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美利坚土豪 第32章

作者:蓝色宝石忧郁

 德州是有历史原因的,他们对待枪支也是非常严肃的,这只是一种工具罢了,郊区的农场现在都有狼群的,你没枪只能待在城市里。

 架空过来的这部比佛利警探,减少的不必要的暴力场面,情节的设计也更加合理。

 原版时空的没解释清楚,为啥这货需要从底特律来到洛杉矶,朋友被杀显然非常牵强,那里有可能跨区域破案的,这些就是FBI的工作了。

 所谓的联邦探员就是干这个的,老美每个州的法律都不一样,跨区域犯罪或者触犯联邦法律他们就会介入,你又是杀人又是跨区域,显然需要FBI的介入,这个槽点必须修改,否则续集没办法展开。

第七十一章让人喷饭的拍摄现场

 由于修改幅度较大,再叫比佛利警探显然不合时宜,这部电影最终命名为妙探出更。

 故事的背景设定是底特律的有个非常能干的警察,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听上司的指挥,破获了一起军火大案后,非但没有受到奖励,反而被勒令休假。

 这个家伙决定和自己的女友去洛杉矶度假,在洛杉矶非常意外的碰到了自己的高中同学。

 原本约好了第二天聚会,结果他的同学当晚就被人杀害了,为了找到杀害同学的凶手,他决定独自破案。

 因为洛杉矶警察的效率实在太低了。

 大家都是警察,人家对他的态度倒是不错,可惜案发地是比佛利山,这里一年都见不到几起枪击案,人家有效率才是见鬼,这里全部都是按照警察条例办事,绝对不会有什么出格的举动。

 底特律来的家伙那里见过这个,接下来的举动也就不用说了,就像一头公牛闯进了瓷器店,把整个警局搅的鸡飞狗跳墙。

 一个黑哥们,突然闯入了白色的世界,然后是文化背景的各种不合时宜,打个招呼都会闹笑话。

 这里面当然有艺术加工,比佛利的警察再如何的离谱,也不可能像英伦绅士一样的喝下午茶,这就纯粹是给英伦贵族添堵。

 有贵族警察自然就有土棍,两者之间的碰撞,绝对会让人忍俊不禁。

 对于比佛利警察的描述,也没有过度的抹黑,总体形象还是偏正面的。

 这么干,除了是要为续集留下伏笔,主要还是面对那些审核,警探如果都成了反面人物,这部电影的阴暗面描述就过了,绝对摆脱不掉R级电影的命运。

 喜剧作为电影的噱头,当然不希望观众产生其它古怪的想法,他们的思路要是被带偏了,观影的效果绝对要打折扣。

 艾迪墨菲现在也算一个明星了,面对其它人可能还会翘一翘尾巴,面对威廉怀特还是算了吧。

 老美虽然是经济动物,但是他们同样也会审时度势,艾迪墨菲的戏路还比较狭窄,目前这种喜剧风格是他最擅长的,换一个导演可就未必了。

 作为一个草根阶层,爬到现在的位置非常不容易,好莱坞不缺俊男美女,自然也不缺什么喜剧明星。

 怀特影业只要开口,大把的喜剧明星会跑过来试镜,1.5亿美刀票房不是开玩笑的,这个吸引力实在太大了,可以想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警察学校都会是一个话题,你如果在这部电影里有上佳表现,前途自然比别人好的多。

 艾迪墨菲有天分,加上他自身的努力,隐约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

 剧组有了这个活宝,各种开心逗比不一而足,怀特影业是有票房分成的,大家都想把电影拍好,就算有人妒忌艾迪墨菲,现在也不会给他找麻烦。

 威廉怀特这招很有效,剧组所有人的利益都被捆绑了起来,如果你不想在圈子里臭大街,最好还是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火力全开的艾迪,像地痞多过像警察,很多时候都会出现笑场,和这个家伙搭戏也是痛苦,憋笑实在憋的受不了。

 还好威廉怀特现在钱多,如果不是有几个摄像位,还不知道要卡多少次。

 如此逗比的拍摄现场,实在也是没有见过,外界如何评论这部电影不好说,反正剧组是信心十足的,这么搞笑的喜剧片,要是票房低了才是奇葩。

 他们非常确定一件事,威廉怀特绝对是个段子手,剧本可是他写的,艾迪墨菲的发挥固然不错,要是没有这些段子也是没用的。

 最为让人无语的,是威廉怀特的二哈,这是一只镜头感超强的二哈,它的表现绝对堪称惊艳,当然了,破坏能力也是超强的,如果没有安保的看护,还不知道有多少东西要倒霉。

 这个阶段的好莱坞,处于一个迷茫期,一些小成本的喜剧片也开始试水,效果只能说中规中矩。由于成本都不高,这些小公司还是非常开心的。

 他们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最重要的应该是剧本,如果没有合适的剧本,赚点小钱也就结束了,警察学校的赚钱效应,不是那么容易仿效的。

