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428章

作者:张围

  欧阳询点头,又从怀中拿出一卷纸,“老夫近日钻研出来的字帖,这便送你了,这一辈子专研书法,能留给后人的东西不多,有一份算一份。”

  “多谢老先生。”

  看太子已经来了,欧阳询站起身:“老夫就先告辞了,下次相见老夫会带着褚遂良来,他的书法造诣一样不差。”

  “老先生慢走,等我将事宜安排好,还请老先生去骊山走走,山好水好人更好,保证老先生满意。”

  “嗯。”

  欧阳询点着头拄着拐杖一步步走远。

  李承乾见到欧阳询也是连忙行礼。

  大唐的老人一个个接着离开,对大唐来说损失,这种损失也是不可弥补的,看着这位古往开来楷书第一人的背影,张阳躬身一礼。

  老人家年纪越大性格越古怪,让人难以捉摸,老先生活得洒脱值得佩服。

  一直等欧阳询走出了曲江池,李承乾这才快步上前,“老先生是来见你的?”

  张阳揣手道:“我来曲江池散心正好撞见老先生,相谈一番不是很愉快,他便离开了。”

  “相谈不愉快?孤看老先生的神色面容挺好吗?”

  “是吗?”

  李承乾再一回神,“不说老先生,先谈谈苏亶一家,你说的办法该如何做。”

  张阳重新坐下来,“在你父皇眼中太子是向苏亶问及政事,不能牵涉他的女儿,想要陛下打消疑虑也简单,只要与苏亶发生口角,有政见不合之处起了争执,而且这件事要被陛下知晓。”

  闻言,李承乾释然一笑,“孤受教了,长安城的青年才俊中还是你最阴险。”

  “就当殿下夸我了。”

  看张阳厚脸皮又有些得意的模样,李承乾想要再说什么,只好无奈笑笑。

  给太子也盛了一碗粥,苏亶带着自己的女儿也来了。

  张阳朝着远处向他们招手,又对李承乾道:“接下来的事情就看太子了,我与苏亶还有话说。”

  李承乾难得脸红,看着走来的父女俩人,慌张走上前行礼。

  张阳坐在水榭中远远看着,“有道是喜结良缘,苏少监的女儿能够嫁给太子殿下实乃一件好事。”

  苏亶还穿着黑袍官服,这官服看起来很老旧都浆洗褪色了,想来苏家也并不富裕。

  要给太子安排一个富裕的亲家其实也不错,做皇帝的不希望储君被女方家世控制。

  就选了最不起眼的苏亶。

  苏亶四十多岁的模样,个子并不高,整个人看起来没什么精神。

  “事情的来由都听小女说了,张尚书下官以为既然皇后与陛下有意将小女嫁给太子,何必再徒增如此多的曲折。”

  张阳一脸的愁容,“苏少监,我和太子既是储君与臣子,更是朋友,身为朋友要帮的忙我一定会帮忙。”

  苏亶拱手向太极殿行礼,“既然是陛下来抉择,臣子的看法又有何用。”

  张阳看了看远处,太子和苏氏正说着话,两人之间还隔着半米远的距离,都低着头不敢看对方。

  啊,这该死的青涩。

  说来太子谈个恋爱不容易,而且这是太子第一次有这种感觉。

  张阳收回目光又看向苏亶,“苏少监觉得这件事全凭陛下打算,你心里对喜结连理这种事依旧抱有迟疑?还是说你本意上没有想过自己女儿的未来。”

  “嫁娶之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太子也是,家中小女也是。”

  明明比张阳年长,可对方表现出来的压力比之朝中其他人并不少。

  苏亶低着头不敢抬头看向张阳,而自己只是一个给皇帝整理典籍的秘书监少监,哪里来的职权。

  张阳年纪轻轻就得到如此圣眷,位列六部尚书,这是自己一生都达不到的成就。

  从这个人发迹开始,张阳不过十九,到现在年过二十有三,他在朝堂为官倒也坎坷,一次剥去了官身,又被陛下重新起用,甚至还能开辟外交院。

  到如今立功不少,甚至被封县侯。

  苏亶低声道:“嫁娶之事,下官以为太子要娶或者是陛下的安排,下官都无法左右。”

  “苏少监,在你们眼里或许礼教永远是第一,既然太子和苏少监的女儿能够情投意合,我觉得我们应该尽力促成这件事才对,让我们大家都没有遗憾。”

  苏亶点头,“若是太子对小女有情,再能结为连理,下官自然也是高兴。”

  得到这位太子未来老丈人的肯定,张阳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下。

  张阳给他倒上一杯茶水,“那我们是在一条船上的人,有些话我也就明说了,身为父亲你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有个好归宿,与其嫁给陌生人,不如我们就此顺手推舟。”

  苏亶站起身行礼,“小女确实对太子有意,若能结为连理,这份天大的人情下官必定铭记在心,以后但凡有用到下官的地方,张尚书尽管安排。”

  “你为了女儿也是不容易。”张阳扶着他,“再怎么说你都是长辈,别对我这般毕恭毕敬,我很不适应。”

  苏亶又道:“下官一直以来都没有主见,遇事也不会做决断,还请张尚书安排。”

  张阳点头,“我接下来的话语你可听好了。”

  “下官一定铭记。”

  一个计划在张阳的口中说出,期间李承乾和苏氏的距离又近了一些,不多时俩人已经可以肩并肩走在一起了。

  为了爱情太子愿意冒险,苏亶为了自己的女儿都能够放下长辈的身段。

  这门亲事说什么也要成了它。

  一直到了傍晚,和苏亶安排好了接下来的事宜,他才带着女儿离开。

第四百二十章 弹劾颜师古

  李玥教完了小武做题,俩人把水榭收拾了一番,准备离开。

  见太子还看着别人看女儿离开的方向,张阳走上前,“人都走了,看不见了。”

  李承乾收回目光,“孤还要多谢你的安排。”

  张阳拍着他的肩膀,“谈得如何?”

