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223章

作者:最终永恒

六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旅游之类的活动了。如果时间到了,还可以再次注射。

“我们接下来的第一任务是:攻击土著文明的卫星系统,嵌入自己的木马程序,以减少我们的南极基地以及外星基地,被土著发现的可能。”

“……正在研究卫星系统的安全机制。等我们的士兵适应这里的环境后,就可以去各大军事区域,用微型机器人接触被物理隔绝的电脑……”

“第二个任务是,篡改民事信息,以正当身份、正规手段买下一片土地,为大规模的旅游做好准备。”

看完这份报告,于易峰稍稍松了口气。两百名专家中,大部分是生物学家,但也有将近六十人,是电子信息、电子机械方面的专家,他们精通各种黑客技术以及电子信息入侵。

“这些特殊专家,加上超大计算量的量子计算机,再加上可以触碰到敌方电脑的微型机器人,完成电子入侵任务应该不成问题。我们这边的科学家也可以给予帮助。”

这样的策略没毛病,只要黑掉了土著文明的卫星系统,人类的活动基本上就可以大摇大摆,光明正大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物质生产

放下了这颗心后,于易峰又将目光转移到另一件大事:气态巨行星的开发上面。

御夫2的科学调查一切顺利,御夫4上的工业也没什么特别难度,唯独对“御夫5”这颗气态行星的开发,尚且是第一次。

“理论上的难度是不高的。”

气态巨行星的开发,是工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整个新人类工业链的能源问题,由不得人们不慎重。

坐吃山空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光靠诺亚号中的氦-3储备,不可能无限地坚持下去。

所以,相关的气体收集飞船,正在大张锣鼓地建造当中。

“如果能够顺利开发这颗气态星球,我们将获得几乎无尽的核燃料。能量实在太多了啊……我们甚至可以建设一个奢侈的反物质生产基地,来消耗掉这部分多出来的能量。”

一群科学家正在食堂里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为首的正是丁一东教授。

他不仅仅是武器专家,还是非常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对原子之间的反应相当了解。

丁一东用一贯的大嗓门说道:“我们现在可以用特定的激光对撞,来生产反物质……这方面的转换率还要多多研究,尽可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如果费尽心思,只能生产出几微克反物质,那绝对是不行的。”

说实话,以前人们对反物质的研究工作,并不是非常重视。

因为反物质与正物质相比,除了电性相反外,其余的性质几乎一样。也就是说,花费巨大代价,研究性质差不多的反物质,并没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但反物质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是一种重要的二级能源,是星际文明的主要交易单位,也可以用来制作超越核弹的武器——反物质导弹。”

反物质的能量密度,比核燃料高了两个数量级,也就是说这种武器的威力也比核武器高出两个数量级。

银河系或许存在一些独特的反物质喷泉,但这种反物质喷泉需要非常奇诡的地理环境。它们往往在黑洞附近,需要极高的科技水准才能收取。

绝大多数的反物质,由星际文明自行生产。

所以,科学家们正在讨论,如何利用多余的能量,生产反物质。

“……以免未来交易的时候,口袋里空空,如同一个穷鬼一样。我们总是要和星际文明打交道的,总不能拿廉价的氦-3去交易吧……这玩意肯定是怎么不值钱的。”

一位科学家笑着说道,他还是工业部的一名负责人员。对于这件事情他们已经讨论了好多次了。

反物质的生产方式有很多,最简单的,当然是通过加速器产生高能粒子,打击固定靶产生反粒子,再经减速合成。不过此过程所需要的能量,远大于湮灭作用所放出的能量,且生成反物质的速率极低。

第二个方法,当然是用激光。

电子与正电子相遇后,会发生湮灭反应,形成两个高能光子,这是反物质的能量释放原理。

实际上,这个过程是可逆的,也就是说,两束强力激光对撞之后,光子之间的相互撞击,也能将能量强行转换成物质。

如果在这一瞬间,用一个较大的磁场将产生的电荷不同的正反物质快速分离,人们就能得到数量可观的反物质了。

“只不过,目前的质能转换效率极其低下。不是随意两道激光对撞后,都能产生物质的,也不是能量越大越好……我们必须寻找到更加合适的激光……这方面的研究要加快速度。”

不过科学家们并不担心,按照目前的水准,少量的反物质肯定能够生产,只是能量利用率的问题。这种利用率,随着经验的增长,应该能够提上去。

解决了制造,还有保存……

反物质的保存,当然离不开真空与磁场。

“我还是建议,只生产‘正电子’这一种最简单的反物质。我们加速器的真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束流管里能达到极高真空,可以长久保存。”

