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982章

作者:张围

  两千亩地的贞观院一眼看不尽,火车停下了。

  这里也有一个车站,运送着各种货物,各式行人来往不绝,甚至还有零星穿着官服的官吏。

  郭正一道:“去技术院内看看。”

  裴炎连忙道:“那是他们学技艺的地方,我们闯入怕不好。”

  郭正一笑道:“无妨,这里不会拦着外人的,听说那骊山县侯让关中绝大部分的青年都去学技艺了。”

  心中还有些犹豫裴炎又是深吸一口气,目光看了看四下,心想着也不着急去长安城,就跟着他的脚步走向技术院。

  原来在技术院外还有各式的商铺,有卖书卷的,有卖各式吃食,还有卖衣料的。

  裴炎买了一颗茶叶蛋花了一文钱,觉得已经可以果腹了。

  郭正一买了蛋糕和奶茶,他还没吃过这样新奇的吃食,与一些商贩攀谈了起来。

  本该是读书人的清净之地,不应该有这么多的商户。

  裴炎听着商户解释才知道,原来是建设技术院时候,是各县共同拿出的土地与人力。

  按照约定骊山县侯也要惠及各县,允许了各县在这里摆放商铺。

  裴炎回头看了眼车站来往的行人,再看看眼前热闹的商铺,还有庞大的技术院,心中狐疑了好一会儿。

  见郭正一朝着技术院走去,裴炎也跟上了脚步。

  从还显混乱的车站走入技术院,眼前豁然开朗,这里是一大片平整的地面,门前有个横卧的石碑,写着技术院三个字。

  这里很整洁,整洁的地面上没有积雪。

  与外界好似是另一片天地。

  走入这里的时候也没有盘问与盘查,很顺利地就进来了。

  郭正一善与人交谈,他很快就与这里的学子打成了一片,这里只是技术院的一小部分地方,在后方还有一片土地,占地两千亩的地方才修建不到一千亩。

  还有不少民夫在这里匆匆而过,他们正在修建技术院的后方,后方的工地还是不能进入。

  听说这里修建得匆忙,去年的时候,这里的民夫一边修建,学子们一边在这里学习技艺。

  这里给学子提供住宿,甚至还有用饭的场所,三五钱就能吃一顿饱饭,很是便宜。

  最吸引裴炎的还是这里的阅览室,这里有很多书籍,这些书籍有些是骊山学识,还有很多是技艺相关的书。

  离开技术院时,裴炎很是恋恋不舍,他一次次在心中告诫,自己是来长安城科举,是要进士及第的,不能分心。

  车站的西面还有铺设好的路面,用石子堆砌着,已经铺设了铁轨。

  沿着这条铁路途经新丰县便是一座大城。

  看来这条铁路是要通向长安城,从这里走入春明门,跟着人群走入这座大城。

  朱雀大街很宽敞,行人来来往往很拥挤,稍不注意那些一同前来的学子也纷纷走散了。

  走在同样热闹的朱雀大街上,裴炎又觉得无趣了,这长安城和其他热闹的州府没太多的区别,只是人更多了。

  郭正一与几个学子要去崇德坊看看。

  裴炎独自一人来到了弘文馆,向这里递交了文书,管事确认之后便可以在这里读书了。

  弘文馆的学子很多,裴炎总算找到了一个能够静心的地方。

  他看到了一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少年。

  见对方也看着自己,他自我介绍道:“绛州裴炎。”

  狄仁杰笑道:“并州,狄仁杰,这是刚来?”

  “正是。”

  狄仁杰叹道:“好呀,明年参加科举的人更多了。”

  裴炎看了看四下,又只有眼前这个人与自己年纪相仿,便交谈了起来,“为什么这里的书没有技术院多?”

  狄仁杰解释道:“这里的书卷都是助人进士及第的,那边的书籍除了教人技艺,也有这类蒙学书籍,骊山向来包容天下学识,也有很多书是他们自己编写的。”

  “听说骊山县侯的学识近乎仙人?”

  狄仁杰整理着柜子上的书卷,正色道:“骊山县侯常与他的弟子说,学无止境,一生都要学到老,也从未自诩学识近乎仙人。”

  “骊山县侯的弟子?”

  “对呀。”狄仁杰解释道:“晋王殿下就是骊山弟子,他常说骊山的学识。”

  “狄兄还结识了晋王?”

  狄仁杰解释道:“也就是与晋王相识,在下才能见到骊山县侯,其实县侯是个很随和的人,他也不是仙人,他的学识经天纬地一心想要建设关中。”

  裴炎自语道:“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呐。”

  狄仁杰与裴炎很聊得来,让弘文馆的人在这里给他安排了住处。

  裴炎看着自己的住处是个很小的很昏暗的房间,一张床铺可以用来休息,此刻很羡慕能够去技术院的学子。

  走出弘文馆的时候,狄仁杰想着今年科举的人更多了,张柬之他家的老货为了来年春天的科举又动用不小的人脉。

  想着来科举的才俊又有不少。

  心中不免对这个混账有些担忧了。

  翌日,早朝之后,李世民正在看着今天各部的奏章。

  殿外太监快步走来,“陛下,中书侍郎许敬宗来了。”

  李世民放下手中奏章,低声道:“让他进来。”

  “喏。”

  等许敬宗走入殿内,李世民又拿起一份奏章看着,“不用了多礼了,说吧。”

  许敬宗双手递上奏章,“陛下,这是臣的奏章。”

  甘露殿内很安静,暖炉就在陛下身边,许敬宗看着自己的奏章放在陛下桌上,也看着陛下将奏章拿了起来,随即低下了头。

  “朕听闻你昨日去过骊山。”

  “是县侯交代的。”许敬宗回复着,心中暗暗计较了一番,心说县候是尚书左丞,命下官来递交奏章也无错。

  只是低下头,显得更小心,毕竟今日所奏可不是小事,关于西域,突厥,吐蕃三地的大事。

  李世民颔首道:“礼部知道这件事吗?”

