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23章

作者:最终永恒

自从鼓励生育政策开放后,于易峰总是会听到一些奇怪的言语,说他和百合子应该早点生个孩子,做出模范效应……这些人实在太八卦了吧,他们根本没啥啊。

于易峰虽然对百合子有点好感,但也只是同事之间的好感,和男女关系不一样。

“哦?重要么?”

“他们声称,发现了诺亚飞船的重大机密,让您务必参加!”

于易峰神色一动,和诺亚号有关,那是应该去看看了。

这艘飞船的科技含量太高了,重力系统、拓展空间、恒定质量、坚硬外壳等等,这一系列现象实在太神秘了。如果能解决其中一个秘密,人类的科技水准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当然,于易峰觉得,这应该不大可能……

第十一章 奇特飞船!

“大家好,我是阿尔法·兰波,来自特斯拉研究所。”

上台演讲的是一位面相有些稚嫩的年轻小伙,20岁刚刚出头。他看到台下这么多人,有些怯生生的,看上去有点紧张。

“今天,我要向大家公布我的研究成果,关于诺亚号飞船真空零点能、量子涨落与能量守恒的研究……”

这位小伙子可能有点经验不足,一上来就大谈特谈量子理论,搞得人云里雾里。

他不断地播放ppt,变换各种微积分公式,说了一大堆只有物理学家听得懂的东西,其他人简直一头雾水。

不过底下的人修养还是很好的,听不懂也还是坐着,静静地看着这位科学界的新星(装逼)。

等兰波讲完后,下面一阵安静,竟然没有什么人向他提问。

“呃……大家有什么要问的吗?”他感觉气氛好像有点问题,只能尴尬地站在台上。

老练的菲利克斯博士当然知道兰波犯了什么错,一名大科学家还是要尽量照顾研究所里的后辈的。虽然菲利克斯早就看过兰波的论文了。

他从位置上站起来,鼓励般地问道:“兰波先生,你能说说你是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吗?请讲的尽量直白一些。”

似乎谈到了兰波最为得意的地方,他的表情开始变得自信起来。“大家知道,诺亚号飞船的质量是守恒的,无论往里边装多少东西,从外边称,它的质量都是不变的。”

“这一点非常神奇,也是一个事实,否则,我们不可能将几亿吨质量的东西推动起来,就算是十亿吨当量的核弹也不行。”

“是的,的确如此。”底下的人点头道,这一直是许多科学家不理解的地方。

“我们有理由认为,外星文明以一种我们不知道的方式,将这部分质量隐藏了起来,可能是空间科学,也可能是其他科技……但是,这份质量并不是消失掉了,而是隐藏了起来,因为我们里边的人还活着,这部分质量是实实在在的,并没有丢失。”

“那么,我就有了一个想法,既然这艘飞船如此神奇,那么能量是否守恒呢?能量守恒定律是否适用于这艘飞船呢?”

“飞船的质量恒定在103万吨,我们在里面装了差不多几十亿吨的东西,那么是否会导致能量不守恒呢?”兰波在台上说道。

“兰波博士,请您解释一下,为何在飞船里装东西,会导致能量不守恒?”有人发问道,他们开始对兰波的研究感到好奇了。

兰波博士立马解释道:“根据宏观低速条件下的动能公式:E=(1/2)mv^2,一个物体的动能,和它的质量成正比,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那么问题来了,在飞船内部,我们这些几十亿吨质量的物体,到底有没有动能?”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飞船速度在28km/s左右,那么,我们飞船里边的人,是否拥有相同的速度?”

“如果我们没有速度,那么,动能为零,能量依旧守恒。”

“如果,我们和飞船拥有同样的速度,那么几十亿吨的物质,这么高的速度,动能从何而来?谁给我们的动能?我们的核弹引擎还是化学引擎,根本提供不了这么高的动能,这些能量凭空冒出来的吗?能量在飞船中真的守恒吗?”

在一连串的发问中,众人沉思,紧张,惊慌。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非常浅显,如果飞船里边的东西有动能,那么能量从何而来?

难道,能量守恒定理在这一刻被推翻了?

