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解锁七十二变,老婆小兕子 第77章

作者:知鱼小生

  厅堂的一名中年男子,厉声道:“你住嘴。”

  “当初咱们不是笑话崔家蠢么,现在轮到咱们了,你就得承受的住。”

  “你忘了,当初咱们是怎么幸灾乐祸的了?”

  “咱们莫要自乱阵脚,翼国公才是根源。”

  “此人不除,咱们就没有什么好日子。”

  年轻男子,不再多说,闷哼几声作罢。

  这样的场景,在长安很多地方上演着。

  原本他们用墨碳地换了秦怀道的良田,幸灾乐祸嘲笑那些用盐矿地换地的人。

  现在呢,他们成了被取笑的对象。

  当真,天道好轮回。

  而此刻,长安城上下,百姓尽皆喜笑颜开。

  “翼国公,当真是好人呐,我要给翼国公立长寿牌。”

  “不仅解决了咱们粮食问题,现在还帮助我们度过冬天,帮我搭建烟道是免费的,这等好人,去哪里找啊。”

  “咱们这个冬天不怕了。”

  感激与欣慰,在每个百姓心中发根生芽,脸上笑容亦是洋溢在长安城每一片角落。

  可与此形成对比,达官显贵,豪绅富商们却是对秦怀道恨之入骨。

  但凡涉及秦怀道,他们眼神都会立马变得阴鸷可怖,势必有千刀万剐之心。

  以致每一个夜晚,那些人在入睡前,都会咬牙切齿,恶狠狠说道:“秦怀道,我定要你好看。”

  “看你还能得意几时。”

第103章 乌鸦嘴,预言成真

  初冬的寒冷,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

  路上行人,纷纷裹紧衣物,行色匆匆。

  根本无人想在外,多做停留。

  尽管极低的气温,让大家停下很多生计。

  可长安城家家户户屋内,此刻依旧忙碌不停,似乎丝毫不受严寒影响。

  屋外寒冬,屋内如春的景象,在各家各户上演。

  一名老妪,看着刚刚建好的烟道,止不住的流泪叹道:“好啊,当真是弄好了啊。”

  “老头子,你要是还活着该多好啊,你就再也不用担心老寒腿了。”

  “咱们家,今年冬天可以安稳度过去了。”

  又见孩童围在屋里打转,开开心心道:“啦啦啦,爹,俺们再也不用挤在一起过冬了。”

  “爹,你看,咱们家也能这么暖和了。”

  尽管这个冬天很冷,但人们已经不像以往冬日一般,冻得瑟瑟发抖。

  相反,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乐呵呵的聊天吃酒。

  冬有余粮,屋内不冷,一家五口,其乐融融。

  当然,喝水不忘打井人。

  百姓一边乐呵呵过冬,一边感谢翼国公义举。

  能让长安城短时间内,几乎人人都能用上墨碳,归其原因,还是秦怀道在长安城的烟道建设。

  秦府,秦怀道刚刚起床,直直的伸了个懒腰,内心感叹,冬天果然适合长身体。

  邓建一早便兴奋跑来,笑呵呵道:“公子,您猜,咱们现在这个队伍,已经有多少人了?”

  秦怀道翻了个白眼,淡淡道:“没兴趣。”

  邓建脸上依旧挂满笑容,嘿嘿道:“我初步估算了下,这修建烟道的队伍,已经达到了两万人。”

  秦怀道微微一怔,略作思考,便已了然。

  根据他的安排,两百多人的施工队,迅速蔓延出去,老人带新人,新人带新人的方式,这才产生了巨大裂变。

  “咱们几乎只用了十天功夫,就大概走进了长安城各家各户。”邓建邀功似的说道。

  “嗯,邓建,这次办的不错,后面会有重赏。”秦怀道满意点头。

  “不过,这是给百姓做事,给百姓造福,你还要仔细跟紧了,不要出什么叉子。”秦怀道不忘叮嘱几句,让这项事业变得更加高大上。

  邓建拼命点头,赏不赏赐不重要,那种在外面受人尊敬的感觉,就很舒坦。

  他随即应声道:“公子,小的全程都跟着,这脚都快打到后脑勺了。”

  “咱们这个施工队,临时工太多了,一点都不用担心人工的事情。”

  “那些百姓,一听说修建自家烟道,连带着亲朋好友都会赶来帮忙。”

  “所以进度很快。”

  “百姓们现在都夸您,说您是菩萨在世,救苦救难的活神仙。”

  邓建说到此处,不自觉的昂起了头,似乎他也跟着被夸赞一般。

  “嗯,如此甚好,看样子,用不了两天,就会向长安周边扩散出去了。”秦怀道打了个哈欠,淡然道。

  随后,秦怀道对着邓建,又叮嘱了几句,邓建这才充满使命感的离开。

  秦怀道懒散的躺在沉香木躺椅上,看着屋外还未消散的冰雪,面露沉思,轻声自语。

  “可惜,不能惠及所有百姓,单单长安城周边,就已经尽了最大能力了。”

  “大唐北方,百姓千万,我一个翼国公,能做多少呢?”

