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反动派 第1573章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陈光甫,可以。”

陈光甫早年自己办了“上海储蓄银行”,后来被中国储蓄银行收编。几年之内让中国储蓄银行发展迅猛,包括保险行业、旅游行业,都是陈光甫在中国储蓄行业率先开始的。后来跳出银行领域,进入了上海市政府,目前担任上海常务副市长。内阁那边早就有消息,要调陈光甫入京,担任中国银行行长,或者是担任商业部部长。

资历足、能力强,担任贸易委员会负责人非常适合。

“其他部门呢?”

“财政部的刘航琛,对外贸易局的张孝若,警察部的何应钦,安全部那边让他们自己派一个人。至于军事委员会那边的代表,我就不发言。”

戴勘说话速度很快。

戴勘多年担任内阁副总理,段勋担任最高委员会委员长之后,就开始担任内阁总理。对于内阁各部委的情况很是了解。所以段勋需要的时候,那些名单戴勘完全是脱口而出。

不过戴勘倒是不贪心。

不会因为段勋让戴勘推荐名单,就真的把自己的人全都推荐上去。在众人面前,段勋可能不会给自己难堪,但如果自己真的吃相难看,那么就失去了段勋的支持。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推荐物资委员会负责人的时候,第一个说的就是卢作孚。因为卢作孚是段勋的嫡系,段勋非常器重的人。

其他人的名单也是如此。

刘航琛是四川人,早年段勋担任四川督军的时候,拿出自己的钱支持四川学子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求学,以此来拉拢这些四川学子。当时来说,段勋这个办法真吸收了一批出色的人才。

目前担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的卢子昂,财政部副部长刘航琛,国家建设总局局长何北衡,都是当时段勋支持的那一批四川学子。除了在北京任职的人之外,还有随着邓演达一起去新疆赴任,担任新疆省副省长兼任新疆警察厅厅长的范崇实,也是他们那一批的学子。这些学子因为得到段勋的支持,因此段勋还在西南积攒实力的时候,就为段勋搜罗了大量上大学的人才。他们毕业之后,全都是过来投效段勋。后来段勋一步一步进入北京,他们也都是跟着段勋步步高升。四十多岁的年纪,已经都是身居高位。

至于张孝若是张謇的儿子,算是出身名门。在对外贸易局担任司长。而在这个中间戴勘很不起眼的放入了一个人,那就是警察部的何应钦。

虽然戴勘和何应钦没有直接关系,但戴勘毕竟是黔军出身。等戴勘成为段勋阵营二把手之后,那些黔军军官,包括贵州名人自然而然的贴了上来。这种政治圈子是挡不住的。

戴勘作为内阁总理,也需要自己的嫡系人马。因此也大力提拔这些黔军军官和贵州名人。物资委员会一看就是非常重要的部门,未来几年之内会和各个部门打交道,还会给政府带来巨大的利润。在这里几年,就是一个积攒资历的地方。所以把何应钦带进去,而且很是自然。

这点想法,段勋是不会深究,而且会支持。所以道:“这个名单还可以,至于安全部那边让白坚武报上一个名字。”

“是。”

“任潮,军事委员会这边,你认为谁比较适合?”

“委员长,我认为从总参谋部那边选一个人比较适合。物资委员会需要军队的配合,有一个熟悉军队各方面的人,比较容易得到支持。”

“嗯。”

段勋明白李济深不愿意插手军队的人事问题。

上一次要不是段勋的嘱托,李济深在会议上是不会出头的。这一次也是如此,李济深只是说,应该从总参谋部那边调人。段勋想了一会,道:“东北军区那边战事结束,短时间之内应该不会有大问题。把林蔚调回来,进入物资委员会。”

段勋立马就想到了东北军区参谋长林蔚。

林蔚就是总参谋部出去的,去东北军区任职之前,林蔚是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此次在东北军区也是立下了战功。作战部一直是总参谋部最重要的一个部门,林蔚早年在这里,和军队方方面面都很熟悉。

“那就这么定了。”

段勋立马拍板,道:“陈光甫担任新成立的物资委员会主任,刘航琛、张孝若、何应钦、林蔚,以及白坚武推荐的安全部人员一起担任副主任。物资委员会成立之后,商业部清单上的战略物资生产、运输、销售、出口都交给物资委员会负责。包括要出口的军火,也交给物资委员会。”

“陈光甫全权负责物资委员会的工作,刘航琛负责物资委员会账目,张孝若负责对外谈判,何应钦负责联系警方,林蔚负责联系军方。一旦物资委员会需要和军方、警方打交道,就交给他们两个人。安全部要负责物资委员会的机密。物资委员会的战略物资档案、对外谈判内容、账目,除了最高委员会五个人之外,只有内阁颜惠庆副总理、蒋鸿遇副总理、尤民副总理,军事委员会陈仪副主席、徐永昌参谋长,才能够翻阅。而且就算是上述几个人要翻阅物资委员会的档案、账目,也必须要在安全部签名。”

“任潮(李济深),这个事情一直是你负责的。等陈光甫他们组建物资委员会之后,尽快的给他们交接。”

“是。”

