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 第240章

作者:一柄柳叶刀

看来,过了一个五一假期,方闲还真给他们科室带回来个宝贝!

“没事,我是方师兄的助手嘛,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既然加入了科室,那就是团队的一部分,方闲遇上的问题是方方面面的,那作为助手,她应该帮助其解决的事情,也应该是方方面面的。

解决完了病人周转的麻烦,两位副教授也抓进去忙活自己的事,没过一会儿!

只是没过一会儿,方闲这里又有人来拜访。

是湘南大学研究生部的分管老师,姓郑。

“方医生,最近湘南附属医院功能重建科的事,已经在业界传开了,也有其他高校给我们投递来了橄榄枝,希望能派一些交流团,过来学习交流一下。”

“他们不仅说了交换博士研究生的事,还有一些副教授,也想要来医院进修一下。”

“方医生,医院功能重建科的名气,可是越来越大了……”

如果不是这些要紧的事,郑老师也不会主动跑过来询问方闲的意见,那些说是交换生以及进修的副教授,基本都是冲着功能重建科来的。

要不要这些人,还得方闲来做决定。

“想要来我们这进修学习么?”

听到郑老师的话,方闲苦笑一声,虽然投递信有很多,但他们这里科室不大,也不需要太多人。

沉吟思忖了一会儿,方闲点了点头,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郑老师,如果想来我们功能重建科学习,可以,但是人数不宜过多。”

“你也看到了,我们科室目前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现在的人数已经接近饱和,最多还能加入两三个人,不然的话,这个团队就挤不下来了!”

听方闲这话的语气,应该是有戏,不过来这里的人数不宜过多。

郑老师点了点头,两手交叠放在桌上,紧接着问道:“方医生,那在你看来,应该招什么样的人过来。”

目前在科室的团队里,已有胸外科、泌尿外科、胃肠外科的专业人士,操作方面,有方闲和杨镂关把手,基本的手术系统已经搭建完毕。

如果要继续招收团队成员,相关领域的优先级可以向后放放,不过,如果是在相关领域成绩出色,也是可以入选的,来功能重建科当个候补成员。

不过,方闲又想到了上次张教授过来提出的建议,结合这些建议,方闲给出了自己的要求。

“郑老师,筛选这些人进入功能重建科,可就要麻烦您了,我们团队的要求很简单,一呢就是专业能力,如果是修胸外科的,可以根据实操技能来判断,理论好不好都无所谓,胸外科理论方面,我们的确不需要别人。”

有汪洋这一尊理论大神在这,也不需要别人来补充。

倒是胸外科的实操技术,如果基础技能等级高,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的。

“另外,就是护理人员这方面,我们科室还比较缺,应该还需要两名主管护师,作为临床科室里面的配合。”

“而且,在手术室里,最好是比较年轻,资质、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年轻护士,没有去其他专科训练过的最佳。”

“还有康复师,原本准备和医院的康复科做一个对接,但这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去做,根据我们功能重建科的特殊情况,需要康复师长期随访配合,工作上肯定比较麻烦。”

“最后嘛,补充一点,我们科室基础手术的系统配置已经完善,只是其他方面缺少人才供应,在之前我提出的几个方面,如果是博生士的话就更好,因为他们的可塑性强,到时候跟着做一段时间,把天赋好的留在咱们科室。”

这种光明正大挖人的话,方闲在郑老师的面前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反正是自己人。

再者说了,当初方闲去过华西医院的时候,人家华西医院也没有任何避讳去挽留方闲。

知道了方闲对加入科室要求的具体筛选标准,郑老师便去做这一方面的工作,尤其是记住了方闲最后一句话,把天赋好的人给留下来,既然这样,那副教授这些不容易留下的人,也就没有过来进修学习的必要。

主要是博士生,可塑性强,他们也可以直接抢人。

送走了郑老师,一旁的周希音笑了笑,随后靠在了桌子上,好奇地说道:“方师兄,功能重建科现在可变成香饽饽了,是个人都想要往里面钻一钻。”

听到这话,方闲摊了摊手,一脸无奈:“只是现在功能重建科正在起步阶段,不好带太多的队伍,以免臃肿……”

其实,也不是方闲不想要本医院的人,对于刚刚开始起步的功能重建科而言,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可塑性强的,如果在其他科室待过一段时间,思维方式都要很久才能转变过来。

与其花费时间去改变他们,不如将新东西教给接受能力更强的人,虽然是新手,但学习接受能力更强嘛!

