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937章

作者:张围

  骊山要建设关中,而且一直都在这么践行着。

  李玥的目光看向夫君所画的几个圈,这是骊山在中原各地的分院安排。

  骊山要开设分院了。

  张阳颔首道:“在江南开设我们的分院,东海这片地我们一定要拿下,交给小慧的弟弟徐齐聃安排,他是一个心气很高的孩子,给他一些历练。”

  “那辽东的给谁?”

  李玥记录着这些。

  “辽东的分院交给温挺来安排,他在辽东多年,明白辽东的局势。”

  李玥低声道:“高昌的分院还是交给高昌人?”

  张阳笑道:“就用高昌人吧,壹号就在高昌,让他为骊山开设分院,一来信得过,二来他是高昌人,比我们自己派人过去更合适。”

  最后,夫妻俩的目光落在了南诏。

  张阳思量道:“独罗是南诏人,如果他能够对骊山绝对地忠诚,那么南诏人也会对我们忠诚,这样一来骊山在南诏建立分院就顺理成章了。”

  李玥低声道:“嗯,夫君向来喜欢顺理成章。”

  “如果南诏人对骊山不够忠诚,我们就算在南诏建立了分院,也早晚会被拆了的。”

  夫妻俩的目光对视在一起,安静良久。

  李玥笑道:“给独罗财富,让他在南诏做一个富有的人。”

  张阳摇头道:“财富算不得什么,这还不够,我可以许诺,以后将南诏王的位置还给南诏人。”

  她冷哼道:“南诏是骊山的家业,怎么能还给南诏。”

  “听我说完。”张阳继续道:“南诏迟早会是大唐的,也早晚要卖给你父皇,骊山不可能永远自立为王,你父皇是什么人,他会允许骊山称王南诏?”

  “照我看,你父皇现在已经在考虑怎么将我生吞活剥了。”

  李玥忽然笑了,她扶着细腰轻笑道:“骊山可以掌握财富,能够得到南诏的钱财,可在父皇眼下称王称霸,早晚要死。”

  “对。”张阳揣着手忧心道:“媳妇能够理解我,真是太好了。”

  “我和小慧与小武商量,开个好价钱卖给父皇。”

  “也好,反正你不会让骊山亏钱的。”

  “爹,娘,弟弟饿了。”小清清站在门前小声道。

  “姐,我不饿呀。”小心安天真地眨了眨眼。

  “你饿了,只是你忘了。”小清清瞪了这个笨弟弟一眼。

  “对,孩儿饿了。”小心安顿时服了软,回话道。

  李玥起声道:“也不知道婶婶今天准备了什么吃的,娘去看看。”

  张阳坐在书房中,还在思考着转速与动力的问题,就听到了屋外姐弟俩的对话。

  “姐,你是不是饿了?”

  “你不饿吗?”

  “弟弟吃过糕点了,宫里送来的糕点可好吃了。”

  “我不吃宫里的东西。”

  ……

  听着姐弟俩的谈话,张阳又陷入了沉思,当初皇帝想要女儿成为皇后的弟子,得知要去宫里住。

  她很抗拒,现在也很抗拒宫里送来的衣物与吃食。

  儿子的天分很好,他善良又天真。

  女儿有些固执,还有些狡猾。

  贞观十四年的春季,大唐的朝政机器忙碌运转,尤其是裴行俭,他最近只睡两个时辰。

  忙到深夜后,还要早起,亲自询问各县的情况。

  皇帝开始涉足作坊生产,对朝中来说这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只要给生产许可,作坊就必须向朝中提供赋税。

  没有地方县府给予的生产许可的作坊,都会被拆除。

  到了五月,关中各地的作坊基本上都改制完成。

  皇帝很轻松地抓住了生产的源头,也完成了朝堂对商人的进一步控制。

  这是李唐江山对中原的进一步集权,当皇帝尝到了甜头,这个方略开始在中原各地施行。

  往后的大唐抓着生产的源头,中原的经济流动也以赋税的形式开始出现在一份份文书中。

  与此同时,也有人担忧,集权的本质会让关中的生产进入一种固化状态。

  当这个方略开始施行时,最先得到益处的便是骊山。

  只要是与骊山合作的作坊,地方县丞都会为他们提供方便。

  至于原因?无他,就是骊山的生产一直都是最前沿的水平,与骊山合作的乡县都富裕了。

第八百八十五章 这都是什么破事

  裴行俭一早就来到了高陵县,今天还有一个人要见,他是同州府令李道宗。

  当初李道宗被皇帝拿去了军权,最近被派到同州任府令,皇帝给了自家兄弟一个足够养老的官职。

  现在同州又是当年的左冯翊,管辖长安渭北以东,下辖二十四县。

  早年前取此名是因这二十四县乃是长安城屏障,有屏障辅卫京师之意。

  今天高陵与临潼相邻的两地发生了冲突,两边的县民大打出手,起因是高陵卖的布匹太便宜了,再这么卖下去临潼县的布就要卖不出去了。

  此时身为两地首官,裴行俭与李道宗首当其冲。

  裴行俭管着长安城十二县,李道宗管着渭北东面的二十四县。

  两方的乡民隔河相望,裴行俭与李道宗站在桥上,俩人各自看了一眼身后的乡民,十分有默契地同时长叹一声。

  俩人相视一笑,李道宗整了整自己的官服,“不能再让他们打了,再打下去折冲府又要来过问老夫了。”

  裴行俭惭愧一笑,“治下不利,让江夏郡王担忧了。”

  “裴府尹说笑了,渭北民风向来如此,老夫本就是一介武夫,不善治理的。”

  裴行俭又是行礼道:“江夏郡王谦逊了。”

  李道宗道:“那这事,要如何处置?”

