问题。他和赞同起义的前国府高层的专机已在路上,就要在北京降落了。

欢迎仪式很隆重。

主席、总理、总司令、宋国母是欢迎人群中的头排。

接下来是政协的李济琛、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四个副主席。

然后是国家副主席……

毕竟李总统已经自动成了国家副主席兼政协副主席。

1925年,孙中山病重,仍前往北京促成南北统一。从广州出发北上之前,孙中山怕自己在路上坚持不住,就拟定了一个25人的名单,说这二十五人都是在他去世后可以继续高举革命旗帜,弘扬三民主义精神的传承人。

这个名单里有廖仲恺、胡汉明、汪精卫。有总理、主席、……甚至有叶TING。然而没有蒋介石。

其实在1949年10月,天安门城楼上有7位三民主义的传承人,跑到台湾的只有2个。三民主义正统其实也在北京。

现在李宗仁这一群人回来,那就更不存在什么正统不正统的争论了。

从飞机舱门到欢迎人群,是红地毯铺成的路,两侧是手持鲜花的学生。

李宗仁先握住了主席的手:“主席。”

主席:“你们回来了,很好,欢迎你们。”

李宗仁虽然与潘汉年联系了很久,在美国达成共识立了君子协议,但到了台湾之后,他还是想过提桶跑路的。后来打消了这个念头,但他猜主席和总理应该是知道自己犹豫过。今天见主席第一句话基本上还是正面评价了自己的行为,不由得大为宽慰。

“我们从台北回到北京,受到热烈的欢迎,首先应对主席表示由衷的感谢。”

主席:“国家的统一、和平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李先生顺应了这个潮流,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所以不仅是我,全国人民也都表示欢迎。”

李宗仁:“朝鲜战争结束,我们都看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力量,过去两天在上海暂停,我们也亲眼看到了祖国建设的伟大成果,感触颇深,都发自内心地为祖国的强大而感到高兴。”

主席:“祖国比过去强大了一些,但还不很强大,我们至少还得再建设二三十年,才能真正强大起来。我建议你和德洁先到全国各地看一看,然后我们一起动手,来建设国家。”

“总理,”李宗仁对总理说,“我们通过潘汉年同志,联系过很多次了。”

总理:“今日一切落定,终于可以面对面叙叙了。”

李宗仁:“还是因为49年我未能接受和平协议,才使得中华的和平统一推延到今天。”

总理:“这话就不对喽。那时候你在台上,蒋介石在台下,其实他的权力还是比你大,很多事情你无法控制。你也是心怀民族国家大义的人,在美国寓居,小潘上门找你,第一次面谈的时候,你就指出了我们现在的关键所在。”

李宗仁:“第一次面谈……啊,是的是的。”

……

那是1952年的7月,李宗仁在巴吞鲁日市的寓所。

李宗仁刚吃了一碗假的桂林米粉,潘汉年——化名华烨行的徐德明先生——来访。

“我与李先生未曾谋面,但彼此应该早就知道对方之名。……我是潘汉年。”

潘汉年面带微笑,还是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

李宗仁:“潘汉年?就是那个很厉害的红色特工,人称特工之王的潘汉年?”

潘汉年:“特工之王是过誉了,我也有过失手的时候。……这一次,奉上级之命而来,想与你随便聊一聊。”

李宗仁一笑:“聊天就没有随便的,尤其是其中一方说‘随便聊聊’的时候。”

潘汉年:“李先生……不,应该叫您李总统。我前段时间研究了很久民国最后两年的法案文本,我发现民国撤到台湾后,一直没有从正规的法律的程序上撤销您的中华民国代总统之职,也就是说,蒋介石到了台湾之后复位总统是他自己说的,实际上是非法的。”

“那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不管台湾那破地方的事,也不想关心,”李宗仁说,“澎湖列岛都丢了,台湾还守个卵毛。也就蒋介石这个军事外行还在自我催眠相信能守住。”

潘汉年:“台湾确实是……不值得考虑太多的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