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9章

作者:最终永恒

“运气最好的结果,也就十二个月。十二个月后,就有月地相撞的风险!”

……

第二十二章 大不了一死

当这番话说完,所有人都绝望地嚎叫起来。就算再愚笨的人,也都听懂了于易峰的意思……六个月……所有人都只能活六个月了!

地球没了,月球也要没了吗?那么,人类还能去哪里呢?有的人开始嚎啕大哭,有的人干脆晕了过去,这么多天的努力,付出了这么多心血,刚刚露出了一点曙光,刚刚有了一点希望,却立马被掐灭……这对所有人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就算是再坚强的人,此时也承受不住了。

哪有希望啊?离开月球,怎么离开?难道靠五百吨载重量的胜利号吗?别开玩笑了!

正因为这些人都是精英,更是明白建造一艘宇宙飞船的超高难度。

如果说造一艘航母的难度是1,那么登月的难度便是100。毕竟这么多国家拥有航母,但有登月技术的却寥寥无几。

如今最先进的飞船“胜利号”,集成了全世界大量的先进技术,其制造难度在1000左右。

那么,真正能星际航行的宇宙飞船呢?能负担五万人生存的飞船,其制造难度在至少10万以上,甚至有可能是100万!无论是引擎、材料还是动力,人类没有一项技术是达标的……这不是一个数量级,而是好几个数量级的差距啊,不可能,不可能的!

上帝啊,你真的要让人类全部灭绝吗?!

于易峰紧紧皱着眉头,他也体验过这种如同潮水般的绝望。但是,他还是高估了这些精英人类的承受能力。情绪是能互相传染的,当越来越多人的陷入绝望的时候,所有的人都陷入了崩溃之中……这是希望破灭后的大崩溃。

人类,难道真的就这样结束了吗,不,决不!能够真正放弃人类的,唯有自己!

“安静!都安静!”他拍了拍桌子,见大家都不听自己的话,心中一发狠,用脚猛地一踹。

“砰!”地一下,整个桌子都被踹翻了出去!

“都给我安静!”

这下子,所有人都呆呆地看着他,这是陷入绝望之后的本能反应,无论智商多高,现在都不能正常思考了。

“哭什么哭!哭能解决问题吗!”于易峰怒发冲冠地吼道,“月球已经毁灭了?还是我们人类已经灭绝了?六个月!我们还有六个月的时间!你们应该庆幸,我们提早发现了这一灾难!”

“你们在怕什么?怕死吗?死就死了,还比别人多活了六个月呢!你们在怕什么?!不就是一死吗?你们是想要在绝望悲观中,碌碌无为地渡过这最后的六个月,还是像一个战士一样,战斗到最后一口气?”

“我们必须要反抗命运!即使前路漫漫,甚至是悬崖峭壁,也绝不坐以待毙,决不让命运扼住自己的喉咙!”

“想办法!必须要想办法!一定要想出办法来!怕什么?大不了一死!”于易峰几乎是咆哮地吼了出来。

人们都愣住了,现在的人类,几乎一无所有,剩下的也就一条命了,怕什么呢,还怕什么呢,大不了一死罢了!

这段时间,他一直都是温和谦逊的形象,如今终于展现出军人铁一般的作风!“反抗命运!”这是一句强有力的口号,许多人心中都生出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感觉,上帝既然对人类如此不公,那么就反抗吧!抗争吧!即使失败了,也只是死亡而已!

死就死吧,既然大家都一起死了吗,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这样一想,就有一种熊熊的烈火在心中燃烧起来。

事实证明,愤怒比绝望强。有的人满脸通红,用力地拍了拍桌子,有的人默然不语,只是擦干了眼泪,默默地验算起于易峰给出的公式,还有的人握紧拳头,低下头颅,不知道究竟在想什么。

过了好久,于易峰看到众人已经平静下来了,继续硬着心肠说道,“现在,月球已经不再是我们的避难所,想要活命,我们必须要逃离月球!但是,大家也知道,以我们的生产力以及技术水平,根本没办法造出能够横渡星际的宇宙飞船。”

“所以唯一的希望,便是那艘外星飞船了,它足够大,也足够坚硬,足以塞下我们全部的五万人,唯一不足的便是没有引擎。想要启动它,我们必须在六个月内设计并生产出飞船引擎!”

