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解锁七十二变,老婆小兕子 第132章

作者:知鱼小生

  “陛下为了此事,都不惜放下颜面向翼国公借钱,作为臣子,肯定不能拖后腿,不然陛下该对老夫有多失望啊?”杨师道直白道。

  理由清新脱俗。

  却也抵得秦怀道无话可说。

  当真是君臣同心。

  “是材料来不及供应还是人手不够?”秦怀道扶了扶额。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只能想办法解决了。

  毕竟与世家作赌的不止李世民,他也在船上。

  想要一战而胜,直接让吐谷浑放弃抵抗,六十门大炮明显不够。

  唐军到了那等地方,高原反应会让战力大打折扣,因此,唯有让大炮轰开吐谷浑的国门。

  以此直接威慑住吐谷浑,让其彻底丧失反抗之意。

  所以,七日后,大炮越多越好,秦怀道要的是火药洗地!

  直接将吐谷浑炸穿!

  “材料不是问题,铁铜钢只要有钱可以随时购买,主要还是工匠,每个工匠负责的项目不一样,有的只会打造器物,家什,马车,对于兵器制造这一块手生的很。”

  “能参与打造大炮的工匠实在不多。之前那二十门大炮还是老夫日夜兼赶,甚至将制作其他项目的工匠调过来的,也因此,材料损耗极大。”

  “老夫算过了,即便按照之前的方式,让工匠们满负荷运转,这四十门大炮已经是极限。”

  “眼下,上哪里找孰能生巧,打造兵器的工匠啊!”杨师道说到最后,长叹一声。

  这是个无解之题。

  大炮不比刀剑,打造起来工序,步骤很复杂,即便能从民间招募大量工匠,可刚开始上手,都没有那么快的。

  时间却只有七天。

  念及此,杨师道不禁有些后悔,自己不该那么信誓旦旦,君臣同心固然重要,可终究也要实事求是。

  若现在自己和陛下回报此事,杨师道都不敢想象会迎来李世民怎样的震怒。

  搞不好自己这顶乌纱帽也算戴到头了...

  正当杨师道一筹莫展,心乱如麻之时。

  却见秦怀道眸光微闪,淡淡开口:“招募工匠一事我来负责,今日过后,劳烦杨大人将打造大炮的材料,用具,统统派人搬到在下的秦庄。”

  “凡工部能参与打造大炮的工匠也一并送往。”

  “七日后,一百门大炮只多不少。”

第173章 称呼的转变,又到秦庄

  “啊?翼...翼国公,你确定?”杨师道眼睛睁大,不可置信道。

  自己都准备和李世民坦白领罪去了。

  才一转眼,办法就来了?

  这惊喜来的未免太突然,恍若错觉。

  “此事杨大人不用过问了,只需将我刚说的几点,落实下去,七日后,一百门大炮只会多不会少。”秦怀道淡然道。

  这般自信的话语,一时间让杨师道有些不敢相信。

  他怔了怔,道:“翼国公你...你有几成把握?不必宽慰老夫,大不了我去向陛下请罪!可不能硬着头皮来啊。”

  “现在去坦白,兴许陛下还能从轻发落。”

  “若七日后,没有一百门大炮,耽误陛下大事,到时定会严惩啊!”杨师道满脸懊悔。

  “杨大人,按我说的去做吧,如若不成,七日后我来担全责。”秦怀道正色道。

  闻言,杨师道面色微变,老脸颤动。

  “翼国公,不,怀道,老夫信你,七日后就算大炮没有如数造出,这个责任老夫也不用你担!”

  “老夫一肩挑之,断不会连累怀道小友!”

  杨师道感动到了。

  秦怀道的一番话语,彻底撼动了他的心灵。

  尤其是最后那一句‘我来担全责’。

  简直如雷霆般将这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炸的头晕目眩。

  纵观朝堂之上,全是尔虞我诈。

  你有难处之时,不落井下石,已算人品正直。

  可如秦怀道这般,将事情过错全部揽到自己身上,根本没人能做到!

  莫逆之交,不过如此!

  如果说先前杨师道还抱着几分怀疑的态度,那么此刻那份怀疑已然烟消云散。

  诚如他所说,他愿意相信秦怀道。

  “杨大人,不会有差错,把心放到肚子里。”秦怀道笑了笑。

  “怀道小友,若你能解决此次难题,从此老夫唯你马首是瞻,以后咱俩各论各的,你喊我尚书,我唤你为大哥。”杨师道表情真切。

  一语落下,秦怀道面色变得古怪起来。

  这咋还突然多出个老弟来了呢??

