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 第403章

作者:熙檬父

心情大好的楚王元摆了摆手,道:“来人啊,让赵国使者进来。”

片刻之后,郑朱出现在了楚王元的面前,躬身行礼:“外臣郑朱见过大王!”

楚王元看着郑朱,笑呵呵的说道:“使者不必多礼,想必使者此次前来,应当是希望寡人出兵支援赵国,不知寡人所说对也不对?”

郑朱恭声道:“正是如此!”

楚王元哈哈一笑,开口道:“此事事关重大,寡人还需要和诸位大臣们商量商量,便请使者在偏殿稍后片刻,等到商量出了结果,寡人再告知使者便是!”

楚王元一挥手,几名宫廷侍卫立刻出现,客客气气的将都还没有来得及开口、一脸懵逼的郑朱给“请”走了

等到郑朱走后,楚王元脸上的笑容就收敛了起来:“诸卿以为,寡人是否应当在此刻援赵?”

春申君黄歇眼珠一转,立刻出列奏道:“大王,赵国和楚国乃是多年盟友,在长平、河东两战之中皆并肩作战,相互援手,如此盟友焉能不救?臣愿为大王前驱,出兵魏、齐两国!”

对于黄歇来说,战功就代表着一切。

但黄歇的政敌们当然不会让黄歇就这么轻易的主导楚王元的意志。

当过一次秦国人俘虏的上柱国景阳立刻就跳了出来,说道:“大王,如今诸国围攻赵国,正是重现当年五国伐齐之景,若是楚国也随同伐赵,那么赵国必定四分五裂,不复为战国霸主,更不能为我大楚之患也!”

黄歇一听这句话就忍不住冷笑了起来,斥责道:“景阳,汝此言何其愚蠢!当年楚国之所以参与到五国伐齐之中,乃是因为楚国可从齐国手中夺得淮北地。如今楚赵两国并不接壤,赵国即便分崩解体,又于我楚国有何益处?而且一旦赵国败北,秦国若是联合魏齐两国来攻,天下又有谁能够对大楚伸出援手?”

景阳一听这黄歇竟然当众骂自己愚蠢,心中也是恼怒异常,立刻反驳道:“春申君此言,简直鼠目寸光!若是放任这赵国继续强大下去,那么岂不是重现当年秦国之景?难道春申君希望看到一个强大如昔日秦国一般的赵国不成?”

黄歇哼道:“昔日之秦国的确强大,但那又如何?还不是一样被大王联合赵国连续两次大战而胜之?即便是赵国再强,只需要大王联合诸国,仍旧能够战而胜之!眼下秦齐魏皆对大楚虎视眈眈,大楚需要赵国这一盟友!”

两名重臣你来我往,顿时在大殿之中吵成一团。

这两大头面人物都已经喷成了这个样子,就差挽袖子直接干仗了,那么两派的小弟们自然也不可能无动于衷,纷纷开口帮忙骂架。

于是整座大殿之中一时间口沫横飞,简直比菜市场还要热闹几分。

“够了!”楚王元听得心烦意乱,忍不住重重的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喝道:“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被楚王元这么一喝,大殿之中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楚王元目光犀利如刀,在殿中所有大臣的脸上一一看过去,直到将所有人都看得低下头去之后才冷声道:“将赵国使者带回来!”

片刻之后,早就已经在偏殿之中得等望眼欲穿的郑朱回到了大殿之中。

还没有等郑朱开口说话,楚王元就已经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使者,汝且回去转告赵王,寡人如今刚刚对鲁国用兵,损失不小,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修整兵马!但请赵王放心,只要寡人的兵马修整完毕之后,寡人便会立刻命大军北上,支援赵国!”

在说完了这句话之后,楚王元完全不给郑朱开口的机会,直接喝道:“来人,送使者!”

看着郑朱无奈离去的身影,一丝异样的神情从楚王元的眼中一闪而过。

楚王元并不傻,身边也不缺少有才能的智谋之士。

在经过整整一年时间之后,这位楚国君王早就已经明白了一年前赵国在河东郡之战中“围秦救楚”,想让秦国两败俱伤的决策。

正所谓一报还一报,既然他赵王丹算计寡人,那么寡人也等到赵国和齐国魏国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兵增援赵国好了!

