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一书生 第731章

作者:张围

看着两人一脸的担忧,房承先说话道,“放心吧,不会有什么大事,看起来李淳风夫子也不会数落顾晓了。”

“就知道他有办法。”杨钊的脸上笑着。

房承先瞅着杨钊和李林甫说话道,“你们两个也真是的,顾晓不懂事你们也跟着不懂事,他是我们之中最小的,有些时候闯祸之前你们最好劝住他,还偷偷摸摸去李淳风的房间,把人家布置的星图整的一塌糊涂,害得我也给我父亲数落。”

李林甫挠着后脑勺尴尬笑笑。

“还是人家张九龄懂事。”房承先说话道,“事情一发生张九龄就去向李淳风夫子认错了,是帮着你们认错的。”

办公室中的说话声依旧没有停止。

李淳风看着手中的这个琉璃瓶好奇,看起来和莫比乌斯环确实有些关系,“这个瓶子倒是讲究。”

“李淳风老夫子,其实这个瓶子的做法是错误的。”顾晓接着说道,“传说中也有一个瓶子,叫做克莱因瓶,这个克莱因瓶很神奇,就算是把海洋中所有的水全部放入这个瓶子中都装不满这个瓶子,也就是说那是一个装不满水的瓶子。”

“有这么一个瓶子?”李淳风疑惑。

“怎么说呢,按照我父亲的说法,传说中的这个瓶子是根据推论推论出来的,这个世间是做不出来的,只能在一定特殊的情况下做出来,其中奥妙就是面,这个瓶子有几个面,和莫比乌斯环一样,具体的奥妙小子就不说了,这个瓶子就当是小子的赔罪,告辞。”

“奥妙?”李淳风观察中手中的克莱因瓶饶有兴趣地说道,“这瓶子讲究?”

顾晓走出李淳风的办公室也长出一口气,看到房承先和李林甫,顾晓说道:“没事了,都回去吧。”

书院外,李泰接收到了第一批来自高句丽的学子,高句丽的使臣恭敬对李泰说道,“魏王殿下,这些都是高句丽的孩子希望他们可以在书院学习你们的知识,这也是当今陛下允许的。”

“来书院?”李泰看着这个使臣身后的三十多个孩子,年龄都在十岁左右。

“有什么不妥吗?”高句丽使臣疑惑。

“事这样的。”李泰说道,“你们都知道书院的学习是不用花钱的,可是书院还有一个规矩,可以在书院里不花钱留下来读书只能是中原人,也就是有我们大唐的户籍才可以。如果你们的孩子要进入书院,需要支付一年一千贯的费用。”

“一年一千贯?”这个高句丽使臣一阵傻眼,“可是当今陛下没有说起这个。”

“他只是说了你们允许来书院学习,可是书院的规矩还是要准守。”李泰雷打不动说着话。

高句丽使臣说道,“可是吐蕃的一些学子不是也可以在书院不花钱的学习吗?”

“那是书院特许的。”李泰悠然说着话。

“也就是说只有特许的学子才可以不花钱进入书院?”这个高句丽的使者有些措不及防。

“对呀,你是不是没带够钱呀,要不等你们把钱准备够了再来?”李泰的胖脸带着笑意。

这个高句丽使者面色难堪刚想走又停下脚步说道,“对了,我们高句丽王的弟弟在书院学习已经有些年头了,如今也已经十六岁,高句丽王想着可以带自己的王弟回到高句丽。”

“这件事其实当初就有过约定,你们高句丽王的弟弟什么时候可以离开书院,要我们书院说了算。”

“你们是什么意思,那是我高句丽王的弟弟,莫非我们的王说了也不算吗?你要让高句丽王亲自来书院请吗?”

李泰冷笑着说道,“这位使者,你们高句丽王是不是忘记了什么,他还记得当初是谁给他平定的高句丽吗?这件事你们高句丽王还真是说了不算,就算你们高句丽王亲自来也要看我们答应不答应!”

