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515章

作者:张围

  两个小丫头还听到师父和老师低声谈着话,说的是朝政大事,想的是前贤留下来的大智慧。

  以前跟在父母身边,徐慧也时常听父亲与家母谈话,说的都是家里长短。

  倒是师父和老师的谈话很是古怪,说的往往都是与社稷相关。

  想老师虽说是个女子,对朝政总是能够说出一些对策。

  老师喜欢看书,也只有师父在一旁,她才是主动放下书卷,拿出温柔的笑容。

  张阳捧着茶碗看着漫天的大雨,向后院还在收拾的两位婶婶唤道:“婶婶,今晚帮忙做个饭。”

  “喏。”

  两位婶婶齐声答应。

  几滴雨水随风飘入,偶尔三两滴雨水落在身上,丝丝凉爽也很舒服。

  李玥见夫君执笔正在画着表格,低声道:“婶婶让人送来的消息,王珪在前往辽东的路上生了重病,只能借道回乡养病。”

  “老先生倒是说到做到。”

  “更重要的是他能否成为朝中的内应。”

  雨势越来越大,眼前已经是一片雨帘,张阳坐在小板凳上,“就当是结个善缘,他老人家也早就想离开朝堂,而我也希望暂时不让朝中插手辽东的事宜,我需要时间,大安更需要。”

  小熊坐在自己的碗边,看着漫天雨水发呆。

  “你还在写日记吗?”

  被夫君突然这么一问,李玥冷哼一声,“呵,夫君以为我还是小时候吗?”

  张阳啧舌道:“果然女人都是善变的。”

  随着西域的平定,丝绸之路的繁荣提前到来,东西方往来越加地密切。

  也随着大食的急速地扩张,疯狂征服着中亚的一些小国,只要他们越过了波斯,接下来就会与大唐接壤。

  也正是如此,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来往于关中与西域。

  带来的各式奇怪货物很多。

  随之而来的是波斯消息。

  今天的早朝,李世民注意到张阳的精神比往日好了不少。

  面对群臣的进谏,张阳站出朝班,拿出一张表格,“下官刚任度支郎这才不到一月,听闻六部乃至卫府有不少欠着俸禄未给,我这里我有一份表格,诸位可以将领取的俸禄的数目以及多少人,多少数都记录在表。”

  “交由吏部先审名册确认无误,便可以来尚书省领取银钱。”张阳站在朝班前向众人讲着。

  程咬金上前一步就要夺过表格,却见长孙无忌的手也抓在表格上。

  两人都没有放手,各自抓着纸张的一角。

  要不是骊山生产的纸张质量好,此刻的这张表格已经被撕成两半了。

  程咬金抓着纸没有松手,“赵国公,这是何意?”

  长孙无忌也抓着这张纸,“知节,你被罚俸这么多年,何必着急领着俸禄,文官这边还有不少人等着这份俸禄养家。”

  牛进达上前一步,“赵国公此言差矣,什么叫文官还要等着养家,我们军中上万兵士难道不用养家了吗?”

  程咬金瞪着大眼,“尔等,文官出力有什么兵士多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程咬金这句话算是得罪了在场的所有文官,武将这边也不是好惹的。

  文官武将又开始吵了起来。

  太极殿吵闹不休,李世民摇头离开。

  皇帝不离开也罢,皇帝一走,太极殿吵得更来劲,眼看两边越走越近,张阳快步离开。

  也不知道是谁鞋子飞了出来,再回头一看,程咬金他们和魏征一伙人已经扭打在了一起。

  至于自己的这张表格,也不知道他们看了没有。

  张阳惆怅地站在殿外。

  许敬宗小步走来,“早朝又是这般吵闹,原本还有事想要与陛下奏明。”

  “咱们大唐如此彪悍,朝堂充满了活力也是好事。”

  张大象带着大素和李崇义也走了出来,礼部众人不参与这种朝争,外交院给的银钱就比朝中俸禄多。

  张大素拱手道:“有个大食商客,自称是大食四大哈里派来的使者,说是要觐见陛下,还要进献几个西域美人给天可汗。”

  许敬宗狐疑道:“下官看过那几个西域美人,穿得确实不多,也不知道她们会不会着凉。”

  几人站在殿前犯愁,秦琼踉踉跄跄从太极殿出来,先是郑重其事地放下自己的官帽,大喝道:“酸臭文人!休要放肆!”

  “呔!”大喝一声,秦琼又冲了进去。

  张大象神色担忧,“秦琼大将军身体不好,会不会有事?”

  张阳笑道:“已经戒酒多年,去年去看的时候身体还不错,再者说现在活动活动,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张大素迟疑道:“那个大食人要不要引荐给天可汗?”

  说起大食人,还要说当初苏定方去偷松赞干布的老家,顺路发生的事情。

  张阳眉头紧锁,“这个大食人说起苏定方将军的事了吗?”

  张大素摇头,“当着我们的面没说。”

  许敬宗思量着,“当着陛下的面或许会说。”

  礼部众人商量了好一会儿,太极殿的乱架还在继续,也不知道这么打下去会不会出人命。

  张阳对一旁的侍卫道:“通知太医署了吗?”

  侍卫好像才回过神,“这便去准备。”

  张阳揣起手,“那个从大食来的人是不是叫阿罗本?”