  裴行俭面向临潼县的乡民大声道:“你们都给本府尹听好了,高陵产布价格与当初骊山产布价格相同,从未变过,布匹都比你们的好!”

  “尔等在此地兴风作浪是要作甚,真以为本府尹当年在波斯杀的人,少了?”

  裴行俭朗声道。

  临潼县的县民还是有些怂的,毕竟眼前这个长安令是长安城出了名的酷吏,说杀人就杀人。

  裴行俭小声道:“下官这么说可还合适?”

  李道宗欲言又止,心说这个姓裴的还真是护短,如此护着自己的十二县,骂老夫的县民不懂事?

  想要还嘴,又不知从何说起。

  裴行俭是大唐的一颗新星,是陛下看重的新人。

  而且他还是骊山弟子,有骊山撑腰。

  李道宗尴尬笑笑,没有讲话。

  裴行俭再看向临潼的县民朗声道:“尔等不图求变,原地踏步还要怪高陵县产布多,质量好,这世上有这样的道理吗?”

  在裴行俭的身后的高陵县民都欢呼了起来。

  收声之后,裴行俭又小声道:“江夏郡王,下官这么说合适吗?”

  李道宗黑着脸还带着笑容,回道:“说的是。”

  裴行俭看向临潼县的县民,大声道:“若尔等想要寻求变通,不如去找骊山,让你们的县丞去骊山寻求变通,骊山以建设关中为志,任何一县都会给以帮助。”

  眼看气氛差不多了,李道宗知道再不说话就不好了,看到众人也有些下不来台了,便走上前朗声道:“诸位都听见了,老夫会亲自走一趟骊山,先行散去吧。”

  一众乡民这才离开。

  “呵呵,裴府尹少年英杰,老夫佩服,不如借一步说话?”

  “也好。”

  裴行俭带着他走入高陵县,乡民散去后又进入了正常的生产。

  “你当初征战波斯的事迹,老夫都听说了。”

  “下官年轻气盛,办事多有不周,给大将军添麻烦了。”

  现在的裴行俭换了一个称呼,有亲近之意。

  李道宗重重拍了拍他的肩头,“老夫当年也是南征北战之人,只是现在这社稷,已用不上老夫这样的老人了。”

  “大将军说笑了,下官惭愧。”

  “你这个长安令做得不错。”

  裴行俭又道:“其实下官并不喜长安令这个官职,还记得当初苏定方将军说过的话,其实下官更适合做武将。”

  李道宗忽然一笑,像是在笑自己。

  他双手背负,看着远处那座巨大的工坊,“你与老夫说说,你们是如何做到一天产布千尺的。”

  裴行俭带着人走入作坊内,说着这里的变化,“其实骊山不仅仅有生产器械,还有一种生产制度。”

  李道宗颔首道:“老夫听说过,也听一些名儒讲过,骊山是在榨取民力,他想要将关中的所有民力榨干来创造财富,将人当作生产力,将人当作资源,为了更好地剥削民力,将十二时辰分为二十四个小时。”

  “这违背了大唐修生养息之策,也违背圣人典籍,在那些名儒眼中,这有违圣人道德。”

  裴行俭摇头道:“下官不敢苟同。”

  李道宗笑道:“那你说说看。”

  “嗯。”裴行俭还是将李道宗当作长辈的,毕竟当年的江夏郡王也是一位骁勇的大将,作揖行礼。

  “因下官是骊山弟子,晋王殿下给了下官一卷书,书中所言人的生存离不开物质,穷困会让物质匮乏,人们生息离不开物质,如果一味地追求精神道德,人们就会失去物质。”

  “人如果失去了精神道德,或许人不再是好人,但失去了生产失去的物质,人就会失去一切。”

  “下官见识过骊山生产带来的好处,可那些人却还在以道德来批判骊山,下官已分不清是不是曲解了黄老之学。”

  “但强汉鼎盛之时,中原富有,权贵家产万贯,万千黔首却越来越贫瘠,大量的人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家园,而权贵世家越发富裕,人们也失去了能够上升的道路。”

  听了裴行俭的长篇大论,李道宗皱眉思量着,沉默了许久没有回话。

  良久,李道宗又问话道:“长安城十二县富裕了,老夫下辖这二十四县也不能坐视不管。”

  “在下愿陪同。”

  “寻个时日,走一趟吧。”

  在骊山带动下,长安城十二县,除了灞县,万年,醴泉三县没有与骊山合作。

  其余各县皆投入到了生产中。

  裴行俭又写了奏章递交给朝中。

  皇宫中,李世民手捧着一份卷宗,卷宗所写的是长安各县的人力分布以及户口的详略,更有人力资源的统计。

  “这是上官仪所写?”

  房玄龄回道:“正是,他当初在骊山便掌握了一项本领,归类与汇总,在骊山之时他就时常帮助张阳谋划关中,这一谋划就是五年之久,才能让现在的骊山掌握如此庞大的人力资源。”

  “当年上官仪就曾对关中各县的人口,赋税,田亩,水土以及青壮,老年人口做过统计,从而统计出关中民力几何,能用徭役几何?空闲民力几何?将这些空闲民力用起来又有几何?”

  骊山将上官仪培养成了关中的百科全书,李世民的脸上带着笑容,多好的人才,骊山培养出来的果实,现在为朕所用了。

  让上官仪回朝,让他在秘书监任职,这一任职就是一年之久,而他整日与案牍为伴,查阅朝中典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朝中都快忘了还有上官仪这号人。

  只有陛下一直在默默关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