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323章

作者:最终永恒

第一百五十五章 设计星球

话说回来,未来号留在这里观测,也是有一点风险的,不过2光年的距离,已经可以将未来号的痕迹基本稀释,危险可以控制。

“就算是引力波望远镜,也很难发现2光年外,只有几百亿吨质量的物体……”

“未来号也会长期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保持自己的隐蔽性。”

与此同时,许多工厂也在生产相关的隐形材料。虽然当初设计的时候,这艘飞船已经有很强的隐形功能,但现在临时加固一下,总归不是坏事。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未来号已经到达了既定区域,渐渐停止了运动,各种机器人在表面来回忙碌。

“射电干涉仪全面启动。”

“还有……另外的大功率实验、以及大功率的工业暂时停止。”于易峰再次下了几道命令。

目睹静悄悄的星空,他轻轻叹了一口气。

所有计划已经实施,新人类已经尽可能地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接下来的,只能靠天命了……

长久的等待开始了……

一方面,人们希望对方出现的时间,更迟一些,最好二三十年后出现,这样一来,行星战舰逃掉的概率才会更大。

另一方面,这种等待,实在是太煎熬了……

以“年”为单位的等待,可不是一天两天这种,怎么可能不心急?这绝对考验着政府高层以及普通民众的耐心。

怀着这种矛盾的心情,许多新人类公民一开始都无心工作,经常跑到天文台,看看有没有敌人出现。还有一些人,担心前往金属星球上的工作人员,那里有他们的亲朋好友……

3万多千人啊,差不多是新人类0.5%的人口了。

不过,人是一种适应能力很强的生物,随着时间的渐渐流逝,再怎么担忧,全都化为了平静。只要敌人没有出现,“盘古号”肯定是安全的,担忧也没有用,整个社会再次步入了常态化的工作阶段。

现在这个阶段,为了保持无线电静默,也为了不散发出太多的热量,所有的大型实验以及大工厂全部停止了。

不过另外一项大工程,正在诺亚号内部如火如荼地展开,那就是关于行星飞船的设计工作!

设计而已,用不了多少能源。

一艘金属飞船,相当于直径两千公里的大球,内部的许多空间只要能够挖出来,都是可以利用的。

这些个空间,可比诺亚号大得多,如何更好地利用,是头等大事。

建筑学家正在研究相关的材料加固技术,以及整个星球的力学结构。

而各种军事学家、核物理学家也在探讨,整颗星球应该安装什么样的武器,怎么样才能让战斗力最大。

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新材料了。无论是星球的加固,还是武器系统,全都离不开新材料的支持。

就目前而言,最前沿的材料科学,是一种无摩擦、零粘性的材料。这种材料是物质的第五种状态,也即“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将光与物质融合,这时候会出现一系列非常古怪的性质,譬如说光线凝滞、拥有超流性等等。

不过,如何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运用到大工业上,还是一个未知数。现在暂且只能用在虚拟成像、太阳能电池、镭射等工业,总感觉有点大材小用。

接下来就是对“金属氢”以及“金属氮”的研究。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已经算是比较成熟的了。这几种化学物质的储能能力,仅限于核裂变,用来制造化学电池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也具有非常神奇的性质。

金属氢需要在五百万个大气压下,压制而成,作为一种亚稳态物质,材料本身并不处于平衡状态,但是却能维持相对稳定。

也就是说,当巨大的压力撤除后,金属氢并不会马上爆炸成普通氢气,而是暂时变成了一块常温常压的超导材料,就如同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属。它就像一块干冰一样,时刻挥发着。

这种性质非常神奇,如果能将金属氢保留得更长久一些,挥发速度慢一点,使其温和地释放能量,就相当于是一种非常非常高效的电池了。

它的能量密度虽然不如核裂变以及核聚变,但是可以做的非常小巧,也能比传统的铝空气电池储备更多的电力。就目前而言,还是非常使用的。

也可以用金属氢来做成约束等离子体的“磁笼”,把炽热的电离气体“盛装”起来,这可以说是目前最新版本的可控核聚变了。

当然了,疯狂的科学家们,早就不在意“核聚变”这种已经实现的东西了,他们计划在金属星球的核心,完成一次夸克能研究实验!

而金属氢是必要的实验材料。

在一万亿度的超高温下,质子以及中子也会彻底融化,变成夸克以及胶子组成的等离子体。这一锅“夸克浓汤”,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进行质能转换的。较重的夸克会通过一个叫“粒子衰变”的过程,来迅速地变成上或下夸克。粒子衰变是一个从高质量的态变成低质量态的过程。

普通的核聚变,质能转换效率大概在3%-7%左右。利用夸克级别的转换,大概能够转换40%的质量,可以说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普通的核聚变也够用了吧……核聚变的材料几乎无穷无尽啊。这种夸克能……”于易峰看到这一份实验方案的时候,颇有些无语。这群研究人员已经无聊到这种程度了吗?