  李承乾痴痴笑着,“她说孤很有学识,她也喜欢读汉书。”

  “臣争取让太子与她单独相处,你们在聊汉书?”

  李承乾点头。

  张阳又道:“没有其他的吗?”

  李承乾又点头,“孤……孤当时没想这么多,能够见面孤已经很满足了。”

  看他脸上还发痴的笑容,这就是初恋的人。

  张阳叹道:“太子殿下好好回味吧,我先回家了。”

  李承乾点头,“嗯。”

  可竟然还嗯……这太子一旦陷入爱情中,好像没了思考能力。

  张阳带着两位婶婶,李玥和小武回家。

  “也不知道小熊自己在家会不会饿肚子。”小武嘴里嘀咕着。

  来时,小熊死活不肯离开家,这头熊这两天懒得出奇,趴在地上拽也拽不动。

  回到家里的时候,小熊正趴在它的碗边。

  小武双手叉腰迈着小短腿,正数落着它,言语里说它不去曲江池饿了一天自讨苦吃。

  张阳狐疑道:“媳妇,你说这头熊能听懂吗?”

  看小武训斥着小熊,颇有一副大人模样。

  李玥把欧阳询的字帖放在桌案上,“多半能听懂。”

  张阳惆怅道:“人和动物还是有区别的,它们或许能够听懂大半,可听狗叫十多年,愣是听不懂狗在叫唤什么。”

  李玥皱眉看了眼夫君,“怎么会有如此奇怪的话语。”

  “很奇怪吗?我觉得是正常的问题。”

  宫里,李世民正听着房玄龄禀报河西走廊的建设准备事宜,有了足够的银钱,天可汗的底气也大了许多。

  宫里的日子还是一样节俭,燃眉之急算是解除了。

  房玄龄躬身道:“深秋十月便可以动工了。”

  李世民颔首道:“此事宜早不宜迟。”

  “臣明白。”

  李君羡走入殿内,看房玄龄在场有话不好开口。

  “有何事你直说便是。”

  李世民悠哉的喝着茶水。

  “喏。”李君羡躬身行礼,“一个时辰前太子殿下与苏亶发生了口角之争。”

  “口角之争?”

  “没错,因为之前苏亶的女儿随皇后一起到曲江池见过汝南公主,公主殿下有意邀请她再相聚,苏亶也随之同行了,太子知晓后便也跟着而去,离开时俩人在曲江池外,因为官学开办事宜发生口角,吵闹许久。”

  房玄龄躬身低着头没讲话。

  李世民沉声道:“承乾还是抓着官学之事不放。”

  朝中自然也想鼓励各地州府开办官学,可目前朝中用度紧张,别说各地州府。

  李世民颔首道:“官学开办事宜还是老样子吗?”

  房玄龄回道:“陛下,这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要经过仔细考虑,朝中一定在盯着,若形势好了,自然也可以抓紧,目前长安周边的郡县还算顺利。”

  这确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的事宜,需要各方配合不说,各地州府还要安排各地乡绅交好。

  “此事容后再议。”

  除了办好李承乾的事情,对张阳来说还有另外一件事需要办。

  颜师古身世显赫,家祖更是颜之推,像他这样的人生来就在士族中有不错的地位。

  再加上此人确实有才学,士族众人自然也追捧他。

  享受着这种追捧,颜师古又在朝中任职,投效他的人一样很多。

  他也一直按照士族中的方式活着,以这种方式加上他的地位,自然能够获得很多资源以及人脉。

  而这种人也是最反对科举制度。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价值观不同,更不可能成为一路人。

  士族对选举制的垄断影响了皇帝的权力。

  五姓七望更是其中最大的势力。

  在一定时期皇帝甚至要向五姓低头,他们是地方的门阀,甚至其权力比之州府还要大。

  州府官吏由他们选举,朝中更有他们的口舌。

  只要他们想做,划地而治也不是不可能。

  这就是矛盾所在。

  而这种人嫌恶寻常乡野人家,颜师古身后的士族几乎垄断书籍的传播,控制读书人,圈养士子成为他们的口舌。

  控制读书人是他们真正的目的,成为千年门阀世袭罔替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扼杀新思想,会掐灭任何对他们不利的苗头。

  让这个世界还处于旧秩序和旧观念的统治下,他们就是无敌的。

  张阳写完两封书信,看着天色还未入夜,“麻烦婶婶将这两封书信送出去,红色封蜡的送去长安城徐孝德家中,黑色封蜡的送到村子里交给牛闯。”

  “喏。”

  李玥正收拾着院子里晾晒的衣服,在平时起居上她那怀着小生命的小腹倒还没造成太大的影响。

  夜里饭菜上桌,李玥苦着脸看着眼前的菜色,“当真要如此寡淡吗?”

  张阳把鱼汤盛出来,“孙神医说了,你这上火的情况,不能用药,饮食要清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