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反动派 第1275章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收集了大家的意见之后,段勋最后总结道:“大家既然都赞成,那么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一点进行谈判。葛敬恩将军一直负责我国和朝鲜政府之间的联络,我想这一次的谈判也让他负责。”

518

1926年最大的事情就是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出现变化。

中日贸易协定的威力如何?

很厉害。

1926年8月29日中日两国签署了“中日天津贸易协定”,很多内容其实是1927年的。因为中国很多订单已经给了德国,因为从下订单开始,最后机器设备的到来基本上都是隔着一年时间。所以大部分订单中国这边早就下了。

这些订单转移到日本,是需要时间的。

但这只是政府订单。民间那些轻工业的工厂,他们是最高兴的。欧美的机器设备虽然质量好,但价格太贵,而且速度太慢。他们这些轻工业工厂的老板想要的是控制成本,抢占时间。但欧美机器设备两样都不占。

价格很是昂贵,而且从下订单到来到中国,需要一年时间。有些时候一年时间,市场风向都已经变了。

可是没办法。

谁让中日两国之间这几年关系不好,民间的反日情绪也非常严重。看看日货的处境就知道。本来日货是中国市场上最常见的,是中国市场上最畅销的外国商品。但自从中日两国闹翻之后,日货在中国几乎是全军覆没。不仅仅是政府在有意无意的抵制日货,民间对于日货几乎是打砸抢的态度,这个时候谁敢进口日货。

日商在中国的工厂也都是采取了贱卖的措施。

这样的环境之下,那些商人谁敢冒着大风险购买日本东西。一旦被人捅出来,很容易被扣上“亲日”帽子,甚至会被民间抵制。现在好了,中日两国的关系突飞猛进,甚至外国报纸都惊呼“中日同盟”的地步。这些商人立马开始和日本那边接触,希望能够从日本购买那些便宜的机器设备。

质量可能不如欧美货,但价格是他们的一半。更不用说中国这边下订单之后,日本那边两三个月就能够给你交货。

价格低、速度快,简直是那些商人最喜欢的。

因此刚刚签署了贸易协定之后,9月份开始日本不少工厂就能够接到中国民间工厂的订单,让日本工厂都是非常兴奋。因为他们很多工厂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到过订单。因为没有接到订单,日本中小工厂破产无数。现在还活着的那些工厂,基本上都是日本财团下面的工厂。

日本那些工厂一下就开始忙活起来。

用一句话来说,中国真是大市场。不说别的,看看中国这些年蓬勃发展的造纸厂、印刷业、出版业就能够知道。

为什么发展这么好?

就是因为中国这几年重视教育,上学的学生人数突然开始迅速膨胀,以几何倍数上涨。学生人数的增长,让学校对于教材的需求猛增。结果是造纸厂、印刷业、出版业发展速度惊人。

而他们这些行业都需要机器。

中国虽然也生产这些机器,但远远无法满足国内的需要。因此他们大笔订单砸向了日本。1926年的年末,日本工厂比前两年忙活多了。

而中日关系的缓和,让朝鲜半岛那边也是忙碌起来。

中国和朝鲜政府的谈判有序的进行,经济谈判和军事谈判并行。很快中朝两国就签署了一大堆的合作协议。

包含方方面面。

朝鲜为了财政收入,在经济合作谈判上开始慢慢地让步。最后朝鲜最著名的几个矿场,都和中国这边签署了三十年到五十年的合同。朝鲜政府占据矿场30%的收益,以及开矿前几年在税收上进行一些优惠。

至于军事合作方面,双方都让了一步。

中国会派遣一个军的部队进驻朝鲜,里面包含三个陆军师、一个炮兵师,两个高射炮团,以及一个大队的航空兵。这支部队的军费会是中国自己负担。至于军校和军工厂,中国愿意帮忙建设。但这部分资金却是需要朝鲜政府资金支持。中国这边派遣到朝鲜的军校教官,军工厂技术人员,他们的薪水要由朝鲜政府负担。

葛敬恩被任命为东北军区副总参谋长,兼任中国驻朝军事总代表,负责中国和朝鲜军事上的所有合作项目。董宋衍被任命为中国驻朝军队总司令,统一指挥中国在朝鲜的所有部队。

都忙活。

日本工厂开工,就需要原材料。虽然一时半会不会有太多,但这样的势头已经出现。加上支持朝鲜政府的经济和军事,因此中国各个部门都在忙着修改明年计划,真的是一团乱。

“怎么样?”

