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鱼小生
说实话,李世民羡慕了。
“臭小子,这厕所回头给我也建一座,放心,我给工钱。”
尉迟恭咧嘴说道。
对这个公厕他很满意,一时间不禁有些好奇,这小子的脑袋哪里能装这些奇奇怪怪,却又那么实用的东西?
“只要给钱,一切都好说。”
秦怀道小手一挥,不在意道。
“....”
“老人家,你在此处做什么啊?”
李世民忽然问道。
却见一个缺了腿的老者在公厕一旁坐着,笑而不语。
闻言,老者苍老的面庞露出笑容:“我啊,看守公厕的,几位贵客,咱们这厕所怎么样?是不是,干净,暖和?”
李世民笑着点头认可。
“这得多亏了翼国公啊,不仅造了这么好的厕所,改善了大家如厕环境。”
“也让老头子我啊,谋得一份差事。”
“翼国公,谢谢您…”
李世民和尉迟恭今天已经不知道听到了多少句谢谢。
全都是谢秦怀道的。
听麻了。
随后老者一番真情阐述,李世民才知道,这个老人是军中老兵,受伤之后离开军队,回来无依无靠,过的很是艰苦。
是秦怀道给他找到一条生路,平日里只需负责烧暖,简单收拾一下公厕卫生便可,然后每月给他工钱。
其人就住在厕所旁边,同时解决住的问题。
听闻这一番事迹后,李世民越发的欣赏起秦怀道来。
作战老兵,理应受到善待,为国征战者,荣光无限。
这小子还做了这么一桩宽慰人心的事。
李世民和尉迟恭目中皆流露出赞赏之色。
随即,李世民又去了另外一间公厕。
同样是一个伤残老兵在看守。
“秦怀道,你真是一次一次让朕惊喜,欣慰…”
李世民淡淡笑道,震撼与感慨就没停止过…
第122章:两座大山,需要四坤年
天色渐晚,太阳慢慢落入西山。
李世民也终于看遍了整个庄子。
这一趟微服出行,他感触颇深。
回去的路上,变得有些沉默,思及这一路上见到的种种,心中仍觉惊诧。
从早上捕鱼,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到董大发家见闻,乃至学堂,公厕,给他的震撼都很巨大。
伤残老兵的安置更是一道难题,不知困惑他多久。
他是马上皇帝,最是体会将士之苦。
而那两位看守公厕的伤残老兵,让他极为动容。
秦怀道这个庄子,仿佛是一个盛世大唐的缩影…
良久,李世民长叹口气:“《礼记,礼运》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朕本以为,这是理想中的世界,可是今日所见,却又生出几分希望,若大唐处处皆如此处,那该是何等昌盛?”
李世民神往无比,直抒心意。
尉迟恭和王升听闻皆是久久无声。
这理想中的国度,何人不想?哪个不羡?
原本以为这样的世界只有书中才有。
可今日却发现秦怀道的庄子上不正是这般景象么…
百姓和睦,互相帮衬,人人劳其所劳,乐在其中,家家户户门不必锁,夜不防贼…,孩童有学可上,老弱病残亦有所依靠…
太多了,这一路上见到的太多了。
也难怪陛下有感而发…便是他们两人内心也同样震荡不已。
然而,那样的世界,对于整个大唐而言,真的容易实现吗?
小小的庄子,只是一隅之地,远远无法与渺渺大唐相提并论。
秦怀道沉吟不语,没有回应。
因为李世民原本的想法就是对的,那样的世界,本就是理想,现实根本做不到,只能无限接近罢了。
人都是有私心的,即便后世那样,不还是滋生出了许多奇葩,陷入许多歧途。
李世民看着秦怀道,眸光微闪:“你来说说,若是想让大唐处处如此,应该需要多久?”
闻言,秦怀道摇了摇头:“很难,这条路上,还有两座大山…”
“哦?哪两座?”
