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290章

作者:最终永恒

对于这个问题,于易峰也提起了感兴趣。他也在思考,自己刚刚所经历的一切,创造出来的蓝星文明,是真实的,还是计算机模拟的结果?

“任何虚拟器都有最高计算精度、最大计算速度、最大数据存储量,这是它的边界。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我想找到它的边界。”兰波博士笑着说道:“但是各种实验证明,那个世界的宇宙常量,和我们这里的完全一致……我也曾经思索过另外的办法,全部都失败了。”

“所以我的答案是:缸中之脑问题,光从那个维度出发,是难以破解的。如果电脑强行修改我的记忆以及思维方式,让我觉得是真实的,那还怎么玩?”

所有人都泛起了深思,确实如此。

“缸中之脑”这个哲学问题早就存在了,一直没有太好的答案。

缸中之脑,并不是说提出一个阴谋论,来为难大家,它想要表达的,反倒是科学上面临的难题。

人类无法确定,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与真实世界相符。因为人类认知世界,需要通过感官等媒介间接进行,人类所真正认知的,是感官对世界的反应而非世界本身,如果感官等受到扭曲(即“缸”,或者可以说感官等本身就是会扭曲信息的媒介),人们将认知到错误的世界。

有人甚至认为,现在所处的整个世界,也有可能是虚假的,还提出了有模有样的假说:相对论中的时间变慢,是因为计算性能下降引起的卡顿;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就是为了防止人们探究世界的真相;普朗克长度和时间,并不能无限细分下去,就限制了需要的最大算力……

好吧,这些问题很奇怪,不过看上去有点儿道理。

就这么讨论间,兰波博士忽然笑着说道:“……我觉得,我应该破解了一部分!”

这下子,所有人都惊讶地看向他,不是说无法破解吗,怎么又破解了一部分?

“放在那个维度没办法,并不代表,跑到另外的维度也没有办法。”

兰波博士有些神秘地做了一个手势,悄悄说道:“……我在那个世界中,理清了思路后,放弃了破解的挣扎。既然是十大难题之一,一般也不可能存在莫名其妙的BUG让我们寻找。比我们聪明的外星人多得是呢!”

“呃,我在那个世界,也是一名物理学家。根据那个世界的物理实验,接连发表了好几篇关于粒子物理的论文!新的论文。”

“嘿……我还记得那些实验结论!”

“我早就安排诺亚号中的助手,着手相关实验了。如果那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物理实验,有一些数据对不上,这个问题不就破解了吗?”

于易峰听了,也是啧啧称奇,感叹他的脑回路清奇。

“有意思!”

有一些人一开始还没有听懂,等醒悟过来后,纷纷鼓起了掌。

“啪啪!”“啪啪!”整个巨大的广场,响起了动力甲的鼓掌声,显得非常的响亮。

不过兰波博士的方案,只是在另外一个维度进行了破解,相当于找了一个不是漏洞的漏洞,所以并不能说“完全破解”。

……

【注1】缸中之脑:“一个人(可以假设是你自己)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有关这个假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

(这个实验的衍生有很多,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九十一章 莫比乌斯时间环流与伪人算法

就在大家全部惊讶兰波博士的奇思妙想时,又有一名科学家,别出心裁地问道:“两个世界的答案对不上,那么再好不过了,我们体验的,很可能只是一场电脑模拟出来的虚幻。”

“但如果,两边的答案,确实能够对地上……又说明了什么呢?”

兰波想了想,脸色阴暗下来。

如果,两边的实验结论真的对上了,那么事情就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岂不是说明……

“两边的世界都是真实的,抑或,两边都是虚假的?!”

“唉,这个问题,还真的不好说啊。”于易峰接话道。他所体验的游戏,是世界观最为庞大的,但他依旧没有发现任何“虚假”的蛛丝马迹。

“所谓的永恒世界,难道是多元宇宙的入口吗?复数维度又是怎么回事?”

既然现在,没有办法谈论清楚,那么……这个问题只能暂时忽略。

“等实验结果出来再说吧!”兰波颇有些不太自信地说道,对于他的性格来说,这种事请是非常少见的。

众人沉默了一阵子,只听见科学家肖佐站起来,说起了自己的体验:“我被困在了同一天里,就像一个电脑系统,被设置了一个还原的时间点。每到晚上12点,时间会倒退24个小时,恢复到一天开始的时候。”

“时光倒退后,所有的东西都被重置,连带着我的思想以及记忆,全部还原……”

肖佐有些呆愣地说着,回想起他体验的过程,仿佛再次感受到了一阵又一阵的莫名其妙:“在跳出游戏前……我都不知道自己在玩什么!我感到……只过了一天的时间,然后就结束了,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实际上竟然过了……3亿天!”

