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第734章

作者:华光映雪

老高解释道:“听守城将军的描述,应该就是贞观二年的时候,陛下亲自送出去向西拜佛求经的那个玄奘法师,说是他取经回来了。”

“哦?玄奘法师?那可是位有为高僧啊,当年他年纪轻轻就发下宏愿要求得真经带回大乘佛法,朕为其执着和毅力所感动,还曾召见他并送了他一程,不成想十几年了,他竟然真的成功回来了。

快传,朕要看看这位故人是否已经修成了那传说中的金身正果。”李二大喜,连忙派人去传。

作为一个帝王,似乎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喜欢见识一下奇闻异事了,毕竟自己出不去不能亲眼所见,能有人给自己讲讲已经很不错了。

很快风尘仆仆的玄奘就被带到了宫中议政殿,“贫僧玄奘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年。”

“哈哈,大师别来无恙,当年一别不成想再见就是十几年后了,看大师的气度,果然一副得道高僧风范,朕开始对你的西行感兴趣了。”

玄奘顺势从袖中取出了一卷锦帛递了上去,“贫僧一路西行无甚所得,只能将沿途风土人情记录下来做个日记,既然陛下感兴趣,那就送给陛下好了。”

“哦?好好好,大师真是朕的知己啊。

听手下人说,大师此次取回了真经,修成了正果?不知道此次回国可有什么难处?说出来,朕可以帮忙一二。”收了人家礼物,李二自然要有所回报的,这也正是玄奘要的效果。

玄奘合十一礼:“阿弥陀佛,贫僧乃是出家之人并不在意那些俗礼,唯有一个心愿,就是此次带回了大乘佛法真经三藏,需要尽早翻译出来,传给国中礼佛之人,也好早日引导百姓摆脱苦难走向光明。

进城时候,听说长安城中没有佛寺落脚,不知道陛下可否帮贫僧找个栖身之所?”

第九百二十四章 你回来晚了

议政殿中李二陛下摩挲着手中的这卷写着大唐西域记的锦帛,心中暗自沉思,这和尚好会找机会开口,这意思太明显不过了,想要让我帮你建座寺院?这怎么可能?佛寺都被拆除了,如果再建岂不是打朝廷的脸?

“法师,大唐如今佛寺属少林和五台两处最为有名,你要翻译佛门经卷传播佛法,朕以为,这两处任选一处都是上佳之地,长安城中当年查出那些佛寺罪行斑斑证据确凿,所以都被拆毁另作他用了,朕也无能为力。”

玄奘可不是这么好说话的主,再次行礼道:“贫僧岂敢劳烦陛下出力费心,只要陛下开恩,在长安许贫僧一间陋室,贫僧就能有立身之处翻译佛经传于世人了。”

李二心中冷笑,佛门经典忽悠了百姓多少年?如今大唐四海升平百姓勤劳富裕,哪里需要你佛门来救苦救难?如果你佛门真的可以救苦救难,恐怕天竺国就不会被大唐轻易打败了。

“哎呀,法师此言倒是丝毫不过分,只是法师回来晚了,自从几年前朝廷实行政务公开之后,长安之中除了皇宫之外,都属于公管之地,朕虽为天子,也无权谋私,长安每一寸土地的使用都要经过民部批示的,法师如果想要落身这里建立佛寺传佛法,恐怕也不能免俗,要你亲自去民部报备登记了。”

玄奘知道在这里已经得不到好处了,再纠缠下去得不偿失,于是合十一礼道:“多谢陛下指点,贫僧这就去了。”

“法师一路风尘多有辛苦,朕心生佩服,来人,从朕的私库中取千两白银赠与法师做立身盘缠,也算是朕的心意。”

玄奘心中暗道,这皇帝陛下十几年不见怎么像是换了个人一样,丝毫不见礼佛之心,且小气如斯?倒是充满了一股市侩之气,不舍得给我批块地,想拿点钱打发我吗?

随后玄奘就径直来到了长安民部衙门,一个和尚行走在长安的街上,颇为引人注目,因为长安城可多年没有光头和尚的踪迹了,当年长安信佛者比比皆是,基本上家家户户至少都有过信佛者,可是自从许多佛寺被曝出各种黑料之后,一时间长安和尚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从此长安光头绝迹。

在民部衙门口,玄奘说明来意同样受到了冷遇,“长安如今可是寸土寸金,多少外来者挤破头了都进不来,虽然你说当年曾是长安人,但查证之后却不在名籍,再说了你是一个和尚,呵呵,难道你不知道吗?和尚在长安的名声可不好,莫说你要买地建立一个佛寺,就算是你出门去住店恐怕都很少有客栈会收留的。”

看到这个情况,玄奘也不恼,来时已经了解了形势,自然知道这个情况,“阿弥陀佛,贫僧乃是多年外出修行的苦行僧,今次回长安定居,是得到了陛下的指点,是刚刚在议政殿陛下指点来这里登记报备的,还给了一千两银子的安身费,不知道这个能不能给贫僧批一块地方?”

如果让李二知道自己不过是一时心情想花钱了麻烦,却被人家扯虎皮做大旗,不知道会不会被气吐血。

这话一出,民部吏员果然不敢怠慢了,这位可是认识陛下的大人物,自己开罪不起,只是就这么绕过一个光头和尚出了事情自己同样担待不起。

“既然如此,这位法师在此稍等,在下这就去请示我家上官决断。”

涉及到皇帝的事情,这人直接上报给了民部第一大佬民部尚书杜如晦,杜如晦一听,好嘛,玄奘和尚取经回来了?

很快跟着手下见到了这位当时红极长安的年轻高僧,如今再见已经是中年模样了。

“本官民部尚书杜如晦,大师就是西去取经的玄奘法师?既然是佛门中人,少林五台都是好去处,像大师这样的大德高僧,恐怕这两处求都求不来的,为何要在长安独自立身呢?”

