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君子 第433章

作者:臊眉耷目

郭嘉的想法比陈登还深:“还有一点不知府君有没有想过,您若是当了大将军,与令尊陶使君之间的关系又该如何处置?令尊是徐州刺史,您是大将军,这回头仔细的算将起来,到底是你管着你爹,还是你爹管着你?其中凶险实乃非常,不可不谨慎度之。”

陶商仰头看天,幽幽道:“好毒的手段,连我父亲都算计进去了,这是当真不打算让我过好啊,招谁惹谁了。”

陈登疑惑道:“这个贾诩,到底是何许人也?陈某原先却是从未听过此人之能。”

陶商叮嘱他们二人道:“贾诩乃是凉州之智士,最善毒计,在我看来,此人的本领应该是在颍川书院诸学子之上,此人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必定都是绝活!咱们需得加倍小心才是。”

陈登闻言心下一惊,暗道凉州那鸟不拉屎的鬼地方,竟然还能生出这样的人精?

看来这天底下的智谋之士,委实超乎自己的想象。

郭嘉想的相对现实:“贾诩现在已经摆下了道道,就等着咱们来破了,可问题是现在覆水难收,天子诏令已出,除非府君你坚决不受!”

陶商沉思了一会,道:“坚决不受乃是下策,我还有一个办法,可以一箭数雕那就是让天子主动收回诏命。”

陈登犹豫道:“问题是,天子已经将想敕封府君为大将军的诏命发布给了众诸侯,这个时候突然让天子收回诏命,无论是于天子的颜面上,亦或是府君的颜面上都不好看,回头一旦在众诸侯中传开,众人还道是府君怕了袁绍和曹操等人,这都多少有些不妥。”

陶商不紧不慢的道:“放心吧,我有办法,让此事顺理成章的揭过,同时也不会折损天子颜面,也不会掉了我徐州军的气势而且还能让咱徐州,有一笔大大的好处可赚!”

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贤良的臣子

范县大宅的正厅内,天子刘协正捧着一鼎新鲜的肉汤,滋溜滋溜喝的正香。

就算是处于长身体的时候,但大清早上的就吃肉,这孩子的生活习惯也着实是没谁了。

吃的正香甜间,却有内侍向刘协禀报,说是陶商前来求见。

对于这位眼下正得宠的红人,刘协自然没有不见的道理。

少时,便见陶商进了厅内。

一见刘协吃的油渍麻花的嘴,太平公子不由的皱了皱眉,心下多少有些嫌弃。

倒不是陶商自己有多干净,问题是这熊孩子的饮食习惯真的是不能提倡,早饭就喝肉汤,那晌午饭时你还不得起飞了?

多年的颠沛流离,已经把这孩子身上本就没有多少的帝王之气磨没了,反倒是变成了一个纯纯的小吃货。

早晚也是个小圆脸。

“臣陶商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协一听万岁这称呼就乐的满脸开花。

这话真是怎么听怎么舒坦。

“爱卿平身!爱卿这么早就来朝见,莫不是有什么要事启奏?”

陶商深深的看了刘协一眼,突然道:“臣在冀州的探子回报,说是袁绍在接到陛下的诏书之后,立刻起马步三军,回转黎阳,转道直奔范县而来。至于田楷和孔融等人,已是陈兵于我徐州境内多时,转瞬之间,便会和臣父一同抵达,共同保驾,曹操不日亦会赶来,到时候龙虎风云会,便是陛下大展手脚,重立朝纲之时了。”

刘协一听众诸侯全都来了,心中不由莫名的有些小激动。

这可是多少年来都没过的奇景了!

自打上一次关东诸侯讨伐董卓之后,他们就在没有为朕的安危集结过。

如此看来,朕这次迁居范县,还真可谓是震惊天下之举!

此番能得到众诸侯的如此重视对待,还全都是眼前这位陶太平的功劳。

刘协刚想夸赞陶商几句,却听陶商忽然问道:“陛下,臣在河北的探子还带回一个消息,说是陛下在写给袁绍的诏书之上,曾提及要敕封为大将军一事,不知可有此事否?”

刘协闻言顿时愣住了。

“爱卿的探子实在是太厉害了,连朕写给袁绍的诏书上写了什么都能探听的到真人才也,回头也送给朕两个使唤使唤。”

陶商听刘协如此说,便知道马逊所言确实是八九不离十了。

“陛下,大将军之位事关重大,臣年纪轻资历浅,又无尺寸之功于朝廷,贸贸然的册封我担任此要职,恐不服于天下。”

刘协闻言顿时一愣。

他原本以为这件事对他陶商来说是一件惊喜,却是万万没有想到陶商对此事居然是一拒到底。

前一段时间在濮阳,贾诩深夜前往见刘协,曾对他说近期之内,陶商很有可能会乘隙奉迎他离开濮阳。

而届时陶商若是将天子接往彭城,那则代表了陶商乃是和董卓,李傕等人一样的奸诈之辈,绝不可信任!

但陶商毕竟有太平公子的君子之名,他若是愿意让刘协独自立政,并为刘协的今后设想,相助他钳制各路诸侯,则代表此子乃是当世少有的忠臣志士,那请刘协一定要想办法笼络住他。

刘协当时就问贾诩,当如何笼络住陶商?但贾诩这老狐狸却没有直说,而是给了刘协一个锦囊,让他需要的时候再打开便是。

这并不是贾诩在刘协的面前故意装高深,而是一种迂回的心理战术,让年仅十三岁的刘协在一种恍惚神秘的错觉下,感受到这个锦囊中是可以挽救汉室的妙计,从而对其深信不疑。

到了范县之后,刘协打开了锦囊,贾诩果然在其中对天子言明,忠臣志士就一定要以高位置之,如此才能驱使他心甘情愿的为天家所用。

另外贾诩还间接的点明了刘协,告诉他陶商本人乃是太原王氏之婿,皇甫嵩之徒,而其弟陶应也是王允的名誉弟子。

王允和皇甫嵩的忠贞,在刘协心中是有印象的,

再加上贾诩的故作神秘,弄的这孩子对此陶商的人格深信不疑。

在这样的深信下,刘协按照贾诩为他设计的路,准备敕封陶商为大将军。

不过老狐狸终于还是有一点漏算之处。

他的谏言,是想让刘协能够在众诸侯抵达范县的时候,再册封陶商为大将军,以便让此事没有回旋的余地。

问题是刘协毕竟只有十三岁,十三岁的少年比起将近五十岁的贾诩,最缺的就是沉稳。

通俗点来讲,就是狗肚子里装不了二两香油。

刘协憋不住,提前把事给露出来了。

面对陶商的询问,刘协红着脸低头不说话。

但陶商不用他回答,仅是通过表情也大概把个中之事猜的八九不离十。

太平公子露出了一副无奈的表情,道:“陛下,臣不知道此事是不是陛下的主意,但陛下敕封臣为大将军,此事幸运的是臣,但以后受苦的人,却是陛下您自己啊。”

刘协一听这话顿时愣住了。

朕给自己册封一个大将军出来,怎么还会受苦呢?这不是喜事么?

“爱卿这话是什么意思,朕不甚明白。”

陶商耐心为刘协解释道:“陛下,您若要立主于范县独自治政,眼下最需要的是什么,您可知道吗?”

刘协闻言皱了皱眉,道:“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