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 第301章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

“小青……哎呀,小俊也在呢……”

七娘没想到在办公室看见我,吃惊之余有些尴尬,以为打扰了我们谈“公事”“七娘好。”

我笑着点头,斜眼一乜她身后,跟着两个人。一个四五十岁的女子。颧骨高耸,嘴唇薄薄。面善得紧。仔细一想,这人不正是几年前在医院里要将梁巧卖给老光棍的媒婆桂花嫂吗?嘿嘿,她倒也与时俱进,“红娘生意”越做越大,居然跑到柳家山来了。

自然,时隔多年,我早已不复当年九岁小屁孩地模样,桂花嫂却未曾认出我来。只是盯着小青姐看个不停,嘴里“啧啧”有声。

桂花嫂身后,跟着一个二十二三岁的青年男子,却也高大帅气,衣着打扮很考究,褐色夹克衫,黑色长裤,黑皮鞋,衬得整个人蛮精神的。瞧那镇定的架势,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

莫非这就是桂花嫂要介绍给小青姐的对象,嗯,很是可以呢,看来桂花嫂做媒的水平也长进不少啊。得便给敲敲边鼓。

“小青啊,桂花嫂给你带来个朋友……”

呵呵,七娘的水平也大有提高啊,不说“对象”说“朋友”“什么朋友啊?不见不见,我忙着呢……妈,你也是地,老是在上班的时候来谈这些事……”

小青姐可一点都不假辞色,当即在办公桌后坐下来,搬出一堆账本子,开始记账,正眼都不瞧一下那个男的,至于桂花嫂,那更是直接无视了。

许是这种情况见得多了,七娘也不恼,笑眯眯地道:“小青呀,小严可是在渡头镇革委会上班的呢,国家工作人员啊……”

革命委员会刚更名为人民政府不久。七娘这种老派人还是习惯叫革委会。

小严?嗯,还是严玉成地老乡呢。和红旗公社姓柳的特多一样,“严”乃是渡头镇第一大姓。镇政府上班,那算得很不错地了。

“妈,是不是我在家里白吃白喝了,你要赶紧把我推出去?”

小青姐“啪”地合上账本,将七娘吓了一跳。脸上有点挂不住,碍着众人脸面不好发作。只得讪笑道:“死丫头,胡说什么……”

“哎哟,小青啊,我跟你说……”

桂花嫂哈哈笑着,准备鼓动如簧之舌了。

“你不用说了。”

小青伸手止住她,一副横眉冷对的样子。

“妈,我正要告诉你。我要出去读书了。”

“啥?”

七娘一时回不过神来。

“我说,我要离开柳家山到外边去读书,去学会计!”

小青姐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说,拿眼睛瞟了那位严姓干部一眼,那意思明摆着,您就死了这心吧!严姓后生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

“哈呀,你个死丫头。你都离开课堂多少年了,还去读什么书?你这不是……”

“我跟你说不着,我跟爸爸说去!”

小青姐站起身来,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哈呀,这……这都什么事啊?”

七娘一拍巴掌,急毛急火跟着追了出去。到了门口才想起要和我打个招呼,朝我挤出一丝笑意……

桂花嫂和严姓后生面面相觑,也跟了出去。

我摇了摇头。这毕竟是七伯的家事,咱就不掺和了,还是去和五伯说几句话,扯一下企业发展的事情罢。小青姐想要去读书的念头,倒让我有了些新想法。

来到柳家山大队部,五伯正坐在宽敞亮堂地办公室里看账本。听从了我的建议,五伯在这个大队部花了大本钱,全新地三层钢筋水泥房子。里里外外石灰刷得雪白。五伯这个大队支书。柳家山企业管理委员会主任,着实抖了起来。占了大大一间办公室,不但办公桌椅、报纸架一应俱全,还配上了木沙发和茶几,比之老爸那县委书记的办公室,也不遑多让。

“呵呵,五伯,如今真是阔气起来了。”

我一走进五伯办公室,便调侃道。

“小俊啊,你来了?”

五伯摘下老花镜,笑嘻嘻地道。

如今五伯日子确实过得惬意,累是累点,可是威风啊。不要说柳家山临近几个大队,就是在整个红旗公社,那也是跺一脚地动山摇的狠角!公社书记周冠雄都要让他三分。前些日子,《宝州日报》专程下来两名记者,给五伯和柳家山地企业做了一个专访呢。

短短几年时间,偌大变化,五伯夜间做梦也会笑醒!柳家宗族多少代人振兴族房地梦想,在五伯手头终于成了事实。他柳晋文的名字,将来注定要在柳家族谱上大书特书上浓墨重彩地一笔啊!

但是我却心头有些沉重。

不为别地,就为那副老花镜——五伯老了!

当年那个“霹雳火”似的五伯,现今也要戴上老花镜才能看清楚账本子了。

“五伯,我们自己建个学校吧。”

我在五伯对面坐下来。

“建个学校?咱大队不是有个小学吗?”

五伯边起身给我倒茶水边问道。这可是很了不得的荣耀了,五伯很少亲自给客人倒茶的,更何况还是他一个未成年的本家侄儿。

我慌忙站起身来,自己去拿开水瓶。

“五伯,这可使不得,我自己来我自己来……”

“嘿嘿,没事,你五伯还没老……”

呵呵,这可真叫老当益壮。

“五伯,我说的不是小学。我说的是技工学校……嗯,中学也可以自己建……高中不行,初中应该可以。”

“技工学校?”

五伯眼睛眯缝起来。

“嗯,这个主意不错呢。小俊。我们现在场面搞得这么大,光靠附近几个大队,工人不够用。”

光是凑人数不难,但懂技术的熟练工人就不好找了。

“是啊,仅仅靠师傅带徒弟这种模式培养熟练地技术工人,太落后了。而且我们这里的师父,又都有坏毛病。喜欢留一手。留来留去,教的徒弟那是一代不如一代。”

其实这不是向阳县都有的坏习气。全国似乎都有这个毛病。上辈子我在台资厂打工的时候,自己可不也有这“恶习”生怕“教会徒弟打师父”涉及到师傅们的饭碗和待遇问题,光靠做思想工作收效甚微。关键还是要靠制度和好地模式。后世各种职业技术学校,那是犹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那也是因为有市场需求。

“行,我看这个办法行得通。反正现在大队有钱。我们说干就干!”

五伯一拍桌子,说道。

我笑起来。五伯这般财大气粗,还真有点暴发户地样子。

“五伯,要建学校就要搞得像模像样。”

“那还要你说。全新的,新房子新教室新机器……什么都是新地,就是师父要老的,呵呵……”

上一篇:邻家有女

下一篇:仙府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