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反动派 第1184章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再看看那些地主。他们也是如此,他们拥有不少土地,但每年的地租收入太低。对于他们完全是不合算的。他们一年的地租收入,远远比不上在上海一栋房子一年的房租相比。而且他们的地租收入每年都在降低,而其他物价却一直在上涨。从价格上比较,他们拥有的土地价格,远远比上海一栋房子贵。所以很多地主都想用这些土地换取上海这边的物业,甚至愿意来上海做一些小生意。”

段勋皱眉。

打压粮价的效果看起来比较明显。段勋一直希望来一个工农业剪刀差,为工业化筹集资金。也希望逼迫乡镇地区地主的资金离开农村,加入到城市。钱这个东西必须要流转,才能够发展经济。

但不是这样的情况。

乡镇荒废,这可不是好事情。

“总理,这是乡镇情况。其实现在影响最大的不仅仅是乡镇,还有那些县城和中小城市的情况更加严重。他们那边的资金也是涌入到上海,弄得他们原来所在的城市经济很是疲敝。”

吸血。

王伯群的意思很明显。现在中国的几个大城市在不停地吸血,吸乡镇农村的血,还在吸那些小城市的血。

小城市的资金全都涌入到大城市。

“是因为上海这边的生意好做?”

“并不全是如此。很多中小城市的有钱人之所以涌入上海,是因为上海这边的资源好。从教育、医疗各方面来说,大城市的优势非常明显。目前全国大学分布来说,北京、上海、天津、武昌、成都、重庆、广州、沈阳这几个城市拥有全国国立大学和省立大学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而且现在的国立大学和省立大学,招生大部分都是在学校周围地区录取。其他地区的考生想要考这些大学,情况很是困难。因此这些大城市的吸引力太明显。那些有钱人当然是希望在这些大城市生活。”

资源的不平等,这是永远存在的。

现在中国还没有进行全国性的高考,大学都是自主招生。而这个结果是,大部分大学,甭管是国立大学还是省立大学,包括目前快速发展的中专教育,选择范围都是有限的。大部分都只是在自己周围地区招学生。

很多殷实家庭的孩子,想要念一个大学非常不容易。因为考试之前要去大学所在的地方,为考大学做一些准备。到时候还要租房子,还要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这个过程可能就是几个月时间,需要筹备很多的资金。一般的家庭真供不起。

举一个例子,如果是广西的学生想要念北京大学。那么他必须要提前几个月去北京准备考试。千里迢迢来到北京,为了参加考试需要待好几个月。不带几百块钱根本没有机会考试。而现在的中国,稍微殷实一点的家庭,一年的收入能有一百元,那都是相当不错的。几百元,对于他们是巨大的负担。

后来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招生不公平,其实现在是真正的如此。目前大部分的大学都集中在几个重要的城市。除了教育,中国目前实力强大的医院,更是全都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所以稍微有钱人家,很多人涌入大城市是有原因的。

但这样不行。

段勋是准备打造一些超大型城市,但却不是这种模式,而是在政府控制之下有序的发展。不是这样随便的人口流动。这个时候段勋才想起了新中国的户口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确是有一些道理的。

一边打压粮价,还指望那些人固定在农村只是生产粮食,而不流动到城市,完全是开玩笑的。因为在城市打工挣钱,比在农村种地挣的钱多多了。他们怎么会不往城市走。

可是这样的流动,会极大的打击农村的稳定。

“那王师长有什么办法?上海扩建是必须的,如果不卖土地,怎么筹集资金。”

“总理,具体的我还没有想到。但我认为现在的情况,我们要是卖土地,那么也就是解决了眼前的财政不足,没有多少用处。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

王伯群很诚实。

段勋苦笑。

王伯群说出了一大堆的问题,但却是没有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过王伯群这些问题,让段勋很是惊醒。因为这样的问题如果放任下去,会出现大问题。幸亏这一次来到了上海,听了王伯群的报告。