丁一东教授在脑袋中计算了几个数据后,说道:“另外湮灭也不是一碰上就会发生的,也有湮灭截面的问题,真空度较高的环境下,高能电子可以跑很远才会发生湮灭。简单算一下吧,发生湮灭反应的具体公式为……N=sigma*rho*velocity……”

“所以我们最好搞一个超导托卡马克一样的装置,对反物质进行磁约束……难度上……应该没有问题。”

这一番探讨下来,人们豁然发现,生产、保存反物质的技术已经悄悄成熟,只不过还欠缺一点实践经验。

这种事实,不禁让人暗暗感叹,人类在这几百年的技术进步,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科学发展,有时候需要循序渐进,有时候又是跨越式的。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捡到的外星垃圾,还有社会体制、物质富裕程度以及崇拜自然科学的唯物思想,极大程度地推进了科学的进程。

想一想吧,地球时期的科学家,手头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想做实验,特别是高能实验,还要各种审批,受到各种经费的制约。

但现在却没有这方面的事情,每个科学家都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科研消耗早就远远大于普通的生活消耗。

而对于诺亚号社会来说,对自然科学的关注程度远大于其他的任何方面,包括各种娱乐产品、军事产业……几乎是全民崇尚科学的时代,这样的学术气氛,是地球时期任何国家,任何大学不能比拟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科学还不能快速进步,只有一种情况:这个文明已经触碰到自己的上限……

很快,六个月的时间悄然过去,第一艘核燃料收集飞船正式竣工,它已经航行在前往气态星球“御夫5”的道路上。

今天就是这艘飞船正式到达气体行星的日子,庞大的控制室下方,正儿八经地坐着三百多位工作人员。

其中有工程师,也有科学家,他们表情严肃,一个个紧张地盯着大屏幕。

这艘飞船的长度大概有三百米,看上去就像一个酒桶样的圆柱体。面对即将到达的气态行星,“御夫5”,渺小地如同一只蚊子。

“关于你们所说的反物质……制作出来后,安全吗?我担心的主要还是存放问题,光是磁约束好像有点单薄,需要超导环进行持续供电……”

“万一停电了,不小心释放出来,炸了怎么办?”

于易峰听着丁一东教授的下一步计划,皱着眉头问道。

他虽然也渴望各种反物质武器,却不得不关心更加重要的安全性问题。

第一百二十三章 气态巨行星开发

1克反物质湮灭后,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3万吨TNT,这样的威力,已经比得上普通的原子弹,能够轻易轰平一座小城市。

是的,只有1克。

而且这玩意可比核弹危险的多,只要失去了磁约束,立马就会接触到外边的正物质,产生巨量爆炸。

说不定某一天,装载了大量反物质的某个存储装置,老化失灵后,整个诺亚号里边瞬间炸了个稀烂,新人类就莫名其妙这样亡了。

“好吧,地球可能就是这样毁灭的……我们不得不小心啊!”于易峰苦笑道。

丁一东教授摇头说道:“不用太过担心,一开始我们没有经验,也造不出太多的反物质。而且,我们可以采用多层磁约束策略,就算某一个装置坏掉了,还有备用的……我们的诺亚号上方是无重力的,非常适合这种物质的存储……”

“新的存储设备也在开发当中……”

无论怎么样,人类不可能因噎废食,反物质生产还是要搞起来的。

就在谈话中,试验型收集飞船已经渐渐靠近气态行星。前方的副离子引擎启动,喷射出强大的蓝色离子射流,进行反向减速。

“船体运行状态一切正常,正在减速,目前的速度为14.3km/s,检测到空间中少量的氢元素,辐射量明显增大,已经接近这颗星球的大气顶层。”

不断地有信息传递过来,控制室也不断地发出各种反馈指令。

“十分钟后,飞船将被‘御夫5’的引力正式捕获,正在降低轨道……”

“六十秒倒计时开始,六十、五十九、五十八八……”

“到达预定轨道。”

“……气压为0.0053个标准大气压,气体收集工作开始!”

从屏幕中可以看到,飞船上下左右四个面展开了四个大型的帆状结构,正在往里边吸收空气。

这些都是气体收集帆,飞船内部的空气压缩装置启动,吸收大量的氢气以及氦气。在这个稀薄的空气下,大概需要七天的时间,能完成一次收集。

这里是非常安全的界限,空气稀薄、平稳,没有乱流,也没有闪电。

通常情况下,采集飞船只会在这个高度下收集燃料,只不过花费的时间稍微长了点。收集完燃料后,稍微加速就能挣脱星球引力,非常简单,而且没有太多的危险。

不过,本次实验是为了测算飞船具体性能,肯定还要具体往下走,至少要靠近御夫5的表面基层。

人们以10倍的地球大气压,作为“御夫5”的大气层基础,也就是气态星球与宇宙空间明显的分界线。

从飞船的这个角度观测,气体巨行星上的气旋风暴,如同油画一样清晰。它们在星球表面运动着、咆哮着,彼此吞噬、分离,如同一个个狰狞而又巨大的怪兽。

这些气旋风暴,大的比地球还要大,小的也堪比月球,人们丝毫不怀疑它们的巨大威力。如果真的将飞船扔进大气层中,估计……飞不出来了。

十倍的大气压、超高速风暴、巨型闪电,再加上高重力,这些不利因素一下子就能将飞船给卷进去。

看到这伟岸的一幕幕,于易峰也是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发令道:“继续下降轨道高度!”

