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鱼小生
那些字体犹如刀刻般,映入所有人脑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刹那间,所有人眼睛微微睁大…
第144章:四句圣言,百官震惊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所有人口中喃喃,不断重复这四句话,心神震撼,表情惊诧。
短短四句,却透露出何其浩瀚的壮志,直叫人肺腑翻腾。
俱都震惊的看着石碑,脑海中仿佛有什么在轰鸣,这一刻众人竟是感到汗毛直立…
这一幕,被孔继文等人看在眼里,一股傲然顿时而起,身姿都变得挺拔了些…
孔继文当即一步踏出,神色肃然,正色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立世之言,才是我辈读书人一生奉行的宗旨…”
“是翼国公让我等明悟读书的真谛,意义之所在,留在这里教书,将来大唐会有更多的读书人涌现,此举,正是吾辈之重任!”
一番话大义凛然,豪气干云。
让人丝毫不怀疑,说出此话的人是真的要用一生去奉行宗旨…
百官诧舌,似是没想到这六位国子监学子是真的甘愿留在此处教书,而且决心如此之强烈!
孔颖达老眼含泪,看着孔继文,嘴唇微微颤抖:“老夫懂了,懂了啊…”
现在,他理解自己的孙子了。
此般抱负,和入朝为官相比,不知要高尚多少…
这才是读书人应有的风骨。
“如若此番,才可称之为真正的读书人…”
孔颖达自语喃喃,目光中闪过一丝明悟,今日,他体会良多,更为自己孙儿的选择感到自豪。
“这四句话,直击灵魂,老夫活了几十载,入朝为官多年,意欲造福百姓,本以为此般抱负已是十分了不得,可是和这四句圣言相比,还是差了太多…”
“翼国公小小年纪却有如此通天抱负,大唐何愁不兴?我等自愧不如…”
“这四句圣言,不仅仅是你等读书人奉行的宗旨,更是我等一生的准则啊…”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重臣纷纷感慨,无不叹服。看着秦怀道目光都出现了些许变化…那是钦佩。
百官中和秦怀道不对付的世家官员面色难看至极,恨欲发狂,本欲兴师问罪,现在倒好,这个翼国公再一次万众瞩目!出尽了风头。
人群中崔化安老脸阴沉,不发一言…
百官前方,李世民负手而立,紧紧盯着石碑,眸中精光大放,呼吸都有些急促,某一刻,他哈哈大笑:“好,好啊…好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朕已经许久没有如此震撼过了,这四句圣言,当为国之圣言,当需流芳百世,当以此为目标,掌权上位者需时刻以此鞭挞自身!”
李世民心情大好,看着秦怀道,淡笑道:“你小子,不错,真的很不错…”
秦怀道点了点头,极为认同的笑道:“陛下,臣一直都很优秀,就像黑夜中最璀璨的星星,无论如何低调,也无法掩盖光芒。”
“纵观古今,如臣这般天纵奇才,那也是绝无仅有,臣有时候在想,自身为何会如此出众,惊才绝艳…盖了多少同龄人的风头…”
秦怀道滔滔不绝,越说越夸张。
李世民瞬间无语,这臭小子真不经夸,又飘了…
魏征等人也是摇头苦笑,这翼国公说到底还是个孩子,心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只不过,这石碑上的四句圣言,确实在无形中拔高了他们的认知…是惊喜,也是感悟。
因此对于秦怀道的自吹,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李世民兴趣越发浓厚,学堂外面的石碑就已经如此让人震撼,那门楣之上呢?
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门楣之上,红布之下写的又是什么?
念及于此,李世民当即用棍子挑开…
随着红布撤去,门楣之上,一块木匾显露人前。
“贞观书院”四个字眼,也随即映入众人眼帘。
“卧槽…这翼国公还真敢命名…”
“竟然以年号为这学堂提名…这得多大胆啊!”
百官大惊失色,“贞观书院”这四个字,实在骇人听闻。
世家官员见此,喜出望外。
表情也随即变得精彩起来,刚刚他们还以为,凭着那四句圣言,此行注定落空,失败而归…
然而现在又有希望啦。
看着秦怀道个个冷笑不已。
小鸡子,露出黑脚了吧…竟敢用年号命名一间学堂?
“陛下,翼国公胆大包天,此举是何等的大不敬,可谓藐视皇权,当惩!”
“就是,以大唐年号去给他的学堂命名,是何等的目无法纪!依臣之见,翼国公需押入大牢,好好逼问,此子心路不正!”
“…”
世家官员,纷纷走出,弹劾,终于逮到机会了,岂能放过。
有官员弹劾,亦有官员震撼。
孔颖达,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等人就在此列。
他们并不觉得秦怀道此举是为不敬,相反“贞观”二字为这间学堂提名,是最合适不过…
魏征当即躬身开口:“陛下,若是普通学堂,自然不能任用“贞观”命名,但是这间学堂,仅仅石碑上的刻字,便足以配得上贞观二字。”
“臣也是这么觉得,四句圣言何其壮志,再以贞观为这间学堂命名,无形中不就在昭示日后大唐将以此为准则么?翼国公此举意义深刻啊…”
房玄龄也躬身说道。
李世民本就没打算听取那些世家官员的意见。
秦怀道用年号贞观为学堂命名,他虽吃惊,但也不恼怒。
何况他本就是圣贤之君,眼下又听见魏征等人此番说辞,内心很是欣慰,看着门楣,大笑道:“贞观书院,好一个贞观书院,也只有这个名字,才配得上这间书院啊…”
“翼国公你想的确实周到。”
李世民赞赏的看了眼秦怀道,脸上尽是笑意。
“陛下,过誉了,臣思来想去,也唯有“贞观”二字才配的上这间学堂,臣希望从这间学堂走出去的学子,今后都能奉行石碑上的四句圣言,为大唐做出贡献。”
秦怀道神色自若,躬身淡淡开口。
“好!好极啊!”
