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将 第46章

作者:起飞的东君

  唯有西乞孤此番入伍一点爵位都没有提升,内心和赵佗一般纠结。

  “好了,二三子速速收拾,等会儿就要与我共去城中,侍卫将军。”

  赵佗嘱咐完屯中众人,让涉间代为监管后就离开了。

  他还有事要办,去和上级五百主交接清楚,并接收指派给他的另一屯手下。

  赵佗原本的直属上级是百将吕武,他在之前的秦军收取乡邑的行动中,同样带了一屯人去驻守一座乡邑。

  吕武运气好,那乡邑中有一个大姓豪族,就像孤氏一般愿意投降,帮助秦军安抚乡民。

  结果这吕武可能是在秦国没有享受过优质生活,被那大族的财富和美色所迷惑,不仅睡了别人小君,还收了不少贿赂。

  吕武这人倒还有点小聪明,知道把财物分润给手下诸人,让每个士卒都拿到了一点钱财,借此封口。

  但可惜他手下有好几人不愿为了一点钱财担上风险,怕事泄之后遭受连坐,竞相告奸(告奸得赏,光明正大获得金钱),导致此事败露。

  吕武身为百将知法犯法,不仅收受贿赂,还妄图掩盖众人之口,罪上加罪,本要遭受严惩,沦为刑徒。但好在他有爵位,可以用爵位抵罪。

  如今的吕武虽然没有遭受刑罚,但头上的板冠已经被夺去。

  一夜风流,财物迷眼,让他数十年打拼,尽数化为乌有。

  不仅吕武贪夺的金钱尽数被没收,爵位也丢掉了,在关中老家蒙爵位赏赐下来的数百亩田地和宅基地都要尽数收回。

  收了吕武钱财,还没有告奸的那些士卒也都接受了相应惩罚,一个个叫苦不迭,后悔莫及。

  赵佗前去拜见五百主时,遇到刚刚遭受完处罚的吕武。

  两人对视一眼,赵佗忙拱手行礼。

  “赵佗,你已是不更,不用对我如此。”

  吕武喃喃说着,看着赵佗头上的板冠,一阵失神。

  真可谓世事难料,曾经的不更百将转眼削为白身,而那十几岁的公士少年却已带上了属于不更的冠。

  赵佗摇头道:“赵佗拜吕君,非为爵位高低,而是吕君赏识之情。若无吕君昔日提拔,也无今日之赵佗。吕君恩情,自当终身铭记。”

  吕武笑了笑,他伸手拍了拍赵佗的肩膀,道:“你这小子倒是知道些恩义。你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不更爵位,人又聪慧懂事,更得李将军赏识,他日前途不可限量。还望你以我为戒,莫要犯一时糊涂。女人和金钱,最易迷人双眼,你当戒之,慎之。”

  吕武说完,落寞离去。他高大的身躯耷拉下来,仿佛一瞬之间苍老了几十岁。

  赵佗看着吕武的背影,亦叹息着摇摇头。

  现实就是如此,有人立功得爵,亦有人犯法夺爵。

  一路攀爬,当如履薄冰,赵佗将吕武的事情深深记在心头,提醒自己莫要因一时之错,让万般努力付之流水。

  拜别昔日上吏,赵佗便去找五百主进行交接。

  主管他们这一屯的五百主虽然地位高,但知道眼前少年已经被李将军征为短兵百将,丝毫不敢怠慢,客气的与赵佗交谈一番,完成相应的手续,并指派了另一屯士卒与他,凑够了百人。

  当一切事情办妥,手下一百士卒也尽数集合完毕。

  赵佗深吸口气,带人走入涿邑城中。

  从今日开始,他便是裨将军李信帐下的短兵百将。

第七十三章 :回应

  燕都蓟城。

  宏伟壮阔的宫殿中。

  燕王喜高坐王榻,拿着国书的手尚在微微颤抖。

  之前太子燕丹针对如今形势,重新搬出了当年太傅麴武内联三晋齐楚,外引匈奴共抗秦国的计策。

  虽然燕王喜不报希望,但那时燕军刚刚在易水之西战败,他亦无计可施,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按计实行。

