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71章

作者:最终永恒

自从吃到过教训后,人类对待任何不明物体,都非常小心谨慎。虽然绿光人心怀歹意的概率很低,但是小心一些,总是好的。

它的样子看上去像一艘飞碟,整个的直径大概在2米。运输机器人将它运到了一个密闭房间里,又是消毒又是各种检测。过了半刻钟,几只小白鼠也被赶到了密闭房间里,将和这艘无人机共处一段时间。

这个密闭房间非常厚实,而且建造在火星地表,就算飞船里有“反物质炸弹”,也不会对诺亚号造成任何损害。

人们是非常谨慎的,心中虽然有些激动,但也不想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而翻车了……

“好了,可以操纵机器人打开看看。”于易峰说道:“绿光人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珍贵的礼物?”

他心中也是非常好奇,究竟什么东西,可以收买一个文明?

人类的宇宙常识非常欠缺,根本不知道文明与文明的交易单位是什么。按照基本的逻辑,绿光人说的“逆熵场聚合粒子”应该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无论这玩意是什么,到底有什么用,它在星际文明之间的价值应该很高。这个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从今往后,人类如果真的和其他文明打交道,也算有了一点基础,不至于像一张白纸一样。

小型无人机的中间层,有一块玻璃罩子一般的东西,罩子下边有几个非常明显的凸起按钮,上面还有“1,2,3”三个阿拉伯数字!

人们稍稍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就平静了下来。绿光人连汉语都学会了一些,学会阿拉伯数字也不奇怪。而且在人们发过去的字典序列中,就有这样的阿拉伯数字。

数学这种东西,肯定是智慧文明之间共通的。现在绿光人把数字拿来当成备注,只能说两个文明的逻辑方式真的非常相似。

机械臂在操控下,掀开那层玻璃罩,露出底下这三个按钮。其实人们心中还带着一丝犹豫,因为……无人机里面也有可能是陷阱,指不定是病毒或者核弹呢?

“按理说,他们没必要这样做。如果他们没有识破我们的伪装计划,放个陷阱只会得罪我们。”

“是的,的确如此……”

众人小声议论着,理论上打开这件东西的危险性并不大,但是谁知道呢?风险还是会有的。

“打开吧!”于易峰紧紧盯着屏幕,最终下了命令。其实这玩意早晚都是要打开的,也没什么特别好犹豫的。

“滴”地一声轻响,在按下三个按钮后,无人机翘起了一个圆形盖子,里面放置了一个精致的金属盒。

机器人又打开盒子,发现一块圆形的水晶状物质静静地躺在里边。它大概鸡蛋大小,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十分漂亮。

“这就是……逆熵场聚合粒子?”

众人议论纷纷,好吧,看上去确实像一块水晶,或者说是特种玻璃也不过分。难道……这东西就是星际文明之间的交易单位?

于易峰也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果说,水晶是基本的交易单位,那也太古怪了吧?以诺亚号的产能,一天能至少制造几万块不是问题。

人造水晶并不困难,即在普通玻璃(二氧化硅)中加入24%的氧化铅,就会得到亮度和透明度与天然水晶类似的人造水晶。难道其他星球没有硅?或者是没有铅?不可能啊……

“不对,里面有好像东西!”就在众人疑惑不解的时候,一位眼尖的科学家忽然叫道。

这个叫声十分响亮,许多人立马停止了讨论,眼睛又盯向屏幕。

“将图像放大!”

随着屏幕的缓缓放大,于易峰终于看清了里面包裹着的东西。

它非常小,甚至还不如一只蚂蚁的腿那么大,也不知道这位科学家是怎么看清的。

就在这一瞬间,于易峰感觉浑身直冒冷汗,心脏“咚咚”直跳,有一个声音在脑袋中疯狂大叫:

“这他妈……不是完美素吗?!”

第一百一十七章 逆熵场聚合粒子

完美素,一种非常神奇的物质,它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状液体,样子有点像水银。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不会在高温下蒸发,也不会在低温下固化。

它有一个非常奇特的性质:很轻易地被生命物质吸收!

人们经过实验发现,只要滴一滴在植物表皮,它的体积就会逐渐变小,慢慢地被植物吸收。

如果滴一滴在人的皮肤上,它也会慢慢变小,被人体吸收。当然,接着而来的就是脑死亡……

每个生物吸收的量是有限的。多细胞生物的最大吸收量在0.13毫升到0.16毫升左右,无论大象还是蚯蚓,差别并不大。

此时此刻,于易峰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屏幕。

逆熵场聚合粒子?

从样子上看……绝对是完美素!无论怎么样,完美素和水银还是有些差别的,他自认为绝对不会认错。

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的,非常像完美素的东西,但于易峰的直觉告诉他:这块水晶包裹着的,就是完美素!