一上午的时间,来拜访方闲的人,不在少数。

郑老师走了之后,又有一人敲响了科室的门,是医院里面医务科的副主任。

他在巡查了一圈功能重建科后,发现目前功能重建科的规模还是太小,在手术后的护理方面,需要更多床位,以此来形成比较系统化的管理等流程。

于是乎,他便建议方闲,把科室搬出去,他再出去看看,能不能给功能重建科周旋出来一片地方。

对于这样的建议,方闲自然是乐意之至。

不过,方闲还是如实说:“老师,咱们科室毕竟是刚起步的阶段,咱们医院基本没有空闲之地,也不好腾挪。”

“如果正好有专科搬离了原科室,我们倒是可以转移过去,只是,根据我对本院的了解,没有这样的正好,我觉得我们团队既然小的话,就暂时还在这里比较妥当。”

“也免得给领导们带来什么负担,否则到时候,我们的服务体量没那么大,反倒是占据了一个科室,浪费了资源。”

“方医生,这一点顾虑是不用担心的。即便是要功能重建科腾挪,首先进到的也是与其他专科拼病房……”

第267章 万人计划与‘自投罗网’

最近,正是国家万人计划青年组的筛选,虽然要求略高,但方闲在功能重建科的工作发展,也有了一些成绩,做出课题的数量不少,而且质量不低,可以冲击一下。

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一种,万人计划由中组部统筹十余个部委实施,备受认可,而且含金量不低。

就算是创伤外科的邓勇教授,也是建议方闲冲击一下万人计划中的答辩与标书投递。

对此,方闲虽然稍微有些压力,但并没有拒绝。

“答辩的话,不怎么需要准备时间,倒是那些材料我还要整理一下,需要浪费点儿功夫。”

“不过实话实说,这次的准备还不算太充分,以目前已经完成的课题来参加,把握不是那么大……”

邓勇教授,就坐在功能重建科的科室里,听到方闲的顾虑,他摇了摇头,大手一挥说道:“没事,我觉得倒是中标的可能性大。”

“这万人计划青年组,就是要重点扶持一批青年创新人才,在原有已经成熟的科目上创新,和在新兴科目上创新,这完全是两码事。”

“功能重建科现在刚刚搭建起来,连完整成熟的系统都没有,这里面的创新,才是真正的从零到一,符合万人计划的创新标准。”

“而且,选择付出的这一批青年创新人才,也是要把他们培养成相关领域品德优秀、专业能力拔尖、综合素质全面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所在领域高层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

“在功能重建科的领域,你是走在最前面的人,绝对可以参加。”

邓勇教授从各个方面,说明了方闲要参加这次万人计划的必要性,总不能等相关领域成熟之后,和那些同样有参加万人计划的同行相竞争吧?

那时候,自己这学术开发者的优势可就荡然无存了。

方闲明白邓勇教授的意思,也就答应了下来:“行,那我就抽空准备一下材料,看一下相关资料,要怎么参加。”

要说参加万人计划这事,方闲还搞不清楚门道呢,自然是要先查一下资料,要具体准备什么。

听到这话,一旁的周希音立刻接了话茬:“方师兄,这些就交给我吧,我这小助手就是做这些事的,等我去查一下资料,再跟你解释一下。”

这样也省得方闲浪费时间了。

起初,对周希音当自己小助手这事,方闲还怕自己的事情太多,会影响到周希音的学习。

但转念一想,在收集学科材料的时候,也肯定需要自己的帮助解惑,整理材料也不是一件轻松事,周希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可以来询问他,这样也算是一种学习。

“行,那就麻烦师妹了。”

“不过,后续进行材料整理的时候,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问我,既然是要参赛,还是严谨一点为好,如果能从里面发现其他问题,那就更好不过了。”

目前功能重建科研究出来的课题,还没有经过最终系统化的筛选出错,在最终的系统没有完善规划之前,课题中也会存在一些小问题,有的会在实践中浮出水面,更多的,还是需要他们主动去发现。

闲聊几句,邓勇教授便因为一些事情离开了,周希音开始着手搜集相应的资料,方闲则开始处理科室中的事情。

向周希音叮嘱了几句,方闲便开始巡查科室,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出现纰漏。

当他走出门,一转身,立刻就看到了楼道里,正坐在椅子上满脸郁闷的汪洋。

方闲记得,好像在早上周希音加入科室后,汪洋的情绪就不太对劲,当时方闲还没太在意,以为他就是心情不好。

现在看上去,貌似是有什么状况发生啊。

虽然手术台上用不上汪洋的实践操作,但他出众的理论知识,在科室里面是无可替代的。所以,看他情绪上出了问题,方闲第一时间就靠了过去。

“怎么了?汪老师,是不是五一前没有分配你的任务,有点觉得无事可做?”