如果这样的事情放任几年,到时候想要处理就会非常麻烦。

看起来很多问题要提上日程。

包括制定全国性的户籍档案,以及对于政府土地的使用,还有进行全国统一高考,都应该要尽快的实施。但上海扩建工作还是要完成,因此段勋看向了颜惠庆和吴鼎昌两个人。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中国的改革中心。上海的一些举措,如果成功的话,就会推广到其他城市。

“总理,我认为出售土地是最直接,也是最好的办法。至于目前上海的房屋买卖不活跃,租赁行业太活跃的情况,可以用一些政策来调节。如减少房屋买卖手续时间,把房屋买卖的税收种类减少,税收比例降低,促进房屋交易。对于哈同这样囤积太多物业的大亨收税也是一个好办法。”

“这样。”

段勋想了想,还是摇摇头。

在配套政策没有出来之前,盲目的进行土地财政,未来地方政府有样学样,很容易被土地财政给束缚住。

土地是财富,城市要发展出售土地是必须的,这也是补充财政最好的办法。但现阶段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段勋不能支持。

所以立马道:“先不要拍卖土地。至于你们上海要推进城市建设,可以先尝试一下发行地方债券。以你们上海市的财政能力,我估计发行千万以上的债券应该是没有问题。用这笔钱进行城市建设,然后以政府土地和一些商人合作,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到时候政府在新建的地区有自己的股份,就有话语权。”

“总理……”

“土地的问题,内阁一定会尽快的拿出一份方案。到时候你们上海可以率先试一试。你们也可以按照我说的,制定一份城市开发计划上交给内阁。”

“是。”

吴鼎昌很是失望。

在吴鼎昌看来,这是多好的财富。上海涌入了这么多人口,按照现在的情况人口规模不停地增长。估计十年之内上海人口能够达到四百多万人。

到时候上海就要大建设,就需要使用更多的土地。土地价格会更高。现在上海的土地一亩地已经是三万多,十年之后说不定会翻一番。这么好的财富,卖出土地能够贴补多少财政收入。多好的办法,段勋却拒绝。

心中有些鄙视,果然是武夫出身,不懂得经济。

但他又不好说什么。

“总理,关于城市开发计划,我们会重新讨论的。”

颜惠庆立马插话。

段勋点头道:“治大国如烹小鲜,任何一个政策的出台,我都要仔细考量。上海是中国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上海的政策对于全国有榜样作用。所以我不能不小心。”

“总理,我们明白。”

“那就好。下午我去看看新民机器厂,你安排一下。”

“是。”

475

“总理,这位是新民机器厂的厂长胡厥文,这位是新民机器厂的首席技术员李承干。”

“两位好。”

来到上海,段勋要和很多人见面。了解一下上海的政治、经济、治安各方面的情况。来到上海之后,先是和上海政府的领导见面,听一下他们的汇报。

然后就要开始考察上海的一些标志性的企业,也和上海工商业的代表谈谈。

不过段勋第一个选择考察的地方,既不是那些银行,也不是招商局,更不是其他某个部门。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公司。

新民机器厂。

在上海这个大亨云集的地方,真的是不起眼的小公司。因为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全国多少银行在这里,多少金融机构在这里。还有这里有多少大公司,拥有多少身家几百万、上千万的大亨。包括面粉大王荣家,纺织大佬刘国钧,宁波帮老大虞洽卿,水泥大王和火柴大王刘鸿生。一个个已经是身家千万的全国性的富豪。

当然除了他们,还有很多跟着段勋崛起发家的西南商人也有很多在上海。西南帮早年支持段勋,包括积极的购买段勋发行的债券,可以说很多人都是“红顶商人”。政府在西南地区投资很多,不少订单都是流入他们口袋当中。这些人靠着段勋是西南崛起的,靠着段勋政府当中西南籍高官多,资产膨胀非常迅猛。但段勋也没有去他们那里。

段勋第一站选择的就是新民机器厂。

“总理。”

上一篇:首富杨飞

下一篇:重生于火红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