飞船继续减速、下降,周边的气流也越来越强。

一个大气压……

两个大气压……

三个大气压……

随着气流的增强,飞船表面的温度开始升高,整个屏幕已经出现了剧烈的抖动。四个气体收集帆不得不回收,这些东西对飞船的飞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唔……如果是科考船,应该增加一些流线型机翼,现在这个形状的飞船,空气阻力实在有点大了。不过一般情况下也不会降到这种地方。”丁一东教授喃喃自语道。

人们可以清楚看到,长长的闪电在底下云层中肆虐着,它们划破长空,任何一道的粗壮程度都是地球上的百倍以上,释放出无与伦比的能量……

自然的无穷伟力,只可以利用,不可能花费大量力气去对抗,否则是傻子行为。

一群疯狂科学家甚至兴奋地讨论起来,他们在研究,是否可以直接丢一根超导电线到闪电的集中区,直接吸收里边的电能。

“为什么不行呢?这可是现成的电能啊,超高电压,用来当做反物质的能源再好不过了,还用得着什么核聚变?我认为可行!”一位专家满脸的激动,显然对自己的奇思妙想非常满意。

还有一群科学家正在讨论,是否可以发射探测器进入到气态巨行星的内部,窥测其内核到底是怎么样的。

“……探测器要穿越五万度以上的高温,比恒星表面还热,有点困难啊。还有超高的压强……”

“……里边应该有一个岩浆组成的内核,表面可能会看到一望无际的液态金属氢、液态氦,类似于海洋一样。但是这个海洋的温度是几万度!”

于易峰暗地里擦了把冷汗,但他也有点儿好奇。

随他们搞吧……一点物资而已,到时候真的拍到了什么照片,还可以开开眼界。

或许,正因为这样宽松大方的科研环境,新人类文明的科学技术才会爆破式的发展,人们不会被固有思想约束,做自己想知道的科研项目……

这时候,飞船已经降到了四个大气压的区域,某些裸露在外边的装置已经微微有些形变,内部的人工智能发出大量警报,已经不敢再往下降了。

一位工作人员正在询问于易峰,是否还要强制命令,继续下降。

“舰长,极限应该在六个大气压左右,再下去,飞船动力系统可能就不够了,遇到高速气旋可能会被卷进去,难以挣脱。”

于易峰想了想,摇了摇头。

还是算了吧,新人类文明虽然家大业大,也不想白白丢失一艘飞船。

而且这种飞船的体积比较大,现在又装了些货物,爆发出的动力肯定不强。

毕竟它只是一个气体收集装置,并不是那种皮糙肉厚的专业科考飞船,这一次的行动,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的稳定性,可以胜任燃料收集任务。

深入到大气中,收集燃料的速度的确快了许多。等飞船再次引擎爆发,从气旋中挣脱出来的时候,又用了两个多小时,里边已经装载了将近三万吨的核燃料。

看到飞船挣脱,稳当当地再次进入平静区域,在坐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发出了一阵小小的欢呼声。

连于易峰也是长松一口气:“就在这个高度收集燃料吧。回来后检测一下本次实验的具体参数,看看是否有可以调整的地方……然后将具体数据汇报给工业部。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可以批量生产了。”

就这样,有了收集飞船之后,整个气态行星的开发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整个开发工程估计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顺利完成,其中还有大量的配套设施要做。

“基本上,所有的计划都在持续进行……势头非常好。”

这项事情解决,于易峰顿时心里满心欢喜,因为它意味着又有资源可以进账了,而且是大量的能源!

无论氢气还是氦,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氦就不用多说,氢气可以用来还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生成有机物。

这种守财奴般的感觉,真的不错。

“无论工业、军事,还是其他发面,都在蓬勃发展……”他一边走路,一边细细思索着,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补充的。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他发现一份报告出现在了自己的电脑桌上。

“民众之中,出现了想要异星旅游的呼声?他们正在学习土著人的语言。”

“有这么一颗美丽的星球,想体验一下异星风光,很正常……”

“这倒是要关心一下开荒小队的进展了……”