“你们!”这个高句丽使者指着李泰心中愤怒大声说道,“我要去你们陛下面前将魏王殿下的话原封不动说出来。”

“去吧,去吧,打我小报告的人多了去了,不缺你这么一个。”李泰漫不经心说着。

第九百六十二章 禄东赞来朝贺

这件事就算是李承乾说了都不算数,虽然书院会向朝堂提供年轻的学子补充官员,但朝堂和书院是独立的,书院自成一体,朝中插手不进来,当然了这和顾青也有关系,只是不希望一个书院中有了官僚气,当年高句丽王来大唐求援还让自己的弟弟来书院学习,无非就是让自己的弟弟在书院中学到中原的知识,顾青借此直接扣下了高句丽王的弟弟。

真以为换了皇帝就以为大唐变天了?高句丽王也太小看书院的底气了,为了书院,李泰敢在甘露殿和李承乾叫板,李承乾更是要看书院的三分脸色。

房遗直走到李泰的身边低声说道,“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怎么不好了。”李泰翘首看着高句丽的使臣带着孩子离开。

“人家带着孩子都来了,你就这样子让人家骑虎难下,至少给人家留点脸面。”房遗直唉声叹气,“还有那个高句丽王的弟弟,在书院的日子过得可滋润呢。”

“扣着吧。”李泰微笑着。

“怕是你又要被孔颖达老夫子教训几句。”房遗直说道。

就在书院大门前发生的事情,在学子间立刻传开了,有书院学子挺直了腰板,觉得就应该这么做!中原人自己的书院就应该这样,也有人说道一年一千贯实在是有些太贵了。

书院里的学子议论纷纷,孔颖达倒是对这件事态度罕见的平和,对这件事没有任何的看法,好像是默认了,岑文本叹息道“当年渭水之盟的耻辱至今难忘,如今大唐强大了!也该换一种态度了,岑文本是完全站在李泰这边,认为李泰做的是正确的。”

书院立刻展开了一个时辰的会议定下来之后价格由一千贯成了两千贯,除非特许学子,除大唐以外的学子进入书院需要进行身份的考核和校对,只要确认无误之后才可以进入。

一场会议下来不仅要钱更多了,而且还有更多的规矩了,除了书院里,连住在村子里的村民都挺直腰板,一种自信由心中升腾而起,大唐的高高在上让他们挺直了腰板。

李承乾听着高句丽的使臣的述说,黑着脸心里很郁闷,本来褚遂良不在朝中各种事情立刻就从中书省积压过来了,现在高句丽使臣又来这么说心中越加的烦闷。

“李泰怎能如此做事!”李承乾怒不可遏说道。

李承乾为了自己的在高句丽使臣心中的形象可以更好,就允许高句丽的孩子进入书院,一切只是为了形象而已。

“陛下。”一旁的内侍太监急急忙忙递来一份折子。

“这又是什么?”李承乾疑惑。

“回陛下,这是书院立下的规矩,从现在开始生效了。”这个小太监神情慌张地说道,“孔颖达老夫子说了,这件事最好让陛下知晓。”

知晓?李承乾打开折子看了上面的种种规矩,连孔颖达老夫子他们都这么决定,自己自然是没有办法,书院的主导权不在自己的手中,那种无力感再次从心中升腾而起,心中再次坚定了让顾青早点离开相国之位的想法,可是自己心里也清楚,即使顾青离开相国的位置,现在的局面也不能改变,书院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没有皇家的参与,而是顾青和一群老夫子一起建立起来的。

自己的父皇又如此看重书院的将来,李承乾看了一眼这个高句丽使者说道,“朕已经允许你们高句丽的孩子可以进入书院,可是书院有书院的规矩,你们要进入书院也要准守书院的规矩,这奏章上写着的就是高句丽的规矩,你们自己过目一下,如果要进入书院还请你们准备准备。”

高句丽使臣接过奏章,虽然中原的文字看得不是很懂,不过至少明白了上面的意思。

“陛下,下臣还有一件事情。”高句丽使臣说道,“我们高句丽王的弟弟,如今在书院已经有数年,现在已经成年了,希望可以将高句丽王的弟弟接回去。”

“朕说了按照书院的规矩来。”李承乾语气不悦。

“下臣告退。”这个高句丽王只好灰头土脸的离开。

顾家

顾青坐在家中听着李泰说着话,“你真的这么做了?”

“怕什么,就算他们高句丽的王来长安亲自要求放人,也没用。”李泰说道。

“人放就放了,有什么大不了的,我看你就是和李承乾过不去。”顾青微笑着。

李泰不由得说道,“如果就这么放了,那我们书院多没面子,我也知道你和父皇在高句丽做了不少的事情,加上朝中局势,又是钱庄又是海贸,又是各国前来朝拜,说不定这个筹码以后我们用得上,不能轻易放人。”

“人是当年我扣下的,怎么像是你得了便宜。”顾青笑着说道。

“呵,要是人在你顾青手里,说不定送到高句丽的只有高句丽王那个弟弟的人头了。”

“我有这么残忍?”

上一篇:圣秦霸途

下一篇:大宋第一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