“如果成功了那最好不过。失败了的话……就算十三级地震、或者月地相撞,外星飞船也不一定被摧毁,我们或许还能在里面苟延残喘一阵。”

“但这并不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没有外界的补给,没有一颗星球做靠背,我们能在里面呆多久?十年,二十年?”

“所以,要想办法啊!”于易峰猛地一拳砸下,坚硬的铁桌子被砸出一个凹坑,“我们需要奇迹,必须要创造奇迹,我们才能活下去!”

众人一并沉默了起来,那艘外星飞船大家都见识过了,实在大的可怕,内部的扭曲空间先不去管,光外面的直径就有十五千米,这是什么概念?几乎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两倍,东方明珠塔的32倍!

那得要什么样的推动力,才能让一个县城那么大,两座山那么高的飞船升天?

所有的科学家可以说绝望地有些麻木了,刚刚燃起的信心又开始黯淡。

现在人类的技术上限,便是“胜利号”飞船,整个飞船载重量是五百吨,其火箭的推动力上限是五千吨,速度20每秒千米,这还是有完整产业链的情况下才能生产出来的。

最后,大家沉默了好久,还是首席物理学家菲利克斯站了出来。他静静地思索了一会,发话道:

“各位同僚,我在这里说几句。这艘外星飞船的确如于易峰先生所说的,是人类最后的避难所。但是它体积实在是太大了,就算它是非常轻薄的材料制成的,总质量可能也超过了我们的承受能力。”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飞船内部的空间是扭曲的,里面有重力的存在。大家都知道,万有引力是由质量引起的。由此推测,飞船底下至少有个亿亿吨的质量源,才能产生如此强大的万有引力!”

“亿亿吨啊!我不是给大家泼凉水,实在是……”菲利克斯说到最后,再也说不出话来。

周围的几个科学家都齐齐变了脸色,亿亿吨质量的物体……想象一下,一座山也就十亿吨啊,一亿亿吨相当于一千万座山!

一千万座山啊,这已经不是什么承受不承受的问题了……是根本不可能啊!

于易峰也是如此,他深深叹了一口气,目光黯淡下来,人力有时尽,如果真的想不出什么办法,那就只能死守这艘飞船了,这是他最不想要的结果……

第二十三章 外星黑科技

“不,菲利克斯先生,我不认同您的观点!”就在人们绝望之际,一个清冷的女声从后方传了过来,于易峰定睛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助手百合子!

说来也是,她的真实职业其实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其次才是自己的助手。不过这些天的相处下来,于易峰经常会因为年龄的关系而疏忽这一点。

她太年轻了,毕竟只有20岁啊。看来,百合子也是一位天才。

面对众人怀疑的目光,百合子继续说道,“从陨石坑的规模以及深度来看,这艘飞船不可能像您说的那么重。如果是亿亿吨的质量,即使速度不高,也能轻易地击穿整个月球!”

“而事实上,飞船只砸了一个小坑,有部分还露在地表。”

菲利克斯听了点了点头,虽然被质疑,但她说的确实有道理。其实菲利克斯更希望自己的观点是错的,如果飞船能够再轻一些,那样人类的机会便更多一点!

“更何况,假设那艘外星飞船有极大的质量,那么必然会产生强大的万有引力!我们在这里生活了这么久,做了这么多高精度的实验,从来没发现引力方面的异常。”

“这说明,它的质量不会很大!我们不能用我们人类的知识水平来想像外星科技!”

这番话就像冬日里的一抹阳光,沙漠中的一弯清泉,每个人的心思都活络起来,就连于易峰也不例外。

所有人都小声讨论着,百合子的话有理有据,的确,人们建立基地这么久,并没有发现引力方面的异常。所以,它不可能是亿亿吨,只要降低几个数量级,人类就有办法了!

这是希望!这就是希望啊!如果这艘飞船真的很轻很轻,说不定真的有希望!

轻,人类就能逃离月球;重,那就只能死守。这是决定命运的质量啊!

但飞船的质量到底是多少呢?光靠讨论是得不出结果的,很快,一些科学家开始设计实验方案,目的就是为了称量这艘外星飞船!