 小公司可能有些不明所以,几个巨头是非常清楚的,他们那里少过喜剧片了,这个东西一直都是主流电影,从默片时代就是如此。

 横向对比后,他们发现自己的喜剧片不好笑,或者说笑的程度不同。

 警察学校会出现捧腹大笑的场景,他们的喜剧片最多就是微笑,除非一些笑点很低的人才会大笑出声。

 如此一来问题就严重了,他们的喜剧片必须重新编写剧本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你让看过警察学校的家伙怎么看待他们的电影?

 喜剧片?

 别开玩笑了,一点也不好笑。

 老美的笑点其实很低,威廉怀特还没有火力全开呢,要是拿出大话王那种级别的,估计要笑出一个好歹。

 最好笑的是什么?

 不就是那些荤段子吗?

 威廉怀特经过后世的网络大轰炸,现在这些段子只是牛刀小试,还有好多劲爆段子没用呢。

 其实他也不敢太过分,毕竟时代不一样,太过前卫会被人当成疯子,现在都有人说格调低下了,再下去可能就是庸俗不堪的评价了。

 威廉怀特还要脸,人设崩塌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万一被家长们定义成了混蛋,,他以后的漫画就不用卖了。

 孩子再喜欢也没用,钱包在家长的手里,一个健康阳光的形象非常重要,你可以有些小风流,毕竟艺术家都这样。

 但是绝对不能下流,这是很多人没办法接受的,格调低一点不怕,观众又不是来接受教育的。

 低俗可就不好了,这会拉低孩子们的下限,因为现在的孩子已经没下限了,如果再进一步就没办法想象了。

 家长们其实想多了,现在的孩子早就一塌糊涂了,电影那里教的坏他们,很多家伙已经放弃宗教信仰了,你还跟他们谈什么底线?

 这是老美私生活最混乱的时代,高中生的生活根本就没办法看了,这种级别的电影算什么?

 小儿科而已。

 你在高中学校画一张男女关系图就知道了,那是比蜘蛛网还密集的线路,现在的孩子可比家长有经验,还有什么狗屁格调?

第七十二章以小博大的楷模

 警察学校终于在北美地区下画了,1.8亿美刀的票房,让所有人眼眶乱跳。

 这可还是北美地区的,这部电影的全球票房,无论如何都在2.5亿上下了,今年的亚军是克莱默夫妇,不但是大制作,还席卷了奥斯卡。

 现在的票房多少?

 五千万美刀而已。

 前段时间还大吹特吹,说什么今年最值得观看的电影。

 拿这两部电影对比,纯粹没安好心,人家毕竟是奥斯卡的电影,票房不代表什么,小金人的多少才代表水平。

 话虽然如此,羡慕嫉妒恨还是难免的,你还不能表现的太过直白。

 说观众眼瞎?

 这么干会把公司坑死,选择权在观众手里,你不服气是没卵用的,现在的观众很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胡乱说话只会引起人家的逆反心理。

 时间进入了十一月,小鬼当家开始加大造势力度,金发小男孩的海报,贴满了电影院周围海报栏。

 报纸板面上居然也出现了海报,这种整版广告可是绝不便宜的。

 与此同时,第一支电视预告片也拉开了序幕。

 很显然,人家这次的宣传力度比警察学校大,根本就没有把观影目标集中在儿童身上。

 嗯,合家欢的电影,还是圣诞主题的。

 虽然没有搞什么预售,但是第三方调查机构的资料表明,至少四成以上的受访家庭表示有兴趣观看,如果家里有适龄儿童,这个比列就高的可怕了。

 事情到了这个情况,继续视而不见就是白痴了,好莱坞的发行模式面临全面调整。

 电影如何姑且不论,人家的宣传模式领先了一个时代,相比之下,好莱坞简直弱爆了。

 你说宣传方式杂乱无章?

 别开玩笑了,人家是有套路的,这种一环套一环的宣传模式,哪里是他们这些土鳖可以相提并论的。

 既然看懂了,那就赶紧学吧。

 就算拾人牙慧又怎么样?

 想学是一回事,学得好却是另一回事,首先这个预告片就不好搞,既能吸引到观众,又必须保持悬念。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

 观众不买账怎么办?

 这一切的基础和前提,都是你对自己的电影有足够的信心,随便一搞就是上千万美刀,这绝对不是什么开玩笑,一个不好就扑到姥姥家去了。

 这个时代的电影,能够有两千万美刀的拍摄成本就不错了,如果再加上一千万美刀的宣发费用,几大巨头想自杀的心都有。

 这只是电影公司的纠结,华尔街可不这么看问题,这里面可以操作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没钱?

