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一书生 第646章

作者:张围

“盛世?还早着呢。”房玄龄也说话道,“这个村子是好,这里的百姓日子也过的很好,天下这么大,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像这里一样,治世不容易,这个世道要变的更好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走更远的路。”

“确实不容易,能走到今时今日已经是很难得。”房玄龄说道,“那些年轻人做的很不错,大唐这几年的休养下来,国力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以后的路我们也做不出什么指点,到了这个程度我们的看法已经很陈旧,大唐需要一个新的掌舵人,来让大唐走得更远。”

几个老家伙都知道房玄龄说的掌舵人是谁,顾青是一个很好的掌舵人,这么多年看下来,顾青很多想法都是他们没有想过的,分田地,扶持商人,这些国策很多时候都觉很荒唐,有些人甚至否定,可是按照顾青的方法试了试之后,却非常的行之有效,不论是民生来看还是税收来看,都让大唐的国力上升了一大截,加上海贸之后可见其中好处,可是顾青偏偏是一个没有权势野心的人。

到了如今这个情况,房玄龄倒是希望顾青可以有野心,可以更加大胆,出于感恩,出于对长辈的尊敬,顾青迈不出那一步,他对李世民的亏欠,朝中权贵国公对顾青的照顾,这一切都是顾青需要感恩的,一路走来,程咬金,秦琼,尉迟恭,牛进达包括自己,顾青成了很多很多人心中的骄傲。

他们的骄傲,成了顾青最大的束缚,顾青虽然是相国,一人之下一人之上,也只是一人之下,这天下还是李家的,顾青不能成为一个篡位的人。

顾青与李世民的之间的密诏也就注定了顾青会退下朝堂,会离开朝堂,都是早晚的事情,可是除了顾青又有什么人可以做新时代的掌舵人,大唐以后的路是前人没有走过的,一片迷茫,没有人从这里走到更远的远方,谁也不知道远方会有什么。

房玄龄想起很多年前的一个想法,顾青对君王的嗤之以鼻,而这些时日看起来顾青的种种举措就像是把君王的权力削弱了,而是反馈给臣民,三卿举票制度像是顾青的一个雏形,或许更远的方向是从三卿开始的,君臣制衡之后的路会是什么样的路,又或许顾青觉得自己篡位是一个很愚蠢的想法,这个天下或许跟本就不需要所谓的君王,可是千百年来君王的制度深入人心,要怎么打破,能够打破吗?

“想什么呢?”孔颖达打断房玄龄的思索。

“老夫才想起来今晚家里的孩子要回来吃饭,也不知道老婆子准备好了饭菜没有。”房玄龄低声说着,“老夫这就回家里去看看。”

房玄龄走了,岑文本走来笑呵呵说道,“你们几个老家伙在这里嗮太阳?”

“你怎么才来。”魏征笑呵呵说话道,“你手底下的学子倒是一个个傲气的很,前几日还把老夫的学子给辩了一个体无完肤。”

“都是年轻人之间想要分个高低,由着他们去了。”岑文本说话道,“最近这些日子,学院里很多孩子都在议论朝政,是不是可以开一个关于论政的课题。”

“万万不可这么做。”孔颖达说道,“书院不可涉足朝政。”

听到孔颖达的否认,岑文本没有太多的失落,他也知道书院涉足朝政很危险,书院是教书的地方,教书就好好教书就好,涉足朝政太危险,书院可以教育学子如何做官,如何把事情做好,涉足朝政还是太过捷越了,再者说时机也不好。

“天色不早了,老朽也回去了,你们几个老家伙要是身子骨不爽利了,和老朽说一声。”孙思邈嘱咐道,“还有你岑文本,少喝点茶叶,你的身子不能喝浓茶,白水最好。”