一位年仅22的年轻科学家,在这一刻,开始挑战物理学中最经典的定理——能量守恒定理!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亦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整个科学大厦的基础。

如果他成功了,那么,科学大厦将为之倾倒,整个科学史将重新书写,所有的科技全都变得不可靠,大量的论文沦为废纸。

建立在这座科技大厦中的人类文明,将成为废墟……

在座的所有人脸色都苍白起来,一种无与伦比的恐惧出现在心头。从小用到大的能量守恒定律,如果真的是错的,那将会怎么办?

人类简直无法想象……

能量守恒定律是决不能被推翻的!

“那么我们飞船内部的东西,速度到底怎么样?为零?还是拥有和飞船一样的速度?”底下一名科学家问道,他的语调有些颤抖,显然内心极度不平静。

“很抱歉……经过测试,我们的速度和飞船一致。”兰波说道。

“一开始我也非常震惊,能量竟然不守恒了?!当然我和大家一样,相信能量不守恒定律……但是我们必然要为这种现象,找出一个解释。既然飞船内部物质的动能,不可能是核弹引擎给的,要么,能量凭空产生,要么,是一种未知的,我们没有发现的强大能量源,赋予了这部分动能。”

底下的人听了,瞬间喧哗起来,人们议论纷纷,如果能量依旧守恒,人们就容易接受了,能量守恒就好啊……兰波的话已经勾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心,这部分能量从何而来呢?那个强大的能量源到底是什么呢?

兰波摆出一堆事实,来证明他的观点,“我认为,我们内部的速度和飞船外部一致,是有事实依据的。第一,我们从飞船的内部走到外部,并没有与飞船产生相对运动,说明我们的速度,无论是大小还是方向,与飞船保持高度一致。”

“如果我们的速度为零,一走到飞船外边,因为速度不一致的关系,瞬间会被甩到后边。但是,并没有发生这种现象,所以我们的速度和飞船是一致的。”

“当然,我还做了另外的实验,根据相对论效应,有速度的物体时间流速会变慢,也即钟慢效应。我在飞船内外同时放了两个铯原子钟,一段时间后发现,原子钟显示的时间完全一致。这说明,飞船内外的速度是一致的,我们在飞船内部,也会受到相对论效应。”

许多人都点了点头,这样的两个事实,说明内部的物质的确拥有速度,而且和飞船相同。

“既然如此,兰波博士,飞船内物体拥有的动能从何而来呢?”有位科学家情不自禁地问道。

“我认为,我们的动能来自于——真空零点能。我们利用量子涨落,从真空中借来了能量……”

量子涨落是指,不确定性原理允许在全空无一物的空间(纯粹空间)中随机地产生少许能量,前提是该能量在短时间内重归消失。产生的能量越大,则该能量存在的时间越短,反之亦然。

量子涨落看似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但这种涨落发生在空间中的任何地方,而且能量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时刻一到,它就要消失,所以在大尺度上,能量守恒定律并没有被破坏。

“但现在,这部分能量成为了人们的动能,能量看上去平白无故地产生了,但是其本质,来自于真空零点能……”

听不懂的人根本听不懂,听得懂的人却忽然感叹,真是神一样的科技啊!

第十二章 真空零点能?

量子理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被称为最接近上帝的科学。

量子理论预示,真空中蕴藏着巨大的本底能量,它在绝对零度条件下仍然存在。其中的能量,称为真空零点能。

关于零点能的设想来自量子力学的一个著名概念: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该原理指出:不可能同时以较高的精确度得知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因此,当温度降到绝对零度时,粒子必定仍然在振动。否则,如果粒子完全停下来,那它的动量和位置就可以同时精确的测知,而这是违反不确定性原理的。

这种粒子在绝对零度时的振动(零点振动)所具有的能量就是零点能。

故而,兰波博士说的真空零点能便是如此。其实人类也能少量地利用这种能量,也即卡西米尔效应。

1948年,荷兰物理学家亨德里克·卡西米尔提出了一项检测这种能量存在的方案。从理论上看,真空能量以粒子的形态出现,并不断以微小的规模形成和消失(称为量子涨落现象)。