一边的罗曼博士等人也是震惊地无以复加,呆呆地说不出话来。他们研究了这么久,对完美素再熟悉不过了,现在竟然出现在绿光人的“礼物”中!

这说明了什么?

事请完全出乎了众人的预料,变得愈发耐人寻味……这是星际文明之间的一些奥秘吗?

人们有点懵懵懂懂,感到抓住了什么,真相又好像一层面纱一样,模糊不清。

过了好久,所有人才从震惊的情绪中缓和过来,开始变得能够思考,一个个变得兴奋而又激动!

0.3份的完美素就能当做宝贝,那么人类有多少呢?

在一番计算、讨论后,于易峰甚至还开玩笑道:“按照绿光文明所说,这里面包裹着的是0.3份完美素……那我们人类实在太富有了,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足足有600万份,还有一些零头!”

“……大家都随意说说吧,随便什么猜想都行。”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种富裕没什么大用,以人类的弱小,根本不敢拿丁点完美素和其他文明交易。

就如同人类本身那样,50%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对于不同的文明,人们肯定不会期待交易对手的道德品质如何。

如果完美素的价值实在太高,而人类又太弱小,就如同幼儿饱赤金行于闹市,绝对会迎来灭亡的结局……

“……完美素可能是一种超级文明的造物,比普通星际文明更高级的那种。因为某些原因,它的价值很高,每个文明都非常需要!”

出来说话的是罗曼博士,他作为研究完美素的专家,具有首要的发言权。

“可是,它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难道仅仅是增加寿命吗?还是其他的什么方面?”

这个问题也是众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到了星际文明的层次,提高寿命的科技手段应该不少了,难道还要为寿命发愁?

就算人类这种科技,也能根据对长寿病毒的研究,将整体寿命提高30%-50%的程度,更何况强大的星际文明了……

像什么3D生物器官打印术、基因修复、干细胞再生、神经元再生等等。这些想象中的技术,理论上都能使人变得长寿,也不一定要求助完美素。种种疑问浮现在人们脑海中,实在奇怪的很。

有人忽然说道:“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个名字中获取一些信息,逆熵场聚合粒子,最重要的就是前面‘逆熵场’这三个字……”

熵,热力学中表征物质状态的参量之一,用符号S表示,其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通常情况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熵,都是自发地从小到大,也就是从有序变得混乱。

“逆熵场”,难道可以将熵减小?

或者说可以将熵增加的速度减缓?

如果将人体比喻成一个非常精密的系统,将熵类比成人类寿命,确实有这个可能……使用了完美素后,衰老的速度确实减少了。

不过按照绿光人的意思,完美素显然是非常珍贵的东西。而它又只能对几个个体使用。

单个个体的寿命,对整个的文明影响会有多大,有这么珍贵吗?这是让所有人感到奇怪的一件事。

所以,许多人都认为,完美素一定是有其他的作用的,只是人们还不知道而已……

“……也不能这样说,这个名词毕竟是绿光文明按照我们的字典翻译过来的,说不定是他们翻译出错,或者胡乱翻译一个。”

“有这个可能,我们给他们的词典,毕竟是不完整的。”

“我认为,完美素也有可能是某超级文明的基本货币单位……”

“它也有可能是某一种超级能源?”

……

底下闹哄哄地一团,于易峰听了听,整理出几条可能性最大的思路:

第一,完美素是某超级文明的造物,具体作用暂时未知,非常珍贵,可能比人类想象中的更有用处。

第二,完美素并非人类独有,是可以用来交易的。

第三,强如诺亚文明也不一定是完美素的创造者。人们只是继承了诺亚文明的海量遗产,莫名其妙成为了文明中大富翁……在没有更多的信息之前,这些猜想只能到这里,再讨论下去也没有更多的意义。

“好了,这个秘密请大家务必保守!”

于易峰在一片吵闹中解散了会议。

里边的参会人员都是新人类文明的高层,是最精英的一群人,凭他们的智商,也都知道具体该怎么做,该保守秘密的应该保守。

众人匆匆离开,到这个关键点上,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请。对于整个新人类文明来说,什么富翁不富翁的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人类必须要度过眼前的难关,否则……一切都将成为灰灰!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火箭的制造以及攻击弹道的计算,这方面还多亏了量子计算机的超大计算量,人们有了更精确的模型。

总共三千多个各式各样的探测器生产就绪,毕竟可以肆无忌惮接近星际文明的机会不多,科学家们还想通过这些探测器发现点什么,譬如说曲率飞行的奥秘,以及绿光飞船的相关构造等等。

然后才是海量的核弹攻击,总共六千四百枚核弹!

第一百一十八章 核弹攻击

时间过得很快,三个月转眼而逝……

死亡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有时候它能让人崩溃,有时候却能让人变得异常团结,特别是还尚存一丝希望的情况下。

人们日夜不停地疯狂建造,一堵堵高大的城墙严严实实地将生活区以及工业区团团围住,只剩下小部分无关紧要的建筑物还保留在外边。

确切地说,是十七堵!