李世民大笑道,他甚至看到,未来大唐的人才济济,定会得益于贞观书院。
“陛下,臣等提前恭喜了,大唐有了贞观书院,未来定会昌盛无比。”
“我等恭喜陛下,贞观书院此后必定可以为大唐输送大量人才…”
一些远见之人纷纷开口,他们早已洞察,这间学堂未来定会不凡…
无他,仅仅门前那座石碑,就已经注定了其非凡地位。
世家官员面色铁青,拳头攥紧,弹劾不成,竟又让秦怀道这小子出尽风头,该死!
事到如今,他们已经确信,此行大概率会落空了…
孔继文六人如今已是书院先生,见到众人这般,更是与有荣焉。
裴行俭一脸自豪的走出,躬身道:“陛下,诸位大人,石碑四句只是其一,更令我等震撼之事,则是书院之内…”
第145章:学堂之中,知行合一
“哦,学堂之内还有玄机?”
李世民一怔,来了兴趣。
仅仅是外面的门楣,和石碑就已经让人不住诧舌了,这学堂里面又有何惊喜?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官员闻言,也是眼眸微微放光,他们同样感兴趣…都想知道秦怀道的这间学堂里面还有何令人称奇的东西…
一些世家官员,则是无奈的叹了口气,希望能够借此抓到机会,再度弹劾…
但是经过先前的事情表明,恐怕极难,因此每个人的神色都很复杂…这个翼国公手段确实高明的很。
却见裴行俭这时躬身开口,语气激动:“何止玄机,书院之内,记录着翼国公的儒学造诣,我等大受震撼,更有启发,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学识渊博,读书万卷,可是与翼国公相比就像是萤火与皓月…无法比拟…”
“正是,翼国公的儒学造诣,已然具备开宗立派之资,他的学术,我认为才是老祖正统。”
孔继文也激昂开口,神色肃穆。
此话一落,众人大为震惊。
看着秦怀道,目光中有不解,有疑惑,还有一丝震惊…
小小年纪,儒学造诣极深?甚至具备开宗立派之资?
什么鬼?
有官员忍不住开口:“夸张了吧?翼国公才多大?做出那么多事已经匪夷所思,现在你们说他的儒学造诣竟然可以开宗立派?甚至还是儒学正统?简直是无稽之谈!”
“就是,这么小的年纪,说句不好听的才读多少书?他的儒学造诣恐怕还没老夫深…几位便是吹嘘也得有个度才是。”
“…”
百官不信,有人嗤之以鼻,有人不屑一顾。
这当中当属世家官员尤为亢奋!质疑之声最大。
魏征等人则是面露狐疑,没有作声。
看着秦怀道,暗暗思索,打量。
眼前这个不过十几岁的孩童,所做出的那些令人震惊的事还少吗?
而且若真细细想来,当真细思极恐…
无他,因为这六位国子监的学子脸上俱都浮现一种理应如此的表情。
就好像他们觉得翼国公就是儒学造诣极深,可以开宗立派,执儒学正统之牛耳的存在。
这种表情的流露,很真,一眼就能看出不是在作假。
念及于此,魏征等一众官员皆是面露惊讶,什么鬼?
这六位国子监学子,其中孔祭酒的孙儿孔继文乃是孔子的后世孙啊…孔子后人亲自承认的。
连他都如此认为?这还了得!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是感觉到有点懵。
“是不是吹嘘进去一看便知。”其中一位学子淡淡扫了眼那些出口质疑的官员,毫不在意。
“我只是遗憾,未能拜入翼国公门下求学…可惜了,翼国公若肯收下我,他日我的儒学造诣定会进步神速…奈何翼国公不收啊…”
那位学子突然一脸遗憾,满脸失落道。
话落,孔继文也是面露忧愁,长叹一声:“这应该是我等此生最遗憾的事了吧…”
“人要懂知足,留在这里教书,也还是可以时常请教翼国公的,如此想来,也不算太过遗憾。”
裴行俭轻声劝慰,面露向往。
恍惚间,已经开始期待起今后的日子了…
一旁,秦怀道轻咳一声,没有说话,而是看向别处,仿佛这几位学子说的不是自己。
内心则嘀咕道:怎么收?自己也只是记住个概述…前世书本上记录的那些儒学,脑子里存的真不多…收完之后教不了啊…自己脑补去吧你们…
李世民静静的看着这一切,饶有趣意的打量着秦怀道,他也想看看,这小子到底还有多少本事。
“继文,话不能乱说,这…翼国公的儒学造诣便是再高,又岂能代表儒学正统?”
孔颖达这时忽然开口。此事可大可小,自己的孙子承认翼国公为儒学正统,牵扯太大了。
上一篇:巫师:从漫威开始的超脱之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