  许敬宗不由深吸一口气,“大素,叫什么来着?”

  张大素也是挠了挠头,“大食人又不会说关中话,那时候交谈听他的名字还挺长,没记住。”

  几人惆怅一番,便离开太极殿,忙各自的事情去了。

  正走向尚书省的路上,瞧见一群太医署的医官朝着太极殿急匆匆而来。

  一路跑着,卢照邻一手拿着药箱一手扶着自己的官帽,“张侍郎,太极殿打得如何?”

  “很惨烈。”

  张阳轻飘飘丢下一句话,继续往前走着。

  卢照邻只是脚步稍停,便加快了脚步前往太极殿。

  在宫里的太医署做医官也是很辛苦的,朝堂风格这么彪悍,每每听到太极殿打架都是提心吊胆。

  武将都是当年征战天下的豪杰,文人们又是当年出谋划策的重要谋士。

第四百九十六章 尚书省一天的花用

  这些文臣武将少了哪一个对朝堂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这可都是大唐的中坚力量,开疆拓土指望着他们出谋划策呢。

  按照之前王公公带自己走过的路线,张阳走过一个个小道,宫里的路很复杂,殿宇众多不小心就会迷路,发现路上的侍卫越来越多就说明路是对的。

  总算见到了在这里来回踱步的李君羡。

  张阳拱手道:“李将军一直都是值守这里吗?”

  李君羡扶着腰间的横刀,板着脸,“正巧轮值,过两天便会换人,一切全听尉迟将军安排。”

  “昨天骊山送来的银钱到了吗?”张阳笑道。

  “昨日傍晚到的。”

  这家伙还是板着一张脸,好像永远都不会换表情。

  拿出钥匙打开钱库的大锁,点亮门前的油灯。

  昏暗的库房中空气很浑浊。

  在库房内多了几个显眼的木箱子,骊山的钱箱子与宫里的箱子不同,骊山箱子是方方正正的。

  打开箱子,内部的银饼整齐码放。

  每一箱的银饼分量都仔细称量过。

  农业为重的大唐,各地的粮食价格也有起伏。

  粮价的波动往往与铜钱相关,硬通货还是银饼。

  而银饼这种东西多数时候只在大宗货物交易才会使用。

  朝中为了维持粮食价格,让更多的人吃得起粮食,也能够维持生活,现在一斗黍米八钱的价格还算合适,糜子的价格更便宜,一两银子作价一贯钱,够一地乡民花用许多。

  寻常人家不追求奢靡的物质,只要挣得到铜钱也能满足生活的需求。

  这种经济情况不算糟。

  金银铜钱价格与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还要多看一些典籍,现学现卖也要看一些,更需要能够治理经济平衡的人才,这方面的人才太难得了,也太难培养了。

  张阳重新走出库房,“麻烦李将军帮忙搬银钱,十二箱就够了。”

  “喏!”

  李君羡招呼着人手搬银饼。

  搬钱的时候大家的心情都是很好的。

  “张侍郎搬这些银钱做什么?”李君羡双手扶着箱子,与人一起搬着。

  “给大家发俸禄。”

  “原来如此。”

  听到这话,大家搬东西的速度更快了。

  这年轻的大唐呀,缺钱!太缺钱,要发展,要建造,还要奶着天可汗让他开疆拓土。

  张阳重新锁上门,带着人往尚书省而去,想到自己还被罚了三年俸禄,心情越加不爽利。

  走到尚书省,公主皇子们都准备好了,她们各自拿着小板凳,还有宫女与太监抬着桌案。

  “姐夫,我们都准备好了。”李丽质神色难得严肃。

  张阳打开尚书省的门,“麻烦李将军将这些银饼搬进去,就放在正堂内的桌案边。”

  此刻的尚书省正堂就一张桌案,三十多个侍卫扛着沉甸甸的箱子走入。

  有个憨憨的兵士问道:“张侍郎,我们什么时候能领到俸禄?”

  张阳看了看天日,“等各部去吏部核实了名册以及每人应发的俸禄,就可以了。”

  送别这些人,张阳再看眼前的这些孩子,朗声道:“会写字上前一步。”

  高阳公主和东阳公主先站了出来,还有李治,与清河。

  其中高阳公主和东阳公主的年龄稍大一下,比李丽质小一些估摸着十二岁。

  见大家都看着自己这个姐夫。

  张阳又道:“能独自看懂文章的人再上前一步。”

  现在就只剩下了高阳和东阳。

  张阳暗暗点头,“高阳公主和东阳公主坐在正堂前,将前来领俸禄的人都记录下来。”

  “喏。”孩子有模有样地回应。

  小孩子总喜欢学大人,在宫中长大的孩子见识过朝臣和武将与她们父皇讲话的模样。

  他们也喜欢跟着学。

  李丽质主动请缨,“我坐在姐夫一侧,帮助姐夫写记录。”

  张阳将一个个箱子打开,入眼的是一块块银饼。

  看着这些孩子望着一块块银饼,眼睛都在冒光,张阳小声道:“你们要记住了,这些银钱都是骊山的,以后要是你们父皇赖账了,可要帮着姐夫一起要债。”

  高阳的神情有些扭捏,“要帮着姐夫对付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