李世民饶有兴趣的问道。
“世家,阶级。”
秦怀道伸出两根手指,淡淡道。
李世民一怔,似是没想到秦怀道能如此一针见血…
而且,似乎还说出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世家垄断,李世民自是知道。
他自继位以来,没少受世家掣肘。
有一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
纵观大唐,五姓七望,那些世家大族垄断文化,资源。
人才多由世家推荐,形成巨大的利益网。
便是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多数都是世家之人…
世家存在一天,贫富差距便会越大,平民便永无出头之日,泱泱大唐,多少优秀之人,埋没于此,有才而不得出头。
世家便如同蛀虫,腐蚀着大唐…
李世民虽是大唐君王,可面对世家一样有心无力。
这确实是一座大山,想要将其撼动,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这些年,这个问题又何尝没有困惑着他。而他也在一直奔着掘掉世家根基而努力。
念及此,李世民认可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沉声道:“世家的问题朕明白,但你说的这阶级又是何意?”
秦怀道微微点头,认真的道:“士农工商,四民阶级,便是这第二座大山。农虽重要,但也只能保证吃饱,大唐要富,需要靠商,要想变强,就得靠工,可是工与商在大唐没有地位,倘若他们有了地位,得到重视,这座大山便也不攻自破…”
话落,场面陷入寂静,尉迟恭更是两眼睁大,这小子还真敢说。
王升同样诧异,这翼国公先前看着挺正常的,怎么这会却犯起糊涂来了?
李世民眉头微皱,听得云里雾里,工商?
自古以来,以农为本,重农抑商这一思想更是贯彻至今。
农业乃立国之本,决定一个国家的强大因素,只有两点,一是兵力多少,二是粮食储备,李世民也一样认同。
至于商业?那不就是倒卖倒卖,虚高物价,能有啥实际价值?
而且商人的流动性很大,本身也不直接参与生产劳动,却通过倒卖获利,商人一旦多了,还会减少农业劳动力。
至于工业,现在的大唐,百姓吃饱都成问题,又有谁会去发展呢?
再者说了,那玩意发展起来有啥用?奇淫巧计罢了,能比百姓填饱肚子更实在么?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
可这小子却说的头头是道,煞有其事,竟然要让工商得到重视,还要大力发展…
李世民有些纳闷。
但秦怀道给了他太多惊讶,他虽不以为然,却也没有反驳深究。
只是深深看着秦怀道,面露古怪:“小小年纪,却懂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也不知你在哪里学的。”
秦怀道龇牙笑道:“梦里,我在梦里有神仙指点迷津。”
“呵。”
李世民轻笑摇头,自是不信。
这小子鬼话连篇,权当秦怀道在搪塞他。
“那你且跟朕说说,你梦里的神仙有没有告诉你,朕若想要移开这两座大山,需要多久能够这样?”
李世民又顺势问了一句。
秦怀道笑了笑,说道:“都很难,毕竟世家盘根错节,士农工商的四民思想也已根深蒂固。怕是需要许久,得抽丝剥茧,循序渐进。”
李世民点了点头,愈发欣赏秦怀道的洞察力。沉默须臾,继续问道:“那你且说,若是两座大山已经倾倒,大唐需要多久,才能处处如你这里一般?”
秦怀道想了想,说道:“大唐太大了,不似臣的封地,只有这点地方,依臣来看,至少需要四坤年…”
“啥?”
李世民一脸懵逼,以为自己听错了。
遂又问道:“朕听过以年,月,日做单位的,你这个四坤年是多久?”
“一坤年就是两年半啊…”
秦怀道笑嘻嘻道。
李世民额头一脑门子黑线划过…
他活这么久,还不知道有这回事。
无语,这是什么鬼计年方法…
第123章:大唐没人了?派种地的来打仗
黄昏,松州城后方。
大地震动,轰鸣不绝。
滚滚烟尘,伴随着马匹奔腾,漫天飞舞。
此刻,一千屯田卫骑兵如期抵达至营帐附近。
李靖和程咬金面露喜色,隔着大老远,他们便听见了这般骇人动静。
端的是地震山摇,震撼人心!
“药师,他们来了!”
程咬金哈哈一笑。
随即跟随李靖一同走出营帐。
二人龙行虎步,走的极快,他们迫不及待想要看一看秦怀道组建的这支屯田卫究竟是何模样。
“全体都有,下马!”
上一篇:巫师:从漫威开始的超脱之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