因为诺亚号内部蜂巢结构的关系,整个围墙分布可以说十分复杂,上下左右几乎是全方位的包围。从此以后,人们将生活在高大的城墙里……

每一堵城墙之间,都有一公里到十公里的缓冲区,里面堆满了杂七杂八的东西、例如矿渣、砂石、工业废气等等。人们也知道超新星的厉害,即使火星以及诺亚号外壳能吃掉绝大多数的伤害,剩下的九牛一毛也足够人类受的。

人们已经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自身所拥有的东西。理论上说,诺亚号紫色的金属能抵挡一定剂量的伽马射线,厚厚的十七堵防辐射墙又能抵挡一部分,但到底能不能活下来,谁都不知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不过,超新星爆发是最坏的生存几率最低的一种情况,人们还有另外一种选择:用核弹轰下绿光飞船!

……

会议室中,于易峰正在和许云进、丁一东等人讨论相关问题。在长久的生存压力下,这群人对于生死问题仿佛麻木了一般,一个个激动还带着点亢奋。

超大型四氢核弹只有一枚,而且是花了大代价搞出来的。其他大大小小的核弹或者普通导弹倒是有不少。

“……也不知道四氢核弹能不能爆破成功。”丁一东教授有些犹豫地说道。

他本人性格大大咧咧,很少有这种犹豫的表情,不过这一次,确实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大型激光系统倒是实验过几次,成功率也就只有七成。而这种超大当量的四氢核弹根本没实验过。

万亿吨级别的核弹,比以前最强大的氦-3核弹强大了一千倍,这个跨度实在太大了,所以他也不确定到时候会不会出现纰漏……

时间不等人,再过几天,人们就会迎来一个最佳的攻击机会。些人的心底里都有些紧张,或者说兴奋?

人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接触或者说攻击一个强大的星际文明,实在太疯狂,这种机会以后再也见不到了。

在诺亚号附近的火箭发射井中,上千枚火箭先后被“嗖嗖瘦”发射了出去,里面包含了核弹、普通导弹、侦查仪器以及海量大体积低质量的掩体。

这些火箭均采用“一箭多星”的技术手段,到了既定的目标位置后,会相继分裂。总共六千四百枚大大小小的核弹,以及两万多枚普通导弹,已经是人类工业产能的极限。

新人类文明尽其所能,提升作战的成功率。

无论怎么样,这是人类与星际文明的第一次交锋,也没有人知道到底会不会成功……

“我们的主要对手是飞船的自动防御系统。”

“宇宙虽然很空旷,但有时候也会遇到小行星之类的东西。虽然我们不知道曲率引擎的运行方式,想来绿光人不会让小行星冒然撞击飞船。”

“在这种情况下,飞船肯定会时刻开启自动防御系统。能量盾、激光、或者是电磁炮之类的武器,可以将陨石直接打成粉末……”

“所以我们的核弹很可能会被当成陨石给打爆。核弹在太空中只是常规武器,如果没有击中目标,破坏力就不大。”

“这时候就需要靠……导弹海战术!”

所谓导弹海战术,是使用海量的导弹同时进行攻击。超大规模的导弹群,会让对方的自动防御系统瞬间忙不过来,从而顺利攻击到船身。

于易峰一边听着,一边忍不住抓了抓脑袋,他的心中出现了一丝紧张。人们根本不确定这样的攻击方式能否成功。

“对方的船身太大了,光直径就有一百五十公里,小当量的核弹根本不顶用吧?”一位议员问道。

许云进道:“是的,小型核弹虽然破坏力有限,但会制造出一个高温辐射区,强光以及大量的电磁辐射能一定程度屏蔽对方的侦查能力。这时候就给大型核电制造了机会。”

如果把绿光人的飞船比喻成航母。那么,普通的导弹相当于石头,也就是打个掩护。而普通核弹相当于手枪,十亿吨当量的氦-3核弹才是有点威胁的小高炮。

人类的希望,其实只有那一发万亿吨当量的四氢核弹!

如果这颗四氢核弹被拦截了,或者没有成功引爆,那么……早点迎接超新星的到来吧!

为了提高作战的成功率,无数聪明的脑袋,设计了无数种方法,最终挑选出成功率最高的一种……

“来吧!”于易峰在心中呐喊着……

时间一天天过去,绿光飞船的清晰影像照片出来了,因为距离越来越近的关系,照片也越来越清楚。正如预计中的,它是一个直径一百五十公里的巨型飞船,上面有大量的仪器以及各式各样的仪器构造。

它的表面似乎被一层莫名的东西包裹着,光线经过这层薄膜时,会发生一些奇特的偏转现象。以至于到了现在这个距离,望远镜依然还拍不清楚里边的具体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