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将 第124章

作者:起飞的东君

  陈馀咬牙切齿,他没想到秦军攻取城邑的速度竟如此之快,在他寻找张耳妻儿的时候,片刻间便拿下魏国东境,魏国沦陷只是转眼之间的事情了。

  他回头看向车中,声音透过帘幕。

  “嫂嫂,山阳既然落入秦军手中,那吾等便不入山阳补给,直接往东方走。待到边境时,嫂嫂可携敖儿入齐避难,有黄公和几位壮士相随,定然无事。恕陈馀无法同行。”

  黄氏哀婉的声音传来:“陈君要去楚国么?”

  陈馀重重点头,道:“我与张兄是刎颈之交,他既死于秦人之手。我陈馀,必要和秦人不死不休!我如今入楚,就是要借楚人之力,为张兄复仇!”

  陈馀用仇恨的目光看了一眼山阳的方向,转而又期待的看向东南。

  他可从那里,入楚国的方与之地,然后走丰沛,一路前往楚国的核心。

  “王将军的军令来了!”

  在占领山阳城约七八日后,来自大梁军营的王贲军令也传到了赵佗手中。

  王贲先是表彰了赵佗的军事水平,对于他能擒获一直逃窜的魏国公子宁陵君更是高度赞扬,并说他会亲自为赵佗向秦王表功。

  然后便是具体的安排了。

  “大梁城快崩塌了。”

  赵佗看着手中军令,有些感叹。

  王贲告诉他大梁即将沦陷,命他押送投降的宁陵君和魏军的中高级将吏前往军营,至于那些投降的普通兵卒,则是让赵佗训诫之后释放。

  赵佗估摸着可能和军粮有关,最近秦军连续几场大战,俘获的魏卒数量有点多,若是尽数压去充当奴隶,那可就会平白消耗许多粮食。

  军粮,王贲必须要省着用,因为伐魏之战,不过是一场开胃小菜罢了。

  收到军令后,赵佗留下五百人镇守山阳,然后带其余军卒,押送魏咎和魏军的中高级将吏上了路。

  不过他并没有径直往西前去大梁,而是以刚拿下单父,怕城中不稳为由,先率军南下前往单父。

  因为赵佗想起来了,他模糊的记忆里,那个住在单父的重要人物到底是谁。

  “吕雉!”

  “这可是刘邦的老婆,既然来了一趟,怎么也要去看看这位大汉高皇后啊!”

  赵佗充满了期待。

第一百九十章 :刘季背主

  “吕家迁走了?”

  赵佗错愕万分。

  他一到单父,先是带着大胜而归的秦军在城中巡视一圈,让单父城中的豪族庶民全都畏惧害怕,收起不该有的心思,大大震慑了此地魏人。

  然后,赵佗就向投降派中的卫氏家主卫臣,询问吕家的事情,结果就得到了这个让他无比惊讶的消息。

  “就在宁陵……在那魏咎被军候大败而归,率人逃窜山阳的当天。吕氏就趁着城中混乱,举族迁走了。”

  赵佗眨眨眼。

  他怎么记得吕家之所以搬到丰沛,是因为吕公和沛令友善,再加上躲避仇人才会搬迁的。那个沛令应该是秦朝统一后任命的官吏,所以在历史上,吕氏搬迁的事情应该是在秦朝建立之后才对啊,怎么会在这时间点就跑了?

  莫非是因为自己引发的蝴蝶效应,让伐魏之战提前了一年,所以连带着让吕氏也受到影响了?

  就在赵佗心中纳闷的时候,卫臣见这位秦国军候似乎对吕氏搬走的事情很关心,便转头看向身侧的一个卫氏子弟:“卫文,你和吕家那次子相熟,可知他们为何会搬走?”

  赵佗将目光望过来。

  卫文忙拱手道:“禀军候,回长者。我听吕家的吕释之说过,似乎是他的兄长吕泽听信一个外来游侠的话,产生了迁离之心,后来那游侠又说服了吕公,所以吕氏才会趁乱迁走。”

  赵佗心中一动,追问道:“那游侠叫什么名字?”

  卫文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这才回道:“禀军候,那游侠似乎是叫刘季,听说还是个楚国人。”

  刘季!