飞船的材料是未知的,人们甚至没有办法将其中的一部分拆卸下来,所以没有办法采用“质量=密度*体积”的公式,但这难不倒科学家,他们有的是办法,只过了一个小时的功夫,就有二十多个方案呈递了上来。

于易峰简单看了看,各式各样的思路都有。最为快捷靠谱还是一个类似“卡文迪许扭秤”的实验,将不易观察的微小变化量,转化为容易观察的显著变化量,再根据显著变化量与微小量的关系算出微小的变化量。

再看看,其他的方案也各有各的特点,评不出孰好孰坏。

看到科学家们脸上还带了点希望,于易峰心中才稍稍安心。

“那么,今天上午的会议就到这里,请大家在下午三点之前测量出外星飞船的质量。还有,基地里的一切生产照旧,大家务必在公众面前保密,避免引发骚乱,拜托了!”

于易峰刚刚宣布会议结束,一些心急火燎的科学家已经急匆匆地跑出去了。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进行实验。

他心里苦笑了一下,想不到,最后还是要求助外星人的黑科技。虽然,这种命运不能掌控在自己手中的感觉并不好受,但于易峰还是安安期待它给人类能带来更多的惊喜……

“于先生,醒醒!醒醒!”刚刚发了一会呆,于易峰就感觉有人在拍自己的肩膀,回过头一看,原来是百合子。

她的表情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就连这么大的事情也没让她改变过脸色,依旧是那副冷冰冰的模样。

“您还有五个地方需要巡视,二十一份文件需要批阅。您的邮箱中还有三十多份未读文件需要回复,请抓紧时间!”百合子不停地催促道。

“好的,好的,知道了!”于易峰非常好奇罗曼博士是怎么培养出这样的女儿的。从长相上,眉毛弯弯,眼睛大大,其实还不错,但性格上……简直像个机器人啊!难怪,也没有什么男同志追求她。

他摇了摇头,走向另一个巡查地点。紧接着,他的面色变得冷峻起来,拨通了一个电话。

月球基地的状况一天天好转,粮食生产基地里的植物也一天天长大,但总是有那么些不安分子暗地里在搞小动作。

他们大多数人是原先基地里的官员,因为躲在底下设施在逃过了卡尔文的一劫。现在由于人事变动调到了基层,他们或许是处于嫉妒,或许是处于不甘心,总是暗中搞些小动作。

反正,要趁此机会,把最后一点不稳定因素打压下去。

“滴、滴、滴”电话通了三声,有人接通了电话。

“我是华夏第三大队,第一特种部队,于易峰!”

“我是华夏第三大队,第一特种部队,许云进!”

两人以部队里的形式对接后,于易峰迅速问道,“老许,怎么样?现在基地里的治安还可以吧?”

“报告队长,基本还不错,比较稳定。”许云进答道,“原本治安队的成员犯了一些事儿,愿意听从我们的安排,毕竟他们也是我们救出来的。现在,基地里的军权全部掌控在我们手里!”

“那就好,务必要保证基地的安全啊!”

“是!”许云进犹豫了一会,“队长啊……我们现在实在是太忙了,人手不够用啊!整个基地还不到一百名士兵,却要管五万人,两班对倒,基本没有休息的时间,忙啊!再怎么也得招几个警察啊?”

“征兵的事儿,你就别想了,现在各个生产组都卯足了劲,人手全都不够用,哪有人肯来当兵?”于易峰笑说道,“能活下去就好啊。”

“是啊,能活下去就好。”许云进点头道,虽然条件比在地球上时艰苦了无数倍,但每个人都还是想活下去的。

于易峰停顿了一会,不知该如何开口。但最终,他还是组织了一下语言,将“月球可能会毁灭”这个事儿告诉了许云进。

许云进沉默了好久,似乎有些儿发呆,他突然笑了一下,“队长,咱什么没有经历过,都是死了好几遍的人了,大不了就是再死一遍。你说的没什么,交给科学家就行,我相信他们!”

“对啊,队长,不还有六个月吗,早着呢!都好久没见你了,啥时候来看看俺们啊!”旁边的黑胖子赵耀在一边嚷嚷起来。

“你闭嘴!哪有你说话的份!”许云进怒道。

于易峰突然感到鼻子一酸,自己的战友们还是最可爱、最亲近的人啊,“等这一波忙完了,我们就在飞船上射击演习!最新式的装备随意试用!”