  如今,时隔一月,他终于收到了诸国的回信。

  齐国回信最快,意思也很简单。

  我齐国不参与你们之间的战争,只想保境安民,你们打成什么样子都不关我的事情。更何况当年五国伐齐,就属你燕国对我齐国造成的伤害最大……

  信的末尾,齐国又细数了一遍当年燕国破齐七十余城,掘人祖坟抢人财物的罪行,一副被燕国伤透了心的模样。

  楚国的回信则要无奈的多。

  我对你燕国如今的处境深表同情,我们也对暴秦恨之入骨。但我们刚刚也被王贲打了,还抢了我十多座城池,我楚国如今自顾不暇,更别说是跨越数千里,救援你燕国了,大家自求多福吧。

  最干脆的则是魏国回信。

  是你们燕国先派刺客刺杀秦王的,是你们不讲道义在先,秦国打你燕国,那是应该的,打得好!

  信的末尾,新继位不久的魏王假还顺势吹捧了一番秦王,以表忠心。

  看着这三封国书,燕王喜气的脸都青了。

  他将绢帛狠狠扔在案上,对殿中诸臣问道:“三国皆已拒绝,形势如此,如之奈何?”

  宽阔的大殿上,坐满了高冠博带的燕国大臣。

  面对燕王的问话,殿中一片死寂,诸臣皆是低着脑袋,默然无语。

  眼见诸臣缄口不言,燕王喜更是气急败坏,他陡然一下从王榻上站起来,怒斥道:“你们皆是我燕国社稷之臣,如今燕国危亡在即,你们就真的拿不出一点主意吗?”

  依旧无人开口。

  易水战败,精锐尽失。

  下都沦陷,地利皆亡。

  如今王翦大军已经开到了百余里外的涿邑,最多两日,便能直抵蓟城。

  这种形势,哪怕是乐毅复活了都没用。

  燕王喜咬牙,看向坐在前列的太子燕丹,那股怒气直冲脑袋。

  他低吼道:“燕丹!就是因为你要派遣刺客刺杀秦王,才招来王翦大军讨伐,否则我堂堂燕国怎么会落到如此下场,都是你,是你害了燕国!”

  听到燕王如此说话,有大臣立马接口道:“大王说的是,皆是太子为报一己之仇,才惹出这般大祸。还请大王将太子送往秦国,或许能求得秦王谅解,免除我燕国灭亡之祸。”

  一人开口,众臣皆附和道:“还请大王将太子遣送秦国,平息秦王之怒。”

  听到殿中诸臣话语,燕丹吓得冷汗直冒。

  把他送到秦国去,不是车裂就是腰斩。

  燕丹站起身,大叫道:“谬哉!”

  “诸公莫非以为用燕丹的首级就能换得秦人退兵吗?时至今日,你们可曾看到韩、赵两国的下场。秦王残暴,有吞并四海,绝灭六国之心,岂是我燕丹的项上人头就能解决。若能让秦退兵罢战,还我涿邑、下都,那我燕丹立马自刎于此,绝无二话,诸公以为可行否?”

  燕丹深吸口气,继续道:“想必诸公也清楚,秦国大军如今已经到了涿邑,离蓟城咫尺之遥,已经是必灭我燕国之势。现在哪怕杀了我,也没有任何用处,反倒会让这蓟城中百姓军民离心,敌人未至,先杀太子,我燕国上下可还能一心抗秦?”

  听到燕丹的话,诸臣皆是住了嘴。

  燕王喜摇了摇头,他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刚才不过是发泄下怒气罢了,真要让他杀死自己喜爱的儿子,他还是舍不得的。

  更别说当今燕国,自秦无忌死后,朝堂上剩下的都是些酒囊饭袋,能真正靠的上的也只有太子丹一人。

  燕王喜坐回榻上,问道:“那你说说,现在该如何做。”

  燕丹咬牙道:“齐人一向短视,楚魏如今被王贲胁迫,亦不敢和秦人作对。但至少匈奴答应出兵了,我燕国并非孤立无援。那匈奴有控弦之士数十万,并非弱者。我们只要死守蓟城,将秦军拖在这里,等到匈奴出兵,侵扰关中,那秦王必定惊恐,撤军回援,彼时就是我燕国的生路。”

  “匈奴?”