  赵佗沉默了。

  他心中浪潮涌动,在这一瞬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良久,赵佗才摇了摇头,心中叹道:“不愧是鼎鼎大名的汉高祖,在外黄被追的狼狈亡命之后,还能跑到这单父来哄骗走吕家,这手见缝插针的能力可真是让人自愧不如。”

  想到这里,赵佗亦有些毛骨悚然起来,原本的历史正在被他改变。但像刘邦和吕雉这样的人物,不仅没有因此错开,反而因为他的缘故,提前相遇了。

  在这一瞬间,赵佗甚至有一种派人去追杀吕氏车队,把刘邦和吕家一起斩草除根的想法。

  但紧接着,赵佗就镇定下来。

  一个是来不及了,距离吕家迁走已过去了十天,人家早就到了丰沛之间安家。那里现在还是楚国的领土,赵佗不可能入侵楚境,擅自和楚国开战的后果他承担不起。

  第二则是赵佗也有属于他的自信。

  如今的他年纪轻轻便成为了军候级别的将吏,假日时日,定能成为秦国的一方大员,掌握巨大的权力。

  而刘邦,至少在秦始皇死之前的十几年间,最多也就成为一个亭长级别的小干部。

  日后赵佗想要收拾他,并不困难,不需要多害怕。

  不过赵佗也不准备轻易放过刘邦。

  至少,要为他送一份礼。

  赵佗转头,看着因为听到刘季这名字而皱眉的涉间,问道:“涉二五百主,我如果没记错,之前外黄之战中那个跟着张耳逃亡,最后为了保住性命,将张耳一脚踹下车的游侠,也是叫刘季吧?”

  涉间点点头,道:“听那车夫说,踹下张耳的游侠确实名叫刘季。”

  听到这话,赵佗立马冷哼道:“好个背信弃义,卖主求生的小人!我生平最为厌恶这般背主之徒,没想到今日会在这单父城里听到他的名字。卫公?”

  卫臣和一众单父豪贵正听得一愣一愣,突然听闻赵佗唤他,忙道:“卫臣在此,不知军候有何吩咐?”

  赵佗冷着脸道:“我虽与张耳分属敌国,但其好义的名声,我甚为钦佩。这刘季为了保全性命,将张耳从车上踹下,背主求生,此等行为让人只觉可耻。你们卫氏要把这事情传出去,不仅让单父的人都知道此事,还要将其传到楚国的丰沛去,让所有人都知道,那个刘季是个何等无耻的小人!”

  卫臣忙拱手道:“谨遵军候吩咐,刘季这般背主小人吾等也深为痛恨,一定会将此事传遍梁、楚之地,让刘季名声扫地。我会派人去丰沛传信给吕公,让吕氏父子也知晓,哄骗他们的到底是何等小人!”

  “善。”

  赵佗微微一笑。

  ……

  解决完单父的事情后,赵佗不再停留,让赵广负责好单父附近的防务,他便带着郦食其、戴瑜、黑臀、涉间等人押送着魏国俘虏,向着大梁城的方向行去。

  一路所过之处,不管是原本的魏人,还是驻守的秦军全都震惊了。

  因为他们根本没想到,那个从王贲手下逃跑,又从睢阳之战中逃脱的魏国宁陵君竟然真的被赵佗这五千人活捉了。

  菑县之中,刚接到正式任命的县丞戴武,捂着心口,后怕的对周围戴氏族人道:“连宁陵君都降了,这魏氏社稷果真保不住。幸亏赵军候宽宏大量,并未因为瑜儿之事惩罚吾等,否则我戴氏危矣!”

  众人连连点头,一边称赞着赵佗的心胸宽大,一边谈论着戴瑜刚刚获得的簪袅爵位,以及那五百随军的戴氏族人中有不少人得爵的事情,许多人都冒出了参军立功的想法。

  而驻守此城的五百主张贺更是悔的捶胸顿足,看着众多同僚皆立下大功,而自己却只能分润些微不足道的劳绩,顿时眼红无比。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越发拍起赵佗的马屁,希望下次立功时能够带上他。

  离开菑县之后,往西便是外黄。

  此地的杨熊和赵贲等人亦是非常震惊。

  杨熊更是大睁着眼,指着赵佗道:“好你个赵佗,你这功劳可是立的忒大了些。攻取魏东诸城,还擒拿了魏咎,这一次岂不是又要升爵为左庶长了!我的天啦,你这小子升爵的速度,何其快也!”

  赵佗眼中带着笑。

  杨熊说的没错,这一次,赵佗的功劳,足够让他再升一级了!

  五大夫往上,便是左庶长!

  “左庶长!”

  陈留城头,桓昭看着城外那支向着大梁前进的秦军,恨得牙齿咯咯作响。

  “该死的赵佗,你竟然连魏咎都能捉住,莫非真是天生的沙场战将?立下此功,定能升爵为左庶长,和现在的我同爵。”

  桓昭眼睛红道:“不过那又如何!等到此番战事了结,封赏下来后,我桓昭就能成为右庶长!”

  “届时,照样压你赵佗一头!”