  “折煞小子了,你我同朝为官,又都在工部任职,说到底此事我也应当操一份心,不必如此。”秦怀道淡然笑道。

  “老夫能与你同在工部任职,实乃人生一大幸事,不然这个难题,老夫就是想破脑袋也无法解决。”杨师道感激道。

  在他看来的无解之题,眼前这个少年却能扬言解决。

  虽说杨师道还没看见一百门大炮,但他相信秦怀道不会无的放矢!

  “好了,若无其他事的话,杨大人,我先走了哈。”秦怀道打了个哈欠。

  他现在要回去补个回笼觉。

  “怀道小友,慢走,晚些时候我便命人将所需要的一切送到你的庄子上去。”

  “此事,有劳你费心了。”杨师道抱拳躬身,语气诚恳。

  “小事,走了。”秦怀道摆了摆手。

  顺着宫门台阶往下走去,尽头处,一辆马车早已等候多时。

  身后,杨师道看着秦怀道的背影,老眼含泪,口中喃喃:“天底下没有比怀道小友更好的人了...”

  “回府。”

  须臾,秦怀道登上马车。

  “是,少爷。”

  ...

  这日下午,戴胄领着四个随从,从秦府中借走了不少十八万贯钱。

  临走时,管家心如刀绞。

  “公子,这钱借的...是不是有点多了?”管家痛心道。

  他掌管着府内开支,盘算着钱财进账。

  这突然出去十八万贯,瞬间感觉心在滴血....

  “不多,这钱以后会升值的。”秦怀道淡笑。

  “公子,您赚钱不易,老爷在世时,也没这么往外借钱过啊,这些人是...是谁啊?会不会不还啊?”管家担忧道。

  “会还,不还就当聘礼了。”秦怀道笑道。

  “啊?公子,您说话老奴怎么听不懂?”管家诧异道。

  “没事,将这欠条收好。”秦怀道说着将一张按了手印,盖了章纹的纸张递给了管家。

  随后便迈步离开。

  “公...公子,你去哪啊,晚上回来吃饭吗?”管家在身后喊道。

  前方秦怀道摆了摆手。

  “公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老爷在天之灵肯定会欣慰的。”看着秦怀道的背影,管家感慨道。

  他算是看着秦怀道长大的。

  自己一生并无子嗣,虽在秦府为仆,但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

  把秦怀道当成亲人对待。

  平日里府上大小事宜,他都尽心操劳,毫无怨言。

  “这钱...借给谁了啊,我得帮公子把把关。”捏着手中纸张,管家心下好奇。

  遂将纸张打开。

  “贞观十四年初,二月初五,李世民今借到秦怀道十八万贯钱...”

  这张欠条很详细,有章纹,有手印。

  管家只看一眼,便瞬间手抖,面色骇然。

  “公...公子这是把钱借给皇上了?!!”

  ....

  未时,秦庄。

  十几辆牛车驮着铁铜钢,还有一些锻造器具,慢慢驶了进来。

  杨师道在前面,静静的看着庄子里的一切。

  饶是他,也觉得,此处当真是一福地。

  田间有百姓劳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河里,有渔夫抓鱼,孩童玩水嬉戏,不时传来欢笑声。

  不远处,学堂里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

  往来之人无一愁容...

  “早就听说怀道的庄子了不得,如今一看,确实是一幅盛世景象,了不起,了不起啊。”杨师道不禁赞道。

  看到这一幕他更确信了秦怀道的能力。

  “大人,你们驮这些东西是去哪啊?”这时,迎面走来一个笑容满面的汉子,问道。

  “大兄弟,怀道小友的宅子,在何处啊?”杨师道笑问。

  “怀道?噢噢,你是说翼国公是吧?”汉子眼睛一亮。

  “对对对。”杨师道连连点头。

  “当然知道了,这庄子里有谁不认识翼国公啊?那可是天底下最好的人了。”

  “几位,跟俺来,俺带你们去。”汉子连忙答应下来。

  不多会,汉子便领着杨师道来到了秦宅。

  “夷,翼国公今日好像不在家?”汉子敲门片刻无人应,挠了挠头,有些尴尬道。

  “杨大人来的挺早啊。”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从身后传来。

  伴随着这道略带慵懒的声音落下,拉车的牛瞬间躁动起来。

  “眸...”

  牛声不断,听起来急促不安。

  杨师道面色一变,回头看去,彻底傻眼。

  只见秦怀道端坐白虎之上,宛若仙人。

  胯下白虎足有一人之高,那等凶悍,凌厉之气息几乎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