“3亿天啊!”

肖佐的这一番话,让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有的人还开玩笑说,他是活了82万年的老头子。好吧,3亿天的时间,折合成年份,确实已经有82万年。

这个说法让于易峰苦笑不已,按照这种道理,他都已经活了50亿年了。还好系统把他的记忆封存了大半……否则根本搞不清谁是谁。

这个可怕的游戏,名叫“莫比乌斯时间环流”,一个循环而又封闭的世界,每一天都在重置,没有一个东西,包括玩家的思维可以例外。

反正,整个世界只有一天的时间,过了之后,全都会回归到原点。

实际上,肖佐遇到的这个难题,是大名鼎鼎的……“播种者文明”创造的。

播种者文明的意图,当然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一个关于“庞家莱回归”的猜想。

什么意思呢?“庞家莱回归”认为:在有限孤立系统中,任何粒子在经过一个漫长的时间之后,必然能回到其无限接近其初始位置的位置(但是不能回到原来位置,只能无限接近)。

尽管这个时间的长度,远远超出我们所能想,但是如果有无尽的时光,它必然会实现。

这样一个周期,就称为一个“庞家莱回归”。

通俗地讲,如果往一杯水里滴一滴黑墨水,墨水会扩散。但是你可以期待在某个时刻,在分子的热运动下,黑墨水会重新聚集到一团,水重新澄清。

而且,你可以期待这个事情反复发生。

非常神奇的过程,并可以用数学证明,这样的事件,发生概率并不为零。

将一滴墨水,放大到整个宇宙。如果宇宙确实是有限的,“庞家莱回归”也许能够发生。也即宇宙是可以循环的,是可以重生的。

“庞家莱回归”是宇宙“热寂”结局外的另一个猜想。它认为宇宙能一遍遍重生。

很好,非常完美,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这种可以无限重生的宇宙,比永远黑暗沉沦的“热寂”,光明的多。

但是,“庞加莱回归”也带来了一个问题。

在接近无限的“重生——死亡”后,所有的历史几乎被遍历,“过去”以及“未来”似乎已经被确定了!

亿亿亿亿亿亿亿亿……年前的某个宇宙。

某个人,长得和于易峰一样,甚至他的名字也叫“于易峰”,坐在“旧世界”广场的某个角落,和众人讨论同一个问题。

所有的一切,都是一样。

甚至他们接下来的每一个动作,即将说的每一句话,在历史上都曾经发生过……

这就是“播种者文明”,想要表达的意思。

这一番讨论,让所有人都冷汗直冒。于易峰感觉浑身的鸡皮疙瘩全都冒出来了,他的双眼有些茫然……

如果历史全都发生过了,他们在这里搞来搞去的,还有什么意义?

“倒不用太过担心。”

肖佐突然开口道:“庞家莱回归可以无穷逼近,却不能完全相同。新的历史依旧可以创造,只不过,非常非常困难。”

“在弹出游戏后发现,我已经经历了三亿个轮回。好吧,实际感受到的,拥有记忆的,只有最后一天。经过数据分析,我发现,3亿次重复的轮回里,99.99%几乎一样,难以分辨差别。”

“万分之一的概率,出现了微小的不同,譬如说呼吸频率有所紊乱,走出门的一刹那,先迈出了另一只脚等等,不会造成太大的历史影响……”

“还有一次偶然,也就是最后一次,出门摔了一跤,以至于那一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我才被弹出来了吧。”

肖佐的事情,没有任何答案,也只能暂时揭过。

这东西根本就不是纯粹的“游戏”,而是高阶文明,想要阐述一种道理,关于他们的思维以及猜测。

“我玩的是一个关于伪人算法的难题……”另外一位科学家说道,他名叫张恩,是一位社会学家。

“什么是伪人算法?”于易峰问道。

“简单地说:世界上只有几个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其他的都是计算机模拟的结果。为了减少计算量,整个世界只有在活人可察觉到的地区,处于激活状态。”

“其余地区都是休眠状态,然后用某一种算法,模糊地演化一下。但是我感受过了,激活地区的NPC与真人无异。”

“如何才能发现这个地区是有异常的呢?这就是我要完成的任务。”

兰波博士点了点头:“相当于缸中之脑的优化版本……能够更加节省计算量。其实也是一种比较唯心的说法吧。”

他比了比手指,说道:“我举个例子:假设这个世界,本质上只是一本小说。因为作者水平有限,不可能同时把所有地方都写全面……他只能写一写主角身边的东西,其他的地方只能模糊演算一下。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伪人算法吧。”

“那么,这个人……哦,这个主角怎么能确定,他生活的世界不是真实的,只是一本小说呢?”

