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73章

作者:最终永恒

这是一颗主力级氦-3核弹,在曲率泡沫前几十公里的地方爆炸。

它不是被拦截,而是主动自爆,目的是为了让强大的光辐射以及电磁辐射干扰对方的侦查仪器,好掩护后边的主力军队。

在随后几秒钟的时间里,无比混乱的局面又开始了,但这一次人类的攻击密度比试探的时候密集了十倍以上。核弹、导弹以及海量的大体积小质量掩体疯狂地往曲率泡沫突入,紧接着迎来的是一道道白灼的光束。

高剂量的电磁辐射,确实有一些的掩护作用,让大量的物体突入其中。

不过受到电磁辐射的影响,人类的太空侦查器也没办法传输具体的数据,只能靠诺亚号上的射电望远镜进行观测。

曲率泡沫中传来了模糊的光团,以至于人们根本搞不清楚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是被拦截了还是真正引爆了。

与此同时,另外的一些情况也加剧了战场的混乱。人们忽然发现有部分导弹莫名地断裂了,这可能是另一种武器的作用结果。

“是高能激光!可以瞬间切割几乎任何物体!”人类的肉眼是看不到激光的,只能通过导弹的残骸进行分析。

指挥部中的人们已经极度紧张,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

可能是人类的大规模攻击触发了飞船安全机制的升级,高能激光与电磁炮同时开始拦截人类造物,无数乱七八糟的东西开始在宇宙空间中飞溅。

飞来的碎片主要是被烧熔的金属,它们有些是被核弹轰击后的残留物,有的是被高能激光切割后的东西。它们大小不一,在飞行途中被太空中的低温部分冷却,但冷却变硬的只是一层外壳,里面还是炽热的液态,相互撞击,像焰火一样灿烂地飞散……

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恒星

在这种紧张的状况下,战场信息系统忠实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通过庞大的监测网完整地记录了前三十秒的战场信息。这批信息数量巨大,在短时间内,只能由计算机战场决策系统来进行分析,分析相关结论。

总共有六千枚核弹,隐藏在无数的导弹以及大大小小的掩体中。而人们的注意力,又主要集中在主力级别的超级核弹上。

剩下的掩体分别是火箭残留物或者是气凝胶、泡沫等大体积的物体,它们的数量众多,主要用来消耗对方的拦截力量。

主力级别的超级核弹只有27枚,26枚十亿吨当量的氦-3核弹,以及一枚超大型四氢核弹。

但限于它们的超大威力,人们不可能将核弹排布太过集中,否则成功爆炸后肯定会伤及周边的友军,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到了现在这种情况,就算最睿智的人,也处于一种非常混乱的状态。战场上的信息太过混乱,时时刻刻都有千百次的爆炸,以至于人们的肉眼完全没办法处理这么多的信息。

只有计算机正忠实地执行人类预先制定好的指令:攻击任务、掩护任务、弹道转向……每一枚主力核弹的任务均有所不同。战场专用的计算机需要将发出的指令精确到微秒等级。

“11号主力核弹被摧毁!”

“3号主力核弹被摧毁!”

……

一条条信息流水一样在屏幕中滚动出来。

人们感觉正在见证一次屠杀。人类引以为傲的武器,在无尽的宇宙空间中,就像爬虫一样,慢慢地蠕动着,而对方的武器,就像一道道闪电,每一次都能精准地杀死一条爬虫……

半分钟的时间里,至少有十枚以上的主力型核弹被拦截或者为了掩护而引爆,只有两枚主力核弹成功突入进去。它们在曲率泡沫内部突兀地亮起,也不知是被拦截了,还是真的成功引爆了。

人们只能看到一个个波光粼粼的核火球,如同水面上的倒影一般。从其爆炸的半径看,被拦截的可能性比较高……

也就是说,除了人类自爆的,没有任何主力型核弹成功炸到了绿光飞船!这个可能性极大!

或许有部分小型核弹顺利地突破了防线,轰击到了绿光文明的飞船上。

但是……小型核弹的威力绝对是不够的!

人们很快看清了问题所在,这些导弹飞得实在太慢,太慢太慢了……

在二十世纪的海战中,当敌方舰队出现在海天一线时,甚至有时间把所有舰长召集到旗舰来开一次会。但以微秒甚至纳秒为计算单位的宇宙战争中,“秒”这样的时间单位还是太长,以至于绿光飞船的拦截机制完全游刃有余。

在人们心中,出现了一种“用弓箭射月亮的感觉”。然而弓箭真的能将月亮射下来吗,很显然,不行!

“对方的火力太猛了!”

“这样下去不行!绝对不行!”