在正常情况下,真空中充满着几乎各种波长的粒子,卡西米尔认为,如果使两个不带电的金属薄盘紧紧靠在一起,较长的波长就会被排除出去。

接着,金属盘外的其他波就会产生一种往往使它们相互聚拢的力,金属盘越靠近,两者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强。

1996年,物理学家首次对这种所谓的卡西米尔效应进行了测定,证实了真空零点能的存在。

那么,真空零点能多大呢?科学家惠勒估算出真空的能量密度可高达10^95 g/cm^3。这是什么概念?几乎可以说是无限大……换句话说,可能整个宇宙物质湮灭产生的能量,都没有1立方厘米的真空零点能多!

这个能量太强大了,比核能强大的多,科学家们不禁开始幻想,人们能不能大规模提取真空零点能?

很可惜,到目前为止,不能,卡西米尔力随着系统尺度的增大而迅速缩小,这个问题,几乎可以说无解。

以人类目前的水准,根本没有办法利用真空零点能,其中涉及到多个复杂深奥的领域,例如狄拉克之海等等。

这是来源于宇宙的奥秘,绝大多数科学家对这种神秘的能量领域还相当无知。人们能够做到的,唯有让两块接近的金属板微微发热,如此而已。

正因为这种半知半解,人们才知道其中的实现难度到底怎么样……但现在,这艘飞船好像就是用零点能,赋予了人类能量。

当然了,兰波所说的,完全是猜测,没有什么实验依据。

“各位,我在这里做出了一个假设,我们的动能是由真空零点能转化来的,当然也有可能不是,是其他的什么能量源……我认为,动能是从零点能或者什么地方借来的,借来的能量,我认为是要还的。”兰波博士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们的速度与飞船严格保持一致,当飞船起飞的时候,我们同样拥有速度,也即,从真空中借来能量,成为动能。当飞船降落后,我们的速度为零,借来的动能又悄无声息还了回去,从而在整个过程中保持能量守恒。”

“在此过程中,能量直接作用于我们身体中的每一个量子中,故而看上去,我们不需要受到力的作用……当然,这是我的一个猜测。”

“很抱歉,我们的科学水平暂时无法解释这种机理……这虽然只是我的一个猜想,但事实很可能是这样。”兰波摊了摊双手,有些无可奈何地说道。

除了特斯拉研究所的人,所有人都快宕机了,什么意思?借来的能量还能还回去?

举个例子,有人用煤气烧开了一壶水,忽然间,他改变了主意,不想要这壶水了,于是他又把开水中的热能还给了煤气,水瞬间变冷了,煤气又重新生成了……

听起来太特么荒谬了……

但是,如果真的用量子理论强行解释,或许还真的有可能。因为根据量子涨落,能量平白无故产生,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化为虚无。

如果有一种技术,能让产生的能量大于化为虚无的能量,假设在某刻,快速产生了100份的能量,又快速湮灭了99份的能量,那么就可以说有一份能量就可以说从真空中抽取出来了。

但是这一份能量依旧是要归还的,只不过慢一些湮灭掉而已,整个由量子涨落产生的能量最后还是会归零。兰波想说的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兰波博士,你有什么依据证实你的猜想?”

“当然有。”兰波立马说道:“我观测到飞船起飞的时候,我们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就拥有了速度。那么,飞船减速的时候呢?”

“这些天,我们的飞船一直在减速,但我们人类依旧没有受到反方向的加速度。这说明,我们所拥有的动能,不需要力的作用就在缓慢减少,所以我猜测,这些动能归还给了真空。”

“于是,我又有了新的想法:既然我们的动能是真空零点能或者其他什么能量赋予的,不归还这部分能量,会发生什么?”

听到这里,许多人已经开始坐立不安了,兰波的假设已经非常荒谬了,但又好像符合逻辑,听起来非常怪诞。有人忽然问道:“兰波博士,怎么样才能不归还这部分能量呢?”

“很简单,逃离这艘飞船!如果我从飞船内部走到外部,这部分动能能量就被我从飞船里边带到外边了,很有可能,我就不需要归还这部分能量了。”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我做了一些试验,将一些大质量的物体搬到了飞船外。但又产生了新的现象,飞船的速度竟然降低了少许!这说明,我将动能转移出来后,飞船的整体能量反而减小了,也就是……飞船帮我们归还了这些能量!”