  燕王喜笑了出来,匈奴那边确实有回信说会出兵。

  但那些草原蛮夷是个什么德行,燕王喜还是很清楚的。

  趁着秦军在外,匈奴顺势抢掠一波秦国边境是可能的,诚心救援燕国?

  那还不如指望齐国回心转意。

  更甚者,那些匈奴人嘴上说着帮助出兵秦国,说不定转身就来洗劫燕国的北方边境。

  燕王喜摇头道:“若是如此,不啻于坐以待毙。你之前曾说联络秦相昌平君,可有回信?”

  燕丹讪讪道:“未有。”

  燕王喜彻底失望了,他抬起头,目光略过朝中诸臣,望向东方。

  辽西、辽东。

  尚有千里土地。

  ……

  秦宫。

  昌平君在殿外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

  秦王政依旧坐在榻上,手捧竹简,认真看着上面的文字。

  昌平君心中感叹,每次见到大王,不是捧着简牍阅读,就是在简牍上批注。

  大王永远都处于工作状态,仿佛有着无穷无尽的简牍批阅不完。

  如此勤奋,六国君主如何能比。

  “昌平君来了,坐。”

  秦王政依旧盯着手上的竹简,头也没抬的说道。

  昌平君拱手道:“大王,如今上将军伐燕已有数月之久,关中粮草输运跨千里之遥,路途多耗。且小王将军击荆胁魏,屯兵数万,亦耗损粮草颇多。再加之数十万士卒民夫奔于路途,荒废耕田无数,若如此下去,我秦国恐有钱粮空虚之险。”

  秦王政抬起头,盯着他的丞相。

  “所以,昌平君何意?”

  昌平君深吸口气,他怕自己再犹豫一下,就没有勇气说出来了。

  “大王,臣认为燕国谋刺,其罪当诛。如今上将军已经夺取了下都、涿邑,全据督亢之野,兵临蓟城,对燕国的惩罚已经够了。”

  “蓟城坚固,燕王若是死守,燕人上下一心,我大军不知何月才能拿下,时间一长,恐怕会引起齐、荆、魏三国异动。如此一来不如让燕国交出主谋燕丹,送到咸阳车裂,以示天下我秦国此番出兵,只为复仇刺客,并非欲灭燕国社稷。如此,可保全国力,齐魏等国亦不会有怨言。”

  “我秦国大军也可撤回,一来续耕农田,以补仓用。二来安抚赵、韩故地,稳定根基,日后待仓廪充实,再图东进。”

  昌平君深吸口气,一口气说完。他怕自己再犹豫一下,就没有勇气说出来了。

  秦王政冷着脸,殿中充斥着一种压抑的氛围。

  他突然笑了。

  “昌平君所言有理。”

  “但,寡人喜欢那少年说过的一句话。”

  “寡人,不仅要做秦国的王,亦要做天下的王!”

  “六国算什么?”

  “韩、赵都亡了,那齐荆魏三国敢有异动,寡人亦翻手灭了他。”

  “传令王翦,此战必破蓟城,不破不返。”

  “大王,那粮草……”

  “秦国的府库,我亦心知,足以再供数年征战,昌平君,你就不用担心了,下去吧。”

  昌平君脸色复杂的看着面前的君王。

  良久,他才拱手道:“唯。”

第七十四章 :熟人

  蓟城。

  其以城内蓟丘为名,乃渤海、碣石之间一大都会,南邻齐赵,东北边胡,有鱼盐枣栗之饶,是整个东北亚走廊最重要的城市。

  上古时,这里是帝尧后裔建立的蓟国所在。

  到了武王灭商,周朝对其褒封,蓟国便成为周的“宾服之国”。

  至于周成王时,召公的元子燕侯克被分封至琉璃河附近的燕亳,掌控当地的殷遗民,燕、蓟两国便比邻而居。

  后来,燕强蓟弱,燕国毫不客气的灭了蓟国,将其都城蓟变成自己的首都。

上一篇:高天之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