 华尔街什么时候缺过钱,问题是你的回报率是多少?

 不要求你达到警察学校的水平,只要能有一半的成绩,他们就感觉自己幸福死了。

 尼玛,这玩意还有周边呢,一个不好又是几千万美刀,加上该死的续集,这他喵的就是一个金库。

 这货为啥不拍续集?

 作为一群金钱动物,华尔街表示不能理解,在他们看来,威廉怀特已经疯了,这么容易赚的钱居然视而不见。

 没空拍电影?

 别傻了,很多导演都不会拒绝这部电影,怀特影业的分成制度还是非常不错的。

 至于说拍摄难度,警察学校的剧本早就曝光了,这种级别的分镜头剧本你再不会拍,估计就可以直接退休了,导演的工作实在不适合你。

 因为是他的剧本,所以没什么人说酸话,否则就该有人说,这样的剧本,什么人都能拍。

 按照现在的情况看,怀特影业第二部电影也会成功,至少不会太差,如今的好莱坞,能有三千多万美刀票房就算不错,上亿只是一些传说,这些神作都是屈指可数的。

 这个排名虽然不太公平,以前的电影票毕竟便宜,不论是罗马假日还是魂断蓝桥,在电影世界的地位总是一成不变的。

 但是从观影人数上来说,警察学校的成绩依然非常离谱,可以相提并论的只有星球大战,大白鲨和超人都要差上一筹,你可别忘了,开画数量不是一个级别的,制作的公司也不是一个级别。制作费用的差距就更加可怕了。

 不管有多少质疑,最赚钱的电影确是实至名归的,这一点让所有人无语。

 在一个资本至上的国度,你说什么都是浪费表情,人家一句话就噎死你。

 最赚钱的电影,你敢不服气?

 要不然你也弄一部出来看看?

 话题到了这个程度,基本就宣告结束了,别管人家用了什么手段,电影高雅也好低俗也罢,大把的美刀被人家拿走了,最为可恨的是,这只是一个开始,在这个IP上到底会赚多少钱,现在没人说得清楚。

 不管有多少机构想要投资怀特影业,几乎都不可能成功,因为到目前为止,这家公司都在修炼内功,新电影的计划也是循序渐进,外界吵的沸沸扬扬,人家老板似乎一点也不在意。

 华尔街最希望他收购某个巨头,这样他们就有发挥的空间了。

 奈何人家老板在建立自己的一套体系,和好莱坞的现行机制完全不同。

 威廉怀特显然把工作模块化了,这可不是说什么发行环节,他是把整个电影流程模块化了,具体负责的人员,非常清楚自己该干什么。

 人家电影拍的快,绝对是有原因的,相比之下,怀特影业的电影更像是流水线上的产物,全部都有标准流程。

 你可以说这是对艺术的亵渎。

 但你去华尔街问问,他们到底喜欢投资什么类型的电影?

 投资的不确定性是华尔街最不喜欢的,怀特影业的方式当然好了,这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不确定性,投资的风险其实非常低,而且完全可控。

 他们甚至知道,怀特影业评判一部电影的好坏都有独特的标准,这个评选结果直接决定宣发的费用。

 非常可惜,外界没办法了解具体情况,参加评审的关键人员都是签署保密协议的,短时间外界是别想知道了。

 知道有这么一个机制存在,好莱坞的电影公司都开始蛋疼了,按照小鬼当家的宣发费用,这部电影应该是和警察学校一个水平的,甚至更高一些才对。

 对于这样一个模式,好莱坞还非学不可,你要是学不会这套东西,怎么决定宣发费用?直接扔硬币决定吗?

 他们现在终于知道了,人家为什么敢投一千万宣传了。

 既然大致判断出了票房数据,当然就是有的放矢了,如果这套东西确实有效,他们当然也要学习。

第七十三章轻松一刻

 随着小鬼当家的第二支预告片登场,感兴趣的观众也越来越多,不说那些吵闹着要去看电影的孩子,就是一些成年人也觉得非常有趣。

 电影里的小家伙实在太可爱了,这是要把人萌翻的节奏啊,还有那两个可笑的强盗,这两个家伙也够倒霉的。

 这种轻松类的家庭喜剧电影可不多见,现在不是西部片就是反战片,那种乏味也是不用再说了。

 这部电影看起来就非常不错,非常适合家庭观赏,而且也是合家欢的电影,最为重要的是,孩子们似乎非常喜欢。

 你说老美虚伪也好伪善也罢,他们的社会活动都是以家庭为中心的。

 你在圣诞假期搞一档合家欢的电影,老美是必须买单的,这本来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