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流小地主 第884章

作者:吃货胖子龙

这温度计,只是玻璃而已,即便大唐的玻璃卖的比较贵,其价格也不过是等重黄金罢了。

温度计能有多重?恐怕连一两重都没有,而此人居然愿意出十两黄金求购,这是不是傻?

即便大唐一两只有三十七克,十两黄金却也是三百七十克,以后世的金价计算,那也是五百多元一克,折合十八万多……

这哪里是卖温度计,根本就是抢好不好?

不,就算抢,也没那么大的利润空间!

这般好事,李忘忧怎么可能出言拒绝?

他正待点头同意,却见礼堂内立即又有人起身站了起来:“先生,某愿出十五两黄金,还请先生成全!”

“阿弥陀佛,贫僧愿意出二十两黄金,请师祖成全贫僧!”佛门的高僧立即跟着站了起来,还很不要脸的称呼李忘忧为师祖。

而且佛门历来不差钱,区区几十两黄金,根本没有被高僧们放在眼中。

道家高僧哪里会让佛门专美于前,佛门不差钱,难道道家就缺钱了不成?

几位高真立刻起身:“师祖,弟子愿意出三十两黄金!还请师祖将这些温度计,售与弟子。”

饶是李忘忧见惯了各种大场面,却也被眼前这幕给弄得哭笑不得。

这些大唐有钱人的生活,果然就是这般朴实无华且枯燥……

962 苏富佳得

李忘忧心里吐槽这些大唐的“土豪”,却忘了如今他的身家,恐怕更是土豪中的土豪。

但他也没下黑手去宰肥羊,以三十两黄金,或者更高的价格卖掉这些温度计。

不管怎么说,李忘忧也假假顶着一个道祖亲传弟子的名头,不可能为了些许“蝇头小利”,坏了自己的名声。

想到此处,李忘忧却不禁也有些暗自得意。

他一个后世的屌丝小白领,穿越来大唐短短两年多时间,居然也能脸不红气不出的将十几二十万称呼为“小钱钱”,实在有些带感。

最终李忘忧很“厚道”的,同意在课后,将所有温度计,以十两黄金一支的价格,售卖给旁听生们。

对此,众人纷纷表示感激,对李忘忧不为利诱的高尚品格赞叹不已,同时又开始一番私下竞争,抢夺赎买温度计的资格。

旁听生有一千来人,而李忘忧拿出来的温度计,却还不足百支。狼多肉少的情况下,自然会引得众人纷纷争抢。

当然,李忘忧也并非不想赚钱。

没人会嫌钱多咬手,他只是方才灵光一闪,从众人下意识的竞价之中,想到了一个被他之前忽视掉的赚钱生意。

拍卖!

李忘忧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在长安城中,搞出一个拍卖行,在拍卖行中售卖各种稀奇玩意。

就看今日这些“土豪”的架势,李忘忧若是不拦住他们,怕是能为了一根温度计,打出脑浆子来。

若是道家佛门真斗出了火气,别说三十两,恐怕一千两黄金,他们都愿意给。

自家那些产量极低的香水、香皂、镜子之类的玩意,不适合公开售卖,但拿去拍卖行拍卖,那是再好不过。

甚至这玻璃,也能弄去拍卖行拍卖。

比如专门让工匠吹制一些造型精美的玻璃器皿,还担心长安城那些世家勋贵们,不上赶着给自己送钱?

装香水的瓶子,换成亮晶晶的玻璃瓶,你说这么一瓶香水,卖多少钱合适?

一百两黄金?

那是起拍价!

还别嫌贵,能拍下这香水的,压根就不在乎那些些许黄金铜钱!

若是给道家佛门包括那祆教,专门烧制一些玻璃神像,你说这玩意该值多少钱?

拿等重的黄金出来赎买,那都是在侮辱神仙!

对于李忘忧而言,这基本就是在拿沙子换黄金。

有了开拍卖行的想法后,李忘忧便不急于将玻璃器皿推向市场了。

原本在工匠们弄出玻璃后,李忘忧与苏长卿是打算立即招募人手,扩大生产,批量出产玻璃器皿售卖。

按照这两公婆的预计,玻璃产业一旦铺开,那必然是比之前捣鼓出来的任何产业,都更赚钱。

即便玻璃器皿大量出货,不可能卖到与黄金等重的天价,但堪比最精品的瓷器价格,却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全天下,如今除了他李忘忧,这般透明的玻璃,可是别无分号。

能从中赚取多少利润,可想而知。

晶莹剔透,价格又与瓷器相差不大,其风靡程度,不言而喻。

甚至李忘忧可以断定,玻璃器皿一旦推向市场,必受追捧。其价格因为供需关系的原因,依旧会十分昂贵。

但即便如此,与那些通过丝绸之路贩运而来的罗马帝国玻璃器皿比较起来,无论品质还是价格,都是单方面吊打。

李忘忧甚至有些替那些波斯商人感到悲哀。

可以想象,当那些波斯商人,千辛万苦,小心翼翼将脆弱昂贵的玻璃器皿,从遥远的罗马帝国运来长安,准备大赚一笔时,却发现自己运来的货物根本无人问津。

那种场面,想想就觉得很惨。

李忘忧在心底为波斯商人可以预见的悲剧,默哀了三秒钟。

下课之后,李忘忧与众人寒暄了几句,便急不可待的返回了自家府邸,寻来美女上司,与她商议了一番开拍卖行的打算。

此事自然得到苏长卿的大力支持。

这方面苏长卿比李忘忧懂的多,毕竟李忘忧在后世只是屌丝小白领,对于拍卖行的了解,仅限于影视作品。

而苏长卿这位都市丽人,却是亲自参加过几次拍卖会,对于拍卖的流程很是了解。

两公婆略一合计,便定下了“坑钱”大计……

时光荏苒,数月时间一晃而过。

贞观四年岁末,除夕元正假的第一日,长安城内颇具八卦精神的百姓们,便发现今日大街之上出行的贵人格外的多。

男子骑着骏马,女子乘坐装饰奢华的四轮马车,在自家部曲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向着城南曲江池而去。

百姓们纷纷猜测,莫非是哪家贵人在曲江池大宴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