这种技术上的碾压,让人真正地感受到了无奈,或者说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恐惧……

不是核弹不强大,这种武器即使到了太空战场也依旧不会被淘汰。但是,人们的利用方式实在太落伍了,依靠火箭推动,粗糙地像用弹弓发射石头一般。

这样的结果,必然会被碾压!

于易峰、许云进等人快速讨论了一下,纷纷认为再这样下去,人类的成功率将越来越低,必须要紧急改变策略!

在对方的防御机制中,拦截的顺序是从大到小,敌方火力将优先照顾大型物体,然后才会管小体积的物体。

人类的超大型四氢核弹,绝对是大体积的物体,肯定会被优先照顾!

“不能贪图冒进,四氢核弹就算能突入曲率泡沫,也会在内部被拦截。”

“一旦被拦截,就糟糕了!”

“那就……突入后即刻引爆!”

简单地交谈之后,于易峰立马让相关的专家修改了攻击指令。

原本人类指望四氢核弹能贴着绿光飞船爆炸,但现在看已经不可能了。人们只能退而求其次,让它在稍远一点的地方直接引爆。

它绝不能被拦截。如果超大型四氢核弹被拦截,人类的作战计划就彻底失败了。

按照核弹的杀伤力公式,有效杀伤半径等于C*爆炸当量^(1/3),万亿吨当量的四氢核弹,杀伤半径为……693.4公里!完全能覆盖整个绿光飞船!

所以人们也不追求那最后的一百公里了,直接要求它突入曲率泡沫后就立马引爆!

在接受到信息的那一刹那,周边的4颗主力型氦-3核弹突然同时爆炸,产生的大量光辐射以及电磁辐射甚至伤及了大量友军。

刹那间的光芒,让周边的所有东西都黯然失色。在这些炽热小太阳的光焰中,这片宇宙空间成为一片光的海洋。

在火球的周边,熔化的金属相继迸射开来,金属液炽热的波涛在太空中汹涌扩散,如同在岩浆的海洋中投入了一块块巨石。

这一刹那,连绿光飞船的攻击频率都变低了许多,对方的侦查设备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颗超大型四氢核弹,在爆炸的间隙中偷偷地前进着。

周边的兄弟们正以血肉之躯为它制造机会,无穷无尽地光与热,彻底遮挡了人们的视线,任何波长的雷达,包括可见光,都只能看到几个大型的核火球光团,其他的什么都看不到。

宇宙是一片真空,并不会产生冲击波,不过这枚超大型四氢核弹也正承受极高的温度。它表面的散热层正在迅速融化,甚至只能坚持十几秒的时间。

十几秒的时间,足够了,它承载着人类最后的希望!

又是几枚主力级别的核弹被打爆,但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四氢核弹终于突入了进去!

曲率泡沫,如同一层水波一般,不会对物质造成任何阻力。但因为空间曲率的不同,会对任何运动的物质造成方向上的偏移。

在四氢核弹突入的一刹那,它按照设定的程序,爆炸了!

四氢核弹表面的一百多个小型核弹的同时爆炸,一百多个核火球,拼成了一个大型的圆球。这些核火球往内核深处同时挤压,仿佛将一个弹簧狠狠压缩了一下,紧接着而来的是四氢核弹内核的真正爆炸!

一个直径六百公里的小恒星出现在战场上。

没有声音,只有无穷的光。以至于所有的友军都被笼罩在内,都纷纷被摧毁。

它们都不重要了,因为四氢核弹已经真正爆炸!

所有人都激动以及紧张地无以复加,这是——核弹的终极,人类武器的极限。甚至丁一东等人都不禁流出了眼泪,四氢核弹的成功爆炸,意味着他们的思路以及理论是正确的。

这是一颗真正的,小恒星!

第一百二十二章 疯狂的科学盛宴

于易峰此时真是极度紧张,额头冒汗,双手紧紧握拳。他的手指甲因为太用力的缘故,已经发青发紧但却浑然不知,只是一刻不停地盯着屏幕。

所有人都是这个动作,盯着屏幕一动不动。四氢核弹虽然成功爆炸,但人们根本不知道这一次的攻击能否奏效……

于易峰感觉不是太好。

这一颗泛着蓝光的超大型核火球,虽然把整个绿光飞船吞了进去,但威力……可能非常有限!

