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342章

作者:最终永恒

“在脑袋中写一点会让人感到快乐的程序?写入一系列的目标?追求无止境的好奇?追求无穷的未知?”

这个问题很难!

第一百九十四章 RSGC星域

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最为有利的哲学体系,这个问题很难,讨论了半天,人们暂时没有得到太好结果……

两个小时后,于易峰一脸严肃地走出会议室,不过他并没有丧气。就目前而言,第三代的辅脑如果大规模普及,也已经够用很长一段时间了。

而且跨入L5之后,人们也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沉淀。

理论和实际应用还是有些不一样的。许多设计看上去非常完美,但使用起来,总是会出现杂七杂八的毛病,这些科学仪器依旧需要时间的检验,才能进一步地改善。

“现在的新人类发展地太快了,区区三十年,光光战舰更新了好几代,这样的根基是不稳固的……放慢一点也好。与此同时,人们还思考一系列更加复杂的哲学问题,为自己未来进一步迭代智力,做出更好的准备。”

诚然,哲学树的攀登,只有在科学变成非常简单的时候,才有遗力进行。

这句话绝对是真正的事实。

“人们必须要思考清楚‘我存在的意义’这一问题的真正答案,然后将其写入未来的核心,让它繁衍出更多的本能。”

整理完思路后,于易峰立刻开始了一场全民演讲,宣布了刚刚讨论的一系列决定。

这一场演讲,通过脑波互联网,直接发送到每个人的脑中。

“各位新人类公民,在这里,我宣布一个消息。”

“关于未来研究方向的全面转变……”这个广播一经传出,除了一些未经改造的小孩子外,几乎全体公民都接收到了这个信息。他们一个个地连接上了网络。

“……我们目前的基因哲学体系,特别是身体的各种反馈效应,已经不能够承受越来越高的智慧。我们变得越来越理性,身体的原始本能正在慢慢淡化。”

“但不可否认,在建立一套新的体系前,我们并不能将身体的欲望,也就是基因哲学方面的内容全部去除。否则,将会产生不可预知的灾难性后果。”

“这一套由自然衍生的哲学系统,精巧、美妙,美得令人赞叹,简洁到删除不了任何一点东西。我们至今也没有破解它的全部内容……”

“……经过科学委员会的讨论,就目前而言,想要达到更高的智慧,道路有两条。第一,继续沿用基因哲学体系,但是其中的反馈效益,譬如其中的激素产生条件以及神经调节等等,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删改。我们可以效仿着,创造一套全新的身体奖励机制……”

“第二,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哲学体系,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

“这一条道路很难,也更加虚无缥缈,所以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抽出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所有的选择,可以让大家自行决定,可以是基因哲学,也可以是另外的……”

这样的全民脑波对话,放在低级文明,简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就算放在几十年前的星际时代,也有些耸人听闻了。但跨越了弱壁垒后,仿佛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公民的地位变得更加平等化。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共享数据库建立后,每个人都能掌握本族的全部知识,一人就可以代表一个文明。

很快,他结束整个讲话后,又有一些专家在互联网中进行补充说明。然后又有一些民众通过脑波与于易峰直接对话,探讨他们心中的想法。

于易峰甚至同时和好几十个人对话。

与此同时,空间中的脑波相互交集,人们开始隔空讨论,议论不已。

结束了这一番讲话后,很快就有人行动了起来。

想要摆脱原有的体系,必须要先将它彻底了解。生物学家试图解答,为何基因中的哲学,只不过是“生存”与“繁衍”,还能增加更多的东西吗?

他们很快就捏造了一种“LK型老鼠”的生物,在它的基因中增添了“挖洞”这一条属性。也就是说,挖洞对“LK型老鼠”来说,比生存以及繁殖具有更高的重要性,拥有更高的快乐程度。

但很快,“挖洞”属性衍生出了各种奇怪的,连新人类都不能理解的莫名动作,譬如说啃食自己的尾巴,还有在同伴的背上挖洞等等。

这些老鼠很快就全部累死了,因为它们不吃不喝也要挖洞……无休止地挖洞。就算身体吃不消,肚子饿了,还是要挖洞。它们当然死光了。

紧接着,科学家们又修改了“LK型老鼠”基因的基本属性,将“挖洞”等同于“生存”以及“繁殖”。结果这群老鼠依旧不能生存地很好,还是有各种奇怪的动作,以至于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斗争纷纷失败。

只有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才能勉强地生存。不,其实也不能生存,“挖洞”属性在一代一代的繁殖后,被筛选到近乎于0的程度,被强行淘汰掉了。

“也就是说,这种随意添加的属性,是不能够兼容的。”

人们又将“挖洞”的权重,低于“生存”以及“繁殖”,又将它的身体基本属性改造,才渐渐地让这只老鼠活跃起来。但一代又一代的筛选后,“挖洞”依旧被筛选到近乎于0的层次……

很快,又有人质疑,这种实验,对新人类未来的走向并没有非常大的帮助。

就算成功增添了一条“挖洞”属性,而且老鼠能够很好地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挖洞’本身就没什么太大的意义,并不能让老鼠更加进步。”

那么,如何搞一个更有意义的属性?