“知道,知道。”岑文本连连点头。

李承乾回到甘露殿立刻把自己关了起来,褚遂良想要见李承乾说一下关于秋收的事情,可是李承乾不见。

“这是怎么了?”褚遂良问着守在殿外的小太监。

“陛下去了太上皇那里就这样了。”小太监小声回答说道,“中书令不如明日再来吧,陛下正在气头上,一时半儿怕是好不了,刚刚还砸了不少东西呢,皇后已经在里面劝说了。”

褚遂良深深看了一眼甘露殿紧闭的大门,去了太上皇那里,看来又是受了太上皇的奚落,既生瑜和生亮,这就是现在李承乾自己的感受吧。

《大唐贞观一书生》无错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大唐贞观一书生请大家收藏:()大唐贞观一书生。

第七百三十九章 东海事

正在海贸司忙碌的李治正在考虑要不要把阎立本给召回来,考虑了好一会儿李治找到上官仪。

“上官叔,阎立本在东海已经有两三年了吧。”李治上前问道。

看着去年海贸账本的上官仪闻言点头,“确实有些年头了,这些年港口的消息他们一直都是和顾青联系。”

“我在想,港口上的人一定很熟悉海面上的情况。”李治有些着急说道,“这些人如果召回到海贸司,对我们以后的规划会有很大的助力。”

“我记得去年的时候,阎立本就托人把所有的家眷全部都带到了港口,看起来阎立本短时间不会回来。”

“他不想回来吗?”

“不知道。”上官仪又说道,“阎立本是一个在乎名声比自己重要的人,这一次他造成了港口与海船,他一定会被很多人铭记,至少顾青会让很多人铭记他的功劳,老夫虽然见到了海贸的利益,但老夫到现在还不清楚,海贸的长远利益到底在哪里,造如此港口就是为了发一笔老夫以为大可不必如此大造,海贸真正的财富到底再何方?”

“其实我听顾青说过一个想法,用书院如今的话来说应该是一个概念。”李治解释道,“海贸真正的利益再与开拓和资源,就像我们如今在吸取倭国的资源,像是一种概念,比如说现在倭国,我们大唐人就算是平民在倭国也可以有很高的地位,就是一种概念但顾青一直没有说过这个概念是什么。”

“而且我还在顾青哪里看到过一个海图,那还是我偷偷在顾青的实验室看到的,看过一次之后顾青就把海图藏起来,不知道藏什么地方去了。”李治放低声音说道:“那个海图画的非常清楚,海上什么地方有岛屿,还有比大唐更辽阔的土地,就在大海的另一个方向,过了大食之后会是一片新的土地,那片土地很辽阔。”

“更辽阔的土地?”上官仪感叹道,“顾青的海图可有依据?”

“有没有依据我不知道。”李治接着说道,“不过我在古籍中看到过,确实也有这样的记载,只是我很好奇,顾青能够把那些地方画的非常仔细,连岛屿的形状都能画出来,如果这不是顾青故弄玄虚,顾青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有时候我有一种感觉,顾青心中早就仗量出了这个世界的大小,不过每每想到这里我就心里发毛,一个人怎么可能到这般地步,要是这些都是真的,顾青到底藏着的那些知识到底到了何种地步。”

“顾青还藏着什么本事。”上官仪又问道。

“说不清。”李治接着又说道,“有些东西顾青都是教一半留一半,可有时候按着顾青的方法做下去,就出奇的正确,就像当年我父皇屡次舍不得剁了他就是因为这家伙肚子里有货,有时候我问过他如何如何?他是怎么知道的,他总说他不过是看别人走过路的,他沿着那些人的足迹走一遍而已。”

“是这样吗?”