  城外的道路,赵佗站在战车上,看着远处陈留城墙上的几个黑影,又转头看了眼路边地里的作物,心中琢磨起来。

  “算算时间,离秋收也不远了。不知道之前献上的沤肥之法,效果是否能让大王满意……”

第一百九十一章 :梁崩

  大梁。

  相比上一次押送户牖乡俘虏来此的光景。

  时隔月余,赵佗发现这座曾经的中原雄城已经走到了末路。

  它就像是一位垂死的老人,在那浑浊的洪浪冲击下,奄奄待毙。

  原本坚不可摧的城墙,在大水的不断浸泡下早已变得无比脆弱,不少地方的墙体已经出现了剥落和塌陷,只差一个贯穿的豁口,洪水就会大肆灌入城中,给予这座曾经辉煌的城市最后一击。

  “我曾来过大梁,那时候,此地还是一片繁华。”

  “城中宫苑壮丽,集市繁荣,人来人往,车马喧嚣。来自齐国的海盐珠贝,楚国的犀角皮革,燕赵的马匹枣栗……”

  郦食其神色复杂的说着:“魏国位居中原腹地,四通八达,能聚天下奇珍,亦能汇万般人才。孙膑、吴起、卫鞅、范雎……他们不管出身哪个国家,想要一展才能,都会选择来到魏国,不管是曾经的安邑还是现在的大梁,都是他们的首选地。”

  “惜哉,魏国能聚人,却不能用人。哪怕有信陵公子那般的不世人杰,也只能郁郁而亡。从曾经天下诸国中的最强者,落到今日水淹大梁的地步。魏国,呜呼哀哉!”

  郦食其唏嘘叹息着,作为魏人,哪怕他已心属秦国,但真的看到自己的祖国走到末路,王都即将陷落的场景,还是会有一种物伤其类的感觉。

  赵佗默默点头,哪怕他不是魏人,此时此刻,也不由感慨起来。

  郦食其那番话,说中了魏国自强变弱,直至灭亡的一个原因。

  人才!

  历代魏王昏庸,空有人才而不得用,最终导致那些经世之才一个个往外面跑。

  孙膑至齐,遂有桂陵、马陵大胜,奠定齐国的霸业。

  吴起奔楚,改革变法,让楚国国力大涨,南收扬越,北复陈蔡。

  至于前往秦国的商鞅、范雎等人,更是塑造出了一个制霸天下的可怕国家。

  魏国,当世的人才输送基地。

  哪怕到了最后的一二十年,它还在为秦国输送着姚贾、尉缭等人才。

  想到此处,赵佗觉得既可悲又可笑。

  就在这时,后方的行军队列中传来一阵嚎啕大哭声。

  赵佗回头一看,见是那位投降的宁陵君魏咎,正趴在地上痛哭流涕。

  魏咎的身后,侯书等魏国的将吏亦垂泪哭嚎,场面颇有一种悲壮凄凉之感。

  赵佗摇摇头,没有阻止这些魏人宣泄情感,他让涉间带人看住之后,便大步向着此地主帅大营而去,他要先向王贲复命。

  这一次重回秦军大营,赵佗明显感觉到营中那些秦卒看他的目光不一样了。

  “赵军候!快看,那人就是被魏军伏击,结果反倒打的魏军大败的赵军候!”

  “啊?赵军候竟然如此年轻,看他的年龄,还没我家里的幼弟大,怎么就如此厉害,我听说他连那个魏国的宁陵君都抓住了。”

  “可不是吗,还有之前魏国的那个公子豹,也是被他抓住的。”

  ……

  一路上,所有见到赵佗的秦卒皆是恭敬行礼,在他走过之后,都低声交谈着这位少年军候身上的功绩。

  赵佗昂首而走,感受着一路上那些兵卒将吏落在他身上的视线。

  他神色淡然,知道这些士卒之所以尊敬自己,不仅是因为爵位,更是因为自己在魏东打下的那场胜仗。

  秦国很好的一点,就是军队中的一切都以军功爵位为尊,你哪怕资历再高年龄再大,如果没有足够的战绩功勋,照样会被新起之秀踩在脚下,而且在军功爵制度下,你不服也得服。

  这样的制度保证了秦军能够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有功者升爵,有能者位高,让整个军队充满了活力。

  虽然不一定能杜绝尸位素餐的庸人,但在这个列国比烂的时代,已经是公平中的公平了。

  相比而言,山东六国虽然也有军功爵的存在,但一来改革不够彻底,二来封君贵族的势力太过庞大,无法做到像秦国一样能最大限度的压制贵族势力,并接纳和任用人才。

  这大概也是秦国能鲸吞天下,翦灭六国的原因之一。

上一篇:高天之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