“哈哈,队长你是超人类,得好几个打你一个才公平啊!”赵耀好像被人捂住了嘴巴,但还在那里大叫。

“队长你别理他,这就是个大嘴巴子,纪律这么差,非得好好训训他不可。”许云进说道。

两人又随意聊了几句,紧接着,于易峰轻轻咳了一下,这是他说正事之前的习惯性动作,“好了,许云进,接下来说正事。”

“是,队长!”许云进的语气也严肃起来,赵耀的嬉闹声戛然而止。

“现在可能有人对我们不满,在这种时候还要捣乱,真是小人难防,你盯紧一点,我估计可能会有人散播谣言,趁此机会把这批人全部抓起来!”

“是!保证完成任务!”许云进斩钉截铁地说道,眼中带了一丝杀气,按照他的理解,这些人都是他们救下来的,还能翻了天不成?

基地已经乱过一遍了,决不能乱第二遍!

……

下午,仅仅过了五个小时的时间,第二场紧急会议又开始了,决定人们命运的时刻到了!

第二十四章 狂喜

整个会议总共有三千多人参加,都是最精英的存在。于易峰坐在大厅最前方,和他坐在一起的还有二十几名科学家,他们是各个实验的主要负责人。

人群在下方小声地讨论着。有好多人第一次参加,还不知道实情,一开始听闻这个噩耗后突然脸色煞白,后来又听说还有一些希望后,才稍稍好些。

于易峰仔细观察了一下,上午的几张熟面孔都不见了,这些人因为暗地里散布谣言被抓了个正着,全部进了监狱。

面对这种现象,他有些无奈,心中苦笑了一下,或许这就是政治中的“打压异己”吧,但是没办法啊,总不能闹得所有人都人心惶惶,无心工作吧?他认为他就是正义的一方,或许那些被抓进去的,也认为自己是正义的……

“会议现在开始!”

于易峰正色道,“各位同志,我们遇到的困境大家都知道了,我们的安全时间还有六个月,也就不多说。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外星飞船的质量问题!”

“这个问题甚至关系到我们的生存战略!飞船质量太大的话,我们人类无法推动,只能躲在里面严防死守,博取最后一线生机!如果比较小,我们就可以凭借这艘飞船,逃离月球!”

“我们的科学家对外星飞船的质量进行了测量,现在,请他们公布最终的结果!”

所有人的眼睛都直溜溜地看向了台上,这是一种不安,一种紧张。这种心情,如同高考成绩出来前的前一秒那般,纠结、忐忑不安,如同等待着命运的宣判。现在这种忐忑更是强烈了一百倍,这可是性命攸关的宣判啊!

其实于易峰的心中也有些不平静,这些科学家的表情都怪怪的,看不出喜怒哀乐。有些甚至还眉头紧皱,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但于易峰却可以看出,这不是担忧,而是一种疑惑,一种不解。

到底是怎么个回事呢?

一名科学家站了起来,看着这么多人盯着自己,他的神情有些拘束,“各位,我们用了二十余种方法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几乎一致的结果。其质量为……”

“103.86万吨!”

103.86万吨!“哗”地一下,所有人都喧闹起来,纷纷探讨着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可能性。

它究竟是多?是少?是好?还是坏?

说实在的,103.86万吨这个数字,比最差的猜想好得多,但又比最乐观的结果稍微差些,甚至还有人说它质量为0的。

于易峰皱了皱眉头,怎么说呢,这艘外星飞船如此庞大的体积,只是这个质量的话,可以说很轻很轻了吧……

要知道,一艘大型航母的质量大概是10万吨,东方明珠塔的质量在12.5万吨左右,443.7米高的帝国大厦,质量达到了40万吨!

而一艘高度比珠穆朗玛峰还高的飞船只有100万吨多点,真的只能说很轻很轻了!它就算塞下几万艘,几十万艘航母也不成问题啊!

但是,但是……人们连把一艘航母升天的能力都没有啊!其中最突出的难点便是燃料问题,以现在的化学技术,想要推进一架飞船上天,至少要十倍质量的燃料才行。

飞船能够获得的动能并不是与燃料的量成正比的,理想状况下可以用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方程式表示。这并不是一个线性函数,再简单点说,燃料增加很多,飞船最终的速度可能只增加一点点。

这是航天令人头疼的问题,目前最先进的胜利号飞船,最初的升天的时候至少有5000-6000吨,但到最后也就500吨,这还是比较好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