“话说回来,我还是想要召回阎立本让他来海贸司帮助我。”李治说着话。

“我觉得就算晋王殿下下令让他回来他也不会回来,阎立本是出生工匠世家,完成一件可以让世人铭记的东西对他来说比高官厚禄来的更重要,像他这种人在港口没有彻底完成之前他不会回来的,他更不想回来,晋王殿下也最好不要为难他。”上官仪收起手中的账本,“晋王殿下也说的没错,熟悉港口和海贸甚至亲自参与过的人进入海贸司来主持一部分的工作,非常合适,也可以让我们更适合了解海贸情况。”

上官仪接着说道,“晋王殿下,不如让写一份计划,如何哪些人可以进入海贸司,什么样的人进入海贸司,出海的人如何进入海贸司,还有就是一直以来东海修建港口的人每个月的工钱都是顾青再定,我们也不知道顾青的这钱是怎么发放的。”

“即然海贸司成立了有些规矩就要我们自己来定,以后东海港口那些人的工钱都从海贸司出。”

“这样做会不会不合适。”李治有些犹豫,“这是顾青定下来的规矩,要是我们擅自插手,顾青会怎么看我,还有就是工钱的发放,港口的那些人会这么答应吗?钱多钱少怎么办?”

“晋王殿下,海贸司不能只是一个摆设。”上官仪开口说话道:“除了我们自己要照看的,我们更需要权力,有些东西我们需要争取,有些东西我们不能碰,晋王殿下,我们不能得过且过,我们也不能得寸进尺,要想想这个海贸司的主人要怎么做,我相信顾青也会答应的。”

“我想起早年前顾青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也是孙思邈告诉他的。”李治长叹一口气,“有些事情经历多了,不学你也会了。”

上官仪笑笑没说什么,李治还年轻,只是涉世为深,一直以来都在皇家的保护下,在顾青的羽翼之下,李治太需要历练了,也太需要经历了,确实如他所说,有些事情经历的多了,不学你也会了。

东海,整个港口已经初步有了规模,六十多艘海船沿岸停放,每艘船的船体的侧面都写上了大唐两字,船体两侧的个火炮炮口,宣示着海上最强的力量,整个港口很安静只有浪花拍击港口的声音。

第一次出过海的伍老七已经成了东海边的小头头,指挥者一帮小弟,第一次出海留下来的人也成了一个个小头头。

伍老七指挥着一群正在搬着东西的民夫说道,“都好好干,别偷懒,工钱少不了你们的,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富贵有病,生死那啥……,都记住只要好好干你们也能吃穿不愁。”

一旁留在这里设计港口的学子对伍老七说道,“伍哥,是富贵在天,生死有命。”

“这不差不多嘛,都是一个意思。”伍老七大大咧咧说着话,“长安的人手什么时候到,我们的人手实在是不够了。”

第七百四十章 阎立本的思量

“快了吧,就这些的天可以到了。”阎立本也说道。

听到阎立本说话,伍老七的话语打断也不知道说啥,一直以来伍老七都可以感觉到自己被阎立本给压着,不论自己在这里的人际关系有多好,混的如鱼得水总是会被阎立本打压。

混迹了这么多年,伍老七知道要怎么和人打交道,在为人处世的关系上,非常明白要怎么经营,可是这么长时间的打探下来,阎立本不是一个那么容易亲近和接触的人。

“老伍。”阎立本招呼说道,“你去看看今天的饭食如何了,派人去打探打探,长安的人马都到哪儿了。”

伍老七点头立刻去办事,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自己就算做的再出色,还是会打压。

阎立本看着伍老七去做事,这么长的时间观察下来,伍老七是一个能用的人,不过这个人太会收拢人心了,从倭国回来之后,伍老七就有一大帮兄弟跟着他一起做事,同时他也不是一个会做实在事的人,让他做的事情他都会按时做好,不过他也不会多做任何一丁点。

这种人不能重用,一旦他的心思一变,这种人也很有可能会成为祸患,尚不知晓这个人的心性,一个善于拉帮结派的人就不能重用。

正在做着海船设计图纸的学子走来说道,“阎大匠,听说这次朝中新科举之后很多朝中进入了很多新任官员,据说现在正在试用。”

“这些我都知道。”阎立本平淡地开口说道。

上一篇:圣秦霸途

下一篇:大宋第一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