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论兵(第一更)

当听到楚王元的答复之后,赵丹突然有点想要将面前这位楚王元的儿子给狠狠的揍一顿的冲动。

此时此刻的赵丹正坐在一个房间之中,看着面前的几名赵国公子以及楚国太子在荀况的教导下,一板一眼的朗读着书本。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似乎是因为赵丹亲临的缘故,今天的孩子们读起书来格外的大声,整个房间里满是郎朗的读书声,让赵丹都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自己又回到了没有穿越之前的那早读时光。

在座的孩子其实并没有几个,也就是赵丹的两个儿子,然后吕不韦的长子,以及刚刚进宫的楚国太子熊悍。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楚国的临武君。

通常来说,一国太子去别国当人质,作为老爹的国君是肯定要派一个比较靠谱一点的人跟着的,这位临武君就是这么一个角色。

临武君的年纪大约在四十左右,整个人留着一脸的络腮胡,方脸阔口,一双小眼睛之中精光闪烁,看上去属于那种有点心计的人。

毕竟是太子,而且又身在他国,一个有心计的帮手显然是比那种除了忠心之外啥也没有的家伙要强上太多了。

举个例子,楚王元当年在秦国做人质的时候,就是黄歇跟在楚王元的身边,也正是因为黄歇的计谋欺骗了秦王稷,所以楚王元才能够毫发无损的回到楚国继位,而不是重蹈爷爷楚怀王的覆辙被囚禁至死。

不过说起来赵丹对于这位楚国太子也是很不错了,至少从各种待遇上来说都参照赵国的王子们,就连老师也是一样的。

荀况的授课方式,其实也是比较简单的。

首先就是朗读,死记硬背,然后就是老师讲解,接着学生将不懂的地方提问出来,最后老师再布置一番课业,然后学生们自习一番,一上午的课程就这么结束了。

根据诸子百家的大能们打破头才弄出来的那张课程表,到了下午就是名家大能公孙龙的授课时间了。

对于这样的授课方式,其实诸子百家的大能们也不是没有意见的。

毕竟这个时代都是一人一个老师,拜在儒家门下就是儒家人,墨家门下就是墨家人,哪里有这么多个老师来教几个学生的?

对于这些家伙们的不满,赵丹的态度也非常的简单爱教教不教滚,你要是不教,以后不止是华夏学宫,就连赵国之内都没有你这个学派的立足之地。

事实证明,在强权之下,所谓的节操连屁都不算。赵丹的六字真言一出,除了几个的确是心高气傲之人挂冠而去之外,其他绝大部分诸子百家的先生大能们都留了下来。

这其实一点都不让人惊讶。

那些诸子百家的先生们,他们之所以创立学说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搞学创作、搞思想创作和理论创作吗?

当然不是。

之所以有诸子百家理论的出现,是因为这些先生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论在解决战国时代面临的各种问题,能够让人民安居乐业,能够让社会和谐发展。

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光有理论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要有国君的支持。

如果没有国君的支持,那么这些理论就不能够真正应用到现实之中,就只是空谈和打嘴炮罢了。

为了争取国君们的支持,才有了孔子的周游列国,有了孟子入齐,有了商鞅入秦,有了荀子归赵。

国君们可以没有这些理论家,但是这些理论家却绝对离不开国君们,这就让诸子百家的大能们虽然满腹经纶,但是却在对国君的时候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

不过这个年代的诸子百家们,和后世之人还是有很不同的。

现在这些诸子百家的先生,更像是后世的那些创业者,为了让自己的公司发展壮大起来,不得不和国君们这些天使投资人进行合作。

他们的理想是去改变这个世界,是为了世界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后世所谓“学成武艺,货与帝王家”那些家伙,就仅仅是帝王家的走狗罢了。

似乎是因为赵丹在场的缘故,今天的讲课时间其实并不是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