“不过你虽然不在管具体的事情,但你依旧要分管物资委员会。我要定期听到汇报。”

弄出物资委员会这样的部门,并不是要削弱李济深的权力。

而是因为李济深事情太多,想让他从具体的事情当中出来。物资委员会成立之后,依旧是李济深分管。如果有一些棘手的问题,还是需要李济深去处理。所以李济深定期还要去检查物资委员会的情况,然后给最高委员会汇报。

“是。”

663

1940年10月19日,腊戍战役结束。

日军和暹罗军组成的联军,花了27天时间,击溃了英印军9个师的部队,俘虏的英印军高达3.4万人。最后从腊戍退到密支那的英印军部队不到四万人,参战的英印军部队凄凄惨惨,在腊戍不仅伤亡惨重,重武器都丢在了腊戍。当然为了占领腊戍,日军也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伤亡高达2.9万人,跟着日军一起的暹罗军也付出了1.4万人的伤亡。

腊戍战役,可谓是两败俱伤的战役。英印军损失惨重,日军和暹罗军也一点都不轻松。参与进攻的日军13师团、56师团都是伤亡过半,可以说这两支师团都要退出下面的战斗。

其实日军在腊戍伤亡如此惨重,并不都是战场的伤亡。日军腊戍战役,不少人是因为不习惯缅甸的气候,自己病倒的。虽然日军自以为准备的很充分,可是真正发动了缅甸战役之后,各种困难非常多。病倒之后,日军部队缺医少药,不少人就这么死在了缅甸。

而且这种非战斗减员并没有因为战斗结束就终止,相反随着气候的变化,随时会有新的病患。不过不管是什么原因,在腊戍战役当中伤亡2.9万人,对于日军来说绝对是很高的伤亡。当初日军横扫南洋的时候,每次的伤亡都是少之又少。扫了整个南洋,伤亡都没有这么多。

可是一个小小的腊戍,日军伤亡就如此之高。腊戍战役,日军和暹罗军的联军部队,已经失去了继续发动进攻的能力。

腊戍战役进入尾声的时候,曼德勒的英印军也是逐步的撤离曼德勒。如果继续留在曼德勒,很有可能被日军包围。结果是为时55天的曼德勒战役终于结束。英印军为了保卫曼德勒,前前后后出动了38万军队。

日本也是如此。

为了拿下曼德勒,前前后后投入了11个师团的兵力。

日军战斗力强,英印军地势好。

曼德勒地势居高临下,是典型的易守难攻的地形。利用这样的地势,英印军部署了东西两线集团军,死死地抵挡日军进攻。这场战役,是日军南下最大的一次战役。不仅有11个师团的陆军部队参战,而且还调动了550架左右的飞机。还集中了大量的重炮,参与进攻曼德勒。

当然英印军也是针锋相对。

出动了最精锐的部队,以及大量的空军部队,甚至集中了600多辆坦克。虽然和苏德战争相比,规模非常小。但在南洋地区来说,规模是非常大的。英印军高层希望利用曼德勒战役,给与日军重创。

英印军损失非常大。

伤亡达到17万人,这里面光是俘虏就有8万人之多。主要是东集团军差一点全军覆没,送给了日军大量的俘虏。英印军损失大,日军伤亡也是惊人。

55天的曼德勒战役,日军战场上的伤亡就超过6万,各种非战斗减员超过3万人。整个曼德勒战役下来,日军的减员达到近10万人。

前面部队伤亡太严重,在曼德勒战役的最后时刻,再次派遣了3个师团的部队增员。最后的结果是日军在整个曼德勒战役期间动员了14个师团,几乎占据日本陆军八分之一的兵力。

除了日军部队,印尼共和国陆军第三师、第七师,印度国民军第一军,马来西亚陆军第二师都参与了战斗。这样算下来进攻一方也动员了30万部队。

日军虽然非常努力的适应缅甸,但在缅甸打仗,依旧是非常不适应。很多非战斗减员非常多。加上缅甸道路太差,后勤补给非常困难。为了给前线部队运送物资,日军搜罗了大量的骡马。后勤运输的人,比前线打仗的人多多了。

“奥金莱克将军,辛苦了。”

“很抱歉,我们丢掉了曼德勒,伤亡高达17万人,大部分部队都失去了战斗力。缅甸一大半的地方已经落到了日本人手里。”

英印军总司令,也是此次曼德勒战役和腊戍战役的总指挥克劳德·奥金莱克中将一脸落寞。

他真的已经很努力了。

为了曼德勒战役,他已经准备了几个月时间。甚至把有限的空军部队、坦克部队、炮兵部队,大半都放在了曼德勒和腊戍地区。准备在这里给日军一个教训。可是最后的结果依旧是英印军失败。不管是曼德勒,还是在腊戍,英印军都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兵力上也超过日军很多。更重要的是,英印军还得到了缅甸当地武装的支持。可结果是英印军的伤亡是日军的一倍。

但结果英印军依旧是丢掉了曼德勒这个缅甸重镇。所以克劳德·奥金莱克很是自责。

“奥金莱克将军,这不是你的错误。”

上一篇:首富杨飞

下一篇:重生于火红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