第九十二章 预知梦与因果颠倒

“是啊,他无法分辨!按照这种伪人算法,在一本小说中,作者只要设定他不能分辨,就已经足够了。”于易峰同意道。

……

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摆在了众人的眼前,所有人都讨论一阵,然后沉默一阵。

讨论一阵,然后再沉默一阵。

只见另外一名科学家有些唏嘘地说道:“我体验的是‘预知梦’。每隔几天的时间,我都会做一个预知梦,有些迷糊地梦见未来将要发生的大事请。我的任务是,阻止预知现象的发生……”

“然后呢?”

“当然失败了,31个预知全都变成了现实!”这位科学家非常苦恼,仿佛遭遇到了三观尽毁的某些经历:“反正所有的阻止行为,全都莫名其妙的失败。这种预知未来,仿佛没有办法改变,是整个世施加的一种力量!”

“在最后一天……我……我竟然预知到了自己的死亡!”

这位科学家面色煞白,充满后怕地说道:“……吓得我赶紧放弃治疗,退出了游戏!”

众人听了,再次哈哈大笑。

兰波博士还唯恐天下不乱地大叫:“卡尔维诺,你总是要死的!这个预言确实没有错,难道你还期待着永生不成?”

于易峰也跟着笑了起来。

大笑过后,又是久久的沉默以及叹息……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思考背后蕴藏着的哲学道理。

“这个故事,探讨的……应该是量子力学导致的传统因果论崩溃。我们通常认为,先有因,才有结果。但是现在转变成了先有结果,然后再出现一系列的原因。”其中一名专家说道。

最经典、最容易理解,又最不容易理解的,应当属于“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

第一个实验:当一连串的电子,一个一个地发射,经过双缝的时候,将会在后边的屏幕上形成很多弹痕状的“双缝干涉图”。

这种图案,类似于波的干涉,“暂时”可以用电子的波粒二象性解释:电子作为一种量子,变成了一种波,“同时”穿过了两条缝。

第二个实验:当电子,一个一个地发射,经过双缝,并用一个摄像机,明确观测到这个电子是从那一条缝中穿过的时候,最后在后边屏幕上产生的图案竟然又不同了,只有两条弹痕状的图案!

注意了,两个实验,中间只是多了一个摄像机,观察到了电子到底穿越了哪条缝,其他的条件完全相同。

好吧,这并不是最离奇的,可以暂且认为,是摄像机的“观测”,干扰了电子的运动。

这个实验,并没有破坏因果论,暂时可以接受。

但这也只是……整个诡异实验的开始。

整个事件,可以放大规模以及进行一系列的“延迟处理”。

星空浩瀚,巨大的空间,可以实现各种规模浩大的实验,某个伟大的超级文明,搞了一个“十光年”的超级试验场,来做一次“双缝干涉实验”。

因为各种高科技的关系,这个超级文明的移动速度,可以认为远远超越光速,几乎达到无穷大。而且宇宙的真空环境,再加上实验器材的超高精度,这个超级文明可以将误差,精确到普朗克尺度。

实验开始了,当一束接近光速的电子,从仪器中发射出来,中间并没有多余的步骤。最终,这些电子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打到10光年后边的屏幕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双缝干涉图案”。

这是第一个经典实验,答案是:“双缝干涉图案”,平平无奇。

第二个实验,当一束接近光速的电子,从仪器中发射出来,经过双缝装置的时候,这个超级文明表示“不为所动”。

先休息一段时间再说,整个试验场有10光年呢,接近光速的电子,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打到实验场另一边的屏幕,显示出具体图案。

好的,现在,9.9年过去了……

超级文明突然使了一个坏。

从裤裆中掏出一把“这些电子的纠缠态粒子”。现在只要分析这些纠缠态粒子,就能明确知道,这群电子到底通过了哪一条缝!

并且……分析纠缠态粒子,并不会破坏原有电子的运动轨迹。

“电子都已经经过这个装置9.9年了,我查看你的历史又如何?”超级文明得意洋洋地思考着。

结果,当它得知完整的真相后……原来预计中的双缝干涉图案没有了,变成了两条弹痕样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