  许敬宗又是躬身行礼回道:“礼部尚书所写,臣看过,便做了批注,请陛下定夺。”

  李世民拿下了眼镜,神色凝重,“你觉得时候到了吗?”

  许敬宗又是躬身一礼,“陛下,有些事越快越好,越有定论,一旦年月久了,人心就散了,想要再汇聚起来就更难了。”

第九百二十三章 再见了,松赞干布

  西征屡屡大捷,大唐修建了碎叶城之后,天可汗已经成了最有凝聚力的人。

  “陛下,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

  话音落下,殿内又恢复了安静,许敬宗此刻就连呼吸都是小心翼翼。

  就算是陛下现在拿起奏章,砸在了自己的脑门上,许敬宗也认了。

  李世民颔首道:“此事你怎不在朝议上说。”

  “臣若在早朝时说了势必有朝臣反对,尤其是褚遂良之流,他们一定会说,治理之事应当徐徐图之,当与诸地商讨。”

  “就算如此,这么大的事,他们一定会反驳。”

  许敬宗又是行礼,自从初入礼部以来,这是他在朝为官生涯行礼最多的一次,“陛下,治理与归从并不矛盾,只有给了突厥人身份,他们才能受大唐的管制,往后再给治理。”

  “所谓徐徐图之,才是倒行逆施,如今西征大胜,不论是西域还是突厥,西征大胜之后,民心所归前所未有,此等良机不可再等了,须一鼓作气,若年月久了这股气便会消磨,异心再起,届时想要收服恐怕更难了。”

  见陛下拿起这份奏章,许敬宗连忙低下头,要打要骂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朕知道了,你先安排。”

  “啊……”许敬宗有些错愕,这才回神连忙道:“臣这就去办。”

  李义府等在承天门外,他很羡慕现在的许敬宗可以直接去呈报陛下,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干。

  这辈子还没与陛下单独谈过话。

  等许敬宗走出来了,李义府被冻得缩着脖子走上前,“许侍郎。”

  许敬宗叹道:“可以安排了。”

  “咦?许侍郎为何的一头的汗。”

  “呵呵呵……”许敬宗冷哼道,“你要是单独面见陛下,还是这么重大的事,你也会汗流浃背的。”

  李义府跟着脚步又问道:“下官,要如何安排?”

  许敬宗低声道:“召见各国使者,老夫亲自与他们谈。”

  “那金春秋还在长安城呢?那新罗的事……”

  “这混账怎还住在长安城不走?”

  一想到东边的事,至今没有结果,许敬宗一想起就觉得火大,他挥了挥衣袖,“把这人赶走,东边的事情若今年还没消息,就让他自己渡海去打倭奴,再不济派高句丽兵马去灭了新罗。”

  “喏。”

  许敬宗火气很大,见李义府刚走远又回来了,不耐烦道:“又怎了?”

  李义府连忙道:“刚刚送来的消息,吐蕃的小赞普死了。”

  “死了?”许敬宗的语调高了几分,“什么时候的事?”

  “一个月前的事了,吐蕃使者带来的消息,现在那吐蕃赞普还在哭着呢,是否让松赞干布回去。”

  许敬宗来回踱步,今天是什么日子?

  一件件不顺心的事都来了。

  李义府又道:“我们在都护府的人也送来消息,是病死的,多半不会有假。”

  许敬宗神色凝重,急忙道:“立刻将消息送去骊山,看看县侯意下如何。”

  “喏。”

  骊山,张阳望着华清池水面上升腾的热气沉默不语,寒冬时节这池水也不会结冰。

  贡日贡赞还是早逝了,这个从小就体弱多病的吐蕃王子还见过他一面。

  “师父,朝中派人来问,吐蕃的事要如何安置?”

  张阳扶着额头闭着眼低声道:“请松赞干布来一趟骊山吧。”

  小武有些诧异,“这还是师父第一次请他来骊山。”

  张阳低声道:“事关大局,我不想在这个时候出什么岔子,吐蕃的事情我亲自与松赞干布谈。”

  “弟子这就去传话。”

  “小武姨姨,我也去。”小清清连忙跟上脚步。

  贡日贡赞过世的消息在朝中掀起了波澜,但更大的波澜还是许敬宗召集了诸国的使者,相问归服大唐的事。

  许敬宗想要将突厥,吐蕃,西域三地都归入大唐,往后他们都是唐人,行唐人律法办事。

  不得不说,现在的许敬宗一系的人还在主持着礼部外交事宜,如今的礼部也承袭了当年张阳一脉相承的彪悍作风。

  天可汗向吐蕃小赞普贡日贡赞表示痛惜,命人送去了悼念旨意。

  松赞干布如同一具躯壳来到了骊山。

  张阳亲自在村外迎接,在冷空气叹出一团白雾,快步走上前,“赞普,节哀。”

  松赞干布低声道:“他活不长久的,很久以前就想到了。”

  带着他走在渭水河边,张阳低声道:“我不希望吐蕃出乱子。”

  “县侯需要我回吐蕃主持大局吗?”

  “禄东赞是何意思?”

  “县侯是在担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