人们沉默着,消化兰波给出的信息。

于易峰倒是听懂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艘飞船利用了未知的科技,可以让人们从零点能借来能量,以保证与飞船拥有相同的速度,当飞船速度降下来后,这部分能量又会悄无声息还回去。这样一来,能量不增不减,保持平衡。

真空相当于一个有钱的大债主,想借钱,来我这,随便拿,还不要利息。

但是,如果把物质从飞船里边转移到飞船外边,物体的动能也跟着转移到飞船外。就相当于欠债的跑路了,这下真空着急了,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既然找不到欠债的,只能向诺亚号飞船本身要回这部分能量。

那么,飞船的速度也就减小了……

好神奇的科技,好奇怪的现象!

“简单点说,我们从里边转移出多少动能,飞船的动能将减少多少,其中应该满足以下方程式……”兰波博士又开始在屏幕上演示他的报告,罗列出一大串公式。

“很抱歉地问一下,您的发现有什么实际意义上的作用吗?”于易峰举手示意道。

“于先生,您好,我们认为,可以根据这种现象,对飞船进行加速或者减速。”

兰波说道:“飞船的质量恒定为103万吨左右,如果我们抛射出一个3倍飞船质量的物体,飞船将替这个物体归还大量的动能,它会立马减速到原速度的一半。”

“如果,抛射出一个8倍飞船质量的物体。飞船速度将直接降低到原速度的三分之一!这种减速的过程几乎是瞬时的,大家明白了吧,这是宇宙空间中一种新的减速方式啊!”

“宏观低速条件下,减速公式满足v1=√(m0/m1)*v0。m0为飞船原本质量,m1为飞船质量与抛射物质量之和。”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设计了一种飞船快速减速的方案,只要不停将大质量的物体抛射出去,飞船的速度就会快速降下来。”

“反之,不停地将大质量、拥有动能的物质丢入飞船。飞船的速度会增加……真空是真正的大债主,它绝对不会要你的钱,只会把这部分能量叠加到飞船上。”

所有人都惊呆了,这意味着什么?把东西丢出去,能够减速,把东西丢进去,还可以加速,还有这样的好事儿?

真是神一样的科技啊……

但是,科学家们讨论了一会后,发现没法利用这种方法将飞船加速。原因很简单,想要将大质量的物体丢进飞船,它必须比飞船飞得更快,这便需要更先进的引擎才能做到。

如果有能让物体飞得更快的引擎,还不如将引擎直接安装到飞船上呢!

不过,拿来减速倒是不错的,只要直接将物质不停地抛出飞船,速度就会降下来。这一点很不错,在宇宙空间中,减速也是一件麻烦事啊。

“这种减速方案,我们将它命名为超越减速方案!”

只要将物质不停地抛出飞船就能减速,多么简单,多么实用的方案啊,比火箭反向喷气实惠多了!

在这一刻,因为这个发现,因为这一篇论文,特斯拉研究所的积分开始接近,甚至超过野狼设计局!

(看不懂的不要紧,只要知道把东西从里边推到飞船外边,飞船的速度就会降低。这一点我们以后可能会用到。

注:量子理论真是神奇的科学,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宇宙的起源便起源于一次量子涨落。

量子涨落,从真空中“借”来能量产生粒子(涨),并在满足能量-时间不确定性所规定的时间内“还”给真空(落),这段时间是不确定的,通常被认为非常短。一次涨落后,相当于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是在极短不确定时间过程中,能量守恒是被打破的。

1998年,科学家古斯还出版了一本通俗的介绍宇宙暴涨的书,他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宇宙本身就是一顿免费午餐。”意思是宇宙是从一无所有中而来的,但到时候,可能会将全部的能量归还给真空,这个时间可能很长很长。

我的设定就是基于这种量子涨落现象,飞船里边的动能,由真空零点能提供,借来之后可以归还,大致就是这样,不知道大家明白否。)

第十三章 到达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