“贫僧夙愿是将佛法传遍大唐,渡尽世间一切苦难,长安是大唐国都,应该是缘起之地,还望杜相行个方便。”

杜如晦可不信佛,反而自从习武之后,常年习练太极功,越发对道家亲近,所以直接开口问道:“呵呵,想当年大唐也算是佛门一处圣地,大小佛寺不下百家,基本上每家每户至少有一人是佛门信徒,法师可知为何一夜之间佛门被从长安除名?佛门子弟成了过街老鼠,百姓心中昔日坚信不疑的佛法也从此被丢弃?

今时今日,法师扬言又要在长安修建佛寺传播佛法,对此就没有丝毫顾忌吗?”

玄奘脸色不显喜怒,平静的开口道:“世间修罗横出,对我佛门弟子不分黑白尽数杀戮,不过是我佛门的劫数罢了,此举早晚会有报应出现。

至于贫僧建寺传法,本意不在传教而在导人向善渡人脱苦,救助世人不涉国法,不知道杜相所谓的顾忌是指什么?”

好一个伶牙利嘴的和尚,杜如晦心道,如果大唐没有之前灭佛一事,恐怕今时今日你取经归来定会成为佛门栋梁红遍全国吧,可惜啊,你回来晚了。

“法师多年在外恐怕早就对大唐之法陌生了,大唐几年前已经修改过律法,世人不许好吃懒做无端信教,有心向佛修心正己者也必须是年过五十之岁的老人才可出家当和尚,其余人等不得出家,但有违法,无论老幼尽数要被治罪的。

当年新法刚刚颁布的时候,所有五十以下的和尚,全都被强制还俗退回原籍农耕。

像法师这个年纪,按照大唐律是必须还俗的,如若不然就是违法了,如果我是你,我会立刻去投案自首,不然的话,你敢在大街上继续招摇过市,恐怕半日不到就会被大理寺带走了。”

杜如晦的话仿佛一把利刃一样,直接插在玄奘心口,差点让他直喷老血,怎么会这样?大唐是谁出的这个馊主意?明面上是给佛门留下一线生机,实则是要将佛门连根斩断啊。

第九百二十五章 惨淡的少林寺

知道利害的玄奘不再跟杜如晦纠缠,立刻转身回头就要朝皇宫走去,可是李二已经没有心思在理会他了,派人传了一道特旨,玄奘法师修为精深,且多年在外修行,准许其未到年龄而先行剃度出家,不过五十岁前只能呆在少林寺修行不得下山行走。

得到这个消息的玄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欣喜莫名,反而越发觉得前路昏暗对手太强,知道长安已经容不下自己了,只能暂时低头行事了,所以就带着人手行礼朝着少林寺走了过去。

少室山下,小镇中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弯弯曲曲的青石山道上也是杂草丛生,行走在这样的道路上,玄奘心中疑窦丛生,莫非少林寺如今也没人了吗?这一切的景象无不彰示着此地的衰败。

当年也是来过少林的的,那个繁华景象,不说堪比闹市,也称得上是人来人往了,如今怎么成了这样的景象?难不成长安的皇帝和杜如晦骗我的?

带着人马来到了少林寺古刹正门前面,上面的牌匾已经腐朽老旧,原先朱红的漆也快完全褪去了,玄奘亲自上去慢慢推开了少林寺的大门,一声悠长的吱呀声,立时在这座幽静的山间古刹传开了。

“阿弥陀佛,何方高人上我少林?老衲有失远迎,还望见谅。”一声深远的佛号响起,同时一句话也从少林寺的大雄宝殿传来出来。

“小僧玄奘,特来拜会少林寺诸位大师。”玄奘高声喊道。

不多时,一名白须老僧走出大雄宝殿,来到了玄奘一行人的面前,“可是当你发愿要西去天竺求取我佛大乘佛经的玄奘法师?”

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再也没有了之前那一声蕴含内力的佛号之威,看来是玄奘到访让这老僧激动了。

“不错,正是贫僧,敢问这位大师法号?”

“老衲少林现任方丈昙悲,恭喜法师取经归来,也许法师这次回来,我佛门就真的有救了,倘若再不出一个救难之人,恐怕不用等到人家灭佛,佛法就要在大唐断了传承。”老僧说的声泪俱下,甚是悲切。

玄奘慌忙上去搀扶住,同时也问起了其中缘由。

“哪里是朝廷无端发难?分明就是那蓝田侯一人而已,不然我佛门遍布各地信徒众多,就算皇帝都不敢直说灭佛。

可是蓝田侯是个异端,他让无数奸细搜集各个佛寺污点,后来公布天下号召百姓都来讨伐。

这才导致佛门一夜之间大厦崩塌,到了如此境地。

我少林寺也被其强制手段断了根本,年轻的武僧都被征发去做了士兵,不习武的僧众也被律条要求还俗回家耕田。

只留下一群五十岁之后的老弱自生自灭,师叔祖慧明禅师为了给少林寺争取一口元气,竟然在当年比武擂台上被人打成残废,后来终于不治身亡。

这些年来我少林留下的同门师兄弟,走的走死的死,连方丈昙智师兄也郁郁而终,如今连同老衲在内,仅剩下五人了。”

这……这,怎么会这样?玄奘懵了,这一句不能算是凋零了,简直就是凄惨,少林寺如此模样,料想那五台山恐怕强不到哪里去了,这么说现如今佛门在大唐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好好好,好一个蓝田侯,借助国家之名,行扬道灭佛之举,好一个假公济私大奸似忠啊,既然如此,我佛门定然不能就此罢休,非要跟你见个真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