意义本身又是什么?

是更具有创造能力?还是无止境的进步?

这种“创造”、“进步”等抽象的概念,可不比“挖洞”这种简单动词,如何添加到基因里面?

另一方面,又有人提出,就算在未来,人们建立了一套新的哲学机制,一套超脱于“生存”以及“繁殖”的哲学体系,对新人类而言,依旧需要建立在条条框框下,依旧不是真正的自由。

只要有约束,就不可能是真正的自由。但没有约束,极大概率自我毁灭。

毕竟,建造一动大楼需要挖地基;创造一个细胞,原子、电子总需要吧;作为一个人,所有的一举一动,对自己而言必须要有意义,否则和机器人有什么区别。

“最真实的自由又是什么呢?”

聪明的新人类,面对这一系列的抽象问题,也感到了丝丝的困难,它们矛盾而又繁杂,似乎没有一个最为坚实的基础。无论什么样都是对的,无论这样又好像是错的。

如果说,数学建立坚实的大陆上,有逻辑为后盾,不容易倒塌;那么,物理则建立在海洋中的浮岛,看上去只能还算稳固;哲学呢?相当于是虚空造物,一切都是虚的,是虚空中的浮萍,随便一点太阳风就能把它吹倒。

“这个新的体系是什么呢?我们如何寻找最终的真实以及自由?”

“或许在希克斯市场中,那一只红色大鸟,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吧……”

……

时光匆匆,就在这样的思考中,盘古号终于来到了——与铁奎文明约定的既定开会地点:南十字悬臂的RSGC星域。

第一百九十五章 向着银心进发

RSGC星域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恒星形成区,大概有五万来颗恒星集中在这个地方。从遥远的角度看去,橙色的灿烂星云里边,似乎孕育了一堆密密麻麻发光的珍珠。

其中最著名的标志,是十几颗超大型的红巨星,这些不停膨胀的超红巨星,至少有几千万,甚至上亿个太阳体积!

甚至,人们观测到了一颗红巨星,距离黑洞只有数百万公里的距离,它被黑洞的引力拽拉着疯狂旋转,形成了一个超大型的橙红色吸积盘。

五万多颗恒星集中在一个小地方,使得空间曲率大幅提高,影响了曲率航行的正常运动。如果在这个区域盲目超光速运动,很可能会被混乱的引力给拉拽而脱离航线。

在这个地方脱离航线是非常危险的,说不定某些陨石、彗星,劈头盖脸地砸到了飞船上,造成重大事故。

在这些条件下,就连先进的盘古号,也不得脱离了超光速运动,以亚光速状态小心翼翼地飞行着。

“确实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至少白矮战星,不可能直接蛮横地超光速冲过来……这样就给了驻守在这里的军队,一定的反应时间。”于易峰正在指挥一个太空机器人,探索周边的星空环境。

这种意识连接技术,也不算什么特别的科学。它可以将人的脑波直接远程操控机器,然后在宇宙中任意遨游。当然了,体验到的感觉,和自己亲自飞行是一样的。

不过因为光速的局限性,这种机器人不可能飞的太远,否则会因为信号延迟太大,直接中断掉……

“都到了现在这个层次,我们还没有搞定快子技术,L7的难度,果然名不虚传啊……不向上迭代智力,可能要挖掘好久的时间了。”一连串的念头在于易峰的心中涌现。

观赏了一阵子的太空美景,他就感到有些无聊,直接断开了意识连接。

现在只要看到任何景象,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它的形成原因,分析各种光谱,甚至还能预测它几年后的动向。分析了大量的数据后,各种美丽景观也就没意思了。

说实话,新人类对铁奎文明组织的会议,已经没有太多的兴趣。纯粹只是这个地方比较靠近银河中心,刚好路过而已。

换做是以前,说不定整个文明还会考虑一番,有一定的求生欲望,能和铁奎文明形成一个军事同盟,但现在……又何必呢?

以前闻风丧胆的重力炮,只不过是一项简单技术……新人类早就已经破解了。

如果不是碍于盘古号的能量级,一模一样做出一个,也不是难事。

而这个可能形成的军事联盟,除了铁奎文明因为制度的奇特,还保留着一定程度的活力外,绝大多数直立智人系,实际上都是沉沦者文明……

他们醉生梦死,被这道门槛给卡住。只不过外来的一点压力,让他们不得不联合起来,去反抗而已。

“星空,太富裕了,太容易堕落腐化了。熵增是永恒的主题啊。”

“能真正爬到最后的,又有几个呢?”