  “罢了,能修建多少便是多少吧。”

  ...

  就在长安城一片忙碌中,一匹快马,从长安城外火速赶来。

  “八百里急报,快快退避。”

  “八百里急报,快快退避。”

  快马上的人,一边拿着令牌,一边对着守城士兵高喊。

  理应循例检查一番的士兵,见那人高举令牌,不敢阻拦,连忙拉开屏障,让其快速通过。

  “哒哒哒哒...”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在长安城大街上响起,身后是被溅起的片片污泥雪水。

  “这是要发生大事了啊。”一名守城士兵望着快马离开的背影,惊叹道。

  ...

  一刻钟后,那名驿使的奏报,便已经传到李世民手上。

  又过了一刻钟,大殿内已经聚集了一批朝中文武大臣,俱是李世民心腹。

  “哼,这小小的吐蕃,还真敢来啊?俺这就领着精兵去跟卢国公汇合,灭了他们。”尉迟恭叉着腰,黑着脸轻蔑道。

  房玄龄面色凝重,看向李靖与李世民,沉声道:“陛下,此番消息是否已经核实过?”

  “我与陛下已经核实,是卢国公亲自写的奏报,令牌也是卢国公特制,错不了。”李靖此刻神色肃然,一五一十说道。

  李世民身体微微颤动,眼眸杀意正盛,半靠在座椅上,冷声道:“呵,知节奏报上说,这吐蕃带了十万兵马,进犯边关。”

  “朕当初,还真是有些小瞧了这吐蕃。”

  “如果不是怀道提前洞察吐蕃野心,朕还没发现,大唐附近还有此等蛮横国家。”

  说着说着,李世民神色愈加愤怒,起身一把将奏报拍在扶手上,怒气冲冲道:“小小吐蕃,当真胆大包天。”

  此刻大殿内,众人亦是感同身受,脸色皆是阴沉到极致。

  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吐蕃,居然还能集结十万兵马,攻打大唐?

  起初,谁都未曾预料到,竟会如此。

  除了...秦怀道。

  “秦怀道呢?”冷静下来的李世民,转头望着王升,沉声道。

  “回禀陛下,已经派人去请了,应该就快到了。”王升微微躬身,轻声回道。

  得知奏报的第一时间,李世民便传召秦怀道。

  不多久,秦怀道得了传召,屁颠屁颠赶来。

  刚到宫中,就看见几位大臣,全都面色凝重,神情肃穆。

  正中央的李世民,脸色更是深沉到极致。

  大殿内气氛,几乎让人感到窒息。

  秦怀道恭敬见礼,李世民摆摆手,给了王升眼神。

  王升心领神会,将那份誊抄的奏报,递到秦怀道面前,秦怀道恭敬接过。

  只是扫了一眼,便大致知晓,吐蕃进犯大唐的预言,已然成真。

  不过,秦怀道并不意外。

  李世民肃声道:“怀道,朕之前答应你,准许屯田卫随行出征。”

  “即刻起,朕命药师为行军大总管,你既然想去,就带着屯田卫,随大军一同出发吧。”

  “切记,一切听从药师安排,不可擅自做主。”

  “这行军打仗,可不是儿戏。”

  秦怀道闻言,眨巴眨巴眼睛,淡定自若道:“陛下,谁说我想去了?”

  众人:“???”

  尉迟恭继续黑着脸,疑惑道:“你这小子,不是一直嚷嚷屯田卫无事可做么。”

  “现在真有事了,你怎么说不去了。”

  “要不是陛下宽宏大量,怎么能容你信口雌黄?”

  尉迟恭显然有些生气,说好的一起行军打仗,怎么刚要动身,就不去了呢?

  秦怀道无奈摊摊手道:“我是想让屯田卫去,自然有人领兵。”

  “我还这么小,怎么会亲自去,那地方天寒地冻的。”

  众人:“...”

第104章 翼国公,豪无人性

  当秦怀道说出那句天寒地冻时,就连长孙无忌也有些无语摇头。

  敢情之前,白激动了。

  要知道,之前秦怀道那番慷慨陈词,还都历历在目。

  魏征老脸有些微微抽搐,本以为为国为民的斗志,因秦怀道再次点燃,此刻,却好似被浇了一点点冷水。

  孩子终究是孩子,怎么真的能当做大才看待?

  反倒是李靖稍稍松了口气,内心庆幸。

  不去也好,这要是真去了,还不知道秦怀道要搞出什么事情出来。

  倘若一般的孩子也就罢了,偏偏秦怀道这小子,又不好管控,让人头疼的很。

  此刻众人,或庆幸,或幽怨,或无奈,或恍然。

  总之,大家终于发现,一直误会秦怀道了。

  什么天寒地冻,什么千里冰封,这小子,这么激灵,怎么会亲自去吃苦。

  想多了,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