通常来说,核聚变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新人类的需求了,无论是推动星球,还是其他的工业活动,产生的能源足以。

现在又要搞难度极大的夸克能……怎么说呢,无论从哪个角度,几万亿度的高温,以及几百万的大气压强,都比核聚变难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提升的能源,却只有一个数量级。利用的依旧是质能转换,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夸克浓汤形成的条件,非常接近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的几微秒时宇宙的状态。我们寻找的,不仅仅是新能源,还是微小的不规则现象。这个实验有利于我们对高维宇宙的理解……”丁教授不慌不忙地说着,同时从口袋里掏出了一系列的教授签名名单。

“而且,如果想要批量制造反物质,必须要从夸克层面入手……大量的反物质!”他低声说道。

“反物质吗?好吧……”于易峰心中一动,又微微耸了耸鼻子。

想要批量合成反物质,从夸克层面入手是比较好的选择,毕竟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来源于真空。一个介子就是由夸克与反夸克组成的。宇宙大爆炸也差不多生成了几乎等量的物质以及反物质。

“如何操纵介子、轻子、重子,相当于操纵强相互作用了吧?你们想利用真空能?”

面对这样一个请愿,于易峰想了想,还是同意了。这种科研活动,他向来是不反对的。而且他也不认为,科学家们能够发现什么有用的,他们顶多只是猎奇而已。

再说,“盘古号”战星还处于逃跑过程中,现在的所有设计都只能处于只理论阶段。

得到答复后,丁一东教授满意地离去。

再接下来,盖亚生物玲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她希望在星球表面,增加一个超大型海洋!

第一百五十六章 敌人出现!

玲作为一个大型生命,屈居于诺亚号的内部,实在没有办法发挥全部的能力。五百年的时间,她的性格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工业能力已经大规模地增加。

她的核心分支比刚刚来这里的时候,增加了上万倍!但因为地盘不够大,很多分支都处于闲置的状态。

这一点,于易峰心知肚明。

为了新人类的工业产能,也为了玲本身,自然是要在星球表面,增加一个巨大的海洋的。

不过在金属星球表面增加海洋,却是一件麻烦事。

“……我们这个星球的引力不够大,也没有表面大气,气压几乎为零。水分子会不停地逃逸出去,水中的氧气也会大幅丢失。这样一来,普通的生命,包括藻类,好像不能很好地生存。”

这一天,于易峰正和玲探讨海洋方面的问题。

他的办公室中就有一个大型水族箱,玲正在里边蹦啊蹦的,沟通起来还是相当方便的。

“如此一来……直接在星球表面增加大量的水资源,好像不太行吧。在宇宙空间中,水很快就沸腾,或者直接就结冰了。温度方面的控制也比较困难……”

面对于易峰的回应,海洋中的小绿球上下跳了跳。

她给于易峰的个人电脑,发送了一个方案。

于易峰点开一看,顿时心脏“扑通”一声,好像看到了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他的眉毛不禁跳了跳,指了指自己的电脑屏幕:“你是说……”

这个计划实在是太宏伟了,比所有人预计的都要宏伟!

在玲的方案中,要在整个星球的表面,增加1-2千米深度的超级海洋。如此一来,整个星球表面,除了那几百座金字塔以及行星发动机外,几乎全部被海洋包围。

然后,利用这360座高塔作为基础,在整个海平面的上方空间,铺设全方位的挡板,将海洋以及空气,与宇宙空间隔离。

这些玻璃挡板距离海平面,大概两千米的高度,内部充满空气。就算这颗金属星球的引力比较低,因为玻璃挡板的原因,水分子以及氧气等等不会跑到太空中。

新人类可以在玻璃挡板以下,建立一个更加完整的生态体系。

于易峰点开下一幅图片:天上有着各种发亮的太阳灯,海洋表面漂浮着大大小小的生态浮岛,这些浮岛上生活着大量的附属文明个体。

各种各样的生命正在海洋中嬉戏着。

这是一幅星球完工后的概念图,看的于易峰心中有点儿向往。

“这种环境,比以前的地球,还要好得多啊!”

下边还备注着各种密密麻麻的公式,譬如说整个星球的散热能力,需要提供多少的热量以及光能,才能保证海洋不结冰。或者说哪里会形成云朵,哪里可能发生环流,哪里比较干旱,哪里更加潮湿等等,全部都计算好了!