就这么感慨间,隐隐地,于易峰感到了一种浓浓的自嘲感。就连他们,也只是在其他文明的帮助下,才迈过弱壁垒的。

没有大量的完美素以及诺亚号飞船,最终的结果还不好说。

“就算最终还是能够成功,也需要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时间吧。但大概率,我们也被埋没在了漆黑的宇宙中。”

至于LLP硅基联盟与直立智人的战争,人们也早就有了合理的猜测……一个实验,一个对抗这种普通堕落的实验而已。

“走吧,走吧,离开这里,向着银河中心进发……那里才有更多的真相。”

抱着这种思想,于易峰还特地召开了一次会议,咨询大家到底有没有其他的意见。

结果大家竟然普遍认为,这种蝇营狗苟的星际会议没什么好开的,直接去银河中心才是要紧事。

人们也终于了解,为什么L5以上的文明,不带低级的星际文明玩了。

因为现在新人类考虑的问题,包括新的哲学体系等等,普通的星际文明根本就不会考虑,也不会理解。普通的星际文明,只知道考虑自己的“生存”以及“繁衍”,所有的一举一动,其意义都在基因哲学体系内,并不会有更多的突破。

而新人类已经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整个哲学体系了,开始尝试着,自己给自己“捏造”发展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还有什么好交流地呢?

难道要耀武扬威地炫耀一番,自己已经迈过了弱壁垒?或者冲上前去,和LLP硅基联盟打一仗,证明自己的强大?

这种行为太幼稚了,没有任何意义……

“走吧,走吧,向着银河中心进发!”

于易峰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和更高级的文明交流。他觉得,只有这种对话以及交流,才是更有意义的。

这样的高级文明在银河系中不多,但也不少,几乎全都比新人类古老的多。譬如同样困扰“哲学问题”的深红文明,或者已经发展到更高阶的,位于银河中央的“卡普文明。”

人们迫切想要见识到,更加广阔的思维以及更加浩瀚的思想。

“是啊,我们想要知道的答案,太多了,没有必要在这里耽搁下去了!”

有没有东西,是目前人类根本想不到的呢?譬如说一个哲学概念“x”,这一个概念很有用,但人们就是想不到它,就算想到了也会把它忽略,也没有办法将它概括出来。

2和3之间,有没有更多的自然数呢?为什么没有呢?

为什么1.01不是1?

微观的尽头是什么?宏观的尽头又是什么?

如何升华自己的逻辑,如何用高阶逻辑全面代替一阶逻辑,以绕过哥德尔不完备定律?

这些看上去简直疯狂的问题,正是新人类目前所思考的一系列方向。而发展到这个程度,随着洞悉到更多规律以及法则,以及哲学尺度的开放,很多东西已经渐渐看开。新人类开始变得高度纯粹化,很多以前重视的问题变得无关紧要。包括自己的生存繁衍,全都只是次要目标。

人们普遍想要的,只是寻求最终的真理,以及最终的答案。

“如果有更多的思维碰撞,不同角度思考的火花,说不定能收到更多的启迪。”

就如同当初的播种者文明,在塔克文明的探测器中如是写道:“我们渴望与真正的智者交流,我们有更多的疑惑。茫茫银河,这样的智者,或许存在,或许不存在……”

“或许真正的智者,在无穷无尽的低级文明之中,或许我们应该在星系团中,寻找更加伟大的文明……”

就这样,盘古号绕过了这个恒星形成区,向着银心慢慢航行而去。

第一百九十六章 真的好寂寞啊(大结局!)

新人类历3557年,盘古号终于来到了银心附近。

一千多年的航行时间,让这颗战星看上去并没有太多变化,表面依旧是广泛的海洋。在内部灯光的照射下,整个星球泛着一种淡绿色的光辉。

但实际上,盘古号内部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整颗星球几乎变成了一个超大号的计算机。因为共享数据的缘故,每个公民高度智慧,高度理性,并且都拥有本族全部的信息积累,可以……说一人就是一个文明。

当然了,因为哲学尺度的一些困扰,新人类暂时没有迈出全民虚拟信息化,以及纯能量化等后续步骤。

盘古号附近,有16个大大小小的圆球形太空堡垒,作为主要军事力量。整个舰队以80%的光速向银心方向移动着。

就在这个时候,一块数十公里长的高速陨石出现在航线上,一秒钟的时间里,陨石表面产生了一个小小的黑点,紧接着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陨石在这场爆炸中轰然解体,这一场隐藏着的危机,就这样被黑洞炸弹消弭于无形。

整支舰队仿佛只做了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连内部警报都没有亮起,继续向着目标进发……

银核,是银河系中央略为凸起的部分。从遥远的地方观测,它看上去是一个明亮的球状体,直径约2万光年,厚约1万光年。这个区域由高密度的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其中主要的是年龄大约在100亿年以上的老年红色恒星。

银核的活动十分剧烈,在这里充斥着各种高能天体、等离子体以及高能粒子。因为极高的辐射以及天体活动,低级生命在这里完全绝迹,再加上空间曲率的紊乱,普通的星际文明在通常情况下,也不会来到这种极度危险的地带。

甚至因为引力的增大,让时间的流逝也变得更慢了些……

当然了,只要不过分靠近黑洞,这种“慢”依旧是有限的。

在这个地方,低级的生命已经完全绝迹了,就连最顽强的微生物,也不能在这里生存下去。不过新人类已经有足够的科技实力,去对抗一系列的恶劣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