因为它根本不是贴着绿光飞船爆炸的,距离爆炸中心还有一百公里的距离。

一百公里,太长了。

宇宙几乎是真空的,核弹爆炸并不会产生冲击波,只能用光辐射以及电磁辐射进行攻击。整个过程往往只有几秒的功夫,随后核火球将会迅速缩小、熄灭。

虽说其中心温度能达到数十亿度,但核爆的威力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快速衰减。在几十公里的开外,说不定就只有千万度了,而一百公里开外的地方,说不定就只有百万度的等级……

别看这个整个光球这么大,但在六百公里开外的最外围,很可能只有几万度甚至几千度……

人们根本不知道这样的温度,能否将绿光飞船的引擎破坏掉,而且它只能维持几秒钟的时间。

难,太难了……但在结果还没出来之前,人们都还抱有期待。

就算指挥部的计算机已经处理了战场中的相关图像,人们的眼睛还是被强光刺激出泪水。但每个人都是一眨不眨,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人们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巨大的爆破吞没了周边所有的物质,包括上千枚火箭的残骸以及大量的导弹、核弹、泡沫、气凝胶等等,这些被气化的金属或者其他物质组成了一团红色的金属云,像宇宙暗夜中时隐时现的一张阴沉巨脸。

这团金属云越来越庞大,一直扩散到了一万公里开外的地方。

又过了几十秒钟,四氢核弹的核火球彻底寂灭,那片太空也慢慢沉寂下来。金属云团中的一切都在宇宙的寒冷中失去了光亮,隐没于黑暗之中。

……

这时候,地面上的射电望远镜看清了一切。

绿光飞船,依旧在移动……

人类,失败了。其实也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失败,绿光飞船的速度削减了三分之一……只能说至少有一些东西被人类摧毁了。

如果再来两颗四氢核弹,说不定它就停止运动了,但是,战争中,没有如果。

按照这样的速度,三天后,它将达到太阳的位置。

所有人心中都充满了沮丧之感,连于易峰也不例外。指挥部中顿时响起一阵唉声叹气的声音,甚至还有一些隐隐的哭声。

亲眼目睹了这样的超级大战,人类已经竭尽所能,费尽心思,却依旧失败了……这给场内所有人带来一种莫名的空虚以及无奈。

这就是差距,人类同真正星际文明之间的差距。

人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于易峰双手扶住桌子,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猛地摇了摇头,大声喊道:“所有人,启动备用计划!”

备用计划,也就是,迎接超新星的到来!人类已经不可能对绿光飞船发动第二次攻击。

于易峰的一声大喊,将许多人拉回了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人们必须尽快振作起来,开始下一步的行动。

“现在我颁布工作任务!”

于易峰也不给他们胡思乱想的机会,按照计划,将一条条紧急工作任务颁布下去。

他相信这些精英人类的承受能力以及……自救能力。

三天的时间,人们要将挖掘机等机械全部召回。如果太阳真的爆炸,而且人类能够生还,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将得不到任何资源补充。这些机械虽然是量产型的,但里边有大量金属,能回收当然要回收。

而且,人们还要将最后的拆卸工作以及防辐射墙的最后部分完成,然后开动诺亚号,将它挪移到火星的背面。

留下的工程量并不算多,一两天就行,但还是得有人去做。

唉声叹气声渐渐消失。对于新人类文明而言,每一次受伤,都会让他们变得更强,只要……不死!

一群疯狂科学家是率先振奋起来的。他们开始大声议论着,兴致勃勃地想观测太阳到底是怎么爆炸的!

这对于疯狂科学家来说,这简直是一场科学盛宴!

恒星的爆炸是一位伟大的自然导师。它会在一刹那,将核反应的奥秘尽情地揭示,人们可以轻易地观测到轻核之间的快速聚变,以及铁元素之后的重元素生成过程。

这些都将是非常珍贵数据。人工引爆恒星,在银河系范围都是异常罕见的事请……这样的数据极有可能是人类独有的东西,是太阳留给人类的最后遗产。

“好了,朋友们,快点振作起来!”丁一东教授面色潮红,有些狂热地说道,他甚至有些迫不及待了。

太阳将成为人类最好的导师,教给人类原子核中的奥秘。还别说,真的有一大群年轻人兴致勃勃地跟着走了。

人们事先向金星、水星发射了大量探测器,就是为了迎接这一次可能到来的科学盛宴。届时,人们可以最近距离地观测太阳的变化。

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这群疯狂科学家的真实写照……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为什么而活着,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每个智者都需要思考的哲学问题。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是什么?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现在,这群疯狂科学家找到了:追求宇宙中的真理!

真理的海洋无穷无尽,人类已经不满足于在沙滩上捡拾贝壳,而是想要亲自下水探索一番,哪怕有可能因此而丧失生命。

现在,波涛汹涌的海水真的涌上来了,他们随时有可能丧命。但他们并不惧怕,甚至想在死之前的那一刻窥视海底的美丽风景。

只要看一眼就好……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就是这群科学家们的心态。

如果在以前的地球,这群人可能会被形容成疯子,90%以上的人难以理解这种奇怪的行为,甚至会感觉他们在作秀,是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