“你是认真的啊……”于易峰心中意动的同时,又擦了一把汗,怎么说呢,这个工业量实在是太大了!

覆盖整个星球啊,光是表面积就要多少?而且使用的档板材料,肯定不能是真正的玻璃,至少也得是新材料吧?

还有,这么多的水,也得找一个海洋星球去抽取。

不过从整体的技术层面,难度不是非常大。况且玲已经将大部分的细节都设计好了,洋洋洒洒总共五百多页。于易峰并没有细看,但总体来说,以她的思路,并不会有大差错。

地下工厂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可以为整个海洋加热,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也因为热源的不平衡,会出现海洋环流等等。还有一些人造光源,完全可以充当太阳。

他问道:“我们的武器系统应该放在哪里?如果真的发生了战争,你们这些外面的生物怎么办?”

玲指了指设计图纸的后边一部分,摇晃了几下,仿佛在表示“你怎么这么笨?”

只见上面写道:“这一层水资源,其实是非常好的防御体系。直接攻击行星的离子炮、激光以及反物质束将会被大幅削弱。”

“我们的炮塔,平时隐藏在水里,必要的时刻,只要露出水面就可以攻击了。”

“至于生态系统以及上方的那一层玻璃,如果真的发生战争,也只能不要了……”

这一番话倒是非常有道理,于易峰一时半会找不到反驳的理由。玲的本体,依旧躲在诺亚号里边,外边的核心分支就算被摧毁掉一些,也不算是那种难以弥补的伤害。

“用厚厚的水层,来当第一层的护盾吗?”

听起来倒是挺不错的。

“而且建立这么一个生态圈,民众的生活,肯定比诺亚号中更加幸福一些。”他心中暗暗思考着。

看着玲非常期待的样子,他说道:“这样吧,整体的规划,还要综合所有人的意见。到时候我会帮你提议的。反正无论如何,都会有一个超大型的海洋等待着你,这一点不会有假,只不过是海洋大小的差别……”

玲欢天喜地地跳动着,住新家,肯定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在这种轰轰烈烈的规划过程当中,时间一天又一天地过去。各种设计图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所有人的意见综合起来,想要满意,也不容易啊。

可惜啊,这颗星球并没有在手中,反而有点像画饼充饥。

不,不应该说是画饼充饥,各种细节方面的设计,正在不停地填充!这方面的内容是很重要的,如果真正得到了战星,毫无疑问能够大大加快改造的速度。

一年,两年,三年……

九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平静而又安详,人们对盘古号的开发热情,正与日俱增。

在这种设计以及探讨下,大体的工程已经被确认,就等这一颗战星,回归新人类的手中了!

……

时间过的很快。

这一天,数名工作人员正在天文台,进行常规性的观察。这已经是惯例性的事了。敌人晚一天出现,金属星球就安全一分,这一点是大家非常盼望的。

“哎,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昨天依旧没有出现任何敌人……已经比预计时间晚了两年有余了。”

“难道你还盼望敌人出现不成?”几位工作人员心情轻松,有说有笑地。

那颗原本金属星球存在的地方,依旧是空荡荡的,这给了他们一种……敌人永远不会出现的错觉。

“或许不出现也有可能呢?”

现在的大工业不许搞,大型实验也不被允许,盘古号也已经设计完毕。基本上的附属文明人口全部都在冬眠,整个诺亚号社会都有一些无聊了。

许多人甚至提议,干脆冬眠算了。

“对了,关于盘古号中,七大洲八大洋的建设……”话说到一半,这一位主管忽然愣住了。他看到屏幕上忽然一亮,设定程序跳出大量的信息。

下一秒,他整个身体猛地颤抖了一下,仿佛不敢相信一样,过了好半天依旧呆愣住,最后才失声喊道:“这是……这是什么?”

听到这声惊叫,几乎所有的同时都急急忙忙围了过来,他们一个个都被屏幕上的东西给吓住了。

探测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白点!紧接着出现了一些引力波扰乱的痕迹,很显然,是超光速运动带来的信息残留。

敌人出现了!

这群工作人员,一个个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隔了两光年,被敌人发现!

观测到这幅图像的,不仅仅是天文台,还有军方的一些士兵,所有的士兵也进入了紧急状态。

十秒钟内,这份紧急报告就被传到了于易峰的手里。

他微微瞥了一眼,心脏就开始狂跳。这个渺小的,不起眼的小点,绝对是货真价实的……白矮战星!

其余的部队已经不重要了,光是一颗白矮战星,已经足够让人心惊肉跳!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量的军队

仔细审阅着这一份观测报告,于易峰的脸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不仅仅是白矮战星,出现在屏幕上的行星级飞船,竟然有整整……6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