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280章

作者:浪子边城

朱楩,朱元璋的第18子,系与周妃所生。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藩岷州,四年后因云南新附,需亲王镇抚,改封云南。建文元年,西平侯沐晟告岷王不轨,建文帝将其废为庶人。到朱棣靖难后朱楩的爵位得以恢复。

这个岷王朱楩不是什么好东西,自恢复王位后就肆意胡来,沉湎于旧礼,擅收诸司印信,杀戮吏民。朱棣知道后夺了他的藩王册印,后又削了他的护卫,罢了官属。后来,可能是朱棣“心疼”弟弟,又把册印还给了他。明仁宗即位后将朱楩迁到湖广武冈,寄居州治。很久之后才为他建了府邸,那时他差不多年过半百了。

朱楩很坏,他的儿子也不怎么样,尤其是庶子广通王朱徽煠、阳宗王朱徽焟为了争夺岷王府的财产,早就与兄长镇南王朱徽煣闹翻了天。起因是这样的,朱徽煠、朱徽焟的母亲苏氏鉴于自身地位不高,生怕两个儿子在分家产时处于不利状态,居然利用老岷王朱楩的昏聩,多次到岷王府里去偷窃。终于有一天被抓了个现行,羞愧不已的苏氏便上吊自尽了。偷东西的老妈死了,两个活宝儿子岂会善罢甘休,尤其那个朱徽焟一肚子坏水,先是“擅自拆墙开门”,“强开内外库,取去金银家财等”,后又上奏英宗朝廷,说嫡兄朱徽煣逼死庶母,朝廷应主持公道。明英宗听说后派了驸马和御史一起去查,发现并不像朱徽焟说得那样,随后发去敕谕,警告朱楩父子:“如伤恩违礼,祖宗**具在,朕不敢私!”

此后岷王府消停了一阵。但随即爆发的土木堡之变打破了这种消停。由于明英宗兵败撤回到了南京建立了南明,朱祁钰继任大统,成为北明皇帝,偌大而强盛的大明分有了南北之分,实力大减。差不多在这时候,老岷王朱楩死了,镇南王朱徽煣袭封成为了第二代岷王,也叫岷庄王。

历史中原本就水火不相容的兄弟间,在朱徽煣成为了新一任的岷庄王之后矛盾冲突由此开始升级。可因为杨晨东的出现,一切又都随之改变了。

即然朱祁镇和朱祁钰能够分家,成为南北双帝,为何他们不可以呢?难道非在在一个岷王的问题上纠结吗?更不要说,下面的两兄弟原本就有封号,分别是广通王朱徽煠、阳宗王朱徽焟了。

三人中以朱徽煠头脑反应最快。就在兄长朱徽煣继承王位的时候,他和弟弟陧宗王朱徽焟上门前来恭喜,曾一度引得兄长和家中护卫们都紧张不已。但在没有外人时,朱徽煠两人向着兄长朱徽煣说出自己心中想法的时候,这位新的岷王动心了。

即然大明都可以分成南北,何偿不能在分出一个来呢?只要他们三兄弟齐心,那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呢?

继承岷王能统辖之地毕竟还是小的,如果可以打出去,那将是多么大的一片天地?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更不要说,原本他们身上就流淌着朱家的血脉,拥有着皇族的血统了。

如此这般,三位有着“雄心壮志”的三兄弟就此开始了联手,秘密的做起了准备,他们要趁着英宗在南方的势力还并没有完全的稳固之时动手。

古人起事的时候,都需要一个理由,像是什么汉高祖刘邦斩白蛇显帝相等事情便是如此。广通王朱徽煠府上有个下人叫段友洪,他的父亲段洪山是个懂妖术的人,经人推荐来到了这里,介绍了一个善于相术的于利宾。

经过谋划,在一次岷王举行的大型宴会上,于利宾做为客人出现。一见到新岷庄王朱徽煣的时候,便一幅惊为天人的样子说着:“大王之相真是天下少有,当主天下!只要有心去夺,必可成事,时间上好像是去年就应该举事,再晚也不能晚于今年五六月间,你直接发兵,东向南京便可即位。”

于利宾说话的时候,大厅之外一些护府家丁们持刀走进立于两旁,一幅全武行的样子逼着来客们表态。又有两位兄弟广通王朱徽煠、阳宗王朱徽焟带头倒头就拜,直称会支持大哥,这让其它的宾客们不得不表态,一个个跪地跟着高呼了起来。