方闲还以为是上次内部开会,没有给汪洋分配具体任务的原因,其他人在手术上都或多或少有点儿作用,只有汪洋,主要任务是出席发布会,宣布工作进度。

不是方闲没有考虑到他,只是汪洋的实践操作能力,实在不适合上手术台,又不是他们几个做不成手术,让汪洋在一旁歇着就行了。

不过,关于功能重建科理论上的补充,汪洋可是不二人选,只是现在还没有走到出书开课的一步,和其他人相比,汪洋就显得轻松了些。

看到方闲,汪洋脸上微表情的复杂更多几分,整的方闲以为汪洋郁闷是因为自己。

“唉……”

汪洋有点儿头疼地叹了口气,随后用手指戳了戳自己的太阳穴,小声说道:“不是这事,让我轻松我还能不耐烦么?我郁闷的啊,是咱们这个课题组每进来一个人,操作方面,都要比我厉害。”

“就连李球的操作,有的都比我强,这实在有点儿难以接受……”

听到这话,方闲不由得一愣,原来汪洋纠结的地方在这,那……好像情有可原。

周希音的实践操作技能,只是和方闲没办法比,但不代表她很差,至少实践操作技能在排在汪洋头上,这就是让他郁闷的地方。

一时间,方闲也找不到什么理由去安慰,毕竟,操作技能这方面,技不如人又能怪谁呢?

但很快,方闲就找到了其他方面的借口,用来安慰汪洋:“唉……操作技能嘛,都是水磨工夫,工作虽然深入细致,难度不小,但费时很多,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何必要纠结这些?”

听着方闲的安慰,汪洋撇着嘴看他一眼,随后反问道:“那你又磨了多少水?”

其他人的操作技能方面,汪洋或许可以通过慢慢积累来达到,但方闲呢?年纪轻轻就有了那么多高等级的操作技能,而且,也看不出他为此花费了多久时间,随便想想,就让人觉得心里很不平衡。

在汪洋看来,这就是方闲技能操作的天赋。

不过,既然他问出这个问题,方闲就也能反驳他一句:“谁都有擅长的方面领域,要说理论方面,你的天赋也不是别人轻轻松松就能比拟的,那你又付出了多少?”

这话一出,汪洋瞬间无言以对,因为方闲说的……挺有道理。

不过,方闲又笑眯眯地凑近了点儿,小声说道:“而且啊,也不必因为技能操作这方面郁闷,都是水磨工夫,用时间练出来的。”

到最后,他还补充了句。

“别跟我比就行。”

汪洋错愕看向方闲:“你别跟我比也行啊。”

正常人的操作技能实践,不论是掌握方面还是学习能力,有多少能和方闲来比的?

换种角度看,正常人的理论知识,从方方面面来看,又有多少能和汪洋来比的?

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擅长的领域也不同,哪有拿自己短板和别人长板比较的道理?

虽然方闲的劝导有些怪怪的,但汪洋的情况却好了一些,最起码不再那么郁闷纠结了。

……

按照五一前安排的工作流程,功能重建科的基本运行是没什么问题了,算是根据团队每人的能力,形成了一套初步系统化的流程,期间也出现过一些小问题,但都无伤大雅。

很快,出院后一月的患者回来复诊,对术后的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的确没有什么隐藏的隐患。

“你们都出院一个月了,我才在病房里住了几天,真羡慕你们啊……”

“哈哈……放心,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也能够出院,这里的医生手法都很高超,保证能让你痊愈出院,看我不就是吗?”

“也不知道手术之后需要注意点儿什么,诶,你在家都是吃的什么?”

“我呀?都是按照……”

科室里的病人看到回来复诊的患者,都是一脸的羡慕,他们聚在一起聊天,欢声笑语,也激励了科室里的其他人。

但又发生了一个情况,让方闲感到头疼不已。

那就是这些患者太过于热情,虽然不让他们送锦旗了,但很多病人家属,直接带着自己家乡的各种土特产就奔过来了。

甭管是复查的时候,还是看病的时候,这些病人家属都是满满当当抱着一大堆。

而且,其他没有送东西的病人家属,看到这种情况,哪能坐得下去?害怕自己万一不送东西,被医生当成另类处理咋办?

这不,送东西的人络绎不绝,而且,他们送的东西还一次比一次多,每个病人家属都用尽了浑身解数,要保证自己送的东西好,而且还不和其他人的东西重复了!

这就很有名堂了,毕竟,功能重建科的患者,都是来自湘省的四面八方,他们的土特产也各自不一,五花八门,什么花里胡哨的食物都有。

现在,功能重建科里面飘荡的不只有消毒水和酒精味,还有各种各样的土特产香味。

面对这种情况,护士长也倍感头疼,这些东西拿吧,也不敢拿,容易被医院批评作风;丢吧,也不能丢,毕竟是人家病人家属的一片心意,当着人面丢了,不是让人感到寒心么?

所以,护士长直接找上了方闲,说让他给出一个解决办法,要不然,病人家属送的东西越来越多,他们那都快没位置放了!

“方医生,要不然你多跟那些病人家属讲一下,咱们医院里面的规矩,我们每次都是婉拒,结果他们硬是放到了我们的桌子上。”

“还有的患者,在离院之前,把东西都放在病床上,等我们过去收拾的时候,人都已经走了,只剩下东西。”

护士长一连说了几种情况,反正到头来,她们连还都没有时间去还,人都已经走光了。

这话,听的方闲是哭笑不得,病人家属们还是有点儿方法的,知道怎么送东西,让她们没办法拒绝。

上一篇:胖虎想要悠闲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