所有部门都忙,建设兵团这边也是如此。此时的建设兵团总司令李济深坐火车来到了哈尔滨,最后来到了东北建设兵团司令部。

“总司令,喜报,大喜。”

东北建设兵团司令员邓演达一脸欣喜的来到了司令部,面对李济深露出了笑容。整个人如释重负,脚步都非常轻盈。

“你们的统计出来了?”

“是。”

邓演达点头,道:“总司令,建设兵团今年的大米产量一亿四千四百万斤,高粱七千六百万斤,玉米四千九百万斤,番薯四千二百万斤,大豆一千三百万斤。虽然亩产比不上南方,但产量也远远超过我们的预计。黑龙江这边的土地远比我们之前的判断还要肥沃。”

李济深听到产量之后也是立马大喜。

本来以为今年是第一年,能有一亿斤左右的粮食,就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在这么靠北的地区种植粮食,而且是如此大面积的种植粮食,大家都没有经验。所以对于东北建设兵团的要求是今年可以养活他们自己。

没想到产量远远超过原来的预计。

“数据是准确的?”

“总司令,你放心,不会有问题的。这是我们东北建设兵团司令部的人,还有农业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一起统计的。肯定会有一些小的误差,但误差这是统计上的一些问题,大致不会差的。这是我们按照种植面积来统计的亩产情况。”

邓演达把刚刚统计的数据给李济深递过去。

李济深看了一会道:“大米的亩产不错,高粱和番薯的亩产很高啊,玉米也不错。”

李济深毕竟是建设兵团总司令。

这一年也算是恶补了不少农业知识。对于中国粮食亩产数据也是看了很多。因此看到邓演达上交的数据,立马就开始和辽宁、吉林那边进行比较。发行亩产还真不错。

“是。”

“不过你们是按照什么来确定播种面积的?”

毕竟是东北地区,而且还是高寒地区。在产量上肯定是比不上鱼米之乡的南方,但这样的产量已经让李济深很满意。

“是根据吃饭的习惯。东北地区来说,大米和高粱是主粮,一直以来播种面积都是排第一的。高粱的口感肯定是比不上大米,但高粱的亩产很高,远远超过其他的粮食品种。所以在东北地区,高粱的播种面积是很多的。至于玉米和番薯,这些不是中国人的主粮,在中国播种面积很低。不过我们的农业专家表示,他们对于土壤的适应性很好,亩产也很高。所以我们开辟的旱田里面,就种植了不少玉米和番薯。从今年的产量来看,玉米和番薯的亩产的确是非常不错。如果能够大力推广玉米和番薯的种植,把他们作为主粮的补充,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会有巨大的保障作用。”

邓演达窝在黑龙江种了一年的田,对于种地也开始头头是道。

玉米和番薯。

进入中国的时间也已经很长,早在明末清初就进入了中国。很多人都说,康乾盛世是玉米和番薯的盛世。因为这两个高产作物的进入,中国才能够人口大发展,才能够有所谓的盛世。

但其实中国对于玉米和番薯的种植并不积极。

目前全国来说,玉米和番薯加起来,种植面积都不到10%。甚至说不定只有5%左右的种植面积。因为到现在为止这两个农作物,都并没有被中国人完全接受,并不是中国人的主粮。

在东北也是如此。

但东北建设兵团开荒,却是很多农作物都种植。就是为了做实验。建设兵团下设农业大学、化工大学,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农业技术。

而且玉米和番薯的确是亩产很高,产量很高。

“大豆的亩产有些低?”

上一篇:首富杨飞

下一篇:重生于火红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