起兵谋·反要有大量的兵力,而明朝自永乐、宣德削藩后各地藩王手下只有少许警卫,哪有什么大队的人马?不过这难不倒三兄弟,他们让人用金子打造了一枚“轰王之宝,银饰灵武侯、钦武侯印二,改元玄武”,又模仿皇帝的做法,作了好多的敕书,然后再叫手下的段友洪、蒙能和陈添仔等,“赍印币等物,封都廒寨苗首杨文伯为灵武侯,天住寨苗首苗金龙为钦武侯,以及以银牌赐横岭峒苗首吴英头等,诱使其起兵。

同时还派人去联系交趾老国王黎利,许以重诺和重利。

历史中,廒寨苗首杨文伯等人的脑子很拎得清,见到广通王兄弟的所谓敕书,压根儿就没把它当回事,更不用说为他们出兵了。可是这一世,大明分了南北,朝廷的权力和实力大打折扣,加上这一次是三兄弟齐心办事,杨文伯也就动了心思,与之沆瀣一气。

岷王三兄弟,内有几位苗首的支持,外有交趾的支援,大势以成,即出现了云南之乱。

云南乱了,做为在这里最大的“军阀”同时也是世代久居于此的沐家就成为了唯一岷庄王成功路的障碍。

还是那句话,明分南北了,沐家在此时连到底应该效忠谁都拎得不是很清,又怎么会贸然的出兵平乱呢?因为这一耽误,岷王系列势力是越来越大,最终便是沐家出手也无法在一时之间能够消灭的了。此时事情传到了南明京都南京,便有了英宗派兵平乱的事情。

看着这根本与历史中完全不符的发展规律的相关情报,正在一处伪装极好的深坑中的杨晨东慢慢关闭了手中正闪着光亮的手电。

局势似乎越来越乱了,便是由外面军营中传来的消息,也不似之前所想的那般“围追堵截”,相反还是各种许给的好处。

在知道了明英宗朱祁镇采取了兵部左侍郎王骥的策略之后,会对高州城外的雇佣军采取以静制动的手段。比如说死围起来,并不动刀,座等着他的弹尽粮绝,如此就可以随意的拿捏,直至要求他们退出南明所有的地盘。

为了应对这种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杨晨东提前做好了准备,不仅派人出去采购粮草,还同时动员了常家等几个南方大商户,商人家族们,来一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

到时候,粮草充足的情况下,守到云南形势更加恶化,等到王骥“招安”策略彻底的失败之时,便是自己重登历史舞台,大展拳脚的时候了。但谁曾想到,自己不过随便找了一个生病的理由,对方竟然信以为真了,竟然开始了公然的策反兴奋。根据留守在军营杨二和杨五的报告,他们已经连赴了对方几场饭局,好话听的是耳朵都要长茧子呢。

“好吃好喝的只管享受便是,不要忘记了自己的真正身份就可以。”这便是杨晨东给予两位贴身家丁的回复。从这句话说中,不难看出,杨晨东是乐于出现眼前这样的局面,如果可能的话,就一直这样托下去,托到云南变局出现就是。

军营之内的变化,总而言之是好事情,至少不用翻脸了,至于凭着对方的诱惑就真的能让杨二和杨五投诚过去,这一点上杨晨东是一丁点都不会担心的。

第四百一十二章 西平王沐斌

这两人都曾是去了赤嵌城,见识过杨系实力的人。又是跟了自己这么长时间的贴身家丁,以后等于有着大好的前途在等着他们,为了眼前别人所编造出来的美梦就去背叛,那只能是脑袋坏掉了的做法。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事情还是尽早发生的好,不忠诚的人,与其等着在身边一步步座大,还不如早一些暴露出他的真实面貌好。

当然,杨二和杨五是一定经的起考验的,在这一点上,杨晨东还是很自信的。

“少爷,又有人从我们头顶旁上走过去了,看样子人数应该在一个班以上,动手吗?”杨晨东还在低头沉思着所面对的环境,以及自己是否还有哪里没有顾虑到,还有哪一步棋可以主动的走一走时,耳边传来了虎芒略有些激动的声音。

他们如今是在深坑里。在坑的上方铺满好做伪装的树枝、树叶,除非是专业人士,除非距离很近,不然是很难发现这样的陷井的。这种隐蔽和伪装的手段,对于杨晨东而言,那一世不知道做了多少次,早就是经验满满了。

事实上,这样的伪装,这样的深坑在这片山林中足有十几处,在这个坑中的就是虎芒等六名跟着杨晨东的第一警卫小队人员。在这里为的就是对付从这一边路过的冷锋队员们,将他们一一的进行“消灭”。

听到有人竟然来到自己的这个坑边,杨晨东的嘴角轻轻一翘,展露了一个笑容,“好,到嘴的肥肉必须要吃掉,也让冷锋们知道知道,一丝丝的大意都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尤其还是环境多变的丛林之中。”

“瞧好吧少爷。”得到了出击的命令之后,虎芒的双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即便在这坑底已经是漆黑一片了,但似乎依然可以看到他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和表情。

不久之外,坑外即传来了轻微的闷哼声,显然,一场单方面的“杀戮”正在进行着。

西平侯府。

映入眼前的是两座四米高的巨型石狮子,听说这是开府之时,请来全国最著名的工匠打造而成。待事后之时,点晴之笔落下之后,那石狮子眼中竟然隐隐发出了幽深的光芒,可慑人心魂。

两座石狮中间,正是高大而庄重的漆红大门,上面镶嵌着横七路、竖七路,一共是七七四十九颗白色门钉,像征着这府中主人的身份。

当推开重厚大门,步入大院里,这里不仅宽阔,而且布置还精致华丽,真可谓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便是比之一些大明的朱姓番王府也要更加奢华几分。

这便是西平候沐府,起源于朱元璋养子沐英,因其作战英勇,屡立战功,洪武十六年(1383)以平西侯分封云南,后晋为黔国公。

从此之后,沐家就成为了云南实际上的主人,历经到今,由新任不久的沐斌接任了家族的荣光和使命,成为了新一任的西平侯、黔国公。

只是相比于上几任西平侯,沐斌遇到的难题不仅多,还非常的大。比如说如今的乱局就曾让他连睡觉都夜不能寐,吃饭也是食之无味。究其原因,便是两道皇帝的一明一暗两道旨意。

明的不用说了,自然是南明英宗朱祁镇所发的圣旨,意让他在云南平乱。

暗的即是指北明代宗皇帝朱祁钰,密旨中的意思是让他认清形势,早一些回到大明的怀抱,至于云南之事,可袖手旁观,以待乱局而起影响到了太上皇的执政根本时,在与北明一起协力出手,平定天下。

自土木之变后,原本的大明一分为二时,沐斌便做起了难,他有些不知道要听谁的好了。

做为世代为朱氏保家护航的沐氏一族,他们从未生出什么反叛之心来。从最早的沐英开始时就是,即便是到了现在的沐斌也是抱着相同的想法。

但一国两个皇帝之事实在是难住了他。且以他的观点来看,似乎哪一个都是正统,哪一个又不是,又是。

朱祁镇原本就是英宗皇帝,尽管曾因在战场上惨败失去了消息,但他的皇帝身份一直存在着。说是正统并不为了。

朱祁钰临危受命,在没有了英宗皇帝的消息之后,他继任成帝,安定臣心和民心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且还是在北方京师登基的,有仪式,遵法度,也可以说是正统无疑了。

说不是。

朱祁镇兵败回来之时,应该直接去京师才对,可他没有这样的胆量,而是去了南京建立了南明,这似乎就有些不正统的意思了,甚至还要主动分裂大明的意图在其中。

朱祁钰更是如此,他的皇帝之位原本就是权宜之计,按说得知朱祁镇无事时,便应该主动让出皇位才对。可是他没有,反倒继续座着这个有些明不正言不顺的皇上之位,似乎也非是正统所为。

这种即是又不是的两位皇帝,难住了沐斌。正是这种为难,才让云南的形势越来越遭,以至于就算是他现在想要全力出手的话,怕也是不能够解决问题了。

打仗,最忌讳的就是主帅心志不坚。这样的事情正发生在沐斌的身上,那连主帅都是如此,更不要说下面的士兵了,更是有一种不知道听谁的好,以至于发展到后期不知道为谁在打仗了。

连为什么都不知道,这一仗要说能打好,那才是怪事了,便是连沐斌都是无法相信的。

因为心志一直在动摇,战场上的心志不坚,让敌人钻了空子,事到如今,也只能偏安一隅,静观其变了。

正是此时,英宗的特使到了,来的正是以左侍郎之职代行兵部尚书权力的大臣王骥。

按着他给英宗提出的意见,如今他是兵分三路来解决